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臣】等谨案东都事畧一百三十卷宋王称撰称字季平眉州人父赏绍兴中为实録修撰称承其家学旁捜九朝事迹采辑成编洪迈修四朝国史奏进其书以承议郎知龙州授直秘阁其书为本纪十二世家五列传一百五附録八叙事约而该议论亦皆持平如康保裔不列于忠义张方平王拱辰不讳其瑕疵皆具史识熙宁之啓衅元符之绍述尤三致意焉朱勔传后附载僧祖秀艮岳记虽非史法亦足资考证而南宋诸人乃多不满其书殆亦一时爱憎之见明人议修宋史始力为表章近时汪琬复谓元修宋史实据此书为稿本以今考之惟文艺传为宋史所资取故所载北宋为多南宋文人寥寥无几其余事迹异同如符彦卿二女为周室后而宋史阙其一刘美本姓龚冒附于外戚事畧直书其事宋史采其家传转为之讳赵普先阅章奏田锡极论其非而宋史误以为羣臣章奏必先白锡杨守一以涓人补右班殿直迁翰林副使而宋史误作翰林学士新法初行坐仓籴米吴申等言其不便宋史误以为司马光之言至地名谥法宋史尤多舛谬是元人修史时絶未尝考证此书琬之言未得其实也其中如张齐贤以雍熙三年忤防出外而误作自请行边以副使王履絶命辞误属之李若水又不载王履于忠义传虽不免间有抵牾然宋人私史卓然可传者唯称与李焘李心传之书鼎足而三固宜为考宋史者所寳贵矣乾隆四十年十二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臣】陆 费 墀

猜你喜欢
  卷十六·商辂
  纲目续麟卷十八·张自勋
  两汉刋误补遗卷九·吴仁杰
  卷之二百八十六·佚名
  卷之九百九十一·佚名
  ◎北京官场之笑柄·吴虞公
  十国春秋卷五十一·吴任臣
  儒林传序·李延寿
  王弘传·李延寿
  潘府传·张廷玉
  陈灌传·张廷玉
  霍韬传·张廷玉
  交收东三省条约·佚名
  阿巴哈依图界约·佚名
  卷三十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刘应雄·唐圭璋

      应雄,号青原,西昌(今江西泰和县西)人。   木兰花慢   元夕郡侯邀赋   梅妆堪点额,觉残雪、未全消。忽春递南枝,小窗明透,渐褪寒骄。天公似怜人意,便挽回、和气做元宵。大守公家事了,何妨银烛高烧。   旋开铁锁粲星

  • 卷二百三十四·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三十四僧类五言古赤谷安禅师塔      【唐】卢照邻独坐岩之曲悠然无俗氛酌酒呈丹桂思诗赠白云烟霞朝晚聚猿鸟嵗时闻水华竞秋色山翠含夕曛高谈十二部细覈五千文如如数冥昧生

  • 御选宋诗卷十二·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十二五言古诗三王安石弯碕残暑安可逃弯碕北北伐翳作清旷培芳卫岑寂投衣挂青枝敷簟取一息凉风过碧水俯见游鱼食永懐少陵诗菱叶浄如拭谁当共新甘紫角方可摘示寳觉宿雨转歊烦朝云拥清迥萧萧碧栁

  • 卷三·本纪第三·太祖三·张廷玉

        ◎太祖三   十五年春正月辛巳,宴群臣于谨身殿,始用九奏乐。景川侯曹震、定远侯王弼下威楚路。壬午,元曲靖宣慰司及中庆、澄江、武定诸路俱降,云南平。己丑,减大辟囚。乙未,大祀天地于南郊。庚戌,命天下朝觐

  • 卷之一百七十·佚名

    光绪九年。癸未。九月。戊寅朔。上诣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丁未皆如之。起居注  ○出使俄英法国大臣曾纪泽奏、出洋期满人员。请予奖励。得旨、刘麒祥等均着照所请奖励。马格里所请奖励。着该

  • 皇王大纪卷七·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成汤二十三祀大旱祀周弃以配稷二十四祀大旱王徧走羣望以六事自责曰政不节欤使民疾欤宫室营欤女谒盛欤苞苴行欤防夫昌欤何不雨之极也最后祷于桑林之社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歳则大熟天下懽洽遂作桑林之

  • 卷六十六·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録卷六十六附载满洲旗分内之蒙古姓氏西拉木楞地方博尔济吉特氏恩格德尔额驸  古尔布什额驸达赖      巴拜拉普什喜以上俱有传兀鲁特地方博尔济吉特氏明安      昂坤多尔

  • 志卷第三十一 高丽史七十七·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百官二。○寝园署掌守卫宗庙。 文宗定: *大庙署令一人秩从五品; 丞二人正七品。 神宗五年升令为 秩。 忠烈王三十四年忠宣改为寝园署属典仪

  • 卷二百七十·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七十表一【封爵表】封建之制圣人之不得已也圣人立法恒鉴穷万里以外而虑周百世以後岂不知裂土分茅星罗碁布足以啓并吞割据之患哉惟是元萌黄牙肇生衆

  • 食货二二·徐松

    盐法五陕西路永兴军路延州在城:二万六千八百一十九贯七百一文;甘泉县:九百八十一贯八百二十八文;延长县:一千一百二十七贯七百文二:原书天头注云:「『二』一作『一』」,然原书此行延川县亦有「一千二百」之文,未知此注何指。;延

  • 138.赵绰依法办事·林汉达

    隋文帝统一全国以后,采取了各种巩固统治的措施,像改革官制兵制,建立科举制度,选用办事能干的官员,严办贪官污吏。经过他的一番整顿改革,政局稳定,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景象。隋文帝还派人修订刑律,废除了一些残酷的刑罚。这本

  • 李植楡·周诒春

    李植楡 字鸿飞。年二十九岁。生于上海。父厚贵。任上海中华邮务总局邮务官。永久通信处。上海麦根路十一号松江稽核分所。已婚。子二。初学于上海中西书院。圣芳济书院。万国公学。任上海基督学校教员。上海及牛庄海

  • 五年·佚名

    (乙丑)五年清嘉慶十年春正月1月1日○丙戌朔,敎曰:「是月也,卽《豳風》于耜之日也,歲律載新,庶績伊始,天下之本,孰先於農乎?降康在於暋勞,趨功在於勸課。勸課之責,顧不在於方伯、守牧之臣乎?綏我百姓,俶載南畝,不奪不撓,或省或助,祗迓有

  • 卷五五·邱濬

    ▲总论祭祀之礼(下) 《礼运》:故先王患礼之不达于下也,故祭帝于郊所以定天位也(天下知尊君之礼故君位定),祀社于国所以列地利也(表列地利)。祖庙所以本仁也,山川所以傧鬼神也,五祀所以本事也。 礼行于郊而百

  • 卷二 论学·张伯行

    此卷总论为学之要。盖非学无以入道,希圣希贤,其功具在。知所适从之路,得其进为之方,然后可以言学,故备著之,以俟天下后世之立志能自奋者。朱子曰:孔子只十五岁时,便断然以圣人为志。朱子曰:质敏不学,乃大不敏。有圣人之资,必好学

  • 卷二百一十九·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三十八善现,不虚妄性清净故五眼清净。五眼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何以故?若不虚妄性清净。若五眼清净。若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不虚妄性清净故六神通清净。六神通清净故一切智智

  • 医理真传·郑钦安

    综合类著作。清郑寿全撰。四卷。寿全字钦安,临邛 (今属四川) 人。学医于刘止唐。认为陈修园医书颇得仲景之微,但间有略而未详者,故撰此以补陈氏之未逮。成书于同治八年(1869)。卷一首载八卦、五运六气内容,并联系人之

  • 一切善见律注·佚名

    南传巴利《律藏》之注释书。觉音(Buddhaghosa)释。据锡兰所传,西元前250年左右,阿育王于华氏城结集三藏后,派遣传教师入边境各国。其时,阿育王子摩哂陀被遣至师子国(即今日之斯里兰卡)。摩哂陀入师子国时,尝携入三藏及其注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