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詹体仁传

詹体仁字元善,建宁浦城人。其父詹忄造,与胡宏、刘子..交游甚多,被调任赣州信丰县尉。金人背弃盟约后,詹忄造拜见张浚陈述了灭金之计,张浚召他为属下。詹体仁在隆兴元年(1163)考中进士,被调任饶州浮梁县尉。郡府呈上詹体仁捕捉盗寇的立功状建议加以赏赐,詹体仁说:“因此而受赏,不是我的本意。”婉言谢绝了赏赐。詹体仁任泉州晋江县丞。宰相梁克家是泉州人,他向朝廷推荐詹体仁。詹体仁进入朝中为太学录,被升为太学博士、太常博士,调任太常丞,摄金部郎官。

光宗即位后,詹体仁任提举浙西常平官,拜为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就任司农少卿。詹体仁奏请蠲除各郡积欠的应交纳的赋税一百余万。有逃跑的士兵一千人进入大冶境,他们用铁铸钱,剽掠财物,骚扰百姓。詹体仁告诫驻地军队统帅“:这里离京师一千多里,如果等到向上面请示得到回音,敌人的势力已十分嚣张了。应立即加以讨伐。”统帅按照他的意见行事,乱党全部散去。

詹体仁拜为太常少卿,他晋见光宗对话时,首先就陈述父子之间恩情至为深厚的道理,说:“《易经》在《家人卦》之后就是《睽卦》,《睽卦》的上九爻辞说:‘见到满身是泥的猪,观到装满着鬼的一辆车子,先张开弓,又放下弓,因为不是敌人,却是亲家迎婚。前行,遇雨则吉祥。’当人极度怀疑而至迷惑时,凡有所见都以为是敌人,却不知道其实是他们的亲人啊。孔子解释道:‘遇雨则吉祥,是因为种种疑惑都没有了。’大体说来,人伦天理,会有隔阂却不会中断消失,当其正处在隔阂不通之时,人们就会心情不畅,郁闷烦乱,似乎难以终日,等到突然清醒明白,烦郁一下子消融释放,如遇霖雨,这是何等欢悦舒畅啊!窃以为陛下神人之心光明融和,圣者之度恢宏豁达,所有怀疑之事,一朝涣然而解而有如拨开的雾,见及日月,好好地畅述天伦之情,以承接太上皇和皇太后的欢心,以满足亿万人民的期望。”当时皇上因为心中疑虑成疾,很久没有到重华宫去看望孝宗,所以詹体仁引用《易》人与人相互离别孤独的经义,来开导宽解皇上的心。

孝宗驾崩,詹体仁率领同僚上疏坚决反对光宗做出的决定,请皇上到重华宫亲自主持祭礼,其言辞十分恳切。当时赵汝愚将要制定大策,外庭无人参加商议,赵汝愚密令詹体仁及左司郎官徐谊把意见传达给少保吴琚,请宪圣太后垂帘听政定下决策。宁宗登位后,天下安定,詹体仁与各位贤者私下称赞赵汝愚做出了大贡献。

当时讨论大行皇帝谥号,詹体仁说:“寿皇圣帝事奉德寿皇二十多年,奉献了天下所能有的最好的奉养,居丧三年间,不穿常服,汉唐以来从未有过,应赠谥号‘孝’。”最终采用了詹体仁的意见。孝宗将要被入殓,詹体仁说:“永阜陵地势低下,不能使神灵得以妥善安置。”詹体仁与宰相意见不同,被任命为太府卿。不久为直龙图阁、福州知州,言官竟由于他以前议论过山陵之事而罢免了他。詹体仁退任后居住在較川,每天以经史自娱,人们没有能窥视到他的内心的。

起初,詹体仁出使浙右,当时苏师旦以胥吏身份主管役事,后倚仗韩..胄的势力跻身为大官,到这时他派人来献殷勤。詹体仁说:“小人得到天子的器重,其灾祸来到没有几日了,不要玷污了我。”不久,苏师旦果然失败。

詹体仁恢复直龙图阁、静江府知府之职,搁置十县税钱一万四千,蠲免杂赋八千。詹体仁被任守鄂州,拜为司农卿,又任总湖广饷事之职。当时年成不好百姓难以吃饱,詹体仁不等请示,自做主张发放仓中粮食以赈济百姓,事情过后才报告皇上得知。

韩..胄建议扩大疆域,一时间大家争相谈论军事以谋求进升。詹体仁上书给朝廷,说军队不可以轻举妄动,应养精蓄锐等待时机。皇甫斌自以为是将家之子,好谈兵,詹体仁与属下谈论时说他必定失败,结果果然如此。开禧二年(1206),詹体仁死去,终年六十四岁。

詹体仁特别聪明勤勉,有超人之品行,又博览群书。少年时跟随朱熹学习,以心存良知、慎于独处时之所为为根本。写文章明白畅达,穷究各种道理。周必大当政时,詹体仁曾上疏推荐了三十多个人,都是当时世上的知名士人。郡人刘德秀早年跟随他游历,曾问以居位治民之法,詹体仁说:“尽心、平心而已,尽心就心中无愧,平心就不会有偏袒。”世人信服他的言论正确。

猜你喜欢
  志第三十五 选举志下·欧阳修
  卷二·孙盛
  卷第九十六·胡三省
  东汉会要卷三十三·徐天麟
  第二十九回 御医·德龄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十·佚名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一·佚名
  ◎日历新景·李定夷
  清季台湾洋务史料 三·佚名
  一一六八 浙江巡抚琅玕奏缴换《通鉴纲目续编》部数折·佚名
  高帝本纪·萧子显
  大食传·欧阳修
  刘钅奇传·脱脱
  第九章·管子内政治之条目·梁启超
  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韦能谦·唐圭璋

      能谦,韦寿隆之侄,曾临四安税。寿隆,馀杭人。元丰八年(1085)进士。靖康间给事中。   虞美人   风清日晚溪桥路。绿暗摇残雨。闲亭小立望溪山。画出明湖深秀、水云间。   漫郎疏懒非真吏。欲去无深计。功名英隽满

  • 卷六百七十四·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七十四郑谷郑谷字守愚袁州人光启三年擢第官右拾遗历都官郎中幼即能诗名盛唐末有云台编三卷宜阳集八卷外集三卷今编诗四卷感兴禾黍不阳艳竞栽桃李春翻令力耕者半

  • 卷第二百七十六·胡三省

    后唐纪五〔起强圉大渊献(丁亥)七月,尽屠维赤奋若(己丑),凡二年有奇。〕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中之上天成二年〔(丁亥、九二七)〕1秋,七月,以归德节度使王晏球为北面副招讨使。〔乌震既死,以王晏球代之。按薛史,是年七月甲辰诏曰:「

  • 卷六 贪十三案·丁耀亢

    一、石崇贪劫奢亡晋石崇,字季伦,生于青州,故小名齐奴。少敏慧,勇而有谋。父芑临终,分财与诸子,独不及崇。其母以为言,芑曰:&ldquo;此儿虽小,后能自得。&rdquo;年二十余为修武令,有能名。入为散骑郎,迁城阳太守,伐吴有功,封安阳乡侯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八·佚名

    弘治十六年四月丁酉朔○孟夏季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灶之神○升山东布政司左参政缪昌为四川右布政使○己亥○升湖广武昌府知府□政为山东布政司左参政○辽东管粮郎中王济以岁荒籴贵边饷不允请支取本处税课司局等银并明

  • 卷之三百六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五·朱轼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史传三编  钦定四库全书史传三编卷五大学士朱轼撰名儒传五宋谢良佐谢良佐字显道寿春上蔡人始务记问为该博及见明道举史书不遗一字明道警之曰可谓玩物丧志良佐闻语汗浃背面发赤明道乃曰即此是

  • 二八 西兴渡江·周作人

    “七月三十日,晴。晨至西兴,落俞天德行。上午过江,午至斗富三桥沈宏远行,下午下驳船,至拱辰桥,下大东小火轮拖船。”日记上简单的记载如此,现在来说得稍为详细一点吧。西兴是萧山县的一个市镇,也即是由绍兴西郭北海桥到杭州的

  • 卷三十上 苏竟杨厚列传第二十上·范晔

    (苏竟、杨厚)◆苏竟传苏竟字伯况,扶风郡平陵人。平帝之世,苏竟以通晓《易》为博士讲《书》祭酒。善图纬,能通百家之书。王莽时,与刘歆等共典校书,拜为代郡中尉。当时匈奴扰乱,北部边疆多罹其祸,而苏竟的代郡竟完整平安。光武即

  • 毛吉传·张廷玉

    毛吉,字宗吉,余姚人。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被授予刑部广东司主事。该司管辖锦衣卫。锦衣卫卒刺探百官阴事,他们以片纸入奏,官员即得罪,公卿大夫无不惊恐不安。他们公开请托,轻侮官员,即使有罪被交给刑部,也没有人敢鞭打他们

  • 名公书判清明集卷之九·佚名

    户婚门违法交易已出嫁母卖其子物业蔡久轩本司昨因徐氏诉其子不孝,以事干风教,遂与追究。今子母到官供对,则知徐氏乃陈师言之继妻,元乞养一子,曰绍祖,又亲生二子,绍高、绍先,及女曰真娘。师言死,徐氏自将夫业分作五分,乞养之子一

  • 卷五十八·纪昀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厯代职官表卷五十八防将游击等官国朝官制将【正三品】直八人山东九人山西十有四人河南五人江南十有一人江西六人福建十有四人浙江七人湖广十有三人四川八人

  • 卷三十三杂税一·冯煦

    田房契税顺治四年定例,凡买卖田地、房屋,必用契尾,每两输银三分有奇。契价银一两,完税正银三分,耗银三厘。康熙十六年,题准增各省契税。皖省州县,自五百两至百两不等,惟霍山、临淮、五河、怀远、定远、灵璧、虹县等处无定额。

  • 提要·陆淳

    【臣】等谨案春秋集传纂例十卷唐陆淳撰葢释其师啖助并赵匡之説也助字叔佐本赵州人徙闗中官润州丹阳县主簿匡字伯循河东人官洋州刺史淳字伯冲呉郡人官至给事中后避宪宗讳改名质二程遗书陈振孙书録解题及朱临作是编后序

  • 卷十四·夏良胜

    <子部,儒家类,中庸衍义钦定四库全书中庸衍义卷十四    明 夏良胜 撰三重之义 【因革之礼 郊祀之礼 宗庙之礼朝廷之礼 正乐之礼】履象曰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程頥曰君子观履之象以辨别上下之分以定

  • 佛说频婆娑罗王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中。与大苾刍众俱。皆是法中耆旧大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办。除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证得解脱。如是之众满一千人。尔时世尊而起思

  • 卷下(之四)·道宣

    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之四)瞻病送终篇第二十六就中即二。如门分别。初瞻病中略为四位。一制意。二简人是非并供养法。三安置处所。四说法敛念。制意者夫有待之形多诸婴累。四大互反六府成病。若不假相提接。薄命

  • 阴丹内篇·佚名

    阴丹内篇,撰人不详。似出于宋元间。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清部。此篇不足七百字,言阴丹秘诀,其丹法以采阴炼阳为纲要。所用药物为紫廷红铅、玉蜂琼浆、丹壶炎光,三物以斤两计之,文武火锻之。「以铅聚汞,以汞聚神,以神守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