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司封部

郎中员外郎主事掌邦之封爵

   封爵

    见封

一凡公侯伯子男见职授封者必须随即奏请封号爵禄等级及驸马婚礼俱用具

奏给授

诰命札付翰林院撰文具手本送中书舍人书写尚宝司用

宝完备择日具奏颁降

一凡功臣殁后加封公追封为王侯追封为公合封三代者照依追赠封爵一体追封其袭爵子孙非建立奇功异能生死只依本爵

一凡命妇因子孙官爵封母并祖母者并加太字追封则不用

一凡封赠公侯伯子男者其公侯夫人各从其爵伯子男夫人止封夫人不须用爵

一凡功臣封号如开国辅运守正文臣之类非

特奉

圣旨不与

凡见封公侯伯子男封赠三代并妻室合依钦定事例各依见授名爵照例封赠

封赠三代

父祖父曾祖父各封某国公

母祖母曾祖母各封某国夫人

本官妻封某国夫人

父祖父曾祖父各封某侯

母祖母曾祖母各封某侯夫人

本官妻封某侯夫人

伯子男同

    袭封

凡受封官身死须以嫡长男承袭如嫡长男事故则嫡孙承袭如无嫡子嫡孙以嫡次子孙承袭如无嫡次子孙方许庶长子孙承袭不许搀越仍用具奏给授诰命札付翰林院撰文具手本送中书舍人书写尚宝司用宝完备具奏颁降及孔氏袭封衍圣公如之其湖广四川云南广西土官承袭务要本司委官体勘别无争袭之人明白取具宗支图本其官吏人等结状呈部具奏照例承袭移付选簿附选司勋贴黄考功附写行止类行到任见到者关给札付颁给

   封赠

    加赠

凡文职官一品至五品武职官一品至六品照依生前散官果有功迹合加封者例与加赠

    追封

一凡公侯一品赠三代二品三品赠二代四品至七品赠父母妻室

一凡文官一品至七品止封散官职事其合封三代二代并父母及妻者照依子孙见授职事照例封赠

一凡封赠文官散官如上阶等进光禄大夫光禄大夫之类非特奉

圣旨者不与

一凡文官应封赠祖父母父母妻室者照依钦定资格一品赠三伐二品三品赠二代四品至七品赠一代各照见授职事依例封赠

正一品至从七品曾祖父祖父父各照见授职事对品封赠

正从一品曾祖母祖母母妻各封赠夫人

正从二品祖母母妻各封赠夫人

正从三品祖母母妻各封赠淑人

正从四品母妻各封赠恭人

正从五品母妻各封赠宜人

正从六品母妻各封赠安人

正从七品母妻各封赠孺人

一凡遇前项封赠依例具本奏

闻吏科给事中置立文簿附写各该封赠爵职钦用

(来力)符御宝本部抄录具印信手本送中书舍人书写诰(来力)其文职官员申请封赠本部行移保勘如果于例相应然后照例施行

一凡文官一品至七品止封赠袭官职事其合封一代二代三代者俱照见授职事父母见任者不封巳致仕并不在任者封之能在任弃职就封者听

一凡诸子应封父母嫡母在所生之母不得封嫡母亡得并封若所生母未封赠不得先封其妻

一两子当封从一高者妇人因其子封赠而夫子两有官亦从一高者

一应封妻者止封正妻一人如正妻生前未封巳殁继室当封者正妻亦当追赠其继室止封一人

一凡命妇因子孙品级封母并祖母者并加太字若已亡殁或曾祖祖父在者不加

一凡正从七品至正从六品止封一次升至正从五品封赠一次升至正从三品封赠一次升至正从二品封赠一次升至正从一品封赠一次

一凡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曾犯十恶奸盗除名等罪及例所封妻不是以礼娶到正室或系再醮倡优婢妾并不许申请

一凡诸职官曾受赃不许申请封赠之后但犯取受之赃并行追夺其祖父原有官进一阶非因子封赠者不在追夺之例

一凡妇人因夫子得封者不许再嫁如不遵守将所授诰(来力)追夺断罪离异

一凡在京官四品以上试职实授颁给诰命取自上裁巳给诰命者亦须一考满方许封赠五品以下官初到任试职一年后考核堪用者与实授仍具奏颁给诰(来力)不堪用者不与巳给诰(来力)者亦须一考方许封赠

一凡在外官员三年(尔简体无两点)一考称职者颁给诰(来力)再考称职听请封赠其有才能卓异之人出自特恩者不拘此例

   荫叙

一凡用荫者以嫡长子如嫡长子有废疾立嫡长子之子孙曾玄同如无立嫡长子同母弟曾玄同如无立继室所生如无立次室所生如绝嗣者傍荫其亲兄弟各及子孙如无傍荫伯叔及其子孙

一凡用荫者孙降子曾孙降孙及傍荫者皆于合叙品从降一等

一凡职官子孙荫叙正一品子正五品叙从一品子从五品叙正二品子正六品叙从二品子从六品叙正三品子正七品叙从三品子从七品叙正四品子正八品叙从四品子从八品叙正五品子正九品叙从五品子从九品叙正六品子于未入流品相应上等职事内叙从六品子于未入流品中等职事内叙正七品子于未入流品下等职事内叙

一凡职官用荫各止一名年及二十五以上须试本经或四书能通大义其有不通者发还习学再试

一凡荫官各具父祖历仕缘由去任身故岁月并所授诰(来力)彩画宗支指实该承荫人姓名年甲本处官司体勘房亲揭照籍册别无诈冒及无废疾过犯等事上司审验相同保结申覆令亲赍文解赴部

一凡荫叙其远方地面官员宜照原籍于附近布政司所辖去处铨用

   诰(来力)

一公侯一品至五品皆授以诰命六品至九品皆授以(来力)命妇人诰(来力)同夫品级

一公侯诰用玉轴一品官同伯子男诰用犀轴二品官同三品四品官用抹金轴五品以下用角轴

一在京官四品以上试职实授颁给诰命取自上裁五品以下官初任试职一年后考核堪用者与实授颁给诰(来力)巳入流仓官不须试职候一年任满给与(来力)命守(才客)未入流品官员俱与实授不给(来力)命在外官员三年为一考称职者颁给诰(来力)升除官员合与实授者于本任内历事一年后方可出给诰(来力)若有才能卓异之人出自特恩者不拘此例钦天监翰林院太医院正官颁给诰(来力)取自上裁本部遇有应给诰(来力)官员具本奏闻仍具印信手本开写合授散官并年籍脚色送中书舍人候书写完备本部具印信手本送尚宝司于御前用宝讫具奏御前颁给其有追夺为事官员诰(来力)具本奏缴内府会同吏科给事中中书舍人于勘合底簿内附写为事缘由眼同烧毁

   散官

一自荣禄大夫至将仕佐郎凡九等十八级所除官员合得散官照依定制奏闻给授及选部付到在京各衙门实授官员及考功考过试职一年堪用并三年称职者合得初授升授散官具奏行移该衙门转行给授

一凡白身人入仕并杂职人等初入流者与对品初授散官任内历俸三年初考称职与升授散官又历俸三年再考功迹显著方与加授散官若考核平常者止与初授其任内未经初考迁调改除者仍照见授职事与初授散官巳经初考合得升授迁调改除仍系本等品级者照见授职事与升授散官若升等者止与对品初授或有巳得升授未经再考迁调改除仍系本等品级者照见授职事与升授散官巳经再考合得加授迁调改除仍系本等品级者与加授散官若升等者止与对品初授其有先曾历仕二品三品等职今次降用若系有罪及阘茸不称职贬降者照依见授职事与初授散官若量才任使不系贬降但今授职事比与原授降等其原授散官诰(来力)仍旧者亦照见授职事与对品初授散官俱于三年之后照例升授其加赠一节考验本人生前功迹合得加授者照例给与

正一品 【 初授特进荣禄大夫 升授特进光禄大夫】 

从一品 【 初授荣禄大夫 升授光禄大夫】 

正二品 【 初授资善大夫 升授资政大夫 加授资德大夫】 

从二品 【 初授中奉大夫 升授通奉大夫 加授正奉大夫】 

正三品 【 初授嘉议大夫 升授通议大夫 加授正议大夫】 

从三品 【 初授亚中大夫 升授大中大夫 加授太中大夫】 

正四品 【 初授中顺大夫 升授中宪大夫 加授中议大夫】 

从四品 【 初授朝列大夫 升授朝议大夫 加授朝请大夫】 

正五品 【 初授奉议大夫 升授奉政大夫】 

从五品 【 初授奉训大夫 升授奉直大夫】 

正六品 【 初授承直郎 升授承德郎】 

从六品 【 初授承务郎 升授儒林郎 儒士出身 宣德郎吏才干出身】 

正七品 【 初授承事郎 升授文林郎 儒士出身 宣德郎吏才干出身】 

从七品 【 初授从仕郎 升授征士郎】 

正八品 【 初授迪功郎 升授修职郎】 

从八品 【 初授迪功佐郎 升授修职佐郎】 

正九品 【 初授将仕郎 升授登仕郎】 

从九品 【 初授将仕佐 郎升授登仕佐郎】 

   吏役

凡在外各衙门送到考满吏典于在京对品衙门内用在京各衙门考满吏典照依资格升用无缺借用仍支合得俸裁革减并吏对品衙门用借拨者支前役俸农吏罢闲官生员监生承差为事充吏遇缺拨用各支本等俸其五品以下衙门吏典该与俸米食米者照例支给若罢闲永充截替市井吏遇缺量度拨用止支九品衙门司吏俸一石工满并(尔简体无两点)事断发吏遇缺拨用月支食米五斗每月通类行移各衙门收役并勾取在逃吏自首行勾日浅未曾拨补准首仍送着役若及日久窥伺拨补避难及已移文原籍勾解者俱送刑部问罪仍发本部听用若各衙门退回奸猾托称不谙吏事旧吏照地方发边远充军为事还役吏典在京者行移各该衙门收役在外者札付应天府给引转发着役

   勘合

凡本部四子部付到合行各布政司并直隶府州事件通类具手本赴吏科关填勘合仍附写底簿开列前件以凭回销

   皂隶

凡本部额设皂隶照依原定则例分拨根官听差如有事故行移兵部照缺取补

   到任须知

凡除授官员于吏部给凭就行关领到任须知前去本衙门到任务要照依须知内条款事例逐一遵守施行毋得视为文具

猜你喜欢
  卷一二七 宋紀九·司马光
  卷三百五十八 元豐八年(乙丑,1085)·李焘
  卷第二百六十三·胡三省
  卷第一百一十三·胡三省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四十八·佚名
  卷之九十三·佚名
  卷之一百七十一·佚名
  卷十九·温达
  卷一百二十八·张守节
  王世琇传·张廷玉
  卷一百八十·杨士奇
  30.孙膑庞涓斗智·林汉达
  卷八十一·佚名
  卷十八·郭良翰
  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二出 私引·李渔

    (净扮鸨母上)接客的人家都不怕,刚刚只怕得穷措大;一夜沾身定有几夜闲,只为晦气侵人难洗刷。——自家非别,乃勾栏中一个鸨母。只因女儿邓蕙娟,被那侯酸丁睡了许久,不见一厘嫖钱,前日已经谢绝。这几时不见上门,今早着人

  • 卷二百三·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三杂乐器类五言古箎           【梁】沈 约江南箫管地妙响发孙枝慇懃寄玉指含情举复垂雕梁再三绕轻尘四五移曲中有深意丹诚君自知五言律拍板          【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二·佚名

    天启六年六月壬申朔 上以雨泽应祈 郊坛等处仍令前遣各官行礼○吏部尚书王绍徽言海内多故东有奴酋之警南兴问罪之师朝有营建之役州县征税之贮上供殆尽内府累世之积日渐消耗当事之臣姑为一切不得已之计以佐经费税粮外

  • 卷之三百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二五、零缣断简中的秘密·秦翰才

    凡我给本书所搜集的资料,都已尽归纳在上面几节。此外在丛残的文件中,还有多少零星消息,或许为外边所没有知道,如今也酌采几段,编成这一节。 康德元年(一九三四)三月一日,溥仪开始做他满洲帝国的皇帝,满洲和日本各界人士都有贺

  • 卷三十·徐一夔

    钦定四库全书 明集礼卷三十 宾礼一 蕃王朝贡 总序 先王修文德以柔远人而夷狄朝觐其来尚矣殷汤之时氐羌远夷来享来王太戊之时重译来朝者七十六国周武王克商大会诸侯及四夷作王会周礼秋官象胥氏掌蛮夷闽貊戎狄之国使而

  • 二十年·佚名

    (甲子)二十年清乾隆九年春正月1月1日○朔己卯,夜,彗星見於室宿度內璧宿西,色淡赤,指艮方。○下諭八道、兩都曰:「每歲勸農,例作文具。以予心氣,眷眷惟民,民之本,農也。其令欽體此飭。」1月2日○庚辰,夜,彗星見於室宿度內璧宿之西,大

  • 卷二·黄仲炎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通说卷二     宋 黄仲炎 撰桓公元年春王正月古者嗣君踰年而後改元者盖君丧在殡缘臣子之心不忍遽改且先君之终年不可爲嗣君之元年也故虽以臣弑君弟继兄如桓公者亦必踰年而後改元鲁史载之故孔子

  • 襄公·襄公十九年·左丘明

    【经】十有九年春王正月,诸侯盟于祝柯。晋人执邾子,公至自伐齐。取邾田,自漷水。季孙宿如晋。葬曹成公。夏,卫孙林父帅师伐齐。秋七月辛卯,齐侯环卒。晋士□帅师侵齐,至谷,闻齐侯卒,乃还。八月丙辰,仲孙蔑卒。齐杀其大夫高厚。

  • 卷十一·赞宁

    ◎习禅篇第三之四(正传二十一人附见四人)○唐洛京伏牛山自在传(一钵和尚南印)释自在,俗姓李,吴兴人也,生有奇瑞。稍长,坐则加趺,亲党异之。辞所爱,投径山出家,于新定登戒。及诸方参学,从南康道一禅师法席,悬解真宗,逸踪流辈,道誉孔昭

  • 德行品第一·佚名

    大乘五大部外重译经无量义经一卷萧齐天竺沙门昙摩伽陀耶舍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菩萨摩诃萨八万人。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 法华玄义释签卷第十四·湛然

    次利益妙中二。先释名。次正释。自行功德指前五妙。次后四妙已是益他。受化得益于兹别立。益虽不等同归法华。是故名为利益妙也。次正释中先开章。次依章解释。解释中所以不言序中益者。序但预表当益。当文无益可论。

  • 三 禅宗的传法授衣·正果法师

    禅的起源,在于世尊的正觉。虽然从历史记载上看传灯似乎成为问题,然禅的传灯授受,心心相印,有其由来。如《景德传灯录》卷一说,世尊一日在灵山会上告弟子摩诃迦叶:“吾以清净法眼,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正法,将付于汝,汝当

  • 太上洞神天公消魔护国经·佚名

    太上洞神天公消魔护国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唐宋间。三卷。上卷假托元始天尊为无极真人说消灾护国之法。中下二卷假托太上老君为尹喜真人说道教经箓斋科,劝人修行天合斋法,消灾护福。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卷

  • 救亡者·周文

    中篇小说。周文著。1940年7月商务印书馆初版。

  • 东家杂记·孔传

    二卷。宋孔传撰。孔传为孔子第四十七世孙,初名若古,字世文,兖州仙源(今山东曲阜东北)人。高宗初南渡,流寓衢州 (今属浙江),官至右朝议大夫、知抚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封爵仙源县开国男。卒年75岁,时间不详。平生著述颇多,除

  • 春秋属辞比事记·毛奇龄

    四卷。清毛奇龄撰。毛氏认为“属辞”是“史文之散漶者宜合属也”,“比事”是“史官所载之事畔乱参错而当为之比以类也”。既反对汉儒所谓“属合辞令,比次战伐”之说,亦不赞成后儒所谓“辞有褒讥,事有功罪,皆于书法乎例之,书

  • 八大菩萨经·佚名

    全一卷。宋朝法贤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在本经中,佛陀告舍利弗,若能一心忆念东方之无能胜国善精进吉祥如来、无我国普照如来、善爱国吉祥如来、寂静藏国印捺啰计都特缚惹王如来、离尘国喜功德光自在王如来等五佛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