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顾协传

顾协字正礼,吴郡吴县人。晋朝司空顾和的第七代孙。顾协年幼时父亲去世了,跟随母亲寄养在外祖家里。外祖父刘宋右光禄张永曾带内孙、外孙游虎丘山,顾协当时只有几岁,张永摸着他的头说:“你想玩什么游戏呢?”顾协回答说:“我正想以山石为枕,以溪流漱心,效仿隐士生涯。”张永感叹地说:“顾家将在这孩子手里兴盛。”长大后,很好学,以精明能干著称。外婆张家很多人聪明贤达有见识,以内弟张率特别推崇他。初官扬州议曹从事史,兼任太学博士,举秀才。尚书令沈约看了他的对策后感叹地说:“自东晋以后,没有这么好的作品。”迁安成王国左常侍,兼任廷尉正。太尉临川王听说他的名声后,征召为书记官,并陪西丰侯正德读书。正德任巴西、梓潼郡郡守时,顾协任这个郡所辖的安都县令,未到任时母亲去世。服丧期满,出补西陽郡郡丞。回京后任北中郎行参军,又兼任廷尉正。过了很久,出任庐陵郡郡丞,没有授任时,刚好西丰侯正德任吴郡郡守,任命他为中军参军,领郡五官,迁轻车湘东王参军事,兼任记室。普通六年(525),萧正德奉皇帝诏令北伐,引荐顾协任府录事参军,负责文书记载起草。

撤军后,正赶上皇帝有诏推举贤士,湘东王上书推荐顾协说:“臣听说不少贤能的人出身寒微。所谓草野鄙陋的人的言论,也有被朝廷所采纳。我府兼记室参军吴郡人顾协,品行受到乡邻的称赞,能文能武很有学问,家世清白,宽宏大量,抱负远大,安贫乐道,内向沉静,廉洁正直奉公,不结党营私,拉宗结派,六十岁还没有娶妻生子。我想将他的品行告知官府,让他能展现自己的抱负和才华,申述他的委屈和不如意,他总是苦求我不要这样做,我也不好强迫他的意志,可称得上东南之遗宝了。皇上日夜辛劳,思贤若渴,又下诏求贤才,要求官吏推荐自己熟悉的才士,我的见识不如许、郭,虽然没有了解发现人才的能力,但如果因此而将知道的人才不上报,又怕涉嫌隐没贤才。过去孔愉上书称赞韩绩的才能,庾亮推荐翟汤的德行,我虽然不能和孔愉、庾亮相提并论,但顾协同韩绩、翟汤相比都是无愧的。”立刻被召任为通直散骑侍郎,兼任中书通事舍人,历任步兵校尉,守鸿胪卿,员外散骑常侍,并保留鸿胪卿、中书通事舍人等职。大同八年(542)去世,终年七十三岁。

顾协年少时清高耿直有志气和操行。起初担任廷尉正时,冬天衣被单薄,寺卿蔡法度对人说:“我想把身上的短袄脱下来给顾协,又怕他从此穿衣吃饭都觉得不自在。”所以便不敢将棉衣给他。任中书通事舍人后,职位相同的人都整修房舍,顾协在中书省任职十六年,用具、衣服、饮食都和往常一样毫无改变。有一位弟子开始在他手下做事,知道他为人廉洁,不敢厚贿他,只送了二千钱,顾协大怒,打了弟子二十棍,因此之后,凡在手下做事的人都不敢再送礼给他。自从服母丧后,终身穿粗布衣,吃素食。年轻时准备娶舅舅的女儿为妻,没有成婚时顾协的母亲便去世了,服丧期满后不再想娶妻之事。到六十多岁,这位姑娘也一直没有嫁人,顾协便感动地娶了她。晚年虽然生活在一起,但最终还是没有后代。

顾协博览群书,对文字学和动植物研究很深刻。曾撰写《异姓苑》五卷、《琐语》十卷,都流传在世。

猜你喜欢
  卷十二 光宗·王夫之
  卷二·王夫之
  班马异同卷三十·倪思
  卷之一百五·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六十三·佚名
  卷九十七·佚名
  一四○六 浙江巡抚福崧奏本年缴换《通鉴纲目续编》三部折·佚名
  第八章 刘知幾与章学诚之史学·金毓黻
  附录·佚名
  卷二十一·李天根
  司马光传·脱脱
  卷一百二十九·杨士奇
  卷第一·佚名
  二、周初东向发展之步骤·傅斯年
  郑和下西洋·吴晗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頥山诗话原序·安磐

      頥山老农曰夫诗言志诗话又以论诗也故诗难而论诗又难也夫作者皆禀灵含异各充其极缛旨绮文情变气殊故以浅涉者不能深以泛猎者不能得以已见者不能该以辞类者不能达意诡于本指鉴左于微向其于标能振芳益逺哉夫立标以示

  • 李泂·隋树森

    李泂(一二七四——一三三二),字溉之, 滕州(今山东滕县)人,生而颖悟,文思俊逸,作文精妙如宿习,为姚燧所叹赏,力荐于朝,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泰定(一三二四——一三二八)初,除翰林待制。天历(一三二八——一三三O)间,

  • 惜香乐府卷四·赵长卿

    花心动(荷花·夏景)绿水平湖,浸芙渠烂锦,艳胜倾国。半敛半开,斜立斜攲,好似困娇无力。水仙应赴瑶池宴,醉归去、美人扶策。驻香驾、拥波心媚容,倩妆颜色。曾见苕川澄碧。匀粉面、溪头旧时相识。翠被绣裀,彩扇香篝,度岁杳无

  • 卷二十·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二十翰林院检讨朱尊编曽 棨【八首】棨字子啓吉安永丰人永乐甲申赐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歴侍讲侍读学士左春坊大学士进詹事府少詹事卒赠礼部左侍郎諡襄敏有巢睫集【杨东里云子啓迅笔千言不费思索

  • 卷二十二 漢紀十四·司马光

      起昭陽協洽(癸未),盡閼逢敦牂(甲午),凡十二年。   孝武皇帝天漢三年(癸未、前九八年)   春,二月,王卿有罪自殺,以執金吾杜周為御史大夫。   初榷酒酤。   三月,上行幸泰山,脩封,祀明堂,因受計。還,祠常山,瘞玄玉。方士之候

  • ●卷二十六·徐梦莘

      靖康中帙一。   起宣和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庚申,尽靖康元年正月二日戊辰。   宣和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庚申即帝位(三字改作禅位於皇太子)大赦天下。   门下我国家创业守成绍二百年之祚运宅中图大猷三万里之幅员

  • 第七十一回 攻濮阳曹操败还 失幽州刘虞絷戮·蔡东藩

      却说曹操为父复仇,亲督全队人马,直入徐州。徐州自陶谦就任后,扫平贼寇,抚辑人民,百姓方得休息,耕稼自安。不意曹兵大至,乱杀乱掠,连破十余城,不问男女老小,一律屠戮,可怜数十万生灵,望风奔窜,尚难逃生;结果是同入泗水,积尸盈渠

  • 读礼通考卷九十三·徐乾学

    葬考十二山陵六明熙祖祖陵明防典熙祖曰祖陵在泗州设祠祭署置奉祠一贠陵戸二百九十三户供洒埽今言熙祖祖陵在泗州基运山奉祀朱氏宗人壻也徳祖懿祖就祖陵而望祭焉国朝典彚基运山设陵户三百十四家明一统志祖陵在泗州城北

  • 第二七九单同治十二年闰六月初五日一一七○三--三·佚名

    淡水府何,饬原差赴艋管解难妇来辕署淡水分府何,为饬解事。本年闰六月初五日,准蚶江分府潘,移解递籍难妇黄富娘一名到艋,合饬管解。为此单,仰原差蔡标、汤才等,立将黄富娘一名,沿途小心管解赴辕收讯,饬属领

  • 庚申北略·佚名

    英夷自咸丰九年四月,兵至天津大沽,经科尔多王僧格林沁挫衄之后,志图报复。十年六月十五日,英法二夷舟抵大沽。时僧王早为拒敌之计,南北塘俱设有炮台,防守甚严,复于北门[塘]伏有地雷火炮。有土富沙姓,世居其地,于彼不利,阴泄其谋

  • 卷七十四·阿桂

    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七十四恩赉【十三  赏赉一】【臣】等钦惟我皇上宠锡万方庆赏懋德皆本万年纯健之精神孚恩礼於羣下是以岁时赉予悉有恒经而逾格之施往往流於既溢所谓天子所予天子命之者义至重也考史策称觐

  • 第十三章 晋的统一和内乱·吕思勉

    从董卓进长安起,到晋武帝平吴止,共经过九十二年的战乱,真是渴望太平的时候了。当时致乱之源,由于州郡握兵。所以晋武帝既定天下,便命去州郡的兵,刺史专于督察,回复汉朝的样子。然而这时候,致乱之源,乃别有所在。其(一)两汉之世,归

  • 卷63·陈邦瞻

    ○南迁定都高宗建炎元年秋七月,帝以京师未可往,手诏巡幸东南。丁未,元祐太后如扬州。帝从汪伯彦、黄潜善言,决意幸扬州避敌,诏副都指挥使郭仲荀奉太后先行,六宫及卫士家属皆从。遣使诣汴京,奉太庙神主赴行在。九月壬辰,以金人

  • 卷十 十之二·孔颖达

    《六月》,宣王北伐也。从此至《无羊》十四篇,是宣王之变小雅。《鹿鸣》废则和乐缺矣。乐音洛,篇末注同。缺,苦悦反。《四牡》废则君臣缺矣。《皇皇者华》废则忠信缺矣。《常棣》废则兄弟缺矣。《伐木》废则朋友缺矣。《天

  • 卷第五·黄绾

      典籍所载,乃天地万物之理,及圣贤君子言行,恶可不讲求?但要知古人远取诸物,则必近取诸身,理义人心所同,彼特先得我心之同然者。必于吾心独知之地实致其力,必求仁,必求道,必求德,不使一毫不尽,则此心之理,建诸天地,考诸三王,徵诸庶

  • 迩言卷十·刘炎

    ○经籍或问诗三百一言以蔽之六经之义皆可蔽以一言乎曰礼毋不敬乐不可伪书执厥中易常其德春秋一字惟公皆无邪之谓也诗之流三变国风雅颂美刺以正子虚上林风劝以私晋宋以来嘲吟风月摹写卉木而已至于托物见志一饭念君则老

  •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三·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釋初品中十想第三十六   十想.無常想苦想無我想[一]食不淨想一切世閒不可樂想死想不淨想斷想離欲想盡   想。   問曰.是一切行法何以故或時名爲智或時名爲念或

  • 古今诗删·李攀龙

    古至明诗的流派选本。亦名《诗删》。三十四卷。明李攀龙编选。此书一至九卷为古诗,十至二十二卷为唐诗,二十三卷至三十四卷为明诗,中间不选宋元诗。每代各自分体编排。这是一个去取很严的选本。王世贞说:“今于鳞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