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毛氏传卷三十三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

定公【公名宋襄公子昭公弟也諡法安民大虑曰定】

元年

此时公未即位当书昭三十三年至六月即位始称元年此即书元年者要是即位後改称之以一年不可有二君也史例也

春王三月晋人执宋仲几于京师【左公谷皆以春王作一节三月以下又一节误矣今校经文本改正】

春王连三月为文此是旧例以正月二月无事至三月始有事而书之无有以春王二字为文三月又为文者三传本皆截春王二字以为定公不得正其始故无正月则自隐三年始凡春王二月春王三月有春王而无正月者皆宜截断二字另作节矣且其所云无正月者非谓春王下无正月二字谓全无春王正月四字也春秋十二公凡元年俱有正月以新君改元无事亦书故隐庄闵僖四公不书即位且无他事可书亦必空书春王正月四字而此独无有故曰无正月则定公此时尚未为君虽昭公之丧已至坏隤而公子宋未先入仍未知新君为谁而谓定公此时得空书正月乎当正始乎若谓定公为意如所立即不正始则宣公为东门襄仲所立独正始而书正月何也总之昭公死非其所定公立不以正在夫子直书其事而其义自在如必以此为狡狯则按之全经而无一验者与其不验而废其说何如按经而存其义之为得当也

前年冬晋士弥牟定城成周之令至是城之时士鞅新代魏舒涖政已栽【版筑】矣宋仲几【宋大夫】不受功曰滕薛郳吾役也【属国为宋代役】薛宰曰宋为不道絶我小国于周而以我适楚故常从宋若复旧职我将承王官不暇而尚役于诸侯乎仲几曰三代非旧矣薛焉得有旧若云职则役宋其职也士弥牟曰晋之为政者新【言士鞅新代为政不知旧事】子姑受功俟吾归故府考之仲几曰子纵忘之山川鬼神忘之乎士弥牟怒谓韩简子曰薛徵于人宋徵于鬼宋罪大矣且已无辞而抑我以神诬我也乃执仲几以归既而归诸京师若其城役则三旬毕功而孟懿子亦与焉但据传晋先执仲几归晋而後归京师经不书归晋为晋讳也戍不受功则涖政者得而执之胡氏谓当执以司寇不当自执则士弥牟定役令时但曰授诸侯之帅未闻属司寇也祗不即归京师而先归晋则稍自专耳故讳之然讳之即予之矣

夏六月癸亥公之丧至自乾侯戊辰公即位

告于庙故书至即位者行即位礼也据传叔孙成子【昭子之子】迎公之丧于乾侯季孙感子家子从公之言欲以为卿使叔孙道已意子家子故不见叔孙且故误会哭之期易几而哭惟恐闻季孙语也叔孙乃使人传季孙命谓公衍公为【皆昭公子】实使羣臣不得事君【公子务人与公若谋去季氏即公为也】傥得公子宋【昭公弟】主社稷则羣臣之愿也若季氏之愿则愿与子从政立子家後【子家羇公孙归父之子也归父为季孙所逐子家羇绍之然未立为族故未有後子家归父之字】凡从公出而可以入者惟子是听对曰若立君则有卿士大夫与守龟在羇何敢知若从君者则貌而出者入可也【貌者礼也礼当从君出】寇而出者行可也【与季为寇者】若羇也则君知其出也而未知其入也羇将逃也【昭公不知入故当去】丧及坏隤公子宋先入从公者皆自坏隤反【出奔】子家子与焉然後公丧始告至而定公即位

按癸亥丧至越五日戊辰而後即位者王制天子十日而殡诸侯五日而殡自癸亥至戊辰刚五日当殡矣古凡即位必受命于殡行奠殡之礼如顾命三宿三咤授同拜命然後出而即位此诸侯殡礼与嗣君即位之礼俱如是者虽公丧自外来亦无异制祗嗣君遭丧即位原在死後奠殡之顷至踰年改元则于朝正後又再行即位之礼以示更始而今则丧既逾年元亦旋改则但以遭丧即位之礼兼改元即位之礼一如簒弑之後之不再行者此亦事势使然而并无义例于其间也考诸干支合诸礼制无容臆说矣乃公谷不知何据谓正棺两楹之间然後即位夫周制殡西阶无正棺两楹间者惟丧大记君薨之礼既小歛男女奉尸夷于堂将由大歛而迁之于西然此在未殡前之礼且小歛三日非五日于礼不合又杂记云诸侯行而死归至于庙门遂入适所殡夫谓适所殡者谓适西阶上旧所当殡之地也若两楹之间是殷人殡处非所殡矣及郑氏注礼依违公谷说谓外来之丧不忍其远不复以宾礼视之故变西阶为两楹此以调停议礼者然考之他书实未有此说也至胡氏谓周书顾命成王之崩在四月乙丑宰臣太保即于是日迎康王于南门之外入室宅忧为天下主今癸亥丧至戊辰即位意如所制不得以时定如此则公子宋先入在丧至坏隤之时此即四月乙丑迎康王以宅忧之先事也若康王即位则自乙丑至丁卯越三日作册自丁卯至癸酉越七日即位凡十日是天子十日而殡殡而即位诸侯五日而殡殡而即位其于礼未有过也今以迎入宅忧之日误认为新君即位之日书文干支历历可数犹谬戾至此况其他矣

秋七月癸巳葬我君昭公【在外归故八月乃葬】

季孙使役如阚【先公墓地】将沟焉【沟分之】荣鴐鵞【鲁大夫】曰生不能事死又离之以自旌也【旌已不臣】乃止又问荣鴐鵞曰吾欲为君諡使子孙知之对曰生弗能事死又恶之以自信也【伸明已不臣】乃止遂葬公于墓道南孔子之为司寇也沟而合诸墓【沟合之】

九月大雩

立炀宫

炀公鲁先公伯禽之子考公之弟也其宫祧久矣今忽立者徐仲山日记云炀公继世兄弟相禅明立公子宋之为世法也若谓昭公出时季孙每祷于炀公故立之则先公多矣何取乎炀而祷之谬哉

冬十月陨霜杀菽

八月霜未降而杀物记异也

二年

春王正月

夏五月壬辰雉门及两观灾

雉门者公宫之南门两观者双阙也天子诸侯以台为门筑土为两台而架门其间谓之台门又谓之阙其又称观者以两阙悬象使人观之谓之观也灾者天火也胡氏袭公谷之说谓雉门为天子五门之一子家驹以设两观为僭天子礼制灾而复作春秋所以讥也按天子五门为臯库雉应路五名然诸侯亦有之故明堂位云库门天子之臯门雉门天子之应门言诸侯之库雉二门即是天子之臯应二门非谓此天子之门诸侯不宜有也诗太王迁岐立臯门应门家语卫庄公反国绎祭于库门之内史记鲁炀公筑茅阙门即雉门也檀弓鲁庄公之丧既葬而絰不入库门是以礼器云天子诸侯有台门此以高为贵者也郊特牲以台门为大夫僭诸侯未闻谓诸侯僭天子者公谷妄说也若子家驹说亦出自公羊一人之言他书并无见者子家驹即子家羇亦公羊变文

秋楚人伐吴

吴人使舒鸠诱楚师而潜师于巢以伐之败楚囊瓦之师于豫章遂围巢克之获楚公子繁

冬十月新作雉门及两观

三年

春王正月公如晋至河乃复【公即位朝晋也】

二月辛卯邾子穿卒

夏四月

秋葬邾庄公

冬仲孙何忌及邾子盟于拔【公作枝 公即位修好也拔即郯鲁地】四年

春王二月癸巳陈侯吴卒

三月公会刘子晋侯宋公蔡侯卫侯陈子郑伯许男曹伯莒子邾子顿子胡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齐国夏于召陵侵楚

晋人乘城成周之後假王命以伐楚故以刘子为之首刘子者传称刘文公王官伯也先是蔡侯有两裘一献于楚昭王唐成公有两肃爽马亦一献于昭王楚令尹囊瓦欲并得其一止两君于楚三年不使归必使并献而後归之故蔡侯如晋以其子元与大夫之子为质而请伐楚至是荀寅求货于蔡侯弗得乃辞蔡侯故合王人并十八国诸侯兴师而但书侵楚以其不终伐也

夏四月庚辰蔡公孙娃帅师灭沈以沈子嘉归杀之【娃公作归後同】

沈人不会召陵晋人于会後使蔡伐之遂灭沈而执杀其君其曰以归者归于会也杀之晋杀之也故下复书盟以终会之事

五月公及诸侯盟于臯鼬【公作浩油左与上文连作一节】

诸侯先会而後盟故前列诸国之目则後以诸侯二字总概之此书例也召陵之会诸侯谋伐楚而不终伐则但为盟以终之此诸侯二字即十八国也其不称刘子者以刘子有封爵虽王官实诸侯也胡氏不识例不读经兼不晓事于前蔡灭沈责蔡侯之杀沈子此盟诸侯责定公之为意如所立而求盟诸侯以固其位夫蔡侯能杀沈子定公能盟诸侯乎此不晓事也书例前不列诸国单书诸侯则为特会文十七年诸侯会于扈是也前既列诸国则後书诸侯即是前会僖五年公及列国会首止诸侯盟于首止是也今召陵有前会矣此不识例也经书公会刘子及列国侵楚既书灭沈又既书盟臯鼬然後书公至自会则此一书盟实并前会与後之至会而合书之而谓此会是公事是不读经也

?伯成卒于会【成公作戊】

六月葬陈惠公

许迁于容城【许每迁必书】

秋七月公至自会

刘卷卒

即刘文公【蚠】也以出会故书之

葬杞悼公

楚人围蔡【蔡灭沈故楚围之】

晋士鞅卫孔圉帅师伐鲜虞【圉公作圄】

葬刘文公

以同会故会葬书之

冬十有一月庚午蔡侯以吴子及楚人战于柏举楚师败绩楚囊瓦出奔郑【柏举公作柏莒楚地】

蔡侯以子元质晋而请伐楚召陵之会未及侵楚而楚师已围蔡矣然且晋第伐戎仍不救蔡蔡侯乃又出子乾并大夫之子为质于吴而请伐楚吴为之兴师蔡侯与唐侯从焉大败楚师于柏举囊瓦奔郑是此举蔡实为之故经特书蔡侯以之以者主在蔡也夫如是而召陵之会臯鼬之盟蔡之灭沈楚之围蔡通读之而吴晋楚蔡之是非可指掌矣故曰春秋非断烂也

庚辰吴入郢【公作楚左合上文为一节】

吴师从之五战而入郢先是郏敖之弑楚灵王杀太宰伯州犂而其孙嚭奔吴为吴太宰【事在昭元年楚子?卒左传以为昭二十七年郤宛党出奔误】及平王娶太子建妻少师费无极谮太子于王且言其傅伍奢共谋为叛王乃执伍奢且召其子尚并杀之而少子伍员奔吴与嚭同事阖庐谋伐楚至是楚子奔随吴伐随随不肯下申包胥者伍员友也当员奔时遇申包胥于途谓曰我必亡楚申包胥曰子亡之我必兴之至是奔秦依庭墙而哭七日秦哀公为之出师大败夫槩王【吴王弟】于沂又败于麋又败于公壻之谿楚子还郢

据传吴入郢时以班处宫谓以班次尊卑分处王与大夫之宫室盖言行所也故吴王子子山处令尹之宫夫槩王以王弟夺其宫居之是时楚鬬辛闻吴人之争宫也曰不让则不和不和则吴师必乱谓其争班次以夺宫室故其乱可乘也今公谷道听误以宫为室且误以室为妻谓吴不称子夷狄之也夷狄奈何君舍于君室大夫舍于大夫室盖妻楚王之母也而胡氏遂谓乘乱肆淫黜而不子夫楚王不知其有母与否然当其奔随时急取其妺季芈与畀我【二妹名】以出则在王之宫无不奔者未有舍其母而独取其妺者也若大夫之挈室以奔则传有蓝尹亹涉其帑语国语亦云见蓝尹载其孥即有偶为俘虏如叶公子高之弟后臧从其母于吴及闻楚子复国即弃母而归叶公恶其不义见后臧未尝一正视之其严毖如此自公谷有妻楚王母挞平王墓之文而後之为小说家者扩其邪说依类增长无所不至此祸经之文不可不察也若夫前书吴子此又去子字者史文有详略并无义例此与成二年郑伐许昭十二年晋伐鲜虞例同公谷胡氏俱非也

五年

春王三月辛亥朔日有食之【三公作正】

夏归粟于蔡【策书未详】

蔡饥而我周之亦不可解杜氏曰蔡为楚所围故归之粟则围蔡在四年秋于此不合若公谷谓诸侯归之则此时蔡方从楚而诸侯肯归之乎且但书归而不书所归之国与人皆本国书例而此又妄言之故曰不晓事不识例此又其一也

於越入吴

於越越名也入吴者以吴在楚而乘间以入之也

六月丙申季孙意如卒

此无贬词贬不在此也

秋七月壬子叔孙不敢卒【舍之子成子也子州仇嗣为大夫是为武叔】冬晋士鞅帅师围鲜虞

六年

春王正月癸亥郑游速帅师灭许以许男斯归【速公作遫後同】许与郑为终始此乘楚败而灭之然灭其师仍不灭其国观哀元年经书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围蔡可见

二月公侵郑

此晋令也周儋翩【子朝党】因郑以作乱郑为之取胥靡故晋使鲁伐之是时取匡【郑邑】不书以归之晋也

公至自侵郑

夏季孙斯仲孙何忌如晋

据传季桓子如晋献郑俘并报晋君聘也礼凡君聘必夫人同之然祗遣一使报聘亦然今阳虎欲尊晋且欲诎辱三桓故特遣孟懿子报晋夫人之聘虽两使而实一礼故并书之当是时阳虎之执国政如此

秋晋人执宋行人乐祁犂

宋使乐祁犂如晋晋赵鞅逆而饮之酒于緜上范鞅恶其主赵氏也言于晋侯以不致使而私饮酒为罪遂执之然则晋卿之分国而争大如此

冬城中城【惧晋也中城见文九年】

季孙斯仲孙忌帅师围郓【何忌无何字阙文】

郓贰于齐季孟围之齐人乃归郓阳关阳虎居之

七年

春王正月

夏四月

秋齐侯郑伯盟于咸【卫地】

晋伯已衰诸侯始特盟于是齐侯贰晋与郑伯盟卫地而徵【召也】会于卫

齐人执卫行人北宫结以侵卫

卫侯闻齐召思欲叛晋诸大夫不可卫侯乃使北宫结如齐而私于齐侯曰阳执结以侵我使诸大夫知所畏遂执结侵卫

齐侯卫侯盟于沙【公作沙泽】

卫乃与齐盟而隂以结之

齐国夏帅师伐我西鄙

齐以叛晋故伐我阳虎御季桓子公歛处父御孟懿子【处父孟氏家臣】将宵入齐师齐设伏以待之处父谓虎曰汝不知祸吾杀汝矣苫夷【季氏家臣】谓虎将陷二子【季孟】于难吾必杀虎虎惧御二子还得不败然则陪臣之互执国政各能相制又如此

九月大雩

冬十月

春秋毛氏传卷三十三

猜你喜欢
  卷七十七 易十三·黎靖德
  四书逸笺目录四·程大中
  古今人物毛病谈·孔子
  卷十一·孙瑴
  第十三章 1·辜鸿铭
  春秋集传详说卷三十·家铉翁
  春秋集传微旨卷中·陆淳
  卷十 论语·钱时
  卷二十一·鄂尔泰
  卷之二·邵经邦
  卷四十四·佚名
  贤护分戒行具足品第七·佚名
  卷第二十六·道原
  卷首题词并序·印光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幽赞卷上·窥基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紫钗记目录·汤显祖

    第一齣 本传开宗第二齣 春日言怀第三齣 插钗新赏第四齣 谒鲍述娇第五齣 许放观灯第六齣 堕钗灯影第七齣 託鲍谋钗第八齣 佳期议允第九齣 得鲍成言第十齣 囘求僕马第十一齣 妆台巧絮第十二齣 僕马临门第十

  • 简介·张翥

    作者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

  • 严羽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严羽(生卒年不详)字仪卿,一字丹邱,邵武(今属福建)人。隐居不仕,自号沧浪逋客。戴复古《祝二严》云:“羽也天资高,不肯事科举,风雅与骚些,历历在肺腑。持论伤太高,与世或龃龉。”所著《沧浪诗话》,以妙远言诗,扫除美刺,独任

  • 卷之二百五十五·佚名

    洪武三十年九月庚戌朔沔县贼高福兴伏诛初征西将军长兴侯耿炳文驻兵文县武定侯郭英驻沔县遣陕西四川都指挥同知吴旺俞琪等领兵分道入沔县之后河土门文县之茶峪沟三仓五福之地遍行缉捕福兴奔窜无所遂就擒并获其党汪伯工

  • 卷之一百九十·佚名

      康熙三十七年。戊寅。九月。壬申朔上驻跸克尔苏地方。  ○上临科尔沁和硕达尔汉巴图尔亲王满朱习礼墓。奠酒。  ○科尔沁和硕额驸般迪来朝。  ○癸酉。上驻跸恩都尔拜地方  ○科尔沁多罗郡王代布等、进

  • 卷之四十四·佚名

    宣统二年。庚戌。十一月。辛丑朔。谕军机大臣等、资政院奏、陈请收回开平矿产一案议决情形一摺。着载泽、盛宣怀、归并前案办理。原摺着钞给阅看。  ○又谕、资政院议决地方学务章程会同学部具奏请旨裁夺一摺。着

  • 二百七十六 江宁织造曹(兆页)口传谕旨·佚名

    前织造等衙门贡献物件,其所进御用绣线黄龙袍曾至九件之多,又见灯帷之上有加以彩绣为饰者,朕心深为不悦,比即切加诫谕。近因端阳届节,外间所进香囊、宫扇等件中有装饰华丽、雕刻精工,亦甚至于绣地者,此皆靡费于无益之地,开风俗

  • 四九 办理四库全书处奏遵旨酌议排纂四库全书应行事宜折·佚名

    四九 办理四库全书处奏遵旨酌议排纂四库全书应行事宜折乾隆三十八年闰三月十一日@办理四库全书处为奏明办理事。臣等遵旨排纂四库全书,仰蒙皇上指示,令将《永乐大典》内原载旧本酌录付刊,仍将内府所储、外省所采以及武英

  • 六朝通鉴博议卷三·李焘

    (宋)李焘 撰孙权集众建业扬声将北伐魏王基策其必不能出已而果然八年吴主大发众集建业扬声欲入冦扬州刺史诸葛诞使丰安太守王基策之基曰今陆逊等已死孙权年老内无贤嗣中无谋主权自出则惧内衅卒起痈疽发溃遣将则旧将已尽

  • 卷五十·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五十 唐 张守节 撰 楚元王世家第二十     史记五十 楚元王刘交者【年表云都彭城】高祖之同母少弟也字游高祖兄弟四人长兄伯伯蚤卒始高祖微时尝辟事时时与客过巨嫂食嫂厌叔叔与客来嫂

  • 全普庵撒里传·宋濂

    全普庵撒里字子仁,高昌人。任中书省检校时,太师汪家奴擅权,台谏无敢言者,唯普庵散里在大庭广众之中历数汪家奴的过错,刚直不阿,毫无惧色。及拜监察御史,便首先检举汪家奴十大罪状,结果反被免职。然气节益振,不因挫折而中止。多

  • 第四卦 蒙 山水蒙 艮上坎下·佚名

    蒙:亨。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初噬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彖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 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 初噬告,以刚中也。再三渎, 渎则不告,渎蒙也。 蒙以养正,圣功也。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

  • 卷十四 十四之二·孔颖达

    《瞻彼洛矣》,刺幽王也。思古明王能爵命诸侯,赏善罚恶焉。[疏]“《瞻彼洛矣》三章,章六句”至“罚恶焉”。○正义曰:作《瞻彼洛矣》诗者,刺幽王也。以幽王不能爵命赏罚,故思古之明王能爵命诸侯,赏善罚恶焉,以刺今之不能也。爵

  • 卷三十四·沈廷芳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三十四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仪礼士相见礼第三○郑目録云【上毛本衍注字】疏案周礼行夫是士官其有美恶无礼特行无介【行夫误行人美经作注云美福庆也恶丧荒也此事之小者无礼】贽冬用雉节注

  • 卷十三·苏辙

    钦定四库全书 诗集传卷十三      宋 苏辙 撰 桑扈之什     小雅 桑扈刺幽王也 交交桑扈有莺其羽君子乐胥受天之祜 莺有文貌也胥辞也幽王直情而恣行无复礼文法度故思古之君子乐循礼义以受天福夫苟乐之则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 三·江味农

    【“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所以者何,即指出为何两边皆要非之所以然。一切贤圣皆用此双非之法,我们凡夫,何可不用。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为贤;初地至等觉为圣;如来极圣。故云一切。无为即

  • 罗天大醮早午晚三朝科·佚名

    述科仪,祭三清与玉皇,盖撰于宋后,包括十二愿。

  • 风雨双龙剑·王度庐

    《风雨双龙剑》是王度庐创作的长篇侠情小说。全书共十八回 。武师陈人煜家有两口斩铜断铁的宝剑,一口叫“苍龙腾雨”,一口叫“白龙吟风”。他自己使着苍龙剑,女儿秀侠使白龙剑。 陈带宝剑外出,遇保镖人宝刀张三,为夺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