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何耶揭唎婆观世音菩萨受法坛

若有沙门。若婆罗门诸善男子善女人等。欲受持菩萨法者。应作四肘坛。当觅胜地清净之所扫洒清净。以香水牛粪泥地。悬于种种杂色幡盖宝铃佩镜。并诸金银种种间错严錺道场。其道场中立五色坛。纵广四肘。先下白色次黄次赤次黑。而作四门。其坛中心作莲华座。安置何耶揭利婆观世音像。东门作华座安十一面菩萨。北门作莲华座安八臂观世音。南方安八龙王。难陀龙王。婆素难龙王。德叉迦龙王。羯固姹龙王。般摩龙王。摩诃般摩龙王。商佉波罗龙王。鸠利迦龙王(八龙唯供粳米乳糜。余者以种种供养亦得)燃四十五灯。先唤八个龙王(用何耶揭唎婆身印来去)。

唵阇(去音)耶毗阇(去音)耶(二)阿瑟吒(二合)那(去声)伽罗阇耶(三)阿罗阐都(四)莎诃(五)

其坛西门近。南安一火炉(以胡麻稻谷华等苏蜜相和。诵心咒投火中烧之。满一千八遍)次请中心何耶揭唎婆菩萨。次请八臂观音(身印来去)。

唵(一)夜势夜辄担(二)莎诃

次用华座印来去。请十一面菩萨已。散种种花烧诸名香。沉水薰陆栴檀香等而供养之。咒师一日不食。若不忍饥唯得食苏。香汤洗浴著新净衣。入道场中而作供养。常得观世音菩萨忆念。亦兼通军荼利法结界供养也。当以真言印护身及结界。咒木七返或咒水七返。又以印咒水。或咒白芥子灰等七返。将木竖四角为界。芥子灰水散于十方闲成结界。二手外缚二食指直竖相去五分许。并二大指相著。各屈一节勿著食指。真言曰。

唵(一)钵罗毗迦悉跢(二)跋折罗(三)涉筏(二合)啰啰(上音)支(四)莎诃

何耶揭唎婆解禁刀印(舒二手左手在外右手在内。以左掌著右手背。竖二手大指)。

唵(一)阿娑忙义你(二)莎呵(三句)

何耶揭唎婆大法身印(二手外缚以二小指竖相合。并二大指竖相著屈。怒大指来去)。

唵(一)杜那杜那(二)摩他摩他(三)可驮可驮(四)诃耶揭唎婆(五)呜吽泮(六)莎(去音)诃(七)

次何耶揭唎婆心印(二手外缚并二大指相著。各屈一节勿著食指。大指来去)。

唵(一)阿蜜唎都智(二合)婆(平音二)呜[合*牛]泮(三)莎(去音)诃

次头印(二手外缚立二食指。头相拄各屈二大指节。小指头尖也)。

跢侄他(一)斫迦罗[口*例]怖(二)斫迦罗(去音)乞叉[口*例]怖(三)斫迦罗跛昙摩叉唎怖(四)阿谟迦(去音)写(称彼人名五)始罗(上音)枳罗(上音二合六)跛罗舍网伽车(上音)睹(七)莎诃(八叉去沙反余处皆然)

次顶印(准前头印。唯改竖二食指头相著。列二中指在二食指前头相拄)。

唵(一)室唎(二合)罗唎至(二)呜[合*牛]泮(三)莎(去)诃(四)

次口印(二手小指无名指内相叉二中指头相拄。并竖二大指。以右风捻右大头。左头指竖小曲在中指边)。

唵(一)鹘噜嚧(二)鸠嚧驮那(三)呜[合*牛]泮(四)莎诃

次牙印(准前观世音不空罥索菩萨牙印。上准改二中指直竖头相著。二大指并竖博中指。先以左小指握右无名指背后。以右小指握左小指背)。

南(上音)谟(上)啰跢那(二合)怛啰(二合)夜耶(一)南谟阿唎耶(二)婆卢吉帝(三)摄婆(二合)罗(去)耶(四)菩提萨埵(去)耶(五)摩诃萨埵(去)耶摩诃迦卢尼迦耶(七)跢侄他(八)跢罗(上二合)吒(九)跢罗(上二合)吒(十)末吒末吒(十一)嗔陀嗔陀(十二)频陀频陀(十三)呜[合*牛](十四)泮泮(十五)莎诃

何耶揭唎婆观世音菩萨大咒。又何耶揭唎婆别大咒(在别)是二咒者波帝吒悉陀波泮底(唐云随诵成验)虽不受持坛供养法随诵成验。若欲发遣何耶揭唎婆观世音者。手执素罗毗布瑟波(二合反又云柏花)咒一遍已。一打像上。如是七遍。即归去也真言曰。

跢侄他(一)萨罗波罗萨罗(二)社耶毗社耶(三)跋折罗句罗娑三婆(去音)皤(四)莎跛那迦车目都起(六)莎(去)诃(七)

猜你喜欢
  授决品第六·佚名
  附錄瑜伽師地論卷第九十三·欧阳竟无
  卷二十二·佚名
  大乘义章 第五卷·慧远
  卷第二十二·佚名
  大雲初分无畏健度第二十五·佚名
  大唐东京大敬爱寺一切经论目序·静泰
  入定不定印经·佚名
  东岩禅师黄连语录·佚名
  增集续传灯录卷第一·南石文琇
  大佛顶首楞严义疏注经后跋·子璇
  卷第八十七·李通玄
  新华严经论 第二十四卷·李通玄
  佛说泥犁经·佚名
  云溪俍亭挺禅师语录卷之六·净挺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林伯镇·唐圭璋

      伯镇,南渡后人。参凤栖梧按语。   喜迁莺   百年卿族。更七叶桂籍,蝉联相续。早冠鳌峰,入持魁柄,却商野耕岩筑。搢绅望山瞻斗。勋业铭书金竹。倦陶冶,暂镜湖舒啸,琳宫休足。   催促。归秉轴,须与君王,同享无疆福。

  • 二月·戴望舒

    春天已在野菊的头上逡巡着了,春天已在斑鸠的羽上逡巡着了,春天已在青溪的藻上逡巡着了,绿荫的林遂成为恋的众香国。于是原野将听倦了谎话的交换,而不载重的无邪的小草

  • 卷八十二·徐世昌

    翁方刚翁方刚,字正三,号覃溪,大兴人。乾隆壬申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内阅学士,降鸿胪寺卿。重宴鹿鸣,赐三品衔,重宴琼林,赐二品衔。有《复初斋集》。蕴山以近诗寄惠州舟中点定漫书纸尾此事辟如作画然,得意乃

  • 卷十·六朝(晋)·蒋一葵

    【司马懿】 〔字仲达。曹操辟为文学椽,迁太子中庶子。与陈群、吴质、朱铄号曰“四友”。操尝梦三马同食一槽,谓丕曰:“懿非人臣也。”丕素与懿善,故得免。既而,竟迁魏鼎。〕 司马高祖伐公孙渊,过故乡,

  • 卷之一百二十六·佚名

    成化十年三月丙戌朔礼部奉旨以崇王之国礼仪悉如秀王例条列具奏报可○命总督两广右都御史韩雍致仕先是镇守广西右少监黄沁讦奏雍坐视猺贼出没隐匿不报以致断藤峡贼复啸聚滋蔓流劫郡县且贪欲饮宴滥赏妄费事多违法及副使

  • 卷之二百八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一百八十七 上谕著李陈常巡视盐差一年清补曹寅李煦亏欠·佚名

    康熙五十三年八月十二日 上驻跸阿那达岭。未时,上御行官。 大学士松柱、学士查弼纳、关保以摺本请旨。 覆请都察院题:两淮盐差,今岁属曹寅兼管之年,曹寅已故,将曹寅之子管理织造府事主事曹(禺页)职名,开列请旨,伏候上裁一疏。

  • 通志卷一百四十七·郑樵

    宋 右 迪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六十后魏古弼 张黎 刘洁 邱堆 娥清 伊馛 乙瓌【子干归】周几 豆代田 车伊洛 王洛儿 车路头 卢鲁元 陈建 来大干 宿石 万安国【嵇根】周观 尉拨 陆眞 

  • 七○七 谕校书错误之皇十一子永瑆等着分别罚俸·佚名

    七○七 谕校书错误之皇十一子永瑆等着分别罚俸乾隆四十五年九月初四日吏部议尚书 公福隆安等奏四库全书进过书籍,每三月查核一次,自四月至六月止所进全书,校书错误之皇十一子,总裁 大学士嵇璜、户部侍郎署吏部侍郎董诰、

  • 四九六 谕内阁此次散馆庶吉士戴心亨等着分别授职其改部各员内原办书者仍兼馆行走·佚名

    四九六 谕内阁此次散馆庶吉士戴心亨等着分别授职其改部各员内原办书者仍兼馆行走乾隆四十三年四月二十九日乾隆四十三年四月二十九日内阁奉上谕:此次翰林散馆之修撰金榜,编修汪镛、孙辰东,业经授职。其清书庶吉士戴心亨

  • 进新唐书纠谬原表·吴缜

    ●进新唐书纠谬原表臣缜言凖尚书省劄子节文资政殿学士太中大夫守吏部尚书兼侍读胡宗愈奏昨蒙恩命侍读迩英窃虑将来当次读唐书按新唐书乃欧阳修宋祁据旧史所撰修与祁皆当世名儒所撰唐书亦杂采诸家异说修撰帝纪表志而祁

  • 刘义隆传(附刘劭、刘骏传)·魏收

    傅亮等人拥立刘义符之弟荆州刺史刘义隆为帝,年号定为元嘉(424)。派遣使者赵道生来魏朝贡。始光二年(425),徐羡之、傅亮等人请求归政于刘义隆,刘义隆未予准许。三年(426),刘义隆听信他的侍中王华的话,杀了徐羡之、傅亮,派他

  • 秦王李从荣传·薛居正

    秦王李从荣是明宗第二个儿子。明宗登上皇位,于天成初年(926),授李从荣为邺都留守、天雄军节度使。三年,调任北京留守,兼河东节度使。四年,任河南尹。一天,明宗对安重诲说:“最近听说从荣左右的人伪宣朕的诏书,命他不要接近儒

  • 凡例·胡渭

    翼真一书本非欲为讲义而作盖以古本出自礼记多有错简明道伊川并有改本尚未有定论自朱子章句成立于学官始为不刋之书而后人犹或非之则以大学本无阙文又不应作补传也于是有崇信古本以为不分经传者于本经亦无害至有割圣经

  • 卷一百一·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一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春秋左传注疏第四十九昭公二十年考异足利本经十有一月辛卯蔡侯卢卒卢作庐永懐堂同传郳申出奔郑申作甲永同 公説告晏子告下有于字 县鄙之人入从其政谨按足利

  • 卷第三·智旭

    嘉兴大藏经 阅藏知津(第卷-第卷) 阅藏知津卷第三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汇辑 大乘经藏 方等部第二之二 大宝积经之余 无畏德菩萨会第三十二(一卷)(佛陀扇多译) 婆伽婆住耆阇崛山,与五百比丘,无量无边菩萨,及八千大菩萨俱

  • 观心玄枢·延寿

     宋 延寿撰   观心玄枢卷一契即邻。不在身近。如福人出世。则琳琅现矣。薄福者出。荆棘生焉。皆由自心。有现不现。如月上女偈答舍利子云。我虽内室中。尊如目前现。仁称阿罗汉。常随而不见。故须菩提不起石室。亲

  • 北帝说豁落七元经·佚名

    《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卷4著录《上清太微帝君豁落七元上上符箓》,为六朝符箓,本经当与之有关。述醮祭科仪,并附符。北帝向七真述斋法,燃灯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