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李崇传

李崇,字继长,小名继伯,顿丘人。是文成帝的元皇后二哥李诞之的儿子。十四岁时被朝廷召见,封为主文中散,承袭陈留公的爵位,任镇西大将军。孝文帝初年,任荆州刺史,镇守上洛。朝廷命秦、陕二州派兵送他上任,他表示拒绝,说“:边地的人们相互失去和气,本来就怨恨刺史没有治理好。我现在奉诏前去代理,只需朝廷一道圣旨就行了,不用派兵护送,这会使人增加恐惧。”孝文帝同意,他只带数十名人马来到上洛,宣布朝廷的诏书进行抚绥安慰,人们马上止息了矛盾。边境的戍卒抓到南齐的人,他命令全部放还。南齐人感激他的恩德,便送回掠去的北魏荆州的二百多口人。两国边境和睦,不再有烽烟狼尘的警报。在荆州刺史任上四年,很有政绩。召回京师,朝廷给他十分优厚的赏赐。

  他又任兖州刺史。这一带过去盗贼很多,李崇便在每个村庄建一座城楼,楼上悬挂一面鼓。盗贼出现时,猛烈击鼓,四周村庄的人们听到鼓声就出动把守道路要口。倾刻之间,鼓声传遍百里,险要关口都有人埋伏。盗贼一出来,就将他们擒获。各州都建城楼悬大鼓,就从李崇这里开始。以后循例封他为侯,改授为安东将军。孝文帝亲自南征,命李崇为副骠骑大将军、咸阳王元禧都督左翼诸军事。徐州投降北魏的郭陆聚众叛乱,有很多人响应,李崇派高平人卜冀州诈称犯罪,逃到郭陆那里,郭陆接纳了他,让他做自己的参谋,过了几个月,卜冀州斩下郭陆的人头送来,其他贼众溃散各处。李崇被任命为河南尹。

  以后,孝文帝南讨汉阳,李崇任梁州刺史。氐族杨灵珍派兄弟杨婆罗与儿子杨双领步兵和骑兵一万余众,攻破武兴,与南齐结成联盟。朝廷下诏命李崇为使持节、都督陇右诸军事,率军讨伐。他率军披荆斩棘,分路前进,出其不意,两面夹击敌兵。氐人都离开杨灵珍逃散,灵珍的人马顿时少了一大半,李崇挥军进占赤土。灵珍又派从弟杨建率五千人马屯扎龙门,亲率精锐将士一万据守鹫硖。在龙门以北数十里的地方砍伐树木,堵塞道路。在鹫硖的关口堆积大树,聚集石雷石,放在崖头上,用来抗拒官兵。李崇便命统军慕容拒率军五千人,从别的道路乘夜袭击龙门,将龙门攻破。李崇亲自进攻杨灵珍,灵珍连战失败,他的妻子被俘获。李崇到处设置疑兵,又攻克武兴。南齐梁州刺史阴广宗派参军郑猷、王思考率众救援杨灵珍,被李崇打得大败,并将杨婆罗斩首,杀死一千多人,俘获了郑猷等将领。杨灵珍逃到汉中。孝文帝在南阳看到报捷的奏章,十分高兴,说“:使我没有后顾之忧,是李崇的功劳啊!”任他为梁州刺史,亲手写下诏书说:“认真思谋经略,要除去那些必须除掉的,安抚那些可以教化的。百姓和朝廷都忧患的,要全部消灭。”杨灵珍偷偷占据白水,李崇将白水攻破,杨灵珍远远地逃走。

  宣武初年,鲁阳蛮人柳北喜、鲁北燕等聚众反叛,各蛮族部落都起来响应,进逼湖阳。魏将游击将军李晖光镇守北城,尽力守卫。敌兵攻势十分猛烈,朝廷下诏命李崇为使持节、都督征蛮诸军事,讨伐蛮兵。蛮族军队有数万人,驻扎在形势险要的地方抗拒官军。李崇多次进攻,将他们打败,连斩鲁北燕等人,将一万多户蛮人迁徙到幽州、并州一带安置。

  东荆州蛮人樊安在龙山聚众反叛,越位自称王号。梁武帝派兵接应他。魏军进攻失利,朝廷便以李崇为镇南将军、都督征蛮诸军事,率领步兵和骑兵进讨。李崇派将士们进攻敌人的营垒,连连告捷,活捉樊安。又进讨西荆,蛮族各军全部投降。不久,他兼任侍中、东道大使,黜退庸劣,提拔贤能,享有赏罚分明的美誉。朝廷任他为散骑常侍、征南将军、扬州刺史。

  延昌初年,加封他为侍中、车骑将军、都督江西诸军事。先是寿春县人苟泰有个三岁的小孩遇到贼兵丢失,好多年不知道下落。后来,看见小孩在同县赵奉伯家里。苟泰到官府告状,双方都说这是自己的孩子,并找来邻居作证,郡县的官吏无法断案。李崇让把双方和这个孩子各安置在别的地方,禁止他们见面。过了几十天,然后对他们说:“你的孩子有病,已经死去,可去奔丧致哀。”苟泰听了立即号啕痛哭,悲不自禁;赵奉伯听后只叹了几口气,毫无悲痛的意思。李崇察知,便把孩子交给苟泰,诘问赵奉伯为什么欺诈,赵奉伯招供说自己的孩子早先死了,所以冒认。

  定州流人解庆宾兄弟俩,因犯罪被流放扬州。兄弟解思安不服刑役偷跑回来,解庆宾怕吏役追查责罚,便改变姓名籍贯,冒认城外死尸,声言兄弟思安被人杀害,拉回来埋葬。这具死尸很像思安的模样,看见的人都无法分辨。女巫阳氏自称遇见了鬼,叙说思安遇害的痛苦,和在阴间忍饥挨饿的情况。庆宾又诬告军兵苏显甫、李盖等人将思安杀害,向州府告状。苏、李二人经不住行刑时的痛楚,都承认了罪状。狱案将要判决,李崇怀疑,停止了审讯。他秘密派两个不被本州人所认识的吏役,假装从外地来,找到庆宾说:“我们住在北州,恰遇一个过路人也来住宿,一块说话,看他有别的思虑,便询问他的来历。他自称是逃避刑役的流兵,姓解名思安。当时我们想把他送到官府,他苦苦哀求,声称有一个哥哥叫庆宾,现在住在扬州相国城内,嫂子姓徐。您如果同情我,请替我家报个讯,申说我的委曲。家兄听了,一定重重地酬报。现在您去我家询问,如果去我哥哥那里而没有什么收获,再将我送官也不晚。所以,我们特来拜访,告诉您这个情况。您想报答,我们就放了您的弟弟。如果您不信,可跟我们一起去看看。”庆宾听完,脸上变了颜色,请求他们稍停一停。这两个人把情况报告给了李崇,李崇将解庆宾抓来审问,他招供了实情。又问李盖等人的情况,庆宾供说是诬告。数日之内,解思安也被人绑着押送回来。李崇把女巫找来,打了一百竹杖。

  当时,有泉水流入八公山顶,寿春城内有鱼多次从地下涌出,野鸭成群结队飞入城中,与喜鹊争巢。五月,滂沱大雨连续下了十三天,洪水灌入城内,房舍全被淹没,李崇与兵士漂泊在城头上。水势继续上涨,他又将乘船附在城头的城墙上,城墙只剩下两块木板那么宽的地方没有被淹没。州府官员都劝李崇放弃州城到北山去,他说:“我蒙受国家的厚恩,守卫这个地方。淮南辽阔万里,安危系在我一人身上。我一旦离开这里,百姓倾刻四散逃去,扬州这一方土地恐怕不再成为国土。过去王尊慷慨大义,感动了黄河,我难道只爱惜自己的身躯性命,而留下千载的愧疚和遗憾吗?只可怜这里的庶民百姓,无辜死于洪水,可让他们坐木筏去寻求生路。我一定死守在这里。”这时,州人裴绚等接受南梁封给的豫州刺史职务,乘着大水,阴谋叛乱,李崇将他们击败消灭。他因洪水成灾,请求解除职务。朝廷下诏说“:夏天雨水泛滥,不是人力造成的,何必为此辞职呢?现在,水已退去,道路畅通,公私都恢复了旧业。可以训练军队,积蓄粮食,整修城池,慰劳抚恤士民,极尽安抚关怀的策略。”李崇又一次上表请求解职,朝廷不接受。这时,不是李崇淮南就不能保留。

  李崇性情深沉,很有大将的谋略;待人宽厚,善于笼络部下。在扬州刺史任上共十年,经常供养勇壮士兵数千人。敌兵侵略边境,都被他们摧垮,号称为“卧彪”,敌人十分惧怕。梁武帝对李崇久任淮南十分反感,多次设反间计,几乎无所不至。但宣武帝对他十分信赖,梁武帝的阴谋无法得逞,因而常常叹息说:“真佩服宣武帝对李崇的信任啊!”

  孝明帝元诩继位,赏赐给李崇衣服马匹。南梁派游击将军赵祖悦袭击并占据西硖石,又修筑外面的城墙,逼使沿淮河居住的人搬进城内,派遣将领昌义之、王神念率水军溯淮河西上,准备夺取寿春,梁将田道龙进犯边城,路长平攻打五门,胡兴茂谋取开、霍两地。扬州各军事要地都被梁军侵逼。李崇分派将领与敌人对阵。秘密安装二百多艘船,教他们练习水战,严阵以待。南梁霍州司马田休等进攻建安,李崇派统军李神将他打败,又命边城守将邵申贤率众扼断敌人退路,在濡水将逃敌打败,斩杀三千多人。灵太后送玺书对李崇慰劳。许昌县令兼纟宁麻守城主将陈平王勾引梁军,献城投降。李崇从秋天开始向朝廷求援,共写了十多道奏章,朝廷才派镇南将军崔亮救援硖石,命镇东将军萧宝夤在南梁的辖区内挖开淮河大堤东灌。朝廷因各路将领不互相配合,便派尚书李平兼右仆射,持节统领各军。李崇派部将李神乘战船百余艘,顺淮河与李平、崔亮合攻硖石。李神的水军攻克硖石东北的外城,梁守将祖悦兵力不足,表示投降。朝廷嘉奖李崇,给他晋封为骠骑将军、仪同三司,刺史和都督的职务不变。

  李崇当官平和宽厚,明察是非,善于决断,然而贪图财货,接受贿赂,不断向商贩们搜刮聚敛。孝明帝与灵太后曾到左边的国库中巡视,王公大臣和嫔妃等随从的有一百多人,帝后命他们各尽自己的力气到府库中拿取布和绢,只要拿得动,都赐给他。有拿得多的超过二百匹,少的也拿了一百多匹。只有长乐公拿了二十匹,以显示自己与众不同,世人们因此称赞他的廉洁。李崇与章武王元融因背负的布绢太多,跌倒在地上,李崇摔伤了腰,元融扭坏了脚。人们讽刺说:“陈留、章武,摔伤了腰,折断了股;贪取财货的败类,污秽了我朝的明主。”

  蠕蠕族首领阿那瞔侵犯边境,朝廷下诏命李崇以原来的职务兼任都督北讨诸军事,讨伐敌兵。李崇在显阳殿拜辞,身穿盔甲战袍,志气昂扬奋发。虽已年高六十九岁,但气度雄风有如青年。孝明帝看了连连称赞,朝臣们也没有不赞叹的。李崇挥军出塞,驰驱三千余里,没有赶上退去的敌人而班师回来。

  他请求将六个军镇改为州,太后不允许。

  后来,北部军镇的破六韩拔陵举兵反叛,到处都响应他。征北将军、临淮王元..在五原被叛兵打败;不久,安北将军李叔仁在白道也遭遇失败,叛兵气焰越来越盛。朝廷下诏命丞相、令、仆射、尚书、侍中、黄门等各级官员聚集显阳殿,说“:贼势蔓延,连寇恒、朔等地及金陵已被他们占有。朕日夜忧惧,各位应陈奏破敌良策。”吏部尚书元修义认为需要一名权大名重的大臣,率军进攻恒、朔,指挥军队,保卫国家。朝廷下诏说:“去年阿那王襄反叛,派李崇北征,他长驱塞北,返师在榆关,成为一时的盛举。朕认为李崇威望极高,有器识,有决断,想再派他去,统率三军,扬威于恒、朔一带,大家说可以吗?”仆射萧宝夤等奏说“:陛下的这个决定,很符合众人的愿望。”于是,朝廷下诏命李崇以本官加任使持节、开府、北讨大都督,抚军将军崔暹、镇军将军广阳王元深都受他的指挥。又下诏命李崇的儿子李神轨为平北将军,跟随李崇北征。李崇率军至五原,崔暹在白道以北被敌军打败,所以,敌军便全力进攻李崇的军队。李崇与广阳王元深奋力抗击,多次打败敌兵。双方相持到冬天,李崇率兵退回平城。元深上表奏劾李崇的长史祖莹靠弄虚作假为自己增加立功的级别,又侵吞军需物资。李崇受牵连被免去官爵,召回京城,军事指挥大权交给元深。

  后来,徐州刺史元法僧献出彭城,叛投南梁。朝廷任安东王元鉴为徐州刺史,讨伐叛军,被元法僧打败,单人独骑逃了回来。朝廷又下诏恢复李崇的官爵,任他为徐州大都督、节度诸军事。适逢李崇病重,朝廷便让卫将军、安丰王元延明代替他。

  孝昌元年(525),去世。谥号武康。

猜你喜欢
  卷七十·志第二十三·律历三·脱脱
  卷八·王夫之
  ●明朝小史卷四 永乐纪·吕毖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十九·佚名
  卷之十·佚名
  卷之五百六十五·佚名
  目录·温达
  绎史卷一百五十四下·马骕
  卷八十二·张守节
  卷八十七上 扬雄传 第五十七上·班固
  穆宗本纪·欧阳修
  徐光启传·张廷玉
  郭兴传·张廷玉
  卷一百五十一·佚名
  卷21·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二十·彭定求

        卷520_1 【感怀诗一首(时沧州用兵)】杜牧   高文会隋季,提剑徇天意。扶持万代人,步骤三皇地。   圣云继之神,神仍用文治。德泽酌生灵,沉酣薰骨髓。   旄头骑箕尾,风尘蓟门起。胡兵杀汉兵,尸满咸阳市。   宣

  • 序·宋应星

      古人有思而后有诗,今人不然。其人不足思,且亦未尝思,乃假哭佯欢,累牍而出之,斯亦不足贵矣。人情有所思,必有所怜。思而不怜,恻隐之谓何也?夙因结习束发,即事沈郎,幸而僻心违俗,不愿谀尊贵,并不谄名山。刻羽引商,造成自嬉。玩货

  • 第二十六出 遥访·周履靖

    【吴小四】〔老旦上〕穿掖庭。入禁闱。须知是女医。欲贵成君。仗我为附子。偏敎产后奇。民间且谩提。老身李药婆便是。世仍祖业。名擅女科。家居就在帅府门前。医治半是宦家宅眷。今日适暇。怕有主顾相寻。不免把飮

  • 到我这里来·戴望舒

    到我这里来,假如你还存在着,全裸着,披散了你的发丝:我将对你说那只有我们两人懂得的话。我将对你说为什么蔷薇有金色的花瓣,为什么你有温柔而馥郁的梦,为什么锦葵会从我们的窗间探首进来。

  • 俊夜叉·蒲松龄

    开场[西江月]不成人赌博第一,望赢钱真是胡诌,大瞪着两眼跳深沟,好似疔疮痒痒难受。起初时小小解闷,赌热了火上浇油;田产不尽不肯休,净腚光才是个了手。[西江月]就赢个三千两吊,何曾拿去养家?留着做本不肯花,只等净了才罢。下

  • 56.张籍:节妇吟·施蜇存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张籍,字文昌,先世苏州人,居于和州,贞元十五年进士,释褐,授秘书郎。历官太常

  • 卷三十·本纪第三十·泰定帝二·宋濂

        ◎泰定帝二   三年春正月丙午朔,征东行省左丞相、高丽国王王章,遣使奉方物,贺正旦。播州宣慰使杨燕里不花招谕蛮酋黎平庆等来降。戊申,元江路总管普双叛,命云南行省招捕之。诸王薛彻秃、晃火帖木儿来朝,赐

  • 卷四百一 元祐二年(丁卯,1087)·李焘

      起哲宗元祐二年五月乙丑盡其月   五月乙丑,禮部言:「西南蕃泰平軍遣石蕃龍以定等齎表,裝鞍馬、砂氊等來貢。元豐著令,西南五姓蕃每五年許一貢,今年限未及,合具奏裁。」詔特許入貢。   兵部言:「江淮等路制置發運,淮南

  • 第二章荆公之时代(上)·梁启超

    自有史以来,中国之不竞未有甚于宋之时者也。宋之不竞,其故安在?始焉起于太祖之猜忌,中焉成于真仁之泄沓,终焉断送于朋党之挤排。而荆公则不幸而丁夫其间,致命遂志以与时势抗,而卒未能胜之者也,知此则可与语荆公矣。宋艺祖之有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三十八·佚名

    万历三十五年九月辛卯朔大学士廷机上<锍-釒>自明为参政姜士昌<锍-釒>发也士昌以江西参藩奉表入贺事毕因言国是人材关系世道安危匪细去岁二沈之去忠邪同罢无一人别白使浊泾清渭混为一流后来无所惩劝又言一贯之相锡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九 列传二十九·纪昀

    列传唐 【二十九】○唐二十九姚崇【奕 合 勖】宋璟姚崇宋璟△姚崇姚崇字符之陕州硖石人父善懿 【新书名懿字善懿世系表云字善意】 贞观中为巂州都督崇少倜傥尚气节长乃好学仕为孝敬 挽郎举下笔成章授濮州司仓参军五

  • 卷二十九·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録卷二十九叩德氏武讷赫      锡巴礼德尔德赫     卓罗以上俱有传巴尔柱右系附载哈达地方吴雅氏额柏根      萨穆哈托克松鄂     屯布禄玛唐阿      瑚琛

  • 卷十二 十二之一·孔颖达

    ◎节南山之什诂训传第十九陆曰:从此至《何草不黄》,凡四十四篇,前儒申毛,皆以为幽王之变小雅。郑以《十月之交》以下四篇,是厉王之变小雅。汉兴之初,师移其篇次,毛为《诂训》,因改其第焉。《节南山》,家父刺幽王也。家父,字,周大

  • 卷五·胡广

    <子部,儒家类,性理大全书钦定四库全书性理大全书卷五正蒙一【问人范育序曰张夫子之为此书也有六经之所未载圣人之所未言盖道一而已语上极乎高明语下渉乎形器语大至于无间语小入于无朕一有窒而不通则于理为妄正蒙之言

  • 优波离品第八·佚名

    尔时如来大众围绕。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尔时阿难即从座起。观察众心咸皆有疑。如来世尊,云何乃听优波离下贱之人随佛出家。以听其出家故。毁辱一切诸王刹利种。增不敬之心。污信心故永失福田。乃使白净王子难陀比丘生轻

  • 学佛先从做人起·太虚

      在佛典里有这样的两句话:‘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今天在座的诸君,已是一个人世间的人,又能来到这儿听讲佛法,因此,我今天特提出此“学佛先从做人起”来讲。我们还保存著这人的身体,但在世间的难疗的生死中,我们说不定会堕

  • 那先比丘经卷中·佚名

    失译人名附东晋录王问人更乐者为善耶不善也。人更苦为善耶为不善也。佛得无不说有乐或有苦。王言如使有为无有苦。那先问王言如人烧铁著手中宁烧人手不。复取冰著手中其冰宁复烧人手不。王言然两手皆威也。那先问王言

  • 诸佛集会陀罗尼经一卷·佚名

    唐三藏法师提云般若等奉 制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恒伽河边。护世四天王之所围绕。尔时世尊告毗沙门等四天王言。汝等当知一切众生。若男若女若长若幼。皆为四种大怖所缠。谓生老病死。然于其中死怖一种最难除遣。我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