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春阿氏案

光绪晚年,京师有一奇案,几与前此之四大奇案并称。后虽雪昭,而罪人未诛,冤者又已卒,诚憾事也。初,满人某者,居东城某胡同,有世职食禄,不事事,娶妻亦旧族,即春阿氏是。有后母年尚少,夙著艳名。父死,颇不安于室,然亦未有新著之秽史也。氏貌美而性烈,然事姑孝。满俗:姑媳之间,礼节繁缛,凡早晚问安,以逮饮食、起居、坐立、言动之细故,无不严辨尊卑上下。姑虽年少于媳,而名分所在,责备綦苛,且生性奢糜骄倨,又家渐中落,奴婢星散,至中馈■圊之事,亦须媳代之,而氏服劳奉养,迄无怨言。某性颟顸,嗜酒与博,既不更事,复难养家。氏守常禄及出私蓄以附益之,不足则恒忍饥,人皆知其贤。无何,姑之丑史渐著,所欢者为某旗佐领。禄入亦不敷,则更绍介他金店友以分其劳,故某之门渐如市,秽声四播。某时闻同辈中讥刺,疑之,始留心窥察,信,则大愤,声言欲与金店友为难:非得千金,将擒而置之步军衙门。语且侵佐领。二人惧,以告后母。后母谓:“是混混者妄言耳,尽听之,彼必无奈何。”一日,俟金店友既入,彼竟伏人于门侧,俟其出,要击之。金店发长跪求释,署券百金始罢,自是不敢复至。后母知之,恨甚,自是常外出不复归。

会母有侄某者,亦无赖,与某素不相能,平日见面不交一语。

母既憾某不已,思维侄可制之,乃嘱金店友以财餂侄,侄果愿效驰驱。是晚,母忽返,侄挽他友醉某以酒,扶掖而归。则见妻房中一男子翩然出,一瞥不见。大怒觅之,诟厉不已,抶其妻无算。妻以其醉,忍受之,不与较。久之,鼾寝矣。姑召媳入,语某无礼状,反劝慰媳。氏言:“彼醉,儿不与较可耳。

业已如此,抱怨亦奚益?”谈良久,始归房,乃从旁榻寝。盖某性暴烈,酒后恒不令氏同卧,或非招之,氏不敢自由行动也。

比醒,天已黎明,某殊无声息。氏意彼酣恬,亦不为意。出房如厕,过姑室窗外,灯火荧荧,犹闻人亵语,太息不已,自言:“家道如此,何以持久?”欲乘夫醒婉劝之。入房审视,不觉惊晕,盖夫已僵卧血泊中,颈上刀痕缕缕,亦不知于何时被人杀死矣。出房惊呼:“有盗!”姑跃而起,若预知者,问:“安得有盗?盗安在?”氏不能对。姑入视某状,大哭曰:“杀吾儿者,必记日间痛抶之仇也。”因立命人缚氏鸣官。氏乃悟陷害之故,自思身命如此,辨亦无益;但此非美名,即亦不承,官其奈我何?既付有司,姑历述当日夫妻反目状,且及房中有男子窜出事。官知为暧昧,而疑氏朴素婉笃,非不贞者,姑妖淫若此,情大可疑。然氏但供其夫不知为谁何所杀,亦无房留男子事,而绝不及姑之有外遇。及访舆论,人言凿凿,皆指斥姑,顾不可据为定谳。以言导氏,氏终不肯承。或私劝之,则曰:“妾命薄,业嫁此家,复何恨?姑虽有外遇,但与杀人是否有涉,吾未目击,徒扬其丑何为?吾甘死于此。苟不能昭雪,亦命也。”始终不言,历问官三五,矢不移,案悬不能结。

无何,氏得疾,死狱中。某官始访得姑侄杀人状,而侄亦亡命黑龙江,已死。惟姑犹存,欲惩治之,而为氏旌表。革命事起,遂未果。

猜你喜欢
  卷一百九十五 表三十五·赵尔巽
  粤游见闻·瞿共美
  卷一通论·郑观应
  卷二百六十一·杨士奇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佚名
  卷之一百五十一·佚名
  第六十六册 天命十年八月至十月·佚名
  通志卷一百三十四·郑樵
  卷九·傅恒
  卷七·吴缜
  龙朔·周绍良
  §第四章 论中国自取瓜分之由·梁启超
  世宗宪皇帝谕行旗务奏议卷二·允禄
  汉昭帝·苏辙
  八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徐元杰·唐圭璋

      元杰字仁伯,信州上饶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第一。嘉熙二年(1238),秘书省正字。累官国子祭酒、权中书舍人,拜工部侍郎。淳祐五年(1245)卒。谥忠愍。有梅埜集。   满江红   以梅花柬铅山宰   似玉仙人,三载相见,西湖清

  • ●卷一·袁嘉谷

    诗话之兴,其权舆孔孟乎?阮文达《诗》《书》古训辑为专书,阮著之外,拟辑为古诗话。上自先秦,下迄隋室,广搜子史,旁及稗书小说,凡论古人诗,纪今人诗,及夫有为而作者,钞本文,详始末,注原书,以著唐宋后诗话之所由防,殆亦一佳书矣。今传诗

  • 第二折·郑光祖

    (田能同徐弘吉、徐弘义领卒子驾鹰引犬打旗上)(田能云)莫乃田能是也。同众官来到此郊野外,大小三军,布下围场,公子这早晚敢待来也,将围场摆开者!(徐弘吉云)将军,摆布严整了也。(田能云)公子敢待来也。(齐公子同晏婴、祗候跚

  • 卷三百五十二·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五十二琼花类【附瑶花 琪花】长短句赋得琼花观送人     【眀】刘 溥琼花观在江都云月馆仙人居无双亭前一方地昔日琼花今已无玉女香车游碧落回首人间尘漠漠重栏空防八仙

  • 卷一百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四萧至忠萧至忠德言曾孙少为畿尉以清谨称神龙初自吏部员外擢御史中丞迁吏部侍郎掌选事请谒杜絶寻迁中书侍郎兼中书令睿宗立出为晋州刺史先天二年复为中书令与窦怀贞魏知古崔湜陆象先徐坚

  • 张中孚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张中孚(生卒年不详)字信甫,号长谷老人。世居安定(今甘肃宁县),后徙张义堡(今宁夏固原西南)。父张达仕宋至太师,封庆国公。宋徽宗朝,以父荫补承节郎。天会九年(1131)入金,为镇洮军节度使兼泾原路经略安抚使,改陕西诸路节制

  • 卷四百十三 列传二百·赵尔巽

      曾国荃弟贞干 沈葆桢 刘坤一   曾国荃,字沅甫,湖南湘乡人,大学士国藩之弟也。少负奇气,从国藩受学京师。咸丰二年,举优贡。六年,粤匪石达开犯江西,国藩兵不利。国荃欲赴兄急,与新授吉安知府黄冕议,请于湖南巡抚骆秉章,使

  • 卷之二百五十四·佚名

    成化二十年秋七月乙酉朔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门之神○兵部臣奏泰宁等卫夷人欲从辽东开原入贡兼报虏情缘三卫入贡之路旧例俱从永平之喜峰口无自开原入者况今大同宣府屡报虏势东南此地正其入寇之冲难从请宜令辽东镇守官

  • 卷之九百六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五十八·佚名

      顺治八年。辛卯。秋七月。丙子朔。享太庙遣贝子巩阿岱行礼。  ○谕刑部等衙门朕今八年二月初十日上昭圣慈寿皇太后尊号。恩诏颁发。自二月十一日昧爽以前凡罪在应赦者。内外各衙门自应遵诏奉行。数月以来。问

  • 张仪列传第十·司马迁

    王学孟 译注【说明】张仪列传与苏秦列传堪称姊妹篇。苏秦游说六国,张仪也游说六国;苏秦合纵以燕为主,张仪连横以魏为主,文法也一纵一横。他们都是以权变之术和雄辩家的姿态,雄心勃勃,一往无前,为追求事功而

  • 梁武丁贵嫔传·李延寿

    武丁斌嫔名字叫令光,谯国人。祖父在襄陽担任属官,于是便居住在沔水北面的五女村,寄居在刘惠明的家中。丁斌嫔出生在樊城,刚产下来时候具有一种奇异的神光,满屋紫气,所以便以“光”做名字。相面的人说她“一定会大贵”。少年

  • 129.檀道济唱筹量沙·林汉达

    宋武帝刘裕在南方建立了宋朝后,过了十九年(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拓跋是姓,焘音dào)灭了十六国中最后一个小国北凉,统一了北方。从东晋灭亡后的一百七十年的时间里,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南北两个政权对峙的局面。南朝先后

  • 卷二十六·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二十六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尚书注疏第十五存旧尚书注疏卷第十四【宋板】召诰考异古本经锡周公曰拜手稽首拜上有□字谨按古本敢字作□説见于古文考 无疆惟休无作亡下皆放此 天迪从子保

  • 卷十三·夏良胜

    <子部,儒家类,中庸衍义钦定四库全书中庸衍义卷十三    明 夏良胜 撰诚明之义 【治己之诚 应物之诚自知之明 知人之明】无妄元亨利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程頥曰无妄者至诚也至诚者天之道也天之化育万物生生

  • 卷二百六·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二十五复次善现,精进波罗蜜多清净故色清净。色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何以故?若精进波罗蜜多清净。若色清净。若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精进波罗蜜多清净故受想行识清净。受想行识

  • 律宗会元卷中(止戒体终)·守一

    出家修道理观为本(事钞沙弥篇。业疏受戒篇。约教摄机。观列三位。意使初入道人。所修诸行。莫不皆以理观。而为本焉)。事钞(下四)云。但出圣道。无始未曾。皆由着世。惯习难舍。今既拔俗。必行圣业。经中乃多。要分三

  • 考功集·薛蕙

    十卷。明薛蕙 (1489—1541)撰。薛蕙,字君采,毫州(今属安徽省)人。年十二能诗。正德九年 (1514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后官至吏部考功郎中。薛蕙于书无所不读,学者重其学行,称为“西原先生。”著有《考功集》、《西原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