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一章·叙论

今天下言治术者,有最要之名词数四焉:曰国家思想也,曰法治精神也,曰地方制度也,曰经济竞争也,曰帝国主义也。此数者皆近二三百年来之产物,新萌芽而新发达者,欧美人所以雄于天下者,曰惟有此之故。中国人所以弱于天下者,日惟无此之故。中国人果无此乎?曰恶,是何言?吾见吾中国人之发达是而萌芽是,有更先于欧美者。谓余不信,请语管子。

管子者,中国之最大政治家,而亦学术思想界一巨子也。顾吾国人数千年来崇拜管子者,不少概见;而訾謷之者反倍蓰焉,此误于孟子之言也。

孟子之论管子也,与孔子异。孔子虽于器小之讥,偶有微词,而一则称之曰“如其仁、如其仁”,再则叹之日“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岂非以其事业之所影响,功德之所沾被不徒在区区一齐,而实能为中国历史上别开一新生面耶?孟子之论管子,则轻薄之意,溢于言外,常有彼哉彼哉羞与为伍之心。嘻!其过矣!吾以为孟子之学力,容有非管仲所能及者。管仲之事业,亦有断非孟子所能学者。在孟子当时或亦有为而发,为此过激之言。而后之陋儒,并孟子之所以自信者而亦无之,乃反吠影吠声,樵至迂极腐之末论以低警管子。彼于管子何损?而以此误治术,误学理,使先民之良法美意,不获宣于后,而吾国遂涣散积弱以极于今日!吾不得不为后之陋儒罪也!凡政治之进化,必有阶级。跟阶级而进焉,未有能有一功首己。欧洲自十八世纪末,自由民权之学说披靡一世,用是开今日之治。此稍有识者所同尊也。虽然,当中世黑暗时代,全欧泯泯葬梦,其历史几为血腥所掩。于彼之时,能为诸大国巩厥基础使继长增高以迄于今者,非孟德斯鸿与卢梭之学说,而马格亚比里与霍布士之学说也。而马氏霍氏之与吾管子,则地之相去数万里,世之相后数千岁,不期而若合符契。而其立说之偏至,又不能如吾管子之中正者也。

且近世泰西之言政治者,率分三派:其一日主权在君主者,其一曰主权在人民者。此二说各有所偏,而皆不适于正,遵之以为治,而利皆不胜其弊。至最近二三十年间,然后主权在国家之说,翁然为斯学之定论。今世四五强国,皆循斯以浮兴焉。问泰西有能于数千年前发明斯义者乎?日无之。有之,则惟吾先民管子而已!,

美国现大统领罗斯福氏有言:“政治家者,政治学者之臣仆也。”岂不以理想为事实之母?政治学者所发明之学说,而政治家乃得采用之以成其业耶?而政治学者之天职,又不过发明学说以待他人之采用而已,非能自当其冲也。故遍考泰西之历史,其政治家与政治学者,未有能相兼者也。予之翼者两其足,傅之爪者去其角,天之生材,固有所限耶?其以伟大之政治家而兼为伟大之政治学者,求诸吾国,得两人焉:于后则有王荆公,于前则有管子。此我国足以自豪于世界者也!而政治学者之管子,其博大非荆公所能及;政治家之管子,其成功亦非荆公所能及。故管子调乎远矣!

前此为管子传者,惟《史记》一篇。然史记别裁之书也,其所叙述,往往不依常格;又以幽愤不得志,常借古人一言一事以寄托其孤怨。若《管晏列传》,亦其类也。故徒读《史记·管子》,必不足以见管子冬真面目一欲求真面目,必于《管子》。

《管子》一书,后儒多谓战国时人依托之言,非管子自作。虽然,若《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则史公固称焉,谓其著书世多有之,是固未尝以为伪也。(《管子》书中有记管子卒后事者,且有《管子》解若干篇,其非尽出管子手撰,无可疑者,度其中十之六七为原文,十之三四为后人增益。此则《墨子》亦有然,不独《管子》矣!)且即非自作,而自彼卒后,齐国遵其政者数百年(亦见《史记》本传)。然则虽当时稷下先生所讨论所记载,其亦必衍《管子·绪论》已耳。吾今故据《管子》以传管子,以今日之人之眼光观察管子,以世界之人之眼光观察管子。爱国之士,或有取焉。

猜你喜欢
  宦者列传第六十八·范晔
  卷三百二十四 元豐五年(壬戌,1082)·李焘
  名山藏卷之九十三·何乔远
  卷三十七词曲·何良俊
  卷之一百七十四·佚名
  卷之八百二十一·佚名
  卷之二百二十三·佚名
  卷八十六中·郝经
  鲁迅与中学知识·周作人
  高丽传·欧阳修
  李如松传·张廷玉
  卷八十九·杨士奇
  卷十四 世宗之立·李有棠
  表·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折·张国宾

    (邦老同旦儿上)(邦老云)自家陈虎的便是。我这一日吃酒多了,那小厮不知被母亲唆使他那里去,至今还不回来,莫不是去做贼那?(旦儿云)他应武举去了也。(邦老云)既是应武举去了,不得官教他不要来见我。今日有些事干,我要到窝弓

  • 新催妆曲·徐志摩

    一新娘,你为什么紧锁你的眉尖, (听掌声如春雷吼, 鼓乐暴雨似的流!)在缤纷的花雨中步慵慵的向前: (向前,向前, 到礼台边, 见新郎面!)莫非这嘉礼惊醒了你的忧愁: 一针针的忧愁, 你的芳心刺透, 逼迫你热泪流,——

  • 三集卷四十八·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四十八古今体一百二十一首【乙酉六】至杭州诣皇太后行宫问安有作盐官先往为筹塘旧路安舟奉夀康百里邮程至卓午两朝食履庆增常抚兹鄽市诚殷富益为【去声】黔黎计久长咫尺西湖清且丽承欢雅足答

  • 御选明诗卷一百十一·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一百十一七言絶句十一戈用泰烟雨楼平波四面八窗开尽日笙歌载酒来去矣诗人谁管领年年烟雨自楼台章士雅纪懐二首鸟声啼散一帘花遥忆春风怨岁华何事半生能薄幸緑杨深处即为家江城二月客衣单况是春

  • 提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八元音遗响       总集类提要【臣】等谨案元音遗响十卷前八卷为胡布诗又名崆峒樵音后二卷则张达刘绍诗也三人葢元之遗老而他书未有叙述及之者故其出处莫详今即诗中考之则绍为布姻

  • 第四十四场·田汉

    [城边,曹彦约率城中父老举酒迎凯旋军,党夫人孝服携子上。曹彦约 诸位将军辛苦了,满饮此杯。众 末将等有何德能,敢劳大人慰劳?曹彦约 汉阳之战,稳定江南大局。军前慰劳,理所当然。阮复成 此乃赵先生教战有方,与诸位大人指

  • 卷二十五·本纪第二十五·脱脱

        道宗五   三年春正月乙卯,如鱼儿泺。甲戌,出钱粟振南京贫民,仍复其租赋。己卯,大雪。二月丙戌,发粟振中京饥。甲辰,以民多流散,除安泊逃户征偿法。三月乙卯,高丽遣使来贡。己未,免锦州贫民租一年。甲戌,免上京

  • ◎曾毓隽幸脱虎口·刘以芬

    段祺瑞左右分为皖、闽两派,前既言之矣。段平生最宠任者二人,一为徐树铮,一为曾毓隽。徐籍苏、曾籍闽,徐倔强、曾机警,虽素不相能,而皆忠于段。段性颇执拗,苟为所信任,非谗言所易携间,故二人固挟争宠之心,初无相残之意也。民国六

  • 裴秀传·房玄龄

    裴秀字季彦,河东闻喜人。祖父裴茂,是汉尚书令。父亲裴潜,是魏尚书令。裴秀少年好学,有风度节操,八岁能写文章。叔父裴徽有大名,宾客很多。裴秀年十余岁,有些拜访裴徽的客人,出来后又去拜访裴秀。然而裴秀母亲出身微贱,嫡母宣氏

  • 卷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十九明 俞汝楫 编仪制司职掌冠礼按冠礼天子止一加用衮冕太尉设纚太师受冕太子皇孙年十二或十五始冠天子自为主择三公太常为宾赞凡三品冠一祝醴成化间始定祝词醮词勅戒词其诸王冠祝醮词皆洪武

  • 卷五十三·黄训

    钦定四库全书名臣经济录卷五十三明 黄训 编都察院 通政司 大理寺御史府记【方孝孺】皇上嗣位之初即下明诏行寛政赦有罪蠲逋租钜万计去事之妨民者明年以纪元赐高年米肉绵帛民鬻子者官为之赎免田之租税几年分遣使者

  • 纲鉴易知录卷九·吴楚材

    汉纪太祖高皇帝纲 乙未,冬十月,沛公至霸上,秦王子婴奉玺、符、节以降。目 沛公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请诛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降,杀之不祥。&rdqu

  • 四如讲稿卷四·黄仲元

    宋 黄仲元 撰诗二南诗与他经不类皆于声南古乐名季札观乐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及见舞象箾南籥者南籥与武濩夏韶等周南召南皆依其本国歌所常用声南籥自是文王乐周南召南自是周南召南之声鼓钟诗以雅以南刘氏释曰南如周

  • 卷第十一·道宣

      辩惑篇第二之七   唐上废省佛僧表太史令傅奕唐废省佛僧箴(附前表弹)   沙门释法琳唐破邪论(并启)   沙门释法琳太史令朝散大夫臣傅奕上减省寺塔废僧尼事十有一条。   臣奕言。臣闻羲农轩顼。治合李老之风

  •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十二·圆晖

      从此大文第三。明三分齐。就中一明三极少。二明二量。且初明三极少者。论云。如是已约逾缮那等。辨器世间身量差别。约年等辨寿量有殊。二量不同。未说今说。此二建立。无不依名前二及名。未详极少。今应先辨三极

  • 卷之十六·纪荫

    宗统编年卷之十六 临济第二世祖 讳存奖。姓孔氏。邹鲁阙里之裔孙也。於蓟三河县盘山甘泉院出家。大中五年圆具。九年弃讲参临济。嗣法住魏州兴化。 懿宗戊子咸通九年。 临济第二世魏州兴化祖嗣宗统(二十一年)。 祖开

  • 坏人们·松本清张

    日本作家松本清张的推理小说。故事缘起于一家经营不善的医院,年轻的院长户谷信一最擅长的是——吃软饭。颇有魅力的他,虽还未离婚,身边却不乏迷恋他的女性,而这些女性多半富有而寂寞,不仅甘愿为他送上大笔钱财,甚至不惜与之

  • 宋本备急灸法·佚名

    《宋本备急灸法》一卷。夫灸治之法,吾国发明最早,且亦为特具效验之一种疗法。日本医 学改革,惟传自吾国之灸法,至今研究不遗余力。是书所列灸法,似别具真传,为南宋孙炬卿先 生旧刻,即著《鸡峰方》张焕先生所著。本国亡佚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