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春秋事语

杀里克章 

□□□□□杀里克,□□曰:“君□□□□□□□□□□□□□□□□□□□□□晋将□□□□者□□□□□□□□□□□□□□□□□□□□□□□解,舍□□□几其后者也。今杀里克,□□□□□□□□□□□□□□者死,忠者□□□疾之,几或□之乎?是塞□□□□□□□□□□□□□□□□□□于□□路(赂)弗予(与),□□□□□□□□□□□□□□□□□□□□□□□□韩间(简)午(忤)秦□□今君将先□。” 

燕大夫章 

燕大夫子□(率)(师)以[御]晋人,胜之。归而饮至,而乐。其弟子车曰:“□则乐矣,非先王□胜之乐也。昔者文王军宗,能取而弗(灭),以申其德也。武王胜殷,登□□□□□□□□□□□□□□□□□□□□□□□□□□□□□□□□□□□□□□□□非齍夫何以贰□。以小胜大而□□□□□□□□□□□□□□□□□□生,乐则芒(荒),芒(荒)则□□□忧□□□为起民之暨也。燕以使人迥(通)言□□□□□败而怒其反恶□□□寇属惌(怨)之胜忧,□在后□□□而□□□□□□□□□君之忧。”处十一月,晋人□燕南,大败燕人。 

韩魏章 

□□□韩魏以□□□□□□阳深□□□□□□□□□□□□□□□□□□□赫曰:“□君□□□□而用之,犹尚莫敢不用,□□□□□□肖(赵)氏□□□□□亡,二家之忧也。今□波而报,君弗见,是辱二主□□□□□□子恐兵之环之而佴(耻)为人臣,臣恐□□□□□也。今在□□之乡□□□□□□曰□□□□□□□□□弗随□□□□□□□□□□□□□□□□□□□□□□□□□处一于此,难胃(谓)不敢。”韩□□□□□□□,三家为一,以反知□。 

鲁文公卒章 

鲁文公卒,叔中(仲)惠伯□□□佐之。东门襄中(仲)杀适(嫡)而羊(佯)以君令(命)召惠伯,□□□□,其宰公襄目人曰:“入必死。”惠伯曰:“入死,死者君令(命)也,其□□。”公襄负人曰:□□□□□□□劫于祸而□□□□能无患,其次□□□□□□□□□□□□□□□□□□□□□□也□□□□□□何听。□□□□□□□□□□□□□□□之□□□也,非君令(命)也,有子之所以去也。初□□□□□以召人,今祸(满)矣,不与君者,顾君令(命)以召子,其事恶矣,而□□□□□□□初失备以□君,今其谋□□□□□□□□□□□□□□□□□□□□□□□□入,东门襄仲杀而狸(埋)□□□□中。 Cq-02右起第4行

晋献公欲得隋会章 

晋献公欲得随会也,魏州馀请召之。乃令君羊(佯)囚己,斩桎堬(逾)□□□□□□□。晓朝曰:“魏州馀来也,台(殆)□□随会也,君弗□也。”(魏)州余果与隋会出,晓朝矰[赠]之以策,曰:“□□吾矰(赠)子,子毋以秦□□人,吾谋实不用□。”□□□□吏□□闻之曰:“□□□□□赠□□□□□□□□□□□□□□□魏州馀□□□□□□□□□□□□□□□□□□矣果□不□□是以二子弗知畏难而□□□□晋邦□□□□谋而晓朝得之,其心也。二子畏其后事,必谋危之。”□□会果使(谍)(谗)之曰:“是知馀事,将因我于晋。”秦大夫信之,君杀晓朝。 Cq-02左起第9行 

伯有章 

□□伯有□□□□□□□□□□□□□□□□□□□□□□□□□□是杀我也。遂弗听。伯有亦弗芒,自归其□,□有闭室,县(悬)钟而长饮酉(酒)。闵子辛闻之曰:伯有必及矣。吾闻之,□□事君罪,礼下惌(怨),议贤让能,同立(位)之人弗与□,□ Cq-02左起第6行 德守也。其次明备以候适(敌),□□□有惌(怨)而使公子往,是以同立(位)之人鲜[解]邦恶也。□矰□□□□也。令有不行而□□咎君□□□□□□□□□□□□□县(悬)钟而长饮酉(酒),是怒其心而耤(藉)之间,非□也。三者皆失而弗知畏,□□□□□□□□□□伯有,而使子产相。 Cq-02左起第2行 

齐桓公与蔡夫人乘舟章 

齐亘(桓)公与蔡夫人乘周(舟),夫人汤(荡)周(舟),禁之,不可,怒而归之,未之绝,蔡人嫁之。士说曰:“蔡其亡乎。夫女制不逆夫,天之道也。事大不报怒,小之利也。说之□小邦□大邦之□亡将□□□则□□□□是故养之以□好,申之以子□,重以□□□□□□□□□□□□□□□今蔡之女齐也,为□以为此,今听女辞而嫁之,以绝齐,是□惌(怨)以□也。□□□□□□恶角矣。而力□□□□□乎。”亘(桓)公(率)(师)以侵蔡,蔡人遂溃。 Cq-03右起第4行

晋献公欲袭虢章 

章晋公欲袭郭(虢),□叔□曰:“君胡不以屈产之乘与垂革璧假道于虞?”公曰:“是吾保(宝)也,且宫之柯奇在焉,何益。”对曰:□□□□□□□□□□宫之柯卑□□□□□□□□□且少长于君前,其埶(势)有(又)庳(卑)。夫立(位)下而心需(懦)□□□也,不敢尽而□□□□□□□□□□其达不见荐言,是不见亡之在一邦之后,而卷(眷)在耳目之前,夫□□□□□□□□□果以假道焉。宫之柯□曰:“不可。夫晋之使者敝(币)重而辞庳(卑),□□□□□□□□□□□□□有□□□□。”弗听,遂受其□而假之道。献公之(师)袭郭(虢)环(还),遂□虞。 

卫献公出亡章

卫献公出亡,公子浮□□甯召子在立(位)。献公使公子段胃(谓)宁召子,曰:“后(苟)入我□正(政)必宁氏之门出,蔡(祭)则我也。”右□□曰:“不可。夫子失德以亡,□亡而不(改),其德恶矣。恶德者难以责。吾子试□□,且□□以义也。闻路(赂)而起之,虽入不为德。是权近敛以几远福,福有不必,难而不义,□为勉者,复将恶之。且□所乡□□□将□□□□其心逆矣。知者弗亲,仁者弗贞,负路(赂)以塞后忧□之□□□□□□□□功大矣而不赏,卒必畏之。亡者欲傅美,将以疑君;居者疾其功,必伤以傅君。□入而勒正,能反邦者弗与治,是以劳著恶也,必有后患。”宁召子弗听,遂伐□□□君浮,而入□□□□□□□余伐宁召子而(尸)之朝。公曰:大(太)叔仪□□□□□□不贰,以为卿。 

吴人会诸侯章 

吴人会诸侯,[卫]君后,吴人止之。子赣见大(太)宁[宰]喜,语及[卫]故。大(太)宁[宰]喜曰:“其来后,是以止之。”子赣(贡)曰:“[卫]君之来,必谋其大夫,或欲,或不欲,是以后。欲其来者子之党也,不欲其来者子之寿(仇)也。今止卫君,是随(堕)党而崇寿(仇)也。且会诸侯而止[卫]君,谁则不(惧),随(堕)党崇寿(仇),以(惧)诸侯,难以霸矣。”吴人乃□之。 Cq-04右起第1行 

鲁桓公少章

鲁亘(桓)公少,隐公立以奉孤,公子(翚)胃(谓)隐公曰:“胡不代之?”隐公弗听,亦弗罪。闵子辛闻之,曰:“□□隐公。夫奉孤以君令者,百图之召也。长将畏其威,次职其□。其□有□□□□□□□□□夫奉孤者□素以暴忠□伐以□□□(惧)□□□□有奸心而□□□□正也,害君耳闻□□心不怒□志也。事□□□疾□□而素不匡,非备也。□□□之,其能久作人命,卒必(诈)之。”亘(桓)公长,公子果以其言(诈)之。公使人(攻)隐公□□。 

长万章 

长万,宋之士也。君吏(使)为□。及鲁宋战,长万□止焉。君使人请之,来而戏之,曰:“始吾敬子,今子鲁之囚也,吾不敬子矣。”长万病之。因田□□□□□□□曰:“□□□□□夫君者臣之所为容也。朝夕自孱,日以有几也。是故君人者,刑之所不及,弗昔(措)于心;伐之所未加,弗见于色;故刑伐已加而乱心不生。今罪而弗诛,耻而近之,是绝其几而(陷)之深□□□何□丘之闻之也。□□□□□□于君,君鲜不害矣。”‧鲁亘公少隐公立以奉孤公子胃隐公亘胡不□□□公弗听亦弗罪闵子辛闻。 

宋荆战泓水之上章 

宋荆战弘(泓)水之上,宋人□□陈(阵)矣,荆人未济。宋司马请曰:“宋人寡而荆人众,及未济,击之,可破也。”宋君曰:“吾闻之,君子不击不成之列,不童(重)伤,不禽(擒)二毛。”士匽为鲁君(犒)师,曰:“宋必败。吾闻之,兵□三用,不当名则不克。邦治适(敌)乱,兵之所()也。小邦□大邦,邪以(攘)之,兵之所□也。诸侯失礼,天子诛之,兵□□□也。故□□□□□□□□于百姓,上下无却然后可以济。伐,深入多杀者为上,所以除害也。今宋用兵而不□,见间而弗从,非德伐回,陈(阵)何为。且宋君不佴(耻)不全宋人之腹(颈),而佴(耻)不全荆陈(阵)之义,逆矣。以逆使民,其何以济之。”战而宋人果大败。 

吴伐越章 

吴伐越,复其民,以归,弗复□□刑之,使守布周(舟)。纪曰:“刑不,使守布周(舟),游(留)其祸也。刑人佴(耻)刑而哀不辜,□惌(怨)以司(伺)间,千万必有幸矣。”吴子馀蔡观周(舟),闽(阍)人杀之。 Cq-05右起第1行 

鲁庄公有疾章 

鲁庄(庄)公有疾,讯公子牙曰:“吾将谁以?”□子对曰:“庆父财(才)。”讯公子侑,对曰:“臣以死奉烦也。”五月,公薨,子烦即立(位),公子庆父杀子烦而立公子启方。君召,公子侑俱入。闵子辛闻之,曰:“君以逆德入,怠(殆)有后患。夫共中(仲)(圉)人旅其[抶]以犯尚民之众,杀子烦而立君,除君惌(怨)也。今召而公子侑俱人[入],不惌(怨)也。若不惌(怨)惌(怨)则德无事矣。为其亲则德为柰矣。二子之袭失量于君,愧于诸(悔)德(诈)惌(怨),何(瑕)之不图。”处二年,共中(仲)使卜奇贼闵公于武讳(闱)。 Cq-05右起第6行 

鲁桓公与文姜会齐侯于乐章 

鲁亘(桓)公与文羌(姜)会齐侯于乐(泺)。文羌(姜)迵(通)于齐侯,亘(桓)公以訾文羌(姜),文羌(姜)以告齐侯。齐侯使公子彭生载,公薨于车。医宁曰:“吾闻之,贤者死忠以辱尤而百姓愚焉。知(智)者李(理)长虑而身得比(庇)焉。今彭生近君,□无尽言,容行阿君,使吾失亲戚之,有(又)勒(力)成吾君之过,以□二邦之恶,彭生其不免乎,祸李(理)属焉。君以怒遂祸,不畏恶也。亲闲容昏,生□无匿(慝)也。几(岂)及彭生而能贞(正)之乎?鲁若有诛,彭生必为说。”鲁人请曰:“寡君来勒[勤]旧好,礼成而不反(返),恶于诸侯,无所归惌(怨)。”齐侯果杀彭生以说(悦)鲁。

猜你喜欢
  列传儒林第七十二 梁越 卢丑 张伟 梁祚 平恆 陈奇 常爽 刘献之 张吾贵 刘兰孙惠蔚 徐遵明 董徵 刁冲 卢景裕 李同轨 李业兴·魏收
  第五十八回 弃母全城赵苞破敌 盅君逞毒程璜架诬·蔡东藩
  卷五十五·朱熹
  卷一百五十四·杨士奇
  ◎易实甫拜倒石榴裙·吴虞公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 地理略七·纪昀
  一一二八 署江西巡抚舒常奏覆本年并无呈缴《通鉴纲目续编》等情折·佚名
  齐武帝本纪·李延寿
  陈夷行传·刘昫
  卷一百八·佚名
  第二十四章 隋唐的学术和文艺·吕思勉
  陆元昌·周诒春
  祝毓瑛·周诒春
  三十四年·佚名
  十九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一·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二十一明 高棅 编五言古诗二十一余响【上】王建江南杂体二首处处江草緑行人发潇湘潇湘廻鴈多日夜思故乡春梦不知数空山兰蕙芳江上风翛翛竹间湘水流日夜桂花落行人去悠悠复见离别处虫声隂雨秋

  • 卷四百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十元稹独游远地难逢侣闲人且独行上山随老鹤接酒待残鸎花当西施面泉胜卫玠清鹈鹕满春野无限好同声洞庭湖人生除泛海便到洞庭波驾浪沉西日吞空接曙河虞廵竟安在轩乐讵曾过唯有君山下狂风万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二·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五·佚名

    正德十六年春正月甲寅朔上诣 奉先殿 奉慈殿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礼命妇朝贺 皇太后 皇后于宫中○赐群臣假免晏给以节钱钞 是日寅刻直隶太平府东南有星如火变白色长可六七尺横悬东西复变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五·佚名

    天启五年十一月丙午朔 皇子弥月 上御皇极门内殿受贺○进封容妃任氏为 皇贵妃命礼部择吉具仪○裁革辽抚命喻安性即谢事以候改用○丁未总督京营戎政恭顺侯吴汝胤开报京营马匹除旧管新收开除外五军营见在官军选锋马八

  • 卷之一百二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卷之一百零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一 文苑传八·纪昀

    文苑传宋 【五】○宋五梅尧臣 江休复 苏洵章望之 王逢孙唐卿黄庠杨寘唐庚【伯虎】 文同杨杰贺铸刘泾鲍由黄伯思梅尧臣江休复苏洵章望之王逢孙唐卿黄庠杨寘唐庚 【唐伯虎】文同杨杰贺铸刘泾鲍由黄伯思△梅尧臣梅尧

  • 卷四 梦华琐簿·杨懋建

    (史部有“记载”类,《三辅黄图》、《西京杂记》之属是也;子部有“小说家”,《拾遗记》、《世说新语》之属是也。体例各殊。唐宋以来,遥遥千载,代有作者。乾隆朝,命儒臣因朱检讨锡鬯所撰,广之为《日下旧闻

  • 二·钱穆

    秦汉时代,更和战国不同。那时整个中国,只有一个中央政府,据汉代言地方行政分着一千三百多个低级行政区"县",一百多个高级行政区"郡"。中央乃至地方官吏,全由政府选拔贤才任用,在政治上,更无贵族世袭特权之存在。在汉初,固然一

  • 第二章·管子之时代及其位置·梁启超

    孟子曰:“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可谓至言。故欲品评一人物者,必当深察其所生之时,所处之地,相其舞台所凭借,然后其剧技之优劣高下,可得而拟议也。故新史家之为传记者,必断断谨是。吾亦将以此法观察管子。第一、管

  • 内储说下第三十一·韩非

    六微:一曰、权借在下,二曰、利异外借,三曰、讬于似类,四曰、利害有反,五曰、参疑内争,六曰、敌国废置。此六者,主之所察也。权势不可以借人,上失其一,臣以为百。故臣得借则力多,力多则内外为用,内外为用则人主壅。其说在老聃之言

  • 卷七十六·卫湜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七十六    宋 卫湜 撰韠下广二尺上广一尺长三尺其颈五寸肩革带博二寸郑氏曰颈五寸亦谓广也颈中央肩两角皆上接革带以系之肩与革带广同凡佩繋於革带孔氏曰其上下及肩与革带俱二寸韠繋於革

  • 卷六·冯复京

    钦定四库全书六家诗名物疏卷六   明 冯复京 撰国风召南二采苹篇苹尔雅云苹萍其大者苹郭曰水中浮萍江东谓之薸○陆疏云水上浮萍麄大者谓之苹小者曰蓱季春始生可糁蒸为茹又可苦酒淹以就酒○本草唐本注水萍有三种大

  • 春秋经觧卷五·孙觉

    宋 孙觉 撰闵公元年春王正月闵公继子般之弑而立不行即位之礼春秋因不书之以见继弑之法也左氏曰不书即位乱故也按人君即位国家之大事也虽在危乱不过礼有不具尔不应因乱遂废其礼也公谷之説皆是齐人救邢去年之冬狄伐邢

  • 卷三十八·王道焜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杜林合注卷三十八 明 王道焜赵如源 同编昭公五经【辛未】十有二年春齐高偃帅师纳北燕伯于阳【杜三年燕伯出奔齐高偃高傒孙齐人入阳即于燕别邑中出有唐县不言于燕未得国都林于是齐景公有志于复霸

  • 成實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成實論卷第十九   成實論卷第二十   成實論卷第十九   訶棃跋摩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一]道諦聚智論中智相品第一百八十九   真慧名智。真者謂空無我.是中智慧名爲真智.假名中慧名想非智.所以

  • 卷第七十四·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七十四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智品第七之二所言行相有十六者。为但名别实亦有异。何谓行相能行所行。颂曰。行相实十六  此体唯是慧能行有所缘  所行诸有法论曰。有说。行相名虽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