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帝王经世图谱卷一

宋 唐仲友 撰

图书卦章经纬表里图

大衍揲蓍之图

大易阖辟徃来之图

 

 

 

易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书曰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汉儒谓伏羲受河图则而画之八卦是也禹锡洛书法而陈之洪范是也凡九畴六十五字皆洛书本文刘歆以为河图洛书相为经纬八卦九章相为表里经纬表里之言则然谓羲独则河图禹独法洛书则偏矣偏取图书以分卦范则所谓经纬表里者歆或未尽知也六十五字为洛书本文事不经见然图书皆出作易之前是说未可据信也今以易范考之则河图洛书易范兼取之矣河图之数四十五四象也四象奠方八卦成列而居中以贯之者五也洛书之数五十五五行也以奇生者以耦成以耦生者以奇成而得位以合之者亦五也参伍以变错综其数者易之取河图也五位相得而各有合易之取洛书也总其凡则自一至九其数四十五范之取河图也总其目则自行至极其数五十有五范之取洛书也易之中爻范之皇极则贯象数而通之者中而已河图象也天五错综而地十之数隠于错综之间洛书数也天五有合而地十之数显于有合之际隠显不同而土之为十五者常自若也然则大衍之数五十者何也防隠显而通象数者也图显其十书隠其五参天两地隠于术数之外而显于生爻之中圣人所以则图书而妙象数也图显其十圣人显之乎书隠其五圣人隠之乎圣人而隠显是数也圣人凿矣五数之中也五行备矣十数之合五之衍也以五乗十以十乗五皆五十而衍数立矣圣人安能隠显之能知之能用之而已大衍通于范乎五行隠而皇极虚斯大衍之数明矣五事而次皆曰用初一曰五行不言用大衍之义着矣月令河图之数也故土藏十主盛徳言故四象举成以见生土之盛徳也不以成数言者十非土之盛而分寄于四象者也圣人之则图书也以画卦以陈范妙极天人之蕴而其绪余则画井田制军法奉时令咸出于此然则圣人之观象极数意可知矣况寓其神智于蓍卦吉凶与民同患者大衍之数也其可以私意凿哉【雄最知大衍数者故数曰三八为木四九为金二七为火一六为水五五为土图曰一与六共宗二与七为朋三与八成友四与九同道五与五相守不言五十为土五与十相守者知藏五之为大衍也然则图显其十书隠其五岂圣人之凿吾之私言哉】

孔安国曰河图者伏羲氏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洛书者禹治水时神龟负文而列于背有数至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

刘歆曰伏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则而画之八卦是也禹治洪水赐洛书法而陈之九畴是也河图洛书相为经纬八卦九章相为表里

关子明曰河图之文前七后六八左九右洛书之文九前一后三左七右四前左二前右八后左六后右

邵子曰圆者星也歴纪之数其肇于此乎方者土也画州井地之法其仿于此乎盖圆者河图之数方者洛书之文故羲文因之而造易禹箕叙之而作范也

蔡元定曰古今传记自孔安国刘向父子班固皆以为河图授羲洛书锡禹关子明邵康节皆以十为河图九为洛书盖大传既陈天地五十有五之数洪范又明言天乃锡禹洪范九畴而九宫之数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正龟背之象也惟刘牧臆见以九为河图十为洛书托言出于希夷既与诸儒旧说不合又引大传以为二者皆出于伏羲之世其易置图书并无明验但谓伏羲兼取图书则易范之数诚相表里为可疑耳其实天地之理一而已矣虽时有古今先后之不同而其理则不容于有二也故伏羲但据河图以作易则不必豫见洛书而已逆与之合矣大禹但据洛书以作范则亦不必追考河图而已暗与之符矣其所以然者何哉诚以此理之外无复他理故也

右朱文公易本义易学啓所载古今诸家之说皆以证十为河图九为洛书河图授羲洛书锡禹之分也刘牧之说考之经传既无左验托言出于希夷则康节之学非出于希夷乎何为而不同耶今悦斋此书独主刘说岂考亭之书是时方成而悦斋偶未之见邪抑以好恶不同而偏有所主邪其自为说则又谓图显其十书隠其五既曰图显其十则十之为图固矣今其成书不敢轻改姑附考亭之说如右读者茍能参而考之易而观之则亦可得而通矣

 

 

 

数五十【河图显十洛书隠五前图备矣】

用四十有九【虚一者易之元范之极】

分而为二以象两【用蓍四十九分之左右手以象两仪之分】

挂一以象三【既分左右手于左右取一策挂左手小指间三者三才也】

揲之以四以象四时【既挂一以四分揲左右手之蓍】

归竒于扐以象闰【竒所挂之一扐所揲左右手之余既得余数以所挂归之】

五嵗再闰故再扐而后挂【挂既归扐后二揲惟扐三揲毕一爻成再合蓍而后挂】古法云三年一闰五嵗再闰三扐一卦六扐再挂闰法【闰者嵗月日之余分积而而成月】二十八宿惟斗占余分故厯家谓之斗分 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嵗余五日四分日之一月余六日合之嵗余十一日四分日之一】 五嵗余五十六日四分日之一 五嵗再闰不及一日四分日之三【取象举天数作厯推余分】

【案一嵗余十一日四分日之一则五嵗应余五十六日四分日之一不及一日四分日之三原本作五十五日半并一日半俱误姑就其文义改之然与今钦天监所用之法仍属有差】

干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六爻皆三十六共得二百一十有六】

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六爻皆二十四共得百四十有四】

合三百六十当期之日【期日不足天度五日四分日之一】

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六十四卦卦六爻爻三百八十四隂阳皆半干篇之策阳爻一百九十二共得六千九百十二坤篇之策隂爻一百九十二共得四千六百八】易有四象而爻用九六爻皆自乾坤出

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一揲为一变三变而成爻一爻凡三变十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四象生八卦九六乾坤七八六子八卦成列象在其中因而重之爻在其中小成六爻立而易象备】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谓八八六十四而易悉备】洛书五十五天地之定数也河图四十五天地之变数也易具之矣大衍生蓍之数也五十图书之参合十五之显藏也天地之数隠其五参天两地五行之本始也大衍之用虚其一元气皇极之总统也象两象三象时象闰揲法之取象也当期之日当万物之数防数之配合也四营十有八变小成引伸触类而长大衍之法数也七八九六四象也九六为乾坤七八为六子阴阳老少之所以异也爻用九六乾坤之防也父母三索而得男女纳甲之数也游魂为变变卦之微防也七日来复卦之微数也广大悉备纵横皆合圣人未尝容心也天授之圣人推之诸儒究之白首而后能言犹未得其要也拘者谓圣人用力焉穿凿以求象如北辰不动阴不兼阳之类是也荡者谓圣人无力焉汗漫以为说衍天地之数所赖者五十之类是也过犹不及皆非易之本防易不云乎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此天人相资之说也曰神明曰天地曰阴阳曰刚柔天地之自然也曰幽赞曰参两曰观变曰发挥圣人之妙用也曰生蓍倚数立卦生爻圣人因天地而作易还以测之而圣人不能外者也然圣人之作易非独以推天地之数乃所以为人事故曰和顺于道徳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圣人之极数其意在是吾病拘者之凿荡者之汗漫故取诸家及考以自然之数悉图之如右

 

 

【案说内谓以三爻明往来者为屯之属考屯卦初与二交二与五应则宜标初九六二九五三爻原图止列初九似属遗漏又蛊之刚上为上九柔下为初六原止列上九观之大观在上为九五原讹五为三大过初为本弱上为末弱原本末二字倒置家人风自火出即说内所谓以二象明往来者如晋明夷之属不必标爻原误列六四一爻升之柔以时升为六五原讹初六既济刚柔正而位当指六二九五两爻原止列六二未济柔得中刚柔应指九二六五两爻原止列五爻又讹六为九俱系舛错今并改正】

 

 

 

乾坤易之门不知乾坤无以知易而乾坤之妙用阖辟而已阖辟更相用而乾坤之妙无所不通兹其所以为易也故阖辟为乾坤一阖一辟为六子之变往来为六十四卦之通互相之变为四千九十有六又配以岁月日时五行之休旺而吉凶之变虽巧歴不能计信乎其变通之不穷哉六十四卦彖象之中发明往来最为明白故易不可以例推而可以变观也象之发明惟取二体一字之中往来意见彖之取义不一而足有以六爻明往来者泰否之属是也有以五爻明往来者剥之属是也有以四爻明往来者大壮之属是也有以三爻明往来者屯之属是也有以二爻明往来者临之属是也有以一爻明往来者复之属是也有以物我明往来者蒙頥之属是也有以二象明往来者晋明夷之属是也易之本体天尊地卑故刚上柔下为恒既济为刚柔正而位当【案刚柔正而位当系既济彖传文原本作小过误今改正】然此乃乾坤之位之分而道之与气常相往来而天地不交卦乃为否圣人即天泽以明其定位即天地以戒其不交兹所以为竝育而不相害竝行而不相悖也以六爻言之上下分焉以三才言之上下中见焉以六位言之则有中不在人者焉以二卦言之下为内上为外自内适外为往自外适内为来三四为上下二五为中以六位言之三四为中亦为内触类言之而往来之义见此易所以无体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三 王褒 庾信·令狐德棻
  卷三百八十四·列传第一百四十三·脱脱
  卷之二百六十九·佚名
  卷之九百六·佚名
  卷之一百零四·佚名
  卷之五百三十一·佚名
  卷之二百九十三·佚名
  八十七 曹寅奏请圣安并江南虽知异常之变但无异说摺·佚名
  卷八十四上上·郝经
  列传卷第二十九 高丽史一百十六·郑麟趾
  七十五、编辑杂志之始·包天笑
  王诞传·沈约
  曹兴传·张廷玉
  卷一百五十四·雍正
  二十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六十二·彭定求

        卷162_1 【远别离】李白   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   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日惨惨兮云冥冥,   猩猩啼烟兮鬼啸雨。我纵言之将何补,   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云凭凭兮

  • 第三十四出 冥途·姚茂良

    【山坡羊】〔净占鬼上〕黑沉沉暝途迢递。冷飕飕阴风括地。性烈烈没面目的夜叉。恶狠狠催促登程去。心暗思。身居相位日。熏天势业成何济。今朝做囚魂无所依。〔合〕夫妻。苦哀哀受禁持。夫妻。苦哀哀受禁持。〔鬼〕

  • 陈沣·龙榆生

    陈沣字兰甫,广东番禺人,原籍上元。道光壬辰(一八三二)举人,六应会试,不售,官河源县学训导。泛览群籍,凡天文、地理、乐律、算术、古文、骈体文、填词、篆、籀、真、行书,无不精究。先后主讲学海堂及菊坡精舍。

  • 巻十五·李蓘

    钦定四库全书宋艺圃集卷十五明 李蔉 编徽宗皇帝十八首宫词秦娥从小学宫韶窃爱僊音逸韵飘应向凤台吹紫玉夜阑时按白牙箫细筝百宝间生辉玉柱成行鴈自飞对酒仙姿时一按十三弦上迸珠玑十里香街沸管弦金明回驭夕阳天风轻

  • 卷十三本章经手次第·刘若愚

    凡每日通政司使封本到文书房,回知该正公,公即付掌文书周近侍进朝等拆开口占注,语略节,旁有写手一人,执笔草稿文书单毕,连本付捧匣者,如侯保山、李黑子、张大汉等,失其名,请本至乾清宫大殿内,付王体乾、梁栋、李永贞、石元雅、涂

  • 卷之一百七十四·佚名

    光绪九年。癸未。十一月。癸巳。谕内阁。御史吴峋奏。酌拟河工办法请旨饬议一摺着户部工部归入游百川前奏。一并速议具奏。现月  ○谕军机大臣等。顺天府奏遵查凤河淤垫情形现筹疏浚等语。着依议行。其左右两翼九

  • 第九十卷 文苑 一 七·缪荃孙

    镇 江 府 二 宋吴 淑吴淑,字正仪,丹阳人。幼有俊才。韩熙载、潘佑,皆以文章知名,见淑,深加器重,有难于措词者,辄命淑赋述。南唐时,以校书郎直内史。江南平,归朝。以近臣荐,试学士院,授大理评事,预修太平御览、太平广记

  • 四八四 浙江巡抚王亶望奏缴应毁各项书籍情形折·佚名

    四八四 浙江巡抚王亶望奏缴应毁各项书籍情形折乾隆四十三年三月初七日浙江巡抚臣王亶望跪奏,为查缴应毁各项书籍,恭折奏闻事。窃照违碍不经书籍,臣于抵任后节次严饬地方牧令暨教职佐杂各官,四散上紧购觅,已经查缴新旧各项

  • 丑闾传·宋濂

    丑闾字时中,蒙古族人。元统元年(1333)登进士第。历任京畿漕运副使,出任安陆知府。至正十二年(1352),蕲州人曾法兴起义,袭击安陆。丑闾募兵数百人进行抵御,败义军前队。在丑闾出城追击时,法兴军又自他门入城,放火烧城,使军民溃

  • 范希正传·张廷玉

    范希正,字以贞,吴县人。宣德三年(1428),被荐举为贤良方正,授曹县知县。有奸吏受贿,希正审判其罪,押送京师。该奸吏反以他事诬告希正,希正因此遭监禁。曹县平民八百余人到京师呈奏通政司,说希正廉洁能干,为奸吏所诬。侍郎许廓因

  • 19.晋文公退避三舍·林汉达

    晋文公即位以后,整顿内政,发展生产,把晋国治理得渐渐强盛起来。他也想能像齐桓公那样,做个中原的霸主。这时候,正好周朝的天子周襄王派人来讨救兵。周襄王有个异母兄弟叫太叔带,联合了一些大臣,向狄国借兵,夺了王位。周襄王带

  • 卷22·陈邦瞻

    真宗景德三年二月,罢寇准平章事,出知陕州。准为相,用人不以次,同列颇不悦。他日除官,同列目吏持例簿以进,准曰:“宰相所以进贤退不肖,若用例,一吏职耳。”自澶渊还,颇矜其功,帝待准甚厚,王钦若深嫉之。一日会朝,准先退,帝目送之,钦若

  • 二年·佚名

    (辛丑)二年清順治十八年春正月1月1日○朔日辛亥,豐安君趙潝卒。潝,校理守翼子也,癸亥參靖社勳,官至工曹參判,頗識國朝故實。1月3日○癸丑,以鄭致和爲吏曹判書。致和太和之弟也。太和方爲首相,嫌不擬望,上再命,加望而授之。以李翊

  • 卷十·黄仲炎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通说卷十     宋 黄仲炎 撰襄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仲孙蔑会晋栾黶宋华元卫甯殖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围宋彭城宋鱼石奔楚楚爲之伐宋取彭城使鱼石居之是鱼石叛君而楚党叛也诸侯之大夫讨而围之义

  • 佛说五无反复经之二·佚名

    佛说五无返复经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时有一梵志。在罗阅只国。闻舍卫人多慈孝顺奉经修道供事三尊。便到舍卫国。见父子二人耕地。毒蛇啮杀其子。父故耕

  • 卷第十四·宗密

    圆觉道场礼忏禅观等法事卷第十四 终南山草堂寺沙门 宗密 述 第二十一上 叹梵准前 叹佛 如来应正等觉大智慧海。常有四种大智慧宝。具足无量威德光明。此智宝光触诸菩萨。乃至令得如来大智。何等为四。所谓灭一切

  • 第一 大分别·佚名

    一[四波罗夷]依彼智者、见者、应供者、等正觉者之世尊,于何处制立第一波罗夷耶?因何人耶?为何事耶?其处有制、随制、不随犯制耶?[于一切处]遍通制耶?[一处]限定制耶?[比丘、比丘尼]共通制耶?不共通制耶?[比丘、比丘尼中]一部众制耶?两部众

  • 内外伤辨惑论·李杲

    三卷。金李杲撰。李杲,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真定(今河北保定)人。幼好医药,从学于名医张元素,尽得其传,对《内经》、《难经》等医籍深有研究,脏腑辨证经验丰富,对脾胃内伤机理有所发挥,人称“补土派”,为金元四大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