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传
李平,字云定,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长大后博览群书,喜好《礼经》、《易经》,很有文才。太和初年,任通直散骑侍郎,孝文帝对他十分器重。他请求到一个郡任职,孝文帝说:“你想治理一个地方来试试自己的才能吗?”任他为长乐太守。李平为政清静简淡,官吏和百姓都很怀念他。受征辟为河南行尹,豪门勋戚都害怕他。宣武帝即位,任他为黄门郎,迁任司徒左长史,行尹的职务不变。不久转为正尹,长史的官职不变。
  宣武帝将到邺地视察,李平上表进谏,认为“嵩都创建,洛阳营造,虽然已经十年,但根基还不牢固。代人到洛阳,开初还很向往。家里的资产在迁移途中损失殆尽,牛羊大多死在路上,跨过了险峻的太行山,渡过了汹涌的黄河,辛苦备尝,好不容易到达京城,富裕人家的财产还损失一大半,贫苦百姓的情况更可以想像。加上历年来战事不断,百姓们无暇安居。自景明以来,才稍可得到休息。但农夫的家中没有一年的积蓄,修盖房子的人家中也只有数间小屋。百姓们没有不尽力于伊河和氵廛河一带的建设。现在,实在应该让庶民安居乐业,鼓励他们努力耕田,让国家积蓄够九年的粮食,每个家庭都可以应付水旱灾害的袭击。如果仍然限制和滋扰他们,那么,国家失掉的将会很多。”宣武帝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朝廷下诏命他以原来的官职管理相州的事务。宣武帝到邺城,亲自到他家,见到了他的几位儿子。不久,任命他为刺史。李平劝导农民耕田种桑,修建太学,选拔有学问的儒生充任讲学博士,从五郡的读书人中选拔聪明敏捷的进行教育。描绘孔子和七十二弟子的画像,挂在讲堂内,亲自为每幅画像写像赞。前任刺史颇好鱼肉百姓,李平又画“履虎尾”和“践薄冰”两幅画,悬挂在客馆,写上颂文,以示警诫。被任命为度支尚书,领御史中尉的官衔。
  冀州刺史、京兆王元愉在信都反叛,朝廷命李平为持节、都督北讨诸军事、行冀州刺史,讨伐元愉。宣武帝在乾殿慰劳他,并为他送行,说“:怎么会有今天?”说到元愉叛乱的事,唏嘘感叹,泪流满面。李平回答道:“元愉是鬼迷心窍,才做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陛下不认为我不勇武,委任为总督的职责。如果他主动到军门稽首投降,我便把他送到大理寺按刑法处治;如果怙恶不悛,我便挥军鸣鼓进攻,完成陛下交给的重任。”他率军进至经县,叛军也向这里汇集。夜晚,蛮兵数千人攻打李平军营前面的营垒,箭射进了李平的军帐,李平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过了一会儿才安静下来。李平指挥军队到冀州城南十六里,大败敌兵,将他们向北追赶到城门处,包围了冀州城。元愉带一百多骑兵突围逃走,李平派统军叔孙头追赶他,离信都八十里,将元愉擒获。冀州平定,朝廷命他以本官领相州大中正职衔。
  李平被尚书令高肇、侍御史王显忌恨。后来,王显代替李平为御史中尉,李平被加封为散骑常侍。王显纠劾李平在冀州隐瞒人口,高肇进一步捏造罪状,奏报朝廷解除了李平的职务。延昌初年,朝廷下诏恢复了他原来的官职爵位,任定州和冀州两州的刺史。前来告状的,大多为积压多年没有处理的旧案。他奏报朝廷,不管积案的真伪,一律以景明年以前作为界限,于是,诉讼被止息。武川镇发生灾荒,镇将任款请求借贷,没有得到允许,擅自打开粮仓救济灾民。有司用私散官仓这条法律处罚他,免掉了他的官职。李平上疏奏说任款的目的是为了救济饥民,用心是好的,宣武帝原谅了他。
  孝明帝继位初,任李平为吏部尚书。李平精明强干,所在声望颇高,但因性情急躁而常使自己受累。
  原先,南梁派将领赵祖悦进逼寿春,魏镇南将军崔亮进攻敌兵,未能取胜。崔亮又与魏将李崇不和。朝廷下诏命李平以本官任使持节、镇军大将军,兼任尚书右仆射,统领各路军队。东西州的将领,都要受他指挥,如果任意行动,按军法从事。命李平的长子李奖为通直郎,跟从他一起去前线。于是,他率步兵和骑兵二千人奔赴寿春,严格地指挥李崇、崔亮,令水陆两路军队按时向敌人发动进攻。李崇、崔亮畏惧他,不敢违抗命令,因而互相配合。经过多日交战,打败敌军。安南将军崔延伯在下蔡建造一座桥梁,以阻挡敌人的援军。敌将王神念、昌义之等不能前来救援。赵祖悦死守困城,李平发起进攻,斩杀赵祖悦,将他的头颅送到洛阳。因立功他升任为尚书右仆射,加封散骑常侍衔。他回到京城洛阳,灵太后在宣光殿接见他,赐给他一根用黄金装饰的刀仗。
  这时,南徐州给朝廷送来奏章说:南梁筑堰坝堵截淮水,经常为患。朝廷命公卿大臣讨论。李平认为不依靠武力,堰坝最终也会自己毁坏。果然梁人筑的堰坝被水冲破,灵太后十分高兴,设宴招待群臣,赦免李平过去的罪过,孝明帝亲手赐给他布绢一百匹。
  去世,遗嘱让薄葬。
猜你喜欢 卷四十九 爰盎晁错传第十九·班固 志第十七 符瑞上·沈约 卷二百九十五 列传八十二·赵尔巽 卷二十·赵三·佚名 宋史全文卷十四·佚名 第四章 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八)·陈寅恪 雍正实录卷之五十八·佚名 卷之九十一·佚名 尚史卷四·李锴 卷十一·宇文懋昭 读例存疑卷五十三·薛允升 张克俭传·张廷玉 一五三、鲁灭在楚考烈王七年非八年十四年辨·钱穆 卷一百十一·佚名 八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