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三百六十七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稽察内七仓大臣稽察会同四译馆事务加一级随带加六级军功加三级纪录五次臣花沙纳经筵讲官文渊阁提举阁事兵部尚书总管内务府大臣镶白旗满洲都统稽察内七仓大臣管理宗人府银库左翼幼官学宁寿宫圆明园等处精捷营御茶膳房御药房太医院造办处事务随带加十八级臣阿灵阿副总裁官经筵讲官兵部尚书随带加六级纪录二十次臣周祖培等奉敕修

道光二十二年。壬寅。二月。庚辰朔。谕军机大臣等吴其浚奏、筹画收复通城。并查明通城匪徒闻官兵四路齐进。逃回崇阳各一摺。据称署提督台涌前赴临湘扎营。计复通城。又称该县绅士纷纷赴营。咸称匪徒闻知官兵前来。一时窜回崇阳。经绅士引导兵丁。前往城内查看。并摉获匪徒二十余名等语。该逆等因崇阳贼众。前往附合。现在崇阳业经收复。首逆钟人杰等又复就捦。所有逃往各匪。无可纠结。必四路逃窜。通城贼匪本少。其势甚孤。该抚已札派蕲州知州劳光泰、入城办理一切事宜。如能挨户清查。将良民剔出。该匪亦无可藏匿。是此时毋庸进兵攻剿。全在摉拏零星贼匪。净绝根株。其该处痞棍。亦须实力查拏惩办。不可稍留余孽。致贻后患。着吴其浚台涌。察看情形。傥裕泰派兵前来会同收复通城。诸事办理妥协。吴其浚即回省城办公。或暂留台涌酌带亲随兵丁。各路摉查贼匪。严究有无党羽分散他处。核实惩办。勿令漏网。其余所调各兵。着即饬令归伍。以节糜费。所有此次军需。着该抚核实作正报销。毋令浮滥。亦不必捐办。将此由四百里谕令知之。  

○又谕、有人奏、襄阳匪徒成党。请饬该督抚及早缉治一摺。据称风闻湖北襄阳县北乡黑龙集凹里加家罔地方。抢案林立。其着名匪犯余均道等四十余人。叠犯命案。均未议抵。复有纠抢连劫各案。至今并未呈报。该县捕役包庇各匪。表里为奸。该县知县汤誉光、既畏该匪强横。不敢究办。复性情疏懒。兼嗜摴蒱。不足以资整顿。又另片奏、郧阳府属之房县知县施仲麟、曾经民人在都察院控告浮收。该县条粮不过三千石。充当粮书者至百余人之多。地方受其扰累各等语。匪徒扰害良民。全在地方官平日留心察访。消患未形。若如该御史所奏凶徒结党。肆意横行。地方官全不究办。以至该匪等目无法纪。必致酿成巨案。着裕泰、赵炳言、即将摺内所指各犯。密加查访。严拏惩治。并查汤誉光、施仲麟、如有劣迹。据实参办。毋稍徇隐。原摺片钞给阅看。将此谕令知之。寻奏、襄阳县匪徒余均道、因窃割张连举地内麦穗。致将向阻之张四十儿、用刀扎伤。旋即平复。应照斗殴例。拟发近边充军。余黑积伙同徐怌礼等行窃张玉华家。现在尚未结案。自应从重问拟。此外实无纠仓连劫之事。未获各犯。获日另行究办。县役丁正全等讯无包庇情事。该县知县汤誉光、亦查无劣迹。房县知县施仲麟、被摉勒折浮收之案。俟人证解到。即行审办。下部议。从之。  

○又谕、据吴其浚奏、现获甘三黎形蜓二犯。形状凶狡。本系痞棍。并不剃头。供称甘心从逆者俱不剃头等语。此等痞棍。甘心从逆。其党羽自必众多。若不趁此时摉捕净尽。必致贻患将来。着裕泰密行查访。该匪等是否于从逆之后。始不剃头。抑系痞棍恶习。平日即不剃头。着查明据实覆奏。如有不法情事。务当随时缉拏。严行惩办。以净根株。将此谕令知之。寻奏、湖北首逆钟人杰等数名。并其头目于滋事后即不剃头。此外附从各犯。仍照常剃头。实无痞棍平日蓄发情形。惟从逆余匪。恐有窜匿。现已委员分赴各处摉查。以期净绝根株。不留余孽。报闻。  

○辛巳。以举行仲春经筵。遣官告祭奉先殿。传心殿。上御文华殿经筵。直讲官裕诚、龚守正、进讲中庸言顾行行顾言。讲毕。上宣御论曰。天道至教。不外乎蒸民日用之间。圣人至德。祇求乎言行相符之理。道贵交修。功由实践。如中庸所谓言顾行行顾言者。洵入德之始基诚身之要务也。盖本天之所以范乎人者。而奉为持循。即本天之所以牖斯民者。而敷为训典。言与行本一原也。自世之人歧而视之。复泛而求之。于是乎言与行不相符合遂日流为无所忌惮之势。惟君子不以大言苟为异。为其行之约而精也。不以琐言苟为同。为其行之扩而大也。言必践之以行。斯言有所不敢肆矣。不以奇行欺人。为其言之近而赅也。不以惰行自弃。为其言之勉而赴也。行必践乎其言。斯行有所不敢宽矣。夫言行之相符必由于言行之相顾。然则民之质也。即圣之功也。有所顾则为君子。而无所顾则为无忌惮之小人矣。可不慎与。直讲官关圣保、潘锡恩、进讲书经安民则惠。讲毕。上宣御论曰。天生民而立之君。所以安之也。古之圣人。存心于天下。加志于穷民。悯万姓之其咨。虑群生之昏垫。一民饥。曰我饥之。一民寒。曰我寒之。一民有罪。曰我陷之。信乎其有以乂安之矣。而皋陶谟之言安民则惠。犹曰惟帝其难。何也。夫安民之道。莫大于政教。而行惠之实。莫要于敬勤。天秩天叙。教原于天。所以安民性也。敬以施之。则典礼协而民性纯矣。天命天讨。政原于天。所以安民生也。勤以施之。则政事当而民生遂矣。况夫天聪明。天明威。民心所存。即天心所寄。天不忍黎庶之阻饥。君敢任府事之不治乎。天不忍彝伦之攸斁。君敢任董劝之不明乎。惠迪者天之道惠爱者君之仁。允迪厥德。用保乂安。诚戛戛乎其难之也。若夫寅恭之谊。懋勉之劳。君咨之。臣亦赞之。岂弟君子。惠我嘉师。是又有赖于天工人代者矣。礼成。上幸文渊阁。赐讲官及听讲诸臣茶。复赐宴于本仁殿。  

○幸圆明园。  

○诣绮春园问皇太后安。  

○谕内阁、昨据吴其浚奏、筹画收复通城。并称该县匪徒逃回崇阳。委员入城摉拏余匪。安抚居民等语。本日复据裕泰等由六百里驰奏、收复通城县城。续获逆党一摺。览奏欣慰。据称首逆钟人杰攻占通城后。派令逆党汪敦族为伪知县。随带崇阳匪徒千余人。在彼据守。嗣闻官兵分道进剿。即将汪敦族招回。派令但扶泷为通城伪官。该县士民探闻崇阳各逆首就捦。即于正月二十二日。将据城逆党但扶泷。及要犯但十、沉长、捆送行营。现派文武员弁驰往安抚居民等语。此次逆匪先后占据两城。扰害地方。经裕泰、刘允孝、带兵屡次挫其凶焰。又经吴其浚台涌堵截去路。不致蔓延。该督抚提督等调度有方。克期蒇事。尚属妥速。除裕泰、刘允孝、业经加恩。湖北文武员弁。崇阳绅民义勇。已饬令保奏外。吴其浚、台涌、防堵出力。均着交部从优议叙。所有湖南派出之文武员弁兵丁义勇等。着吴其浚、台涌查明实在出力者。咨部议叙。通城县绅民向义输诚。缚献据城逆犯。甚属可嘉。着裕泰查明保奏。候朕施恩。但扶泷、但十、沉长、三犯。着裕泰审明后。即于该处正法。裕泰仍当派委妥员。安抚两城居民。各复旧业勿令失所。其善后一切章程。悉心筹议办理。将此通谕中外知之。  

○谕军机大臣等、昨据吴其浚奏、筹复通城。并摉获匪徒。安抚居民各情。本日复据裕泰等由六百里驰奏、收复通城。并续获据城逆党一摺。已明降谕旨宣示中外矣。现在两城收复。首逆就捦。余匪恐尚未摉查净尽。楚省南北。界连湖湘。出没易于藏奸。着该督抚提督会商。饬属分投摉拏。勿使稍留余孽。致贻后患。两城骤遭蹂躏。居民不无播迁之苦。并着妥为安抚。俾人人各复旧业。所调兵丁。迅即撤回归伍。招募各处乡勇水手。亦着于奖励后分别解散。其善后一切章程。务即妥筹核办。以靖闾阎。据裕泰奏湖南委员通判唐凤德。赴通城县将匪犯数名带去问供。未奉令檄。擅离卡所。办理隔省招抚事件。查明另行核奏等语。该员唐凤德。系奉该抚差委。两省军务。系一督臣统辖。原不应分畛域。该督所请另行查奏之处。着毋庸议。其唐凤德所获匪犯。着解往湖北。交裕泰一并审办。将此由四百里各谕令知之。  

○护盛京将军道庆奏、辽阳等处。上年被水成灾。遵旨散赈。查该处旗民。惯食杂粮。照例每米一石。折银六钱。又附近灾区。粮价昂贵。随时察看情形。酌借口粮。从之。  

○壬午。遣官祭文昌帝君庙。  

○谕内阁、刘韵珂奏、军需项下动支银两等语。扬威将军等所委各员。及地方绅士。分赴各处筹办攻剿事宜。需用银两。均系在省局。及绍兴粮台。曹江粮台。乍浦支应局支领。又将军参赞到浙后。陆续札提银钱应用。均经各局台如数批解。所有上年十一月起。至本年正月二十一日止。共支提过银五十七万四千三百两零。着准其于军需项下。作正开销。事竣核实报部。  

○又谕、刘韵珂奏、请将监造军器未能合法各员分别议处。并自请议处一摺。浙江金华等府。及永康县承办鸟枪腰刀各件。多未合用。验收委员。亦未能严加厘剔。当此军务紧要之时。若不分别示惩。不足以资整顿。所有承造鸟枪之金华府知府崇福。温州府知府于鼎培。嘉兴府知府刘荣熙。处州府知府恒奎。署衢州府事拣发知府珠熉。前署永康县县丞事试用县丞杨肇修。承造腰刀之永康县知县罗超曾。验收鸟枪之抚标中军参将尚安泰、验收腰刀之城守营把总闻继昌、俱着交部分别议处。仍将各枪刀勒令承造各员等赔修配用。刘韵珂着交部察议。其丁忧嘉兴县县丞龚振麟、承造鸟枪。不合用者亦有四杆。惟制造各项军器。为数甚多。着有劳绩。据该抚另片保奏。着加恩免其议处。并准其仍留浙江军营。以资驱策。事竣后再行饬令回籍。  

○谕军机大臣等、奕经等奏、徵调兵丁。招募勇壮。均已到齐。克期进剿。并将各路调拨情形。开单绘图呈览一摺。览奏欣慰。此次进兵收复各城。分路会齐。明攻暗袭。该逆受创之后。必四路分窜。该将军等已虑及乍浦海宁上海等处。恐为逋逃渊薮。均派重兵防堵。又将庸懦士卒撤换。江西柔弱兵丁。祇派令护送炮位。看守粮台。并将余步云派赴距宁波府城较远地方防守。未令赴敌。种种布置。详慎周密。朕心欣悦。谅该将军等必能克期进剿。扬我国威。断不令该逆扬帆远遁。朕引领东南。日盼捷音之至也。勉之。又另摺奏、请将已革四川游击梁有才。暂行管带屯土兵丁等语。着准其暂带各兵。俟事竣派员押赴四川候讯。将此由五百里谕令知之。  

○前任江宁将军布勒亨、以年老休致。  

○以湖北武昌汉阳黄州荆州等府粮价增昂。命平粜仓谷。  

○癸未。遣官祭关帝庙。  

○以拏获矿匪首伙各犯。予喀喇沁王色伯克多尔济等议叙升用有差。  

○甲申。遣官祭先医之神。  

○修山东运河、泇河、捕河、上河、泉河、五厅闸坝堤工。从河道总督朱襄请也。  

○乙酉。上诣大高殿行礼。  

○还宫。  

○命安徽按察使文麟、来京陛见。  

○以祭社稷坛。自是日始。斋戒三日。  

○丙戌。孝淑睿皇后忌辰。遣官祭昌陵。  

○命东河差委已革两广总督林则徐、仍发往伊犁。效力赎罪。以拏获邻境盗犯。予广西试用通判向培芳。尽先补用。  

○丁亥。祭先师孔子。遣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卓秉恬行礼。  

○以江苏银价未平。暂停宝苏局鼓铸卯钱。从巡抚程矞采请也。  

○戊子。祭大社。大稷。上亲诣行礼。  

○谕内阁、裕泰奏、逆犯全数捦获。并拏获首要家属。分别办理一摺。除钟人杰陈宝铭汪敦族三犯。仍遵前旨派员解京外。其僧白青钟十四二犯。着于讯明后。即在该处正法。逆属十四名口。从犯一百二十五名。及各逆田产。着该督分别照例办理。提督刘允孝着即回任。以重职守。其所带官兵。亦着凯撤归伍。所有善后一切事宜。着裕泰妥为筹办。并将迁避居民。出示招回。俾各安本业。无令失所。此次裕泰办理军务。迅速蒇功。且于收复两城之后。即将首要各犯。并逆匪家属。全行生获。不留余孽。甚属可嘉。着再加恩交部议叙。  

○谕军机大臣等、御史张灏奏、湖北郧阳府属之房县向无漕米。有兵米一千八百九十余石。近来每石米折制钱二十余千。每两银折制钱八千。道光二十年。该县生员王日昇、民人邓必达等、历控书役金有声、金道文、何凤鸣、程明介、傅克明等二十五人。勒折浮收。通同舞弊。经该员巡抚审讯斥革在案。金有声等更名复充。该县施仲麟形同聋瞆。并称革役金道文、绰号金三王。金有声之胞兄武生金道炘、绰号金大王。请饬惩办等语。革役复充。久干例禁。若如该御史所奏。把持盘踞。勒折浮收。该县徇庇不办。必应彻底根究。着裕泰。赵炳言。亲提人证。秉公审办。以除积蠹而饬官方。将此谕令知之。寻奏、查房县卯簿内。粮书实止八人。每书名下清书二人。尚无多设。县书魏世青。与革书金有声即金道文。只向花户多索票钱。实无浮收银米之事。亦无金大王金三王绰号。应均按例拟边远充军。邓必达虽非平空诬控。究属失实。应按律杖一百。折责四十板。该县施仲麟查无劣迹。惟失察县书需索票钱。应交部照例议处。下部议。从之。  

○又谕、德珠布等奏、遵旨酌添江宁旗营擡炮鸟枪一摺。据查前赴浙营之江宁官兵。计日即可回省。酌议添铸擡炮二十尊。鸟枪二百杆。估需工料银七百九十二两零。着江宁藩司动款拨解。赶紧督造。工竣造册报部核销。其充当枪炮兵丁。即在八旗弓箭甲兵内挑选。每年所需火药铅斤。即由该藩司按季造解操演。又另片奏、请留青州官兵一百名。并佐领久住。骁骑校岳莎布二员。在江宁教习马阵。其余兵四百名。协佐等官十三员。即令该协领倭克进带领。并随带该营火器军械。前赴京口防堵。换回江宁官兵四百名。一体防范省城等语。均着照所议办理。所有青州官十五员。兵五百名。例支口粮盐菜等项。准其就近由镇江府丹徒县。在于苏州粮局支领给发。至本年系江宁买补口马之年。准其将青州官兵所带马匹。截归江宁。仍照该营原购价银。发交青州带兵官员。就近赴口购买。现在该将军即赴京口查阅操防。省城重地。必须大员弹压。即着副都统兴伦移回省城。以资统率。将此谕令知之。  

○己丑。春分。朝日于东郊。上亲诣行礼。  

○幸圆明园。  

○诣绮春园问皇太后安。  

○庚寅。孝康章皇后忌辰。遣官祭孝陵。  

○谕内阁、德厚奏、请动项灌造铅子一摺。盛京工部库贮铅子。经将军衙门咨取防堵。及运送黑龙江等处用过外。现在所存不敷支放。若俟题请铸造。未免有稽时日。着该侍郎即行派员采买黑铅六万斤。尽数铸造。所需铅价工价。准其在盛京户部库贮银两项下动支。并着该侍郎督率铸造之员。核实办理。务使帑归实用。不准稍有浮冒。  

○拨户部及山东等省地丁盐课银二百万两。解往浙江。以备军需。  

○辛卯。谕内阁、王鼎等奏、查明掌坝厅员。抢工堕水沉没一摺。知府衔河南下河南同知王渼、因黑夜抢工。以致随埽堕水沉没。殊堪悯恻。王渼着交部照阵亡例赐竻。又山东泇河同知谭为绍、以知州用之河南临漳县知县赖福邦、南河桃南营千总韩兆吉、均在工因劳病故。应否照军营因营病故例量予轸恤之处。着该部一并议奏。  

○谕军机大臣等、王鼎等奏、坝工补筑已完。引河仍前通畅。大局稳定。已于初八日寅时。两坝同时进占。金门断流。大溜东趋一摺。览奏欣慰。惟大局虽已稳定。坝下尚有翻花。未尽闭气。王鼎等仍须慎益加慎。亲行察看。必使全工一律巩固。并无涓滴渗漏。不至稍留余患。方可放心。切勿稍存大意。再有疏虞。将此谕令知之。  

○又谕、据牛鉴奏、两淮盐运使沈拱辰丁忧缺出。已派委常镇通海道但明伦兼署并请迅赐简放等语。两淮鹾务殷繁。运使一缺。关系紧要。但明伦能否即胜是任。着该督察看据实具奏。俟奏到时再降谕旨。又另摺奏、江南苏松镇总兵。现在派委太湖协副将汪士逵往署。该镇驻劄地方。孤悬海外。防堵亦关紧要。汪士逵于钤束整饬。既有未宜。所有苏松镇总兵。着该督另行拣员署理。将此谕令知之。  

○又谕、奕经等奏、剿袭宁镇两城。未能即时克复一摺。据奏正月二十九日四鼓。官兵潜赴宁波南门。内应接入。杀毙守门守炮逆夷。该逆等携有手枪。并施放三尖火块。及火球火箭等物。汉奸冒充乡勇。黑夜不能辨认。人众拥挤。炮械难施。仍行陆续退出。镇海城内。亦经官兵冲门而入。击杀夷匪。因火攻船只未到。亦仍退回等语。逆<?口英>凶杀情状。殊堪发指。该将军等现于宁波城外。焚烧火轮船一只。三板船三只。击断三桅大船头桅。烧去上盖。复于镇海城外。焚烧三桅大船一只。梅墟一带。亦经开炮击坏三板夷船。又两路击毙夷匪四百余名。现在我兵争先思奋。仍当激励士气。以期克日奏功。万不可稍形畏葸。此次官兵既进复退。或因楼高路窄。兵械未能施展。或因所备火船。未及临期接应。尚属有因。嗣后必须一鼓作气。奋勇直前。毋许稍萌退志。仍蹈从前覆辙。是在该将军等严申纪律。密运韬钤。以副委任。此次出力员弁。及伤亡兵勇。着即确切查明。据实具奏。镇海火攻船只。果能按期齐到。焚烧夷船。城内奸夷。自必惊惶无措。我兵更易行手。乃竟迁延不至。以致逆夷毫无顾忌。并力抗拒。此项船只。因何迟误。并着一并查明具奏。该将军等自请严议之处。此时暂无庸议。谅该将军等必能通盘筹画。谋勇兼施。断不因一时未能得手。自隳锐气。至定海一路。尚无消息。朕心实为悬念。一俟得有确信。即行驰奏。将此由五百里谕令知之。  

○又谕、本日据奕经等奏、剿袭宁镇两城逆夷。未能即时克复一摺。原摺着钞给讷尔经额阅看。将此密谕知之。  

○壬辰。遣官祭黑龙潭昭灵沛泽龙王之神。玉泉山惠济慈佑灵濩龙王之神。昆明湖安佑普济沛泽广生龙王之神。密云县白龙潭昭灵广济普泽龙王之神。  

○遣官祭圆明园惠济祠。河神庙。  

○谕军机大臣等、麟庆奏、查勘洪湖水势。请改建滚坝。豫筹宣洩一摺。洪湖蓄洩机宜。最关紧要。近年逐渐垫高。设有盛涨。势难容纳。自应添筹分洩之路。现据该河督查明。山盱仁河原建坝底。过水猛骤。易于冲跌。请改建滚水坝一座。较旧制增长三十丈。俾洩水得以舒畅。并于坝下添筑顺堰拦堰等工。自系为慎筹宣防起见。惟工程较大。本年既难应用。设遇大汛经临。信智等坝。断不足以资分减。据称拟将旧义河再行权放一次。而冲跌过甚。越堵为难。该河督于全湖形势。素所谙悉。此次所议改建石坝。及权放义河之处。于全局大有关系。该河督仍当悉心相度。斟酌尽善。妥筹办理也。将此谕令知之。  

○又谕、据程楙采奏、请饬筹堵涡河决口一摺。上年河南祥符汛漫口。大溜直趋鹿邑涡河。致将南岸观武集郑桥口刘洼庄古家桥。及淮宁县管辖之阎家口吴家桥徐家滩娄家林季家楼等处。堤顶漫塌九段。安徽太和县民田。悉成巨浸。阜阳以次州县。亦被漫淹。现在豫省大工。口门挂缆。业经定有成局。涡河决口。若不及时兴修。恐下游受害益深。着鄂顺安。即速遴员确切勘明。迅将鹿邑淮宁涡河漫口。赶紧筹议兴工。修筑完固。俾资保障。将此谕令知之。  

○又谕、本日奕经奏、长溪岭慈溪山营盘被焚一摺。据奏逆夷于二月初四日。驾驶大船径进大西坝。复有火轮船驶至丈亭。汉奸为之指引。并假扮商民乡勇。横冲营盘。慈溪山后突有夷人仈越山顶。枪炮齐发。我兵力不能支。其长溪岭山口。亦有假扮乡勇难民贼匪。施放火箭。焚烧营船。文蔚移驻绍兴府城。奕经节由曹江带兵渡江。应援尖山一带等语。览奏不止失望。愤恨之怀。难以言喻。已由六百里谕知齐慎。令其兼程赴浙。并调陕甘兵二千名。赴浙会剿矣。该将军等暂令戴罪立功。以观后效。现在存营官兵。计尚不少。据奏游击谢天贵。淩长星。都司刘天保。业已赶到。副将朱贵等尚无确耗。着将现在存营兵数。同伤亡将士。一并详查据实具奏。该将军等身膺重寄。仍当激励士。另行设法慎密布置。可战则战。当守则守。断不可以偶尔失挫。少形畏葸。以致兵气不振。所关甚钜。至乍浦地方。甚关紧要。尖山一带。逼近省垣。务须严密备防。不可稍有疏失。将此由六百里谕令知之。  

○又谕、刘韵珂奏、大兵尚未克复郡县。现饬各属加意防堵一摺。览奏已悉。本日复据奕经等驰奏、逆夷势甚猖獗。兼有汉奸扮作商民乡勇。肆行抗拒。伤我官兵。殊甚痛恨。所有尖山各处海口。亟宜设法防堵。着该抚随时咨商将军参赞等、妥为办理。毋稍疏虞。又另片奏、先提运库银三十万两应用。如山西等省银两。及部拨银两未经解到。再于藩库备银十五万两。运库备银二十万两。接续支提。均着照议办理。至所称再有不敷。请于江苏藩运库内备银三十万两等语。即着移咨江苏督抚。豫为筹备。将此附本日六百里报便谕令知之。  

○又谕、本日据奕经等奏、长溪岭慈溪山营盘。被贼焚烧。文蔚已退回绍兴府城。奕经带兵渡江应援尖山一带。已谕令严密防范矣。江苏上海宝山一带。与浙洋地面毗连。难保逆夷不乘间窜入。着牛鉴督饬在防员弁小心侦探。认真备防。毋稍疏虞。将此由六百里谕令知之。  

○又谕、前有旨令齐慎折回四川。现在浙江军务紧要。齐慎无论行抵何处。接奉谕旨。即着驰驿兼程前赴浙江。会同奕经等办理夷务。将此由六百里谕令知之。  

○又谕、前有旨令富呢扬阿等豫备陕甘官兵二千名。听候调拨。现在浙省军务紧要。着该抚一面知照恩特亨额。一面选派曾经带兵员弁。即日分起管带。饬令迅速前赴浙江。交奕经等差遣。毋稍迟误。仍饬沿途严加约束。毋使滋扰。将此由六百里谕令知之。  

○拨浙江军需截留漕粮三万九百十石。协放海宁、嘉善、乌程、归安、德清、武康、六州县缓缺南米。  

○癸巳。遣官祭昭忠祠。  

○谕内阁、刑部奏、各省办理火器杀人案件。多涉迁就。请饬另行审拟一摺。所奏甚是。向来因争斗施放鸟枪杀人者。以故杀论斩。定例綦严。从前旧案间有因本犯正欲捕打鸟兽。适与人口角争斗。被殴失跌。以致震动火机。铳毙人命。酌拟绞候。原以其事出无心。量从宽典。近来外省问刑衙门。惑于救生不救死之说。每遇火器伤人案件。动辄援照定拟。案情之真伪既杂。则罪名之出入易淆。若各直省俱似此办理。或听凶犯狡供。或任书吏朦蔽。何以饬法纪而重民命。嗣后着各该督抚将军都统府尹。遇有火器伤人之案。督同问刑各员。详细推鞫。务得确情。不得概以震动火机为辞。稍涉迁就。所有湖南省傅四发枪伤傅贱陇身死一案。江西省温仪丰铳伤甘景安身死一案。着该抚等另行审讯实情。定拟具奏。  

○又谕、前因讷尔经额奏、保荐道员。顺天府尹未经核准会题。当降旨着吏部于直隶霸昌道丰林。俸满带领引见时。声明请旨。兹据吏部奏、该督具题日期。系在未接顺天府批覆之先。与例不符。所有丰林保荐卓异之处。着即撤销。讷尔经额于例应会题事件。未经商定。遽行具题。实属不合。着交部议处。  

○甲午。谕军机大臣等、逆夷占据浙江郡县。将军参赞等攻剿未能得手。据称遍地皆属汉奸为之导引。且逆夷诡谲异常。往往于接仗之际。扮作乡勇商民难民。使我兵不能辨别。临时脱去号褂。及外面衣服。手持枪械。并力抗拒。该逆如此诡诈。殊堪痛恨。既恃船坚炮利。游奕海面。复假扮内地良民。巧为混迹。又分作数路。同时突出。使我兵应接不暇。以致势将得手。旋被横冲。浙省如此。他省恐不免施此伎俩。奉天直隶山东。汉奸虽未必如南省之多。而亦难保必无。诚恐贪嗜重利。为之勾串引导。不可不先事豫防。该夷若施诡计。必于黑夜之中。令汉奸假扮兵勇商民。溷入内地。更难辨别。着禧恩。讷尔经额。托浑布。各就所属海口情形。严加堵御。不时侦察。如实系商民难民。固不可任听吏胥摉求滋扰。傥其形迹可疑。必须切实根究。勿令奸匪窜若其间。其营中一切衣装号令。务当随时密传。不令夷人汉奸豫行知觉。无论昼夜。我兵易于辨识。所谓昼战目相视。足以相识。夜战声相闻。足以相知也。至该夷船只。四出扰累。沿海省分。难保不乘潮游奕。前来窥伺。设使该逆复萌故智。将夷匪及汉奸扮作乡勇商民难民。分路登岸。该将军督抚作何辨别策应。并如何杜绝奸谋之处。着分别妥议具奏。至天津商船到口之时。必应如何稽察。不致奸民混入。此层最关紧要。尤当悉心筹画。毋得稍存大意。并着剀切晓谕军民人等、该逆悖理绝义。定遭天谴。凶焰不能久张。游魂渐就澌灭。仍当同心戮力。敌忾奏功。断不可稍形畏葸。自隳锐气。以副朕激励众心。豫杜奸萌至意。将此各谕令知之。  

○又谕、现当海防吃紧之际。讷尔经额调度一切。必应择要驻扎。呼应始灵。胡超带领精兵。亦须屯扎海滨。方资捍卫。着讷尔经额即移驻葛沽。胡超移驻大沽。所有粮台军火一切。俱着移近该督行营。以便随时支拨。本日已降旨派穆彰阿前往天津。会同商办事件。该督接奉此旨。即着在天津府城静候穆彰阿到时。妥商一切。将此谕令知之。  

○命大学士穆彰阿驰往天津。会同直隶总督讷尔经额商办事件。  

○改江苏扬州府总捕同知为粮捕同知。通州粮河通判为运河通判。各换给关防。从前任巡抚梁章钜请也。  

○以峒老山空。封闭广西雒容县铁厂。从巡抚周之琦请也。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四 萧济 陆琼子从典 顾野王 傅縡 章华·姚思廉
  ●卷一百二十二·徐梦莘
  卷二十二·吴广成
  卷之一千二百六十五·佚名
  卷之一千七十三·佚名
  卷之六百七十五·佚名
  卷之四十六·佚名
  卷之二十九·佚名
  卷二·佚名
  卷八十二·阿桂
  弇山堂别集卷四·王世贞
  卷四·佚名
  卷一百七十六之九·雍正
  卷二十二·佚名
  卷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一出 辱佞(中吕调庚青韵)·丁耀亢

    【普贤歌】(丑便衣笑上)权门趋走惯营生,巧语花言笑几声。蓬胡大翅翎,穷涎白眼睛。觅个娇娥,小官就升。自家不是别人,赵文华的便是。在人前说两句公道的熟嘴,其实是个趋势利的班头。人背后有一副滚热的面皮,写不

  • 卷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禅藻集卷十一明释正勉释性同辑宋【七言律诗】元日            契嵩【三首】暗里春催曙色明百鸡迎晓报新声宿寒尚在龙蛇蛰岁历初传日月迎蓂叶四时今始发梅花一旦占先荣山家也祝尧天寿漫

  • 弹指词·顾贞观

    临江仙曾是上清携手处,迢遥笙鹤遗音。水如环佩月如襟。幔亭人杳,归路已难寻。莫倚君身仙骨在,晓霜明镜骎骎。碧天云海约投簪。旧欢新别,回首两沉吟。生查子欹枕背屏山,镜掩灯明灭。香穗弱难扶,一寸金蚕啮。抱影欲成眠,翠被寒

  • 山谷外集诗注卷十六·黄庭坚

    钦定四库全书 山谷外集诗注卷十六 宋 黄庭坚 撰 史 容 注 和刘景文【刘季孙字景文父平与西夏战于三川口死焉景文笃学能诗文爲两浙兵马都监东坡知杭州荐其才除知隰州】 追随城西园残暑欲退席【传灯录云六祖慧能答

  • 卷二百三十一·列传第一百二十七·柯劭忞

      ○忠义二   郑玉 金普庵撒里 哈海赤 王荣忠 周镗 谢一鲁 聂炳 明安达尔刘阱孙 焘孙 硕兴孙 俞述祖 桂完泽 金德 丑闾 冯三 孛罗帖木儿 马哈失力 彭庭坚 王伯颜 相桢 陈阳盈 刘浚 健 朵里不花 达兰不花 哈乞 陈

  • 卷六·浦起龙

    钦定四库全书史通通释卷六      无锡浦起龙撰内篇言语【第二十○谓口说之语若方言之类载在史中者】盖枢机之发荣辱之主言之不文行之不远则知饰词专对古之所重也释【起以言贵修饰反振篇意】夫上古之世人惟朴略言

  • 卷之五·佚名

    天顺八年五月癸丑朔 梓宫将赴葬 山陵遣官祭思善等门并桥及诸神庙○是日昬刻 上具衰服诣 几筵告辞○夜有流星大如盏青白色起北方光烛地自中天北行至大陵○甲寅发引 上衰服率亲王诣 几筵行启奠礼继行祖奠礼 梓宫升龙輴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五·佚名

    弘治三年十一月己卯朔冬至节遣驸马都尉游泰黄镛分祭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 茂陵文武衙门各分官陪祭○遣仪宾杨淳祭 景皇帝陵寝○遣内官祭 恭让章皇后陵寝 上诣 奉先殿 奉慈殿 太皇太后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

  • 卷之一百三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高隆之传·李百药

    高隆之,字延兴,本姓徐,自称本家的郡望是高平金乡。父干,魏朝白水郡郡守。因干被姑父高氏收养,所以就随了姑父的姓。隆之富贵后,魏朝赠干司徒公、雍州刺史。隆之后来立有辅佐之功,高祖请他做了叔伯弟弟,故称他是渤海..地人氏。

  • 杨名传·张廷玉

    杨名,字实卿,遂宁人。在他少年的时候,督学王廷相对他的话语感到惊奇,将他补作弟子生员。嘉靖七年(1528),乡试第一。第二年以第三名考中进士,授官编修。听说大母死去,请求紧急回家乡。再回朝廷后,任展书官。十一年(1532)十月,彗

  • 季夏纪第六·吕不韦

    季夏纪一曰:季夏之月,日在柳,昏心中,旦奎中。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虫羽,其音徵,律中林钟。其数七,其味苦,其臭焦,其祀灶,祭先肺。凉风始至,蟋蟀居宇,鹰乃学习,腐草化为?幵。天子居明堂右个,乘朱辂,驾赤骝,载赤旗,衣朱衣,服赤玉,食

  • 务本 第二·王符

    凡为治之大体〔二〕,莫善于抑末而务本,莫不善于离本而饰末〔三〕。夫为国者以富民为本〔四〕,以正学为□〔五〕。民富乃可教〔六〕,学正乃得义,民贫则背善〔七〕,学淫则诈伪〔八〕,入学则不乱〔九〕,得义则忠孝。故明君之法,务

  • 与康寄遥居士书(十九通)·太虚

    一寄遥居士大鉴:前者回电,谅荷察及。日前朱长者来平,晤谈多次,然以柏林寺开学,而常惺法师未回,坚邀太虚讲二星期,故须俟朱公回平,及常师来平后再可赴陕也。专此,顺候时祺!太虚启。八月廿三日。二寄遥居士鉴:叠复函电,应早荷察及。

  • 目录·祖琇

    续藏经 隆兴编年通论 宋 祖琇撰 隆兴佛教编年通论目录 隆兴府石室沙门 祖琇 撰 第一卷 东汉孝明皇帝  沙门迦叶摩滕竺法兰  论  沙门安世高  沙门支娄迦谶竺佛朔  孝桓帝  优婆塞安玄严佛调  牟子

  • 刘氏菊谱·刘蒙

    一卷。宋刘蒙撰。刘蒙,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刘氏菊谱》大体可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谱叙,首论古代正人达士多吟咏菊之高洁,次叙菊花之功用,后叙作此谱之缘由。作者自称崇宁甲申(1104)九月为龙门之

  • 梅华问答编·薛阳桂

    闵之门下薛心香,著有《梅华问答编》,畅言三教微旨,玄妙程度,不下乃师,且多精华而少糟粕,另有《金仙直指性命真源》一书。

  • 庐陵官下记·段成式

    传奇小说集。二卷,唐段成式撰。 《新唐书》、 《崇文总目》、 《直斋书录解题》均入小说家。今书已残,仅南宋曾慥《类说》及宛委山堂本《说郛》,曾录其若干则,从中可以窥见其书之一斑。书中所记皆琐细之事、物,篇幅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