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九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九十七

朱批路振扬奏摺

雍正四年六月十五日陕西固原提督【臣】路振扬谨

奏窃念微【臣】以不学无知之庸材逢聪明睿智之

圣主

殊恩异数浃髓沦肌虽经恭疏奏

谢但犬马感激之心未尽万一下情恒怀蕴结自问何人得饱

自揣分何敢当此惟仰体

圣主教育之心日夕兢业务求内外如一始终不二【臣】年六十三岁末路晚节得少过愆实为万幸理合再为披沥奏陈伏乞

睿鉴谨

此系密奏犹可若向外传说徒令人笑汝之粗鄙无识

同日又

奏为奏明【臣】标应补盔甲仰恳

圣恩赏拨正项钱粮以资补造事窃【臣】查得固原提标五营枪礮旗帜锣锅帐房等物俱堪应用惟马战兵二千九百九十名原存铁盔甲步兵一千名原存棉盔甲因历年出征巴里坤西藏各处其中致有损坏【臣】到固原随经逐细亲加验看马步兵铁棉盔甲其中破损不堪披戴者有一千二百一十七顶副当经行令五营将备千把将需用银两数目分别确估去後今据该将备等公同确估呈报到【臣】据称补造前项破损铁棉盔甲共计需银二千六百六十一两零除行查【臣】属各协营路所存盔甲什物有无伤损缺额之处俟呈报到日另

奏外所有【臣】标应补盔甲需用银两查公费一项实难兼济理合详细

奏明仰恳

皇上天恩俯准赏给正项钱粮承领修制庶军实有资

军容益壮矣为此谨

在尔止据固原一标而言固属无几天下之大营伍之衆若槩动正项补造则所费不赀矣向来成例皆系营中公粮料理之事率因将弁将此等余粮肥巳所以废弛至此尔应权宜措置为是乃奏请赏给正项制造大错矣幸是具摺密奏冯杰即因类此具题不合致罹降革尔岂不间乎此项盔甲自当动用拴养马驼余剩银粮制办抑或暂动几分公粮限年徐徐完补与岳锺琪密相商酌而行戎政究以操演选练鼓励振作为要如果阖标营兵丁各各得人材力壮健技勇超羣即使赤身执梃可以挞坚甲利兵而有余朕非谓盔甲可以废缺但专致饰於此而反置训练於不讲则非也

同日又

奏为恭谢

天恩事窃【臣】於雍正四年六月十四日接【臣】兄路振声

家信恭録谢

恩奏摺所奉

朱批谕旨知道了汝弟路振扬堪以大用之材可惜朕用迟了钦此录齎到【臣】随恭设香案望

阙叩头谢

恩讫伏念【臣】本不学武夫欣逢

圣主知遇之隆逾格过分实古今所未有【臣】自顾何材

能堪大用荷蒙

圣恩褒勉警惕益深犬马下情面

奏尚不能尽摺

奏又何能陈其万一耶谨将【臣】感激之私恭缮奏摺叩谢

天恩谨

朕有旨一切密谕非奉旨通知不许传告一人今路振声公然将朕批谕钞录宣示於尔甚属不合朕已另谕申饬可见尔等武夫粗率不达事体也

同日又

奏为奏明公费名粮数目事窃【臣】查得固原提标五营从前原有公费马粮一百二十名以备制买火药铅弹并每季领饷脚价盘费及修补一应军装等项之用经前提【臣】马焕准督【臣】岳锺琪咨文改为步粮一百二十名【臣】於今岁五月十一日到任随据署中军游击开报公费步粮一百二十名季领银五百一二十两不等除将领到雍正四年夏季公费银两尽数用完外尚不敷银一百四十九两零在於拴养马驼余剩料草银内借用应於秋季公费银内还项等情据此【臣】谨将【臣】标留存公费名粮数目缮摺

奏明伏祈

皇上睿鉴谨

此等事尔应照常料理期合於公当而已何必如此烦渎

同日又

奏为敬陈愚见仰请

睿裁事窃惟

国家设禄养廉立法惩贪恩则至厚法则至严而贪黩之弊乃犹未能尽除查例载凡有以财行求及说事过钱者审实皆计所与之赃与受财人同科是皆有应得之罪也又查名例自首条内凡犯罪未发而自首者免其罪犹徵正赃是自首者罪虽免而赃仍追也此固垂世之常经然必使之败露得其实据而後得以罪之也窃思此等营私之徒彼此容隐其事不易败露即或有人告发犹必互相掩饰【臣】愚请仿假冒军功并官员在京借债过二千两之

定例开其自首之路凡上司保题之所属官员并大计军政卓异荐举人员若属员以财行求而上司受其赃私巳经染指彼此皆应治罪如受者於事後能据实尽首则免追原赃并应得之罪止罪与者及说事过钱之人如与者於事後能据实自首则照原赃倍追给主免其应得之罪止罪受者及说事过钱之人若说事过钱之人能据实尽首除免赃给赏例内分别巳详外亦免其应得之罪止罪与受之人如此则彼此皆存顾虑之心恐为所卖未事则畏惧不敢为既事则争首惟恐後是或除贪之一法也是否有当伏祈

睿鉴谨

向闻路振扬居官操守甚好今览此奏非一尘不染之人不敢具此摺也甚属可嘉发交该部议行并将路振扬议叙具奏

雍正四年八月十九日陕西固原提督【臣】路振扬谨

奏窃【臣】齎摺家人捧到

朱批谕旨【臣】密开跪读随望

阙叩头谢

恩伏念【臣】不学武夫知识浅陋不达事体罪戾多端蒙皇上天恩不即处分上烦

圣心详加批示俾【臣】愚昧得以知过思改【臣】钦遵之下

感激惶悚无地自容惟有凛遵

圣训凡事周详慎审循分供职以期仰答

圣主优容之恩於万一耳理合恭摺陈明谨

此等知识短浅之过朕自然寛恕加之教训但须知过必改方不有负朕恩凡为大臣者慎密二字最为要紧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可不畏乎勉之慎之雍正五年闰三月二十一日陕西固原提督【臣】路振扬谨

奏为战守均赖礮位数少不敷应用敬陈管见仰祈

睿鉴事窃【臣】查礮位关系重大经议政议奏一千兵内

设立子母礮六位威远礮四位奉

旨通行钦遵在案【臣】愚以为各处营制大小不同额设兵数多寡不一且边海腹里地方形势各别似不便一槩按照兵数额设礮位如【臣】所属固原镇标协营路统计二十九处除标下五营及庆阳靖远西凤潼关四协原设兵数或八九百名五六百名不等外其余驻劄参游守千把等官之二十营额兵数目多者不过三四百名少者则一二百名至小营分或止六七十名四五十名不等凡此大小营汛无事守护城垣有事调遣行走皆惟礮位是赖今议设立礮位以兵数一千名额定子母礮六位威远礮四位【臣】以此定数计算每营额兵必数足百名者方可设礮一位如驻劄参游守大营兵数三四百名一二百名者止应设礮三四位一二位以之守护城垣犹为未足设有调遣行走之处缓急不敷需用其千把专城兵数不足百名者并不应设礮一位是守城行走皆无所恃矣【臣】谓不按营汛大小不分地方形势而统以兵数一千额定子母礮六位威远礮四位似乎额数太少不足应用【臣】仰荷

天恩谬任封疆愚见所及不敢不据实陈

奏伏乞

睿鉴谨

子母礮位现在交部察议据尔奏称额设礮位数少不敷应用似乎近理候发议政王大臣一并详议具奏朕再为酌定

雍正五年六月十五日陕西固原提督【臣】路振扬谨

奏为奏

闻事窃【臣】於去年五月间到任查点【臣】标五营马步兵丁铁棉盔甲内有破损缺额应行添修因公费不敷奏恳

皇上赏赐正项钱粮修制蒙

朱批谕旨详悉指示【臣】钦遵动用拴养马驼余剩银两委员照数制造今巳添补足额共费过银二千四百八十四两零至於【臣】属各协营路缺额盔甲等物经【臣】查明随即饬令该营官弁陆续以公费修补务期齐全事涉琐碎不敢烦渎

天听所有【臣】标修整过盔甲及动用过银两数目理合

恭摺陈明谨

操练技勇申明纪律较制办器械为要训诲兵丁令知尊君亲上致身报国明晓大义学做好人为更要凡事当务根本不可逐末惟循真实毋务巧诈此等随宜措置之事何必琐琐渎奏

雍正五年七月二十四日陕西固原提督【臣】路振扬谨

奏为据实陈奏雨雹情形事雍正五年七月二十三日【臣】接閲邸抄知护理甘抚印务【臣】锺保奏报固原州暴雨聚水缘由奉

旨该部速议具奏【臣】不知锺保疏内如何陈奏但既奉谕旨着部臣速议仰见

圣明轸念倍切痌瘝【臣】查固原州於本年五月二十四日天降大雨带有冰雹州城东南地势低下临河不远河水泛涨直冲城下将城墙包砖剥落数丈城内地高北关地卑城中雨水流聚北关最低之处约有二三尺浸塌兵民房屋二百五十余间田禾虽被冰雹零星打伤亦不成灾见今夏田收获粮价较前更贱秋禾发生茂盛至於浸塌兵房【臣】巳酌动营中公项每兵借银三四两令其急为修补其城工费用所需不过二三百两【臣】率同文武官弁捐输银两委员修理七月尽即可修补完固地方兵民并无被水不安之处理合据实陈明仰纾我

皇上轸念民生之至意为此缮摺谨

览奏固原聚水情形爱君之诚於此可见朕甚嘉悦雍正七年二月初六日兵部尚书暂理陕西固原提督印务【臣】路振扬谨

奏为奏

闻事雍正七年二月初一日【臣】据八营守备秦信呈报据杨建堡原任提督马焕家人马成宗首状为首报拏获狂言招摇棍徒事正月二十八日家主染病在家忽有棍徒骑骡到门口称要会家主因伊出言无状形迹可疑只得抱病相见伊口称他叔父在省打发他到各处传言劝化人不必赌博勿要闲言伊执出贴金红紬番字言他叔系伺候十四王之人成宗家主一闻此人狂言必在各乡招揺不得不羁留拏获特为首报等情据此即差兵拏获棍徒并红紬贴金番字传箭一枝朱笔纸单一张到营卑职讯问据伊供称小的名叫马忠小的叔子叫马仓他在西安府与小的红紬番字一幅朱笔纸单一张着说与固原一路掌教知道若我们回回大兵过处不必惊慌小的到杨建堡说与马大老爷就将小的拘拏等情据此卑职即具文移送固原州严审确供外拟合报明等情到【臣臣】随劄行固原州严加审问去後兹据固原州知州朱亨衍亲带马忠至【臣】衙署回话【臣】同朱亨衍详加审讯取有该犯口供【臣】即飞咨督【臣】岳锺琪署陕抚【臣】硕色署甘抚【臣】张廷栋并面谕固原知州将供出之马仓等严拏质审外理合缮摺奏

闻谨

此事据岳锺琪张廷栋俱经奏过知道了

朱批谕旨卷九十七

 

猜你喜欢
  孝桓帝纪第七·范晔
  卷四十一·黄以周
  1925──中華民國十四年乙丑·郭廷以
  1920──中華民國九年庚申·郭廷以
  卷第二百四十四·胡三省
  卷之二百四十一·佚名
  卷之一千四百九十七·佚名
  卷之六百六十六·佚名
  ◎文官考试之趣话·吴虞公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五 载记十二·纪昀
  卷八·佚名
  食货六五·徐松
  食货一·徐松
  卷九·徐天麟
  纲鉴易知录卷二九·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丁绍仪

    【乐府古辞】【杂曲歌辞】【蜨蝶行】蜨蝶之遨游东园。奈何卒逢三月养子燕。接我苜蓿间。持之我入紫深宫中。行缠之传欂栌间。雀来燕。燕子见衔哺来。摇头鼓翼何轩奴轩。(○《乐府诗集》六十一。《诗纪》七。又《初学记

  • 卷五·王琦

    钦定四库全书李太白集注卷五钱塘 王琦 撰乐府四十四首门有车马客行【乐府古题要解门有车马客行曹植等皆言问讯其客或得故旧乡里或驾自京师备述市朝迁谢亲戚雕丧之意也乐府诗集王僧?技録相和歌瑟调三十八曲中有门有

  • 明诗平论二集卷十八·朱隗

    五绝利瓦伊祯一首陈继儒十三首王思任二首 高攀龙四首邹廸光一首周 祝一首吴鼎芳一首葛一龙二首茅元仪一首文震亨一首潘一桂四首谭元春一首释明河一首释读彻一首钱继章一首陈名夏二首方以智十首吴伟业二首舒忠谠七首

  • 列传第六十七·李延寿

    宇文述 云定兴 赵行枢 述子化及 司马德戡 裴虔通 王世充 段达宇文述,字伯通,代郡武川人也。高祖侰与敦、曾祖长寿、祖孤,仕魏,并为沃野镇军主。父盛,仕周,位上柱国、大宗伯。述少骁锐,便弓马。年十一时,有相者谓曰:“公子善自

  • 卷二百三十九 熙寧五年(壬子,1072)·李焘

      起神宗熙寧五年十月盡其月   冬十月丁丑,以太常丞、檢正中書戶部公事鄧潤甫為集賢校理、直舍人院、同知審官東院。初,曾布舉潤甫經筵館職,詔取潤甫應制科進卷,至是始擢用之。   戊寅,太子中允、集賢校理呂惠卿為天

  • 卷四·常璩

      南中志   宁州,晋泰始六年初置,蜀之南中诸郡,庲降都督治也。   南中在昔盖夷越之地,滇濮、句町、夜郎、叶榆、桐师、巂唐侯王国以十数。编发左衽,随畜迁徙,莫能相雄长。   周之季世,楚顷襄王遣将军庄蹻溯沅水,出且

  • ●卷二百十·徐梦莘

      炎兴下帙一百十。   起绍兴十二年八月十日庚午,尽其日。   论敌人强弱臣闻楚王举兵以讨於陈曰:将定而国陈人听命复遂县之继。又诱蔡侯执之以归叔向曰:失信而再克必受其咎弗能久矣。桀克有缗以丧其国纣灭东夷而陨

  • 凡例·佚名

    历代纪事年表凡例一司马迁史记年表及司马光通监目録皆以年为经以国为纬属词殊略【臣】之枢等奉命纂历代年表本斯例以纪事其有可垂法戒者悉予采入一年表纪历代之事以朱子通监纲目南轩纲目前编商辂续纲目为主酌加裁损兼

  • 卷十六 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第四·班固

    【原文】自古帝王之兴,曷尝不建辅弼之臣所与共成天功者乎!汉兴自秦二世元年之秋,楚陈之岁,初以沛公总帅雄俊,三年然后西灭秦,立汉王之号,五年东克项羽,即皇帝位。八载而天下乃平,始论功而定封。讫十二年,侯者百四十有三人。时大

  • 兵一○·徐松

    讨叛四黎泸州蛮夷桂阳蛮猺侬智高王均陈进王伦云翼军王则方腊陈通李成苗傅刘正彦范汝为李敦仁邵清张琪曹成杨么黄诚杨太周伦等 黎泸州蛮夷泸南附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八月,黎州蛮为寇,命文思副使孙正辞为黎雅州水陆都巡检使,

  • 读书偶记卷一·雷鋐

    副都御史雷鋐撰李贯之得力唤起截断四字频唤起真心敬以直内之要也每截断私念义以方外之本也黄勉斋语何基曰为学必有真实心地刻苦功夫基悚然服以终身吾辈勉旃刘器之从司马公得不妄语三字终身行之拳拳勿失家居未尝有惰容

  • 题记·钱穆

    上文中《关于〈老子〉成书年代之一种考察》,成于1923年夏。《再论〈老子〉成书年代》,成于1932年春。此两篇,曾与拙著《先秦诸子系年》中《老子辨》一篇合刊,由上海大华书店印行,书名《老子辨》。1945年,在成都。成《比论孟

  • 菩薩戒羯磨文·欧阳竟无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受戒羯磨第一 若諸菩薩欲學菩薩三聚淨[二]戒.或是在家或是出家.先於無上正等菩提發弘願已.當 審訪求[三]同法菩薩已發大願有智有力於語表義[四]能授能開。於如是等功德具足

  • 佛说大乘大方广佛冠经卷下·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复次迦叶。南方去此佛刹。过三十千世界。有世界名悦意声。彼土有佛。号无边步迹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今现住彼教化利益。  迦叶。若有住菩萨乘诸善

  • 卷第十四·祖琇

    隆兴佛教编年通论卷第十四 隆兴府石室沙门 祖琇 撰 唐 总章元年。追僧道会于百福殿定夺化胡经真伪。百官临证。僧法明者预选入。方三教首座议论纷纭。明察其非是。即排众出曰。老子化胡成佛之际。为作华言化之耶。

  • 集文字禅·蕰上

    鄂州僧蕰上达夫着永宁舒峻极渐鸿校江夏杜国柱石安杨璇七玉阅乙丑元日雪霁春和人间庭静同伯兄参同和尚方瑶徐子煮茶看梅拈韵以纪(舒云钱塘沈行有梅花雪诗各百首皆集唐句语多丛杂似不及此○杜云此乃集千狐之腋以成裘但

  • 拳意述真·孙福全

    孙禄堂编著。出版时间不详,《自序》日期为1923年。全书共八章。第一至六章叙述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三拳系中十九位著名拳师的传略和十七位著名拳师的练拳经验谈。第七章为“形意拳谱摘要”,第八章为“练拳经验及三

  • 尚书日记·王樵

    十六卷。明王樵撰。此书不载《尚书》原文,仅按原书次第逐条诠释。其说解大抵以蔡沈《书集传》为宗,蔡《传》于《尚书》名物制度诠释未详者,采旧说补之。又取金履祥《通鉴前篇》所载,凡涉及当时事迹者,全部采入。此书引据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