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九七、齐因燕文王丧伐取十城乃威王非宣王辨

《燕策》:“文公卒,易王立,齐宣王因燕丧攻之,取十城。”《史记》依之。今按:《燕策》误也。宣王伐燕王在王哙时,其时齐乃威王,非宣王。前二年,威王与魏会徐州相王,至是为威王之二十五年。宣王之立尚在其后十三年。通观余前后辨齐世第诸条,则《国策》之误自显。(《绎史 年表》依《通鉴》,以齐伐燕丧之年为宣王元年,较《史表》移后十年,亦缘《燕策》一语而误。)《史记》以讨子之之乱为湣王,亦误。《黄氏日钞》谓《孟子 宣王伐燕》两章,即因丧取十城事,亦与《孟子》原文不合。狄子奇《编年》辨之云:“所取仅十城,不得云倍地。易王新立,又安用置君?《燕世家》又言苏秦说齐归燕十城,则与《孟子》无涉,审矣。(焦循《孟子正义》亦有辨,语详不录。)而余考《燕策》言苏秦说齐归燕十城语,重有可疑者。《燕策》云:“燕文公时,秦惠王以其女为燕太子妇。文公卒,易王立。齐宣王因燕丧攻之,取十城。苏秦为燕说齐王曰:燕虽弱,秦之少婿也,王利其十城而深与强秦为仇,此食乌喙之类也。齐乃归燕城而请罪于秦。”今按:秦惠王元年,当燕文公二十五年。三年,惠王始冠。古体二十而冠,则其时惠王年不过二十。越二年,燕文公卒。岂秦惠王即有女为燕易王妻哉?惠王十年前,魏未尽纳上郡,秦与赵壤地不相接,岂遽远嫁其女为燕妇哉?策士造说者,谓苏秦相燕倡合从,秦畏之,故嫁女以纳懽于燕。齐复畏燕之为秦婿而归之十城。其实秦在当时,犹不足畏,其势远不及齐威、宣之盛。而苏秦合从之说亦乌有,无论秦嫁女事也。惟苏秦说齐归燕十城,则其事或可有,而所以为说者已不传。今《燕策》所存,则后之策士造为之也。余既辨苏秦合从事,因并及此以相发。并见《燕策》之多不可信。《史记 苏秦传》亦采此事,盖为《燕策》所误。

猜你喜欢
  第十六回 刘刺史抗忠尽节 皇太弟挟驾还都·蔡东藩
  明神宗宝训·叶向高
  ●卷五·邵廷采
  会办福建军务福建巡按使呈大总统文·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三十一·佚名
  卷之一百五十四·佚名
  卷之八百三十八·佚名
  卷之一百四十九·佚名
  尚史卷八十七·李锴
  第四卷 名宦 四·缪荃孙
  通志卷一百·郑樵
  蠕蠕传·魏收
  周豳国公宇文广传·李延寿
  孙慎行传·张廷玉
  李敏传·张廷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二·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五百二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一百三十六 莫止 开园 开园近南郭日涉聊自适卉木各葱蒨花开间红白力作督僮奴循行谩扶策编茅八九间疏渠十余尺未儗柴桑居窃比

  • 卷一百七十九·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七十九笔类五言古咏笔          【梁】武 帝昔闻兰蕙月独是桃李年春心倘未写为君照情筵咏笔          【梁】徐 摛木自灵山出名因瑞草传纎端奉积润弱质散

  • 卷五百四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四十五刘得仁禁署早春晴望【一本题上有奉和翰林丁侍郎七字】御林闻有早莺声玉槛春香九陌晴寒着霁云归紫阁暖浮佳气动芳城宫池日到氷初解辇路风吹草欲生鸳侣此时皆赋咏商山雪在思尤清山中

  • 尚史卷五十三·李锴

    列传三十一郑诸臣传颍考叔 公孙阏 瑕叔盈 【公子阏强鉏附】颍考叔者为颍谷封人庄公二十二年【隠元年】公既克弟大叔段于鄢遂寘公母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

  • 卷七十五·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七十五 唐 张守节 撰 孟尝君列传第十五    史记七十五 孟尝君名文姓田氏文之父曰靖郭君田婴田婴者齐威王少子而齐宣王庶弟也田婴自威王时任职用事与成侯邹忌及田忌将而救韩伐魏成侯与

  • 卷七十四·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七十四明 杨士奇等 撰内治周襄王十七年王降翟师以伐郑王德翟人将以其女为后富辰谏曰不可夫婚姻祸福之阶也利内则福由之利外则取祸今王外利矣【

  • 汉纪五十六 孝献皇帝已建安六年(辛巳、201)·司马光

    汉纪五十六 汉献帝建安六年(辛巳,公元201年) [1]春,三月,丁卯朔,日有食之。 [1]春季,三月,丁卯(疑误),出现日食。 [2]曹操就谷于安民。以袁绍新破,欲以其间击刘表。荀曰:“绍既新败,其众离心,宜乘其困,遂定之;而欲远师江、汉,若绍收其余

  • 宋文帝·苏辙

    晋献公杀其世子申生,而立奚齐,国人不顺。其大夫里克杀奚齐、卓子而纳惠公,《春秋》皆以弑君书之矣。惠公既立,而杀里克,以弑君之罪罪之。《春秋》书曰:“晋弑其大夫里克。”称人以杀,杀有罪也;称国以杀,杀无罪也。里克弑君,而以

  • 卷三十九(起二十九年,尽二十九年)·孔颖达

    【经】二十有九年,春,王正月,公在楚。(公在外,阙朝正之礼甚多,而唯书此一年者,鲁公如楚,既非常,此公又逾年,故发此一事以明常。)[疏]注“公在”至“明常”。○正义曰:僖十六年,冬,公会诸侯于淮;十七年,秋,九月,公至自会;宣七年,冬,公会诸侯

  • 孝经集传卷一·黄道周

    明 黄道周 撰开宗明义章第一仲尼居曽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徳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女知之乎【顺天下者顺其心而已天下之心顺则天下皆顺矣因心而立教谓之徳得其本则曰至徳因心而成治谓之道得其本则曰要道道徳之本

  • 目录·毛奇龄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五春秋毛氏传      春秋类卷一总论卷二隐公元年卷三隐公元年二年卷四隐公三年至五年卷五隐公六年至十一年卷六桓公元年至四年卷七桓公五年至八年卷八桓公九年至十八年卷九庄公元年至

  • 第十八品 一体同观分·佚名

    【原文】&ldquo;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①不?&rdquo;&ldquo;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rdquo;&ldquo;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rdquo;&ldquo;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rdquo;&ldquo;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rdqu

  • 卷五百七十五·佚名

    △第七曼殊室利分之二尔时舍利子白佛言:世尊,曼殊室利不可思议。所以者何。曼殊室利所说法相不可思议。佛告曼殊室利童子,汝之所说实难思议。诚如具寿舍利子说。曼殊室利即白佛言:我所说法。不可说可思议。亦不可说不可思

  • 卷四百二十六·佚名

    △第二分帝释品第二十五之二尔时诸天子复作是念。尊者善现,於此般若波罗蜜多。虽复种种方便显说欲令易解。然其义趣转深转妙难可测量。具寿善现知诸天子心之所念。便告彼言:诸天子。色乃至识非深非妙。色自性乃至识自性

  • 相应品第二十九·佚名

    夜光照于冥,至日未出间。日光布大明,夜光便黤黮。察者布光明,如来未出顷。佛出放大明,无察无声闻。不坚起坚想,坚起不坚想。後不至於坚,由起邪见故。坚而知坚者,不坚知不坚。被人求於坚,正治以为本。愚者以为坚,反被九结缚。如

  • 华严经探玄记卷第六·法藏

    佛升夜摩天宫自在品第十五初释名者有二。先会名约处名夜摩天会约法名十行会。准释可知。二品名者。佛是化主。依体起用。赴机云升。应感何处。所谓夜摩。夜摩者若具云苏夜摩。苏者此云善也。夜摩此云时也。谓此天无日

  • 卷第五·箬庵通问

    续灯存稿卷第五 明 嗣祖沙门东吴 通问 编定 笠泽居士华亭 施沛 汇集 大鉴下第二十一世之下 育王照禅师法嗣 湖州道场龙源介清禅师 福州长溪王氏子。得度于义兴法藏齐禅师。往育王谒寂窗入室契旨。俾为侍者复掌

  • 道德真经集注释文·彭耜

    一卷。宋彭耜撰。前人研究《老子》者,有的只重注释不重音读。彭耜认为应该仔细研究老氏之学的一句一读,据其于卷首序所述,“安有辞义之未通,而理道之顿悟?惟览者互考焉。”由此可知,其观点明确,即重视句读。该书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