首页 / 正文

卷二十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仪礼经传通解__仪礼经传通解续

钦定四库全书

仪礼经传通解续卷二十

宋 杨复 撰

诸侯迁庙 祭礼四

成庙将迁之新庙君前徙三日斋祝宗人及从者皆斋【谓亲过高祖则毁庙以昭穆迁之春秋谷梁传曰作主壊庙有时日于练焉壊庙壊庙之道易檐可也改涂可也范甯云纳新神故示冇所加郑?士虞礼记注曰练而后迁也礼志云迁庙者更衅其庙而移故主焉案此篇成庙之文与谷梁相?也】徙之日君?服从者皆?服【周礼司服职曰公之服自衮冕而下如王之服侯伯之服自鷩冕而下如公之服子男之服自毳冕而下如侯伯之服孤之服自絺冕而下如子男之服卿大夫之服自?冕而下如孤之服玉藻曰君命屈狄再命袆衣内司服职曰辨外内命妇之服鞠衣展衣縁衣素纱其于祭也君与夫人皆中其服祭统曰公衮冕立于阼夫人副袆立于东房是也臣及命妇助祭于君皆尽其服自祭于家咸降一等隂爵不敢申也杂记曰大夫冕而祭于公弁而祭于已士弁而祭于公冠而祭于已特牲馈食礼曰主妇纚笄宵衣立于房中是也然郑氏顿贬公侯使一同?冕以祭于已非其差也且诸侯専国礼乐车服王命有之何独抑其服乎玉藻曰?端以祭裨冕以朝孙炎云端当为冕?冕祭服之下也其祭先君亦裨冕矣孙说为合下未即告故略同爵弁也君命屈狄与再命袆衣者谓其夫为君则命其妻以屈狄加再等之命则上公夫人乃袆衣孙郑等改袆衣非也又云一命展衣者此则申子男臣妻之服耳言小国臣妻一命者亦展衣不命者则亦縁衣?又分公卿大夫及其妻为三等而升降其服经云孤絺冕卿大夫?冠何为易之乂命小国之卿及内子更同列国之卿孤絺冕与鞠衣错易其次尤非宜】从至于庙【庙殡宫】羣臣如朝位【列于庙门外如路门之位】君入立于阼阶下西向有司如朝位【立于门内如门外之位】宗人摈举手曰有司其请升君升祝奉币从在左北面【祝主辞故在左礼将迁故出在户牖间南面矣】再拜兴祝声三曰孝嗣侯某敢以嘉币告于皇考某侯【言嗣以迁代不言□未忍有之也】成庙将徙敢告【卒不奠币者礼毕矣于此将有事于新庙】君及祝再拜兴祝曰请导君降立于阶下奉衣服者皆奉以从祝【不言奉主而称奉衣服者以毁易祖考诚人神之不忍从祝者祝所以导神也言皆者衣服非一称周礼守祧职曰掌先王先公之庙祧其遗衣服藏焉】奉衣服者降堂君及在位者皆辟也奉衣服者至碑君从有司皆以次从出庙门奉衣服者升车乃步君升车从者皆就车也【皆就车谓乘贰车者】凡出入门及大沟渠祝下摈【神车祝为左故于步处则下】至于新庙筵于户牖间【始自外来故先于堂】樽于西序下【四时之祭在室筵隩中在堂筵序下是以设樽恒于东方今惟布南面之席故置樽于西以因其便矣】脯醢陈于房中【房西房也诸侯在右房也】设洗当东荣南北以堂深【记因卿士当言东】有司皆先入如朝位祝导奉衣服者乃入君从奉衣服者入门左【门左门西】在位者皆辟也奉衣服者升堂皆反位君从升奠衣服于席上祝奠币于几东君北向祝在左赞者盥升适房荐脯醢君盥酌奠于荐西反位君及祝再拜兴祝声三曰孝嗣侯某敢用嘉币告于皇考某侯今月吉日可以徙于新庙敢告再拜君就东厢西面祝就西厢东面【东西俟也祝就西厢因其便也】在位者皆反走辟如食间【走疾趍也】摈者举手曰请反位君反位祝从在左卿大夫及众有司诸在位者皆反位祝声三曰孝嗣侯某洁为而明荐之享【诗云洁蠲为饎是用孝享】君及祝再拜君反位【东厢之位】祝彻反位【西厢之位】摈者曰迁庙事毕请就燕君出庙门卿大夫有司执事者皆出庙门告事毕【事谓内主藏衣服敛币彻几筵之等】乃曰择日而祭焉【所以安神大戴礼】

诸侯衅庙

成庙衅之以羊【庙新成而衅者尊而神之祭器名者成则衅之以豭也】君?服立于寝门内南向祝宗人宰夫雍人皆?服【以神事故亦同爵弁以载君朝服者谓不与也】宗人曰请令以衅某庙君曰诺遂入雍人拭羊【拭涗】乃行入庙门碑南北面东上【居上者宰夫也宰夫摄主也】雍人举羊升屋自中中屋南面刲羊血流于前乃降门以鸡有司当门北面【有司宰夫祝宗人也】雍人割鸡屋下当门郏室割鸡于室中有司亦北面也【郏室门郏之室一曰东西厢也衅东西室有司犹北面统于庙也杂记曰雍人举羊升屋自中中屋南向刲羊血流于前乃降门郏室皆用鸡先门而后郏室其衈皆于屋下割鸡门当门郏室中室有司皆乡室而立门则有司当门北面案小戴割鸡亦于屋上记者不同耳此不言衈略也】既事宗人告事毕皆退反命于君君寝门中南向宗人曰衅某庙事毕君曰诺宗人请就宴君揖之乃退【大戴礼】

仪礼经传通解续卷二十

猜你喜欢
  卷四十 既夕礼第十三·郑玄
  卷二十五 公食大夫礼第九·郑玄
  卷一四○·邱濬
  卷三六·邱濬
  第十五章 21·辜鸿铭
  卷七·叶酉
  卷十·江永
  补天遗石(读书笔记)·胡兰成
  山国轨第七十四·管仲
  第六 忤合 3·王诩
  第6章 共鸣·胡适
  卷五百二十六·佚名
  卷四百七十八·佚名
  卷四十二·佚名
  大乘之革命·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壬戌(同治元年)·林占梅

    青草湖晚归暧暧环村树,依依出谷烟;好山皆蕴藉,流水亦周旋。鸟散长空尽,花开夹径妍。岭巅回首望,夕照下平川。晓晴散步遣怀连夜淋漓春雨足,挹户林光照晴旭;杨柳牆头垂嫩青,芭蕉窗外展新绿。夹廊暴茁碧箖箊,绕槛争开红踯躅;满园草

  • 卷一百五十七·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五十七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野处类藁卷下书僧房陆续流泉自成句来拥红炉听山雨道人更有深深处语曲如珠蚁丝度几砚无尘寒欲雾雕盘篆破孤萤吐味如嚼蜡那禁咀茶甘未回君莫去题芦鴈

  • 丽则遗音卷四·杨维桢

    (元)杨维桢 撰狩麟获麟之说诸家不同或谓秦西兴之瑞或谓汉受命之符或谓夫子将殁之征或谓夫子经成之祥修母致子之说盖陋矣近代传经者遂比于韶成之鳯夫以麟为应经而出是麟之灵也出而见获灵何在焉故公羊以为异而杜氏谓春秋

  • 卷八百八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八十七卢言【一作顔诗一首】上安禄山【禄山入洛阳大雪盈尺言上诗】象曰云雷屯大君理经纶马上取天下雪中朝海神裵諝【字士明闻喜人擢明经累官至兵部侍郎河南尹诗一首】储潭庙【大历三年戊

  • 御选宋诗卷三十二·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三十二七言古诗八范成大过松江长虹斗起蛟龙穴朱碧防干夜明灭太湖三万六千顷多少清风与明月青鹢惊飞白鹭闲丹枫未老黄芦折谁将横笛呌苍烟无限惊波翻白雪洞庭林屋旧游处玊柱金庭路巉絶水仙逄迎掺

  • 卷二十·毕沅

      ◎宋纪二十 ∷起著雍阉茂正月,尽屠维大渊献五月,凡一年有奇。   ○真宗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   帝名恒,太宗第三子也,母曰元德皇后李氏。后梦以裾承日有娠,开宝元年十二月二日,生帝于开封府第,赤光

  • 卷之一百四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之二百十九·佚名

    光绪十一年。乙酉。十一月。乙未朔。上诣储秀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甲子皆如之。内记  ○广东巡抚倪文蔚奏、考官钱桂森等秋闱事毕。请假回籍。得旨、钱桂森、周銮诒、均着赏假两个月。此次摺件。

  • 大事记解题卷三·吕祖谦

    宋 吕祖谦 撰周显王八年公孙痤卒解题曰痤去年为秦所获寻归之而终于相位也今年卫鞅以痤将死荐之魏惠王不能用故自魏适秦则痤之死必在今年皮牢解题曰史记正义曰括地志云浍水县在绛州翼城县东南皮牢当在浍之侧秦孝公下

  • 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司马迁

    邱永山译注【说明】这是一篇记叙古代名医事迹的合传。一位是战国时期的扁鹊,另一位是西汉初年的淳于意。通过两千多年前享有盛誉的名医业绩介绍,能使人了解到祖国传统医学在那时已有相当高的水平。这些医学家们不仅善于

  • 卷八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八十八明 俞汝楫 编祥异备考表奏祥异有司表奏灾祥洪武二年九月礼部尚书崔亮等奏凡祥瑞应见皆为国家休徵按唐六典四瑞有大瑞上瑞中瑞小瑞其大瑞景星庆云麟凤龟龙之类上瑞白狼白兔之类中瑞苍乌

  • 汉纪十二 世宗孝武皇帝中之下元狩五年(癸亥、前118)·司马光

    汉纪十二 汉武帝元狩五年(癸亥,公元前118年)B> [1]春,三月,甲午,丞相李蔡坐盗孝景园地,葬其中,当下吏,自杀。 [1]春季,三月甲午(十一日),丞相李蔡被指控盗用汉景帝陵园外空地埋葬家人,其罪该当交付司法官吏审判,李蔡自杀。 [2]罢三铢

  • 卷十八·黄训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名臣经济录钦定四库全书名臣经济録卷十八明 黄训 编吏部【文选下】灾异陈言疏【马文升】文选清吏司案呈奉本部送准礼部咨节该巡抚四川等处地方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等官刘缨等各题称四川云南

  • 经下第四十一·墨子

    止,类以行人,说在同。所存与者,于存与孰存。驷异说,推类之难,说在之大小。五行毋常胜,说在宜。物尽同名,二与斗,爱,食与招,白与视,丽与暴,夫与履。一,偏弃之。谓而固是也,说在因。不可偏去而二,说在见与俱、一与二、广与修。无欲恶之

  • 第四章 人治之苦·梁启超

      刑狱之苦:伤矣哉乱世也,人累之太多,天性之未善,国法之太酷,而犯于刑网也!世愈野蛮,刑罚愈惨。吾见法班、巫来由人之刑具矣,有剖腹而用锯者,锯有自项而腹,又有自腹而项、自背而胸者焉;有以锥自谷道穿至项,有自项至谷道者焉;有

  • 第40章·老子

    【原文】反者道之动,强者道之用(1)。天上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2)。【题解】这一章,老子提出“反者道之动”的命题,指出“道”向着跟它相反的方面变化、运动,这是一条辩证法的重要原则。他又提出“弱者道之

  • 无著品第五·佚名

    佛告颰陀和。是菩萨三昧当云何譬。如佛今於若前说经。菩萨当作是念。诸佛悉在前立。当具足念诸佛端正。悉欲逮见一一想。当想识无有能见诸佛顶上者,悉具足作是想见诸佛。当作是念我身亦当逮得如是,亦当逮得身想如是,亦当

  •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五·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一一九八)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阿腊毗比丘尼。住舍卫国王园精舍比丘尼众中。时。阿腊毗比丘尼晨朝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食已。还精舍。举衣钵。洗足。持尼师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