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九章 男女听立交好之约,量定限期,不得为夫妇

 

  一、男女婚姻,皆由本人自择,情志相合,乃立合约,名曰交好之约,不得有夫妇旧名。盖男女既皆平等独立,则其好约如两国之和约,无轻重高下之殊。若稍有高下,即为半主,即为附庸,不得以合约名矣;既违天赋人权平等独立之义,将渐趋于尊男抑女之风,政府当严禁之,但当如两友之交而已。

  一、男女合约当有期限,不得为终身之约。盖凡名曰人,性必不同,金刚水柔,阴阳异毗,仁贪各具,甘辛殊好,智愚殊等,进退异科,即极欢好者断无有全同之理,一有不合,便生乖暌。故无论何人,但可暂合,断难久持,若必强之,势必反目。或相见不语,或终身异居,或相恶离异,或隐谋毒害,盖因强合终身之故而致终身茹苦或丧生命者,天下古今盖无量数。欲绝交则伤名害义,无情失欢,欲不绝则坐视此狂夫酷妇乖僻险横,一息难安,况忍终古。故虽禀资贤圣,断无久处能相合相乐之理者也。又凡人之情,见异思迁,历久生厌,惟新是图,惟美是好。如昔时合约,已得佳人,既而见有才学尤高,色相尤美,性情尤和,资业尤富者,则必生爱慕,必思改交。已而又有所见,岁月不同,所好之人更为殊尤,则必徇其情志,舍旧谋新。昔时旧俗,以女从夫,贵贱既同,故能勉强久处。其亚洲旧俗,一男得兼数女,而女子被制于男,故虽极苦而勉强守之;然于人道自由、人权天赋之义,已逆背而不乐矣。今男女平等,各得独立,有始为士卒而后为君相,有始为士商而后为农工。执业迥殊,贵贱迥异,强其久合,其事甚难,一也。又男女平等,各自独立,虽复合约,不过为欢。至其财产各不相蒙,或因理财而他迁,或因避地而远去,必令弃其所业,远以相随,而人各有交,或难相负,此时随迁则难于弃业,恋职则不能随迁,而令永久仳离,既非人道之情,又损自由之分,其难二也。又旧俗据乱之时,夫妇之义专以传子姓,此为一男子之私意,故不得不强合以终身,夫妇永定,然后父子得亲。今世至太平,男女平等,各自独立,生人既养自公家,不得为一姓之私人而为世界之天民矣。男女之事,但以徇人情之欢好,非以正父子之宗传,又安取强合终身以苦难人性乎!即使强合,亦为无义。假令果有永远欢合者,原听其频频续约,相守终身;但必当因乎人情,听其自由耳,故不可不定期限之约,俾易于遵守,而不致强其苦难,致有乖违也。约限不许过长,则易于遵守,既有新欢,不难少待;约限不得过短,则人种不杂,即使多欲,亦不毒身。两人永好,固可终身;若有新交,听其更订;旧欢重续,亦可寻盟;一切自由,乃顺人性而合天理。

  夫古者有弃妇之文,孔氏犹三世出妻;又有出夫之义,韩非子称“太公者老妇之出夫也”。义合则留,不合则去,不强人情之不乐,甚得人道之宜。故今欧美之制皆有弃妇出夫之义,法国近者每岁夫妇离异之案万数,即中国法律亦有离异之文。然大地风俗,夫妇皆定于终身,其有离异,即犯清议:不訾其薄行寡恩,即议其择人不慎,否则议其治家无法,否亦以为异事笑谈。于是乡里私贬其轻薄,公府亦訾议其行谊,报纸加以讥诮,知识传为笑言,种种责备,令人不堪。故虽私恨甚深,不得不弥缝隐忍。夫夫妇者所以极静好之欢,得乐耽之实,乃人道之宜也。至于强为隐忍,则其苦难有不可言。太平之世,人皆独立,即人得自由,人得平等;若强苦难之,损失自由多矣,既不如乱世之俗立夫妇以正父子之亲,则何不顺乎人情,听其交欢,任立期限,由其离合;相得者既可续约而永好,异趋者许其别约而改图,爱慕之私可遂,则欢者亦欢,厌恶之意已生,则去者即去。法律所许,道德无讥,人人皆同,日月常见,乡里无所用其讥评,公府无所用其论议,报纸无暇以道及,知识不以为笑谈。凡人既无隐忍强合之心,即全世界并无离异告绝之事,人人各得所欲,各得所求,各遂所欢,各从所好,此乃真“如鼓瑟琴,和乐且耽”也。或今日虽不续约,而可重订后期,异时再为盟约,譬若故友重逢,亦如胶漆,岂若旧俗一有离异,以为覆水难收,即若仇雠相视哉!既得人权自由之义,尤得人道私合之宜,不特无怨女旷夫之叹,更可无氵㸒情奸案之事。夫奸氵㸒之案,遍于大地,溢于古今,虽有圣王贤吏万百亿千,治道化成,化行俗美,而终无术以弭之者也,盖人情有所不能禁故也。然因欲奸不得,谋诈并兴,暴力交作,或伤害人命,或破产倾家,或邻里相窃,或强弱相凌,或兄弟相残,或父子相争,甚至酿祸株连,蒙以甲兵,被于邦国。氵㸒祸之烈,自古为昭,故往哲畏之,以为大戒。然筑堤愈高而水涨愈甚,蚁穴不塞,卒于溃决。故防氵㸒愈严而氵㸒风愈盛,不若去堤与水,自无涨溃之虞。今世既大同,人人各得所欲,苟两相爱恋,即两订约盟,既遂其欲,复何所奸!若非本愿,则为强奸,乱世平世,刑兹无赦。然是时人得所欲,其事至易,人皆知学,其欲亦澹,亦何为冒犯刑诛为此强奸之事哉!故曰,行期约之事,则奸氵㸒永绝也。

  一、婚姻期限,久者不许过一年,短者必满一月,欢好者许其续约。

  一、立媒氏之官。凡男女合婚者,随所在地至媒氏官领收印凭,订约写券,于限期之内誓相欢好。

  一、女子未入学及学问未成不能领卒业凭照者,不能自立须仰夫养者,不用此权。

  此非大同人权自立之制也,以未至大同,姑立此制。盖今旧俗尚多,骤改必多不便,或女子终身受夫男之养而忽弃之,则于报礼不公;或男子疑女子而弃之,亦于生育之事未安。且女子所以能自立者,亦以其学问才识备足公民之人格,故许享有独立之权;若其未能备足公民之人格,则暂依附于夫以得养瞻,亦人情也。且使女子欲求得独立之权,益务向学,则人才日增,岂不美哉!

  从上所论,专为将来进化计。若今女学未成,人格未具,而妄引妇女独立之例以纵其背夫氵㸒欲之情,是大乱之道也。夏葛冬裘,各有时宜,未至其时,不得谬援比例。作者不愿败乱风俗,不欲自任其咎也。

 

猜你喜欢
  文公卷十四(起十年,尽十八年)·何休
  卷二十九·朱熹
  春秋辨义卷首六·卓尔康
  卷十六·李廉
  第八章 2·辜鸿铭
  卷六十六·程川
  卷一百五十四·山井鼎
  卷一·叶梦得
  卷十三·王道焜
  卷十五·季本
  卷十一·王质
  庄公·庄公五年·左丘明
  卷九·佚名
  卷四十二·佚名
  四阿鋡暮抄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零五·彭定求

        卷105_1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辛替否   洪慈均动植,至德俯深玄。出豫从初地,登高适梵天。   白云飞御藻,慧日暖皇编。别有秋原藿,长倾雨露缘。   卷105_2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王

  • 卷一·文珦

    钦定四库全书 潜山集卷一      宋 释文珦 撰四言古 尧任舜禹行 尧任舜禹圣化日煕二臣至德惟尧克知明良胥会徵庸弗疑佐命垂统股肱纲维行尧之道蚤夜孳孳上齐七政大录万几与人为善念兹在兹举相去凶咨牧授时执德

  • 列传第五十九 裴叔业 夏侯道迁 李元护 席法友 王世弼 江悦之 淳于诞 李苗·魏收

    裴叔业,河东闻喜人也。魏冀州刺史徽之后也。五代祖苞,晋秦州刺史。祖邕,自河东居于襄阳。父顺宗、兄叔宝仕萧道成,并有名位。叔业少有气干,颇以将略自许。仕萧赜,历右军将军、东中郎将、谘议参军。萧鸾见叔业而奇之,谓之曰:“

  • ●卷中(起建炎元年六月十三曰止六月终)·李纲

      六月十三曰,内降赦书一道,“门下:朕绍隆丕绪,夤御多方,置大器以求安,涉巨川而思济。勤于邦以图天下之逸,俭于家以资天下之丰,懔乎负荷之艰,惕若继承之重,膺受祖宗之贻燕,昭格穹昊之贶。临有开昌,期诞生元嗣。庚伏火见,协

  • 第九十九回 易总理重组内阁 夺汉阳复失南京·蔡东藩

      却说广西巡抚沈秉坤,系湖南善化人,闻湖北早起义师,湖南亦告独立,长江下游,大半响应,广西虽处偏隅,势不能免,不如由我倡起,免受黎军压制。当下召文武各官,密谋独立。藩司王芝祥、提督陆荣廷,首先赞成。再开谘议局会议,通过多

  • 卷第一百一十八·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晋纪四十〔起强圉大荒落(丁巳),尽屠维协洽(己末

  • 卷之六十七·佚名

    洪武四年秋七月辛亥朔存心录成 上览之谓诸儒臣曰朕观历代贤君事神之道罔不祗肃故百灵效祉休徵类应及乎衰世之君罔知攸敬违天慢神非惟感召灾谴而国之祸乱亦由是而致朕为惧每临祭必诚必敬惟恐未至故命卿等编此书欲示鉴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四十六·佚名

    嘉靖三十六年四月甲申朔时享 太庙命成国公朱希忠代○乙酉 嘉善公主尚冠 升南京光禄寺少卿徐餋正为尚宝司卿○丁亥 钜野王府奉国将军徤椹有罪发禁高墙降其子镇国中尉观烜为庶人椹父子淫虐禽兽行椹尝夺人子为奴不从则支

  • 序·佚名

    编《清代名人轶事》既成,有客过存,见而问曰:“子何为而作是书也?”应之曰:“吾欲使新国民取法乎近也。”客曰:“嘻,异哉!子之迂也。今之新国民,神驰乎五洲之表,思穷乎百科之精,方鄙夷汉唐为不足道,而奚屑问及前清,矧乎况而愈下,降至

  • 卷之九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卷一百五·陈祥道

    宋 陳祥道 撰射儀周禮司裘云王大射則共虎侯熊侯豹侯設其鵠諸侯則共熊侯豹侯卿大夫則共麋侯皆設其鵠【大射者為祭祀射王將有郊廟之事以射擇諸侯及羣臣與邦國所貢之士可以與祭者射者可以觀德行其容體比於禮其節比於樂

  • 传第十章·王夫之

    一第十章传,且俱说治国,故云“有国者不可以不慎”,云“得众则得国”,云“此谓国不以利为利”。洁矩之道、忠信之德、外末内本、以财发身、见贤先举、远退不善,凡此皆治国之大经,而可通之于天

  • 卷二十四·余萧客

    <经部,五经总义类,古经解钩沉  钦定四库全书古经解钩沈卷二十四长洲余萧客撰孝经孝经序仆避难于南城山栖迟岩石之下念昔先人余暇迷失子之志而注孝经郑氏注序【刘肃大唐新语九】孝经者三才之经纬五行之纲纪孝为百行

  • 深密解脱经卷第一·佚名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序品第一  归命释迦牟尼佛。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法界殿如来境界处。众宝赫焰一切庄严第一之处。遍至无量诸世界处。放大光明普照之处。无量善巧差别住处。无有分齐过分齐处。过

  • 卷第三十五·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三十五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杂蕴第一中无惭愧纳息第五之二云何惭云何愧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为广分别契经义故。谓契经说有惭有愧。虽作是说而不广辨。云何为惭云何为愧

  • 谋杀启事·阿加莎·克里斯蒂

    《谋杀启事》讲述的是:在平静的生活中找寻一点刺激不是容易的事,因此每到星期五,大家都看无聊的报纸,直到把犄角旮旯里所有“出售”、“征婚”等启事都翻看议论一番,才算是又度过了有点小乐趣的一周。但是,这个特别的周末,这

  • 洗髓经白话文·佚名

    养生经书。相传,后魏李明帝太和年间(公元477—500),印度达摩来华传教,于河南嵩山少林寺面壁9年,后来少林寺僧人在修缮达摩大师面壁处时,偶得一铁盒,盒中藏有《洗髓》、《易筋》两本经帖。

  • 西斋话记·祖士衡

    宋代文言轶事小说。北宋祖士衡撰。原书一卷, 《宋史·艺文志》著录,今已佚。原本《说郛》卷四中收录三则。从所存三则轶文看,本书为记朝野遗史之作,亦稍涉神异之说。 《钱俶》一则叙宋太祖即位后,钱俶亲奉职贡,辞归时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