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刘孝绰传

刘孝绰字孝绰,彭城人,本名冉。父亲刘绘,齐朝时任大司马霸府从事中郎。刘孝绰年幼时聪明,反应快,七岁时就会写文章。舅舅王融是齐朝的中书郎,特别欣赏他,常常把他带在车上一起去亲戚朋友家,号称神童。王融总是说:“天下的文章,除了我之外恐怕就要数阿士了。”阿士是刘孝绰的小名。刘绘负责起草齐朝的诏书诰令。当时刘孝绰年龄不到上学的岁数,刘绘却时常让他代自己起草诏书诰令,他父亲的朋友沈约、任日方、范云等知道他的名声后,都派人前去拜访,任日方特别欣赏他。范云比刘绘大十几岁,他的儿子范季才和刘孝绰两人年龄相仿,都是十四五岁,到范云见到刘孝绰后,便判定二人年龄大小,让范季才拜刘孝绰为兄长。天监初年,入仕为著作佐郎,写了一首《归沐诗》赠给任日方,任日方回信说:“你这位洛陽的美才子,给我一篇归隐的佳作。安慰老人的心情,我也是虚度岁月,白活到老。正直的史官对事对人有褒有贬,而主管者却专门关注丑恶的一面。你脱颖而出,春天耕耘,秋天一定会有收获。”像任日方这样的名流竟如此推重他。迁任太子舍人,不久又以太子舍人兼任尚书水部郎,接到圣旨后上书表示感谢,很快即正式担任尚书水部郎。

高祖特别喜欢篆书,每次宴游,让沈约、任日方等人写诗言志,刘孝绰也被邀请参加。有一次曾陪高祖宴游,在席上作诗七首,高祖看罢他的诗文,对每篇都赞赏不已,自此之后朝野对刘孝绰都另眼相看。不久皇帝下令让刘孝绰担任知青州、北徐州、南徐州三州事,出任平南安成王的记室,并随王府一起赴任。后不久又补任他为太子洗马,迁任尚书金部郎,又重新任太子洗马,负责东宫管记。出任上虞县令,回京后任秘书丞。高祖对舍人周舍说:“第一位的官应让第一流的人担任。”所以让刘孝绰担任此职。后因公事免职。不久又再次授任秘书丞,并出任镇南安成王咨议,后因回京免职。起用为安西记室,历任安西骠骑咨议参军,皇帝又下诏让他临时主持司徒右长史事,迁任太府卿、太子仆,又负责东宫管记。

当时昭明太子喜好文学和才士,刘孝绰与陈郡的殷芸、吴郡的陆亻垂、琅笽的王筠、彭城的到洽等都很受昭明太子的礼遇和欢迎。太子拟建筑乐贤堂,便派画工先画刘孝绰于堂屏。太子写的文章特别多,很多士人都想把太子的文章抄录整理成册,太子独独让刘孝绰收集整理他的文章,并写序言。刘孝绰迁任员外散骑常侍,并兼任廷尉卿,不久便正式任廷尉卿。

起初,刘孝绰与到洽二人很友好,都与东宫昭明太子有交往。刘孝绰自以为才华超过到洽,每次宴游品论诗文,刘孝绰总是鄙薄耻笑到洽的诗文,到洽因此怀恨在心。刘孝绰担任廷尉卿时,把小老婆带进官府居住,而把母亲仍留在自己的家中。到洽不久任御史中丞,派令史调查审议这件事,便弹劾上奏说:“把少妹妹带进华丽的宫殿,而把老母亲丢在破旧的房屋里。”高祖为掩盖刘孝绰的丑行,把奏文中的“妹”字改为“姝”字。因此事被免官。刘孝绰的几个弟弟,当时受刘孝绰的荫护都居在荆州和雍州,便上书攻击到洽十件不公正的事,言辞激烈,都是鄙责到洽的。并另抄写一份送给东宫,昭明太子下令把奏文烧掉,连拆开看都没看。

当此之时,世祖萧绎出任荆州太守,到任后给刘孝绰写信说:“你如今隐居乡下,时间充裕,可以随便翻阅书籍,吟诗作赋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古人一样,无拘无束,有感而发;而且虞卿、史迁也是在这种情况下写下名作的,想你舒张即兴的写作,肯定不少。洛陽的纸张涨价,左氏当年名满京师。当时有左氏,今日有君,盛况理当相似。小人的诋毁,害怕招致庐江一样的羞辱;挡道的奸情,担心下属谋反。所以将帷帐掀起激励自己,不停地检查错误,写作习文从未间断。至于心有所爱,不曾停止,美好的音乐,友好的话语,清风也愿倾听。好像梦想得到美玉,渴望名珠一样,哪怕有卞氏璧、随氏珠一样的遗憾,也仍是一件好事。你如果有新近完成的佳作,想必能让我看看。莫让过多的思虑使我空求一场。没有什么送给你,以此代表我的心意。路程遥远,计算起来,你的回信还要好长时间才能收到。”

刘孝绰回信说:“我自从离开京城,便到荆州,没有去发现推举人才,并且传扬他们的文采。最近虽然也看到过一些好的文章片段,但却没有看到成篇的好作品。过去临淄的词赋都让杨修写尽了,没有竭尽全力,有愧于先哲。江陵的旧俗,朝廷的典礼多如从前。李固为荆州郡守,推荐杨厚、贺纯两位贤士,徐趚为荆州郡守时,奏五郡郡守有贪污者治罪,威恩兼用。当是想使青史留名,而耻于让文字墨迹传世。虽然知道的不准确,但偶尔也能符合圣上的要求。自从退居乡里,打扫穷家小院,像杨伦一样不出门,像张挚一起谢绝来访者。过去赵卿穷苦愁困,大胆无顾忌谈论得与失。汉臣怀才不遇,大量叙述兴衰、繁盛。此一时,彼一时,难以相比。我认为文豹有何过错,因文章而获罪。由此谈开,确实不容易。所以悉心写作,经过好几年,既没有子幼那样的南山之歌,也没有敬通那样的渭水之赋,没有什么可以献出让你指教,稍微酬谢你的褒奖和鼓励。且才能不够,事与愿违,反躬自省,心情很沉重。殿下体察微贱,不断地关心我,让我很感动。”

刘孝绰被免职后,高祖多次让仆射徐勉传圣旨安慰他,每次朝宴便请刘孝绰参加。后来高祖写《籍田诗》,又让徐勉先告知刘孝绰。当时奉诏作诗者有几十人,高祖认为刘孝绰的诗最工整,当日下令,起用他为西中郎湘东王咨议。后任太子仆,母亲去世时离职。服丧期满后,任安西湘东王咨议参军,任黄门侍郎,尚书吏部郎,有人告他接受了他人行贿的一束绢,降官为信威临贺王长史。不久,升为秘书监,大同五年(539),死于任上,终年五十九岁。

刘孝绰年轻时名气很大,恃才自傲,任性,喜欢欺负人,看不起别人,有不合意者,便大力诋毁。领军臧盾、太府卿沈僧杲等,当时权势很大,而刘孝绰特别轻视他们。每次上朝集会时,与公卿并不言语,反而找一些小吏打听一些小道消息,因而不受欢迎。

刘孝绰文采过人,被学人所推崇,时人很喜欢他的文章,他每写一篇文章,早晨写完,晚上便传遍各地,有些好事者都背诵传抄他的文章,传播到极远的地方,文集几十万字,流传在世。

刘孝绰兄弟及儿子、侄儿、侄女,当时有七十人,都会写文章,这是近世少见的,他的三个妹妹分别嫁给琅笽的王叔英、吴郡的张嵊、东海的徐悱,都很有才华与学问。徐悱的妻子,文风清秀挺拔。徐悱,是仆射徐勉的儿子,任晋安郡郡守,死后运回京城,他的妻子写的祭文十分凄凉悲怆。徐勉本想自己写哀文,看到这篇祭文后,便不写了。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五十 苏张·欧阳修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第十)·赵晔
  卷五·王夫之
  帝王经世图谱卷一·唐仲友
  卷之一百三十二·佚名
  第一○一卷 艺术 二·缪荃孙
  卷三十·温达
  一二 厨房的大事件·周作人
  冯晖传·欧阳修
  李继岌传·欧阳修
  史昭传·张廷玉
  卷一百三十九·杨士奇
  九七、齐因燕文王丧伐取十城乃威王非宣王辨·钱穆
  卷三十九·佚名
  司封部·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八·冯惟讷

    <集部,总集类,古诗纪>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十八     明 冯惟讷 撰 汉第八 乐府古辞 杂歌謡辞 歌辞 平城歌 【汉书曰高祖自将兵三十二万击韩王信帝先至平城步兵未尽到冒顿纵精兵三十余万围帝於白登七日汉兵

  • 卷三百六十四·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六十四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雁山吟吕大亨字声之【名字与集互异】新昌人与仲弟冲之同师陈傅良友蔡行之在太学齐名然困戹久之乃授宿松尉徙平阳丞时严秤提之令大亨上不废法下不病

  • 卷三十·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三十杜甫【七】近体诗【二】题?武禅师屋壁何年顾虎头满壁畵瀛洲赤日石林气青天江海流锡飞常近鹤杯度不惊鸥似得庐山路真随恵逺游客夜客睡何曽着秋天不肯明卷帘残月影高枕逺江声计拙无衣食

  • 世宗纪四·薛居正

    显德四年春正月己丑朔,帝御崇元殿受朝贺,仗卫如仪。诏天下见禁罪人,除大辟外,一切释放。壬寅,兵部尚书张昭上言:“奉诏编修太祖实录及梁、唐二末主实录。伏以撰《汉书》者先为项籍,编《蜀记》首序刘璋,贵神器之传授有因,其历数

  • 卷七十二·志第四十八·职官一·张廷玉

        ◎职官一   明官制,沿汉、唐之旧而损益之。自洪武十三年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其纠劾则责之都察院,章奏则达之通政司

  • 东汉会要卷二十七·徐天麟

    选举下公府选举举能案剧【卫飒传建武二年辟大司徒府举能案剧除侍御史】建武十二年诏三公举茂才各一人亷吏各二人【百官志注】世祖诏方今选举贤佞朱紫错用丞相故事四科取士一曰徳行髙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

  • 卷之二百二十九·佚名

      康熙四十六年丁亥三月甲寅朔。  ○乙卯上驻跸江天寺。  ○丙辰清明节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暂安奉殿、孝陵、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陵。  ○御舟泊镇江府。  ○丁巳上登陆驻跸句容县龙潭地方

  • 卷一百八十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一兵考【三】禁卫兵八旗步军营顺治元年设提督九门步军统领统辖八旗步军营及九门官兵其巡捕营别以兵部职方司汉主事一人督之康熙三十年始定步

  • 兵一五·徐松

    归正上【宋会要】蕃夷 光尧皇帝建炎元年五月一日赦按此条之前原有「蕃夷」二字,本为《永乐大典》之标题,《大典》本卷及下卷原在「蕃夷」类。:「应因金人驱拥及差取过军前官员得还者,并许依旧官职支破请给等。或已别差人,

  • 卷九·朱熹

    四书或问卷九宋 朱子 撰论语里仁第四【凡二十六章】或问里仁之説孟子尝引以明择术之意矣今直以择乡言之何也曰郑氏程叔子皆云尔矣以文义考之则择云者不复指言所择而特因上句以为文恐圣人之本意止于如此而孟子之言

  • 卷一·夏僎

    尚书详解卷一宋 夏僎 撰虞书尧典陈少南谓尧舜禹汤先儒或以为名或以为諡其説皆无据观大禹谟序言作大禹臯陶谟益稷则臯陶益稷皆名也观师锡帝曰虞舜帝亦曰格汝舜又曰来禹又曰咨禹曰弃曰臯陶曰咨垂曰咨益例以名命之则舜

  • 验符篇第五九·王充

    【题解】本篇罗列了一些“符瑞”现象,以证明“汉德丰雍”,超越前代。王充的目的是批驳俗儒厚古薄今的观点,但由于历史的局限,他仅用“符瑞”的出现来美化汉代统治者,寄希望于皇帝能选拔任用像他那样的人才

  • 第六 忤合 2·王诩

    【原文】世无常贵,事无常师①。圣人常为,无不为;所听②无不听。成于事而合于计谋,与之为主③。合于彼而离于此,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④。反于是,忤于彼;忤于此,反于彼。其术也,用之于天下,必量天下而与之;用之于国,必量国而与之;用之

  • (三)·钱穆

    《近思录》第三卷格物穷理,共七十八条。伊川《答横渠先生书》谓:“所论大概有苦心极力之象,而无宽裕温厚之气。非明睿所照,而考索至此,故意屡偏而言多窒,小出入时有之。更愿完养思虑,涵泳义理,他日自当条畅。”今按:近代国人言

  • 阿閦佛刹善快品第二·佚名

    贤者舍利弗白佛言:天中天。是阿閦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昔行德号时。以成号阿閦如来。甚善天中天。愿佛当复广说其佛刹之善快。所以者何。若有求菩萨道者,闻知彼佛刹之善快。及阿閦如来所现行教授。若复有求弟子道未得度者

  •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卷第一(并序)·佚名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  叙曰。大唐开元二十一年。岁次癸酉。正月一日辰时。于荐福寺道场内。金刚三藏与僧慧超。授大乘瑜伽金刚五顶五智尊千臂千手千钵千佛释迦曼殊室利菩萨秘密菩提三摩地法教。遂于

  • 卷十四·彭绍升

    居士传十四李樊牛于商郑马陆李传李山龙冯翊人。唐初官监门校尉。武德中暴亡。而胸微热。家人伺之。寻苏。自言死後有吏摄至一王府。庭中有囚数千。皆枷锁北面立。王坐高牀。侍卫甚盛。山龙既至阶下。王问曰。汝平生作

  • 金光明经文句记·知礼

    凡十二卷。宋代知礼撰述。又作金光明文句记、光明文句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九册。本书随文解释智顗之金光明经文句。其初,知礼之师义通宣讲金光明经文句时,门徒竞录所闻成卷,然旷远之旨羁绊不宣,经论援证谬误亦不少,以致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