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四折

(旦儿同二净上)(净云)自从蓝采和跟着师父出家去了,可早三十年光景。王把色我如今八十岁,李薄头七十岁,嫂嫂九十岁。都老了,也做不的营生。他每年小的便做场,我们与他擂鼓。我去先收拾擂鼓者。看有甚么人来。(正末上,云),自从跟师父出家,三十年也。师父说我功成行满,今日同赴瑶池阆苑,到大来好幽哉也呵。(唱)

【双调】【新水令】道门中法礼炼修持,俺师父度了个乐官徒弟。俺师父明明的使道法,暗暗的说禅机,待和我同赴瑶池。怎承望有今日。

(云)我过的山崦来,见一所果园,杏花烂漫开,回头一池好菱也,一块好霜也,一片好雪也。我想起来,杏是春,菱是夏,霜是秋,雪是冬,可怎生四季失序也。(净动鼓乐科,正末唱)

【庆东园】那里每人烟闹。(云)是乐声响哩。(唱)是一火君路歧,料应在那公科地,持着些枪刀剑戟,锣板和鼓笛。更有那帐额牌旗,行院每是谁家,多管是无名器。

(云)原来是一火行院,我问你是谁家?(旦云)俺是蓝采和家。(正末云)你是蓝采和家谁?(旦云)我是你浑家。他两个是你兄弟王把色李薄头。(正末云)可怎生都老了。(净云)自从哥哥去了三十年光景,我八十岁,兄弟七十岁,嫂子九十岁,可知都老了也。(正末唱)

【沽美酒】叹光阴忒紧急,嗟岁月苦奔驰。重惜浮生如梦里。我如今省得,无生死绝名列。

【太平令】咱须是吾兄我弟,幼年间逐队相随。止不过逢场学艺,出来的偌大小年纪,这个道七十,那个道八十,婆婆道九十,这厮淡则淡到长命百岁。

(净云)你是谁?(正末云)则我就是蓝采和。(净云)你去了三十年,还不老。只是这等模样。(正末云)我去了只三年光景,你怎生都老了?(净云)我们都是老人家,你正是中年,还去勾栏里做几日杂剧,却不好?(正末唱)

【川拨棹】你待着我做杂剧,扮兴亡贪是非,待着我擂鼓吹笛,打拍收拾。莫消停殷勤在意,快疾忙莫迟疑。

【七弟兄】那时,我对敌,不是我说嘴,我着他笑嘻嘻将衣服花帽全新置。旧么麽院本我须知,论同场本事我般般会。

【梅花酒】他每都怎到的,论指点谁及,做手儿无敌,识紧慢迟疾。(净云)哥哥,你那做杂剧的衣服等件,不曾坏了。哥哥,你揭起帐幔试看咱;(正末唱)听言罢心内喜,不由我笑微微,我揭开帐幔则。(做揭科)(钟离洞宾在内坐科,钟云)许坚,你凡心不退哩那!(正末唱)唬的我悠悠魂魄飞,我则道我哥哥我兄弟,我姊妹我姨姨,似南柯梦惊回。

【收江南】呀,原来是开坛阐教汉钟离,有洞宾师父紧相随。我这里云阳板撒上阶基,你都来这里,八仙相引赴瑶池。

(钟云)许坚,你不是凡人,乃上八仙数内蓝采和是也。今日功成行满,同登仙界。你听者,许坚心下莫猜疑,仔细叮咛说与伊,这位洞宾道号纯阳子,则道是逍遥散诞汉钟离。

题目 引儿童到处笑呵呵 老神仙掴手醉高歌,

正名 吕洞宾点化伶伦客 汉钟离度脱蓝采和

猜你喜欢
  史佐尧·唐圭璋
  赵彦端·唐圭璋
  ◆杜处士瑛(缑山集)·顾嗣立
  ◆元总管淮(金囦吟)·顾嗣立
  第五十八回 苏奶奶抱主悲啼·陈端生
  第二幕·老舍
  我竟想不起来了·刘半农
  卷五十·高棅
  卷八十二·陈元龙
  卷七百八十三·佚名
  卷一百七十七·佚名
  诗女史纂卷之十一·田艺蘅
  投江得救·佚名
  卷二十七·查慎行
  张孝祥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陈衍

    一、乙酉之春,郑苏堪(孝胥)归自金陵。尝借余锺嵘《诗品》,因谓余曰:“盍仿其例,作《唐诗品》?”后数年,旅食上海,闻蜀人宋芸子(育仁)撰有《唐诗品》,从叶损轩(大庄)处翻阅之,非吾意中之《唐诗品》也。又数年,戊戌客武昌张广

  • ◆于处士石(紫岩集)·顾嗣立

    石字介翁,婺之兰溪人。貌古气刚,喜诙谐。早慕杜古高之为人,后从王宗庵业词赋,自负甚高。年三十而宋亡,隐居不出。一意于诗,出入诸家,豪宕激发,气骨苍劲,望而知其为山林旷士也。因所居乡自号紫岩,晚徙城中,更号两溪。有诗三卷,门人

  • 卷六十七·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六十七 明 曹学佺 编 中唐二十一 武元衡【字伯苍河南人】 古意 蜀国春与秋岷江朝夕流长波东接海万里至扬州开门面淮甸楚俗饶欢宴舞榭黄金梯歌楼白云面荡子未言归池塘月如练 塞下曲 草

  • 死节传第二十·欧阳修

    语曰:“世乱识忠臣。”诚哉!五代之际,不可以为无人,吾得全节之士三人焉,作《死节传》。○王彦章裴约刘仁赡附王彦章,字子明,郓州寿张人也。少为军卒,事梁太祖,为开封府押衙、左亲从指挥使、行营先锋马军使。末帝即位,迁濮州刺史

  • 卷二十六·志第七·地理下·脱脱

        ◎地理下   ○大名府路 河东北路 河东南路 京兆府路 凤翔路 鄜延路 庆原路临洮路   大名府路,宋北京魏郡。府一,领刺郡三,县二十,镇二十二。贞祐二年十月置行尚书省。   大名府,上,天雄军。旧为散府,先

  • 卷一百七十九·列传第六十六·宋濂

        贺胜   贺胜,仁杰子也,字贞卿,一字举安,小字伯颜,以小字行。尝从许衡学,通经传大义。年十六,入宿卫,凝重寡言,世祖甚器重之。大臣有密奏,辄屏左右,独留胜,许听之。出则参乘舆,入则侍帷幄,非休沐不得至家。至元二十

  • 第五十五回 江甯城万姓被兵 静海寺三帅定约·蔡东藩

      却说牛鉴自宝山逃走,沿路不暇歇脚,一直奔回江宁。英兵即溯江直入,径攻松江。松江守将姓尤名渤,乃是寿春镇总兵,从寿春调守松江城。他闻英兵入境,带着寿春兵二千,到江口待着。英兵见岸上官军,一队一队的排列,严肃得很,他也

  • 国朝名臣事略卷第十一·苏天爵

    ○左丞李忠宣公(德辉) 左丞李忠宣公 卷十一之一 公名德辉,字仲实,通州潞县人。初事潜邸。中统元年,授燕京宣抚使。历山西宣慰使、太原路总管。至元五年,召为右三部尚书。八年,拜北京行省参知政事。十一年,迁安西王相。明年,以

  • 三国史记卷第四十五。·金富轼

    输忠定难靖国赞化同德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太保门下侍中判尙书吏礼部事集贤殿太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致仕臣[金富轼]奉宣撰。四五卷列传五零零零零列传第五。[乙巴素][金后稷][禄眞][密友][纽由][明临 夫][昔于

  • 赵扌卞传·脱脱

    赵扌卞,字阅道,衢州西安人。进士及第后,任武安军节度推官。有人在大赦前伪造公章,在大赦后使用,执法人员认为他该死,赵扌卞说:“大赦前没有使用,大赦后没有制造,不该死。”终使得罪犯免于一死。历任崇安、海陵、江原三县知县,泗

  • 二十五年·佚名

    (己卯)二十五年清康熙三十八年春正月1月1日○朔辛未,頒復位都監都提調以下賞格,各有差。○以兪命雄爲司諫,金相稷爲正言,崔昌大爲校理,宋徵殷爲修撰,尹趾仁爲吏曹正郞,李世華爲左參贊,李思永爲咸鏡道觀察使。○上下備忘記曰:嗚呼

  • 四书劄记卷四·杨名时

    礼部尚书总理国子监事杨名时撰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节 上文说用恩以保百姓此处则自亲亲说到仁民故下文所引诗及推恩善推所为皆言用恩之序徴招角招当时盖取招之音节其清者为徴属事防浊者为角属民皆其音节所属也告子谓

  • 卷十八·顺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十八衍教所由生之义政论语子曰为政以德【臣】按朱熹集注政之为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以正之理言道之以政谓法制禁令则指政之实事言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言礼则兼乐而政刑亦不可以偏废故朱熹

  • 乐由中出(1)·戴圣

    ——以礼约取代兵刑 【原文】 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乐由中出故静(2),礼自外作故文(3)。大乐必易,大礼必简。乐至则无怨(4),礼至则不在争。揖让而治天下者(5),礼乐之谓也。 暴民不作,诸侯宾服(6),兵革不试(7),五刑不用(8),百姓无

  • 卷五十(玄奘译)·佚名

    △菩萨藏会第十二之十六静虑波罗蜜品第十之二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修行静虑波罗蜜多故。获得如是无退神通。善能建立智所作业。舍利子,当知菩萨摩诃萨。得是通智。由清净心。鲜白心。明洁心。无浊心。离随烦恼心。善

  • 二十七、不是心佛·慧开

      南泉和尚,因僧问云:“还有不与人说底法么?”   泉云:“有。”   僧云:“如何是不与人说底法?”   泉云:“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   无门曰:南泉被者一问,直得揣尽家私,郎当不少!   颂曰:叮咛损君德,无言真有功。任从

  • 敦煌表状笺启书仪辑·佚名

    表状笺启类书仪是敦煌写本书仪中极具特色与研究价值的一种书仪类型,具有极高的文献学,历史学,文学及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的研究价值.书仪是中古时代士大夫写信的范本和生活礼仪规范,所藏的文献,生动而深入地分析了敦煌宝

  • 优填王经·佚名

    全一卷。西晋法炬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此经有三译,与大乘日子王所问经、大宝积经卷九十七优陀延王会为同本异译。叙述优填王之后归依佛陀,证得须陀洹果,而王却因听信无比夫人谗言,欲以百箭射杀王后。然所射之箭均绕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