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頥山诗话原序

  頥山老农曰夫诗言志诗话又以论诗也故诗难而论诗又难也夫作者皆禀灵含异各充其极缛旨绮文情变气殊故以浅涉者不能深以泛猎者不能得以已见者不能该以辞类者不能达意诡于本指鉴左于微向其于标能振芳益逺哉夫立标以示表也启钥以开户也世之论诗者低昂众制商搉前藻乃复继之曰予尝拟之云又曰予尝有诗云此何以称焉竞长呈伎激赏邀声此与夫耀色者何异焉林居多暇喜与学士大夫谈谈又多诗学士大夫退辄录之稍有得焉定其初见或进焉毕其说他日倘庶几哉将论诗者之所不废也嘉靖戊子秋九月朔日頥山老农书

  颐山诗话原序

猜你喜欢
  卷八百零八·彭定求
  魏子敬·唐圭璋
  第三折·王子一
  第二折·关汉卿
  丁集第一·钱谦益
  白云樵唱集卷一·王恭
  百合子·戴望舒
  榖城山馆集卷十一·于慎行
  柴氏四隐集巻三·柴望
  卷三十一·王奕清
  卷第十二·陈与义
  卷九十四·陈起
  巻二十七·袁表
  卷三百二十一上·曹学佺
  卷四·王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丙集第十五·钱谦益

    杨修撰慎一百七十九首【西征夜】寒重旅衾单,默对灯花谢。乱山荒垒间,独客孤眠夜。寂寞与谁同,寻思似梦中。劳劳无止极,去去忘西东。故乡孟冬别,有约仲冬返。人愿天不从,长征日以远。异县多相知,樽酒话心

  • 卷484 ·佚名

    曾协 拟古六首 日月无时停,飘忽成隆冬。 烟云惨不舒,暮雪陵飚风。 永怀皲瘃忧,藉此衣褐重。 蛰虫逐微煖,地底度岁穷。 饮啄却外物,一气常自充。 人貌肖天地,不能保微躬。 曾协 拟结客少年场

  • 卷八百六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六十五慕容垂冢上荅太宗【太宗征辽至定州路侧有一鬼衣黄衣立高冢上神彩特异遣使问之荅以此诗言讫不见乃慕容垂墓也】我昔胜君昔君今胜我今荣华各异代何用苦追寻释明解遗画工诗【明解姓姚

  • 國朝獻徵錄卷之一百十九·焦竑

      勝國羣雄   ◆勝國羣雄   天完徐壽禪   陳友諒傳(湖廣總志)   張士誠傳   明玉珍傳(湖廣總志)   宋韓林兒   倪文俊   頴州劉福通   方國珍傳   益都毛貴   晉冀關先生   關巾白不信   猺

  • 倭变事略·采九德

    嘉靖三十二年癸丑,夏四月二日,一海船长八九丈余,泊盐邑演武场北新塘觜,约贼六十余,皆髡头鸟音,有枪刀弓矢而无火器。时备倭把总指挥王应麟率本卫骁兵数百而出,贼见我兵不敢动。王遣陆路指挥王彦忠率兵百余,至船询所以来,而译言

  • 卷二十四·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二十四 唐 张守节 撰 乐书第二【天有日月星辰地有山陵河海岁有万物成熟国有圣贤宫观周域官?人有言语衣服体貌端修咸谓之乐乐书者犹乐记也郑元云以其记乐之义也按别録目属乐记盖十一篇合为

  • 五、宗教·林语堂

    我的宗教信仰之进化,和我离开基督教之长远而艰难的程序,与乎此程序所给我内心许多的苦痛,在此简短的自传中不能认真详述了,只可略说其梗概。我在童时是一个十分热诚的教徒,甚至在圣约翰加入神学院,预备献身为基督教服务的;我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七十二·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二 洪武五年二月己卯朔,上谕群臣曰:“凡居官者,任之大小虽不同,要皆尽其职而已。昔范文正公居位,凡日之所为,必求与日相称,或有不及,明日必补之,其心始安。贤人君子于国家尽心如此,朝廷岂有废事,天下

  • 卷一百七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七十五尚宝司国初设符玺郎正七品後置尚宝司正三品衙门设卿少卿丞职专宝玺符牌等事洪武元年改正五品衙门御宝奉天之宝皇帝之宝皇帝行宝皇帝信宝天子之宝天子行宝天子信宝制诰之宝勅命之宝广运

  • 《尔雅》疏叙·邢昺

    翰林侍讲学士朝请大夫守国子祭酒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臣邢?等奉敕校定夫《尔雅》者,先儒授教之术,后进索隐之方,诚传注之滥觞,为经籍之枢要者也。夫混元辟而三才肇位,圣人作而六艺斯兴。本乎发德于衷,将以纳民于善。洎夫醇ㄤ既

  • 卷四十二·江永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四十二     婺源江永撰天子諸侯廟   吉禮九補自天子達於庶人祭從生者【詳見祭法】 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禘大祭也始祖感天神靈而生祭天則以祖配之自外至者無主不止】而立四

  • 卷四十三·佚名

    △初分譬喻品第十一之二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应一切智智心。观四念住常无常相不可得。观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常无常相不可得。以应一切智智心。观四念住乐苦相不可得。观四正断乃

  • 大明高僧传卷第八·如惺

      皇明天台山慈云禅寺沙门释如惺撰  习禅篇第三之四(正传十七人附见六人)  南康军云居寺沙门释德升传一(慧温)  释德升号顽庵。汉州何氏子也。幼溺尘滓稍长梦醒。二十得度游心讲席。三学四众以义虎推焉。忽以支解

  • 上参众两院请愿书·太虚

    ──二年作──为请愿事:窃建立国家必有其道,方足以统人民而守土;然概其所归,不外政治与宗教而已。政治齐其末,宗教植其本;宗教种其因,政治收其果;政治以张其形式,宗教以实其精神。宗教之与政治,不可畸轻而畸重,偏崇而偏黜,此固熟

  • 卷第九·晦翁悟明

    联灯会要卷第九 住泉州崇福禅寺嗣祖比丘 悟明 集 南岳下第五世 筠州黄蘗希运禅师法嗣下 镇州临济义玄禅师(凡四十八) 曹州南华邢氏子。初参黄檗。凡三年。行业纯一。时陈睦州为首座。叹曰。此子虽后生。与众有异。

  • 圣寿万年历·朱载堉

    八卷。附律历融通四卷。明朱载堉撰。朱载堉字伯勤,号句曲山人,明皇宗室。著有《乐律全书》、《律吕正统》、《律吕质疑辨惑》。明代所用大统历实为元代授时历,成化以后推交食多有不合,议改历者日众。载堉因撰《律历融通》

  • 太上老君说了心经·佚名

    经名:太上老君说了心经。撰人不详,约出唐代。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太上老君劝人观心了心。

  • 四明十义书·知礼

    凡二卷。宋代四明知礼撰。又称十义书。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天台大师智顗所撰述之金光明玄义,在唐末五代之动乱后,流传有广略二本。或谓广本中之十种观心部分乃后世所增添者,例如慈光悟恩着金光明玄义发挥记一书即持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