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曾诞

  诞字敷文。崇宁间,守衡阳。宋史附见邹浩传。福建通志卷三十二云绍兴四年(1134)进士,未知即其人否?

  失调名

  草草山林职事,厌厌罢相情怀。

猜你喜欢
  卷四百三十四·彭定求
  无名氏·唐圭璋
  刘袤·唐圭璋
  卷二·王世贞
  北江诗话卷五·洪亮吉
  乐章集 全文·柳永
  论词随笔·沈祥龙
  编辑者跋·汪精卫
  卷一百九十八·陈思
  卷一百七·陈思
  卷四百·曹学佺
  御选明诗卷七十四·康熙
  22、夺门·蒲松龄
  苏诗续补遗巻下·施元之
  卷十五·范成大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43 ·佚名

    陈造 次韵魏知元 青楼琴客信超俗,俗外客子幸临辱。 定知略眼岁寒枝,肯负平生白头曲。 雌凰雄凤副所求,和鸣之乐方未休。 暗香痚影春借力,更看青子骈枝头。 陈造 次韵吴江陈学长送行二首 诗人

  • 后汉孝献皇帝纪四卷第二十九·袁宏

      建安元年(丙子、一九六)  春二月,执金吾伏完为辅国将军,开府如三公。   是时董承、张阳欲天子还洛阳,杨奉、李乐不欲。尚书上官洪言还洛之议,李乐辅洪。由是诸将错乱,更相疑贰。董承奔野王〔一〕,韩暹屯闻喜。胡才、

  • 卷之三百九·佚名

    光绪十八年。壬辰。三月。己未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安。至庚辰。皆如之。记注  ○诣丰泽园。演耕耤礼。  ○御黄幄。阅侍卫步射。记注  ○銮仪卫奏、大驾卤簿。不堪陈设。请

  • 第二十三章 春秋战国的竞争和秦国的统一·吕思勉

    文化是从一个中心点,逐渐向各方面发展的。西周以前所传的,只有后世认为共主之国一个国家的历史,其余各方面的情形,都很茫昧。固然,书阙有间,不能因我们之无所见而断言其无有,然果有文化十分发达的地方,其事实也决不会全然失

  • ◎多才李氏建殊勋·宣南吏隐

    各方对于直军之战胜,侈谈战迹,咸归吴氏,其实皆平日军学处长李济臣之有系统教育所收效果也。李名济臣,与吴佩孚同乡,日本士官毕业生,曾充北京武备学堂教习,精通英、法、日、德、俄五国语言,洞悉列强军制之内容,实地作战,饶有经验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五 列传二百三十五·纪昀

    列传金 【十三】○金十三梁襄路伯达 费摩亨沃哷忠 张大节 张亨巨构贺扬庭 焦旭刘仲 洙 李完马百禄刘玑【珫】 康元弼 伊喇益卢庸梁襄路伯达费摩亨沃哷忠张大节张亨巨构贺扬庭焦旭刘仲洙李完马百禄刘玑 【刘珫

  • 五六五 奉天府府丞李绶奏查办铁岭等处违碍碑碣情形折·佚名

    五六五 奉天府府丞李绶奏查办铁岭等处违碍碑碣情形折乾隆四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奉天府府丞臣李绶跪奏,为遵旨查奏事。窃臣奉旨查办神祠坟墓碑碣、村堡隘口门匾违碍字样,所有查出凤凰、岫岩二城、宁海、旅顺等处神祠

  • 傅琰传·萧子显

    傅琰字季王圭,是北地灵州人。祖父傅邵,曾任员外郎。父亲傅僧南齐书..,曾任安东录事参军。傅琰姿仪美妙,初仕任宁蛮参军,本州主簿,宁蛮功曹。宋朝永光元年(465),补诸暨武康令、广威将军,出任尚书左民郎,又任武康令,将军如故。出

  • 王鼎传·脱脱

    王鼎,字虚中,涿州人。年少时好学,在太宁山居住数年,博览并通晓经史。当时马唐俊在燕、蓟一带有擅长著文之名,适逢上巳节,他与志同道合的几位士子在河边举行祓禊之祭,饮酒赋诗。王鼎偶然造访赴席,唐俊见他看上去朴质无华,安排他

  • 卷二百五十·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五十明 杨士奇等 撰水利宋仁宗时知陈州宋祁乞开治渒河奏曰臣知寿州日伏见本州安丰县有芍陂自古所传元引龙穴山水及渒河水入陂每岁灌田万顷近年多被泥沙淤淀陂池地渐高畜水转少龙穴山

  • 卷十七·曾巩

    马仁瑀,魏郡人。年十六,委质周祖帐下,力挽弓二百斤,世宗命卫士习射苑中,仁瑀独挽强,百发百中,赐锦袍、束带。从世宗亲征刘崇,王师不利,仁瑀谓众曰:‘主辱臣死。’因跃马大呼,引弓连毙将卒数十,士气始振,崇遂败。随世宗征

  • 卷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十二吏部十一稽勲清吏司诸司职掌郎中员外主事掌邦国官人之勲级旧制文武勲俱隶本司掌行後文勲及公侯伯授勲者归本部验封司武勲归兵部武选司今存诸司职掌旧文於此【文勲後仍归本司】凡文职官员一品

  • 杂篇·渔父第三十一·庄子

    [题解]《渔父》以虚拟人名名篇。本篇的主旨是通过渔父批判了孔子的作为和儒家的仁义、忠贞、慈孝、礼乐的思想。在“孔子游乎缁帷之林”段落中,指出孔子的仁是“苦心劳形以危害其真”的有害的观点,相距

  • 卷十九·道世

    △敬僧篇第八(此有四部)▲述意部第一夫论僧宝者,谓禁戒守真,威仪出俗。图方外以发心,弃世间而立法。官荣无以动其意,亲属莫能累其想。弘道以报四恩,育德以资三有。高越人天,重逾金玉,称为僧也。是知僧宝利益,不可称纪。故经曰:纵

  • 七佛父母姓字经·佚名

    失译附前魏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国中有妇人。子字无延。因号无延母。佛将五百比丘。到无延母家。殿上坐饭。饭已有数十比丘。于屏处相与共语言。佛是我所尊事神无极。佛自在意变化。何等不作知已去佛及当来佛。

  • 激书·贺贻孙

    一名 《水田居激书》二卷 ( 《四库提要》作无卷数)。明贺贻孙撰。此书二卷,二十三篇。自称“深感夫激我者成我之德,故记而述之,”名以《激书》。内容多为愤世疾俗之谈,且证以近事。有的则举古事,易其姓名,借以立议,如《太平

  • 先秦诸子系年·钱穆

    又名《先秦诸子系年考辨》。钱穆著。作者认为过去人们考论诸子年世,不免三病:“各治一家,未能贯通,一也;详其著显,略其晦沉,二也;依据史籍,不加细勘,三也。”(《自序》)于是广采各种资料,上溯孔子生年,下及李斯卒年,

  • 达变权禅师语录·佚名

    清显权撰,海澄等编。五卷。卷一至卷三收住明州慈溪县五磊山灵峰禅寺语录。卷四至卷五收颂古、垂问、偈、佛事。收入《明嘉兴大藏经》二十九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