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二八 西兴渡江

“七月三十日,晴。晨至西兴,落俞天德行。上午过江,午至斗富三桥沈宏远行,下午下驳船,至拱辰桥,下大东小火轮拖船。”日记上简单的记载如此,现在来说得稍为详细一点吧。

西兴是萧山县的一个市镇,也即是由绍兴西郭北海桥到杭州的第一个驿站,计程是水路九十里。这虽是一个小镇,可是因为是通达杭沪宁汉各大商埠,出入必由之路,所以着实繁盛,比那东路通达宁波的曹娥站,要热闹得多了。讲到市面来,也只是平常的一个市镇罢了,却自有一种驿站的特色,这便是有许多的“过塘行”,专门管理客货,上边所说的俞天德行就是其一,又在第二十五节里我提到盛七房,那也是一家过塘行,不过不称什么行而已。过塘行的隔壁或对门,照例是一家小饭店,那里的店主兼伙计十分有礼貌,看见客人落行洗过了脸,便过来招呼,请在他那里吃便饭。客人反正是要吃饭的,而且盛情难却,也便欣然应命,自己命驾前去,或者懒得行动,要叫送过来吃,也无不可。店主人又很是殷勤的推荐“下饭”的小菜,总是些绍兴的家常菜蔬,无非那些煎鱼烤虾腌鸭子之类,吃得很是舒服而并不怎么耗费的。这里主客欢然作别,随后是过塘行了,要挑行李过江反正是有定价的,而且东西也一件都不会失落,若是要坐轿,也可以代雇,这要看潮水涨落移动,沙滩路程长短而定时价,但总也定得公道,不大会得超出一元钱的。你同过塘行的主人也欢然别过之后,便可以准备过那钱塘江了。

过钱塘江是一件危险的事,恐怕要比渡黄河更为危险,因为在钱塘江里特别有潮汛,在没有桥也没有轮渡的时候这实在是非常可怕的。但是这在我们水乡的居民这算得什么事呢?实在是,也哪里顾得这许多呢?身边四面都是河港,出门一步都是用船,一层薄板底下,便是没有空气的水。我们暂时称强便只在水上的一刻,而一生中却是时时刻刻都可以落到水中去,若要怕它岂不是没有工夫做别的事情了吗?但从积极的方面去想,那些渡船上的“老大”,都是饱经风险过来的,我们倚靠着他,是决不会出什么危险的。过渡虽是安全了,可是上船的这一幕,却仍不免有多少危险。那些坐轿的君子是可以不必愁的,只有徒步的人,看见那很长的许多“跳板”,难免要心惊肉跳了。特别是沙滩浅而远,渡船不能靠近的时候,需要跳板接出来,而这跳板长而且软,前面有人走着,两条板一高一低,后边走的着实困难,差不多要被下水去的样子。等到上了船,这才可以安心了,因为沙滩只在西兴这边才有,杭州那面的松毛场是渡船可以靠岸停泊的。

上了渡船之后,还得要看那天的风色,这并不是占卜天候如何,乃是这里是不是顺风,或虽是偏风而可以利用风篷的。如若可以利用,那么百事大吉,只消挂上布帆,便一直前去了。万一全然不能利用,则乘客就大倒其霉,要洗耳恭听船夫的各种恶骂了。一只渡船的船夫本来就只是三四个人,不使帆时须凭摇橹,是不够用的,所以须得由乘客义务的帮着去摇。据渡船不文律的规定,凡坐轿的和徒步而穿长衫的都照例得免,其抬轿挑脚,及一切短衣人等则均有帮摇的义务。有些乖觉的人看见风帆空悬着的时候,便自动的去摇橹,到了适当时节就可以退了下来,但懒人到底居多,船夫看摇橹的人不够,就开始说话,起初是一般的要请,其次则指名,如说那位戴凉帽的,那个抽旱烟的,最后则破口大骂了。绍兴船夫的善于骂人,是向来很著名的,似乎别处也是一样,辱及祖先,并及内外姻亲,很是恶毒难听,可是有一点很是奇怪,它决不侵犯对方的配偶方面的。因此我颇疑心,此乃是诅咒而非是骂詈,盖诅咒对方为是乱伦的事,若是牵涉其配偶,那么便是夫妇的“敦伦”,不成其为咒骂了。可是骂的虽是厉害,也有听的恬然毫不为意的,终于不去摇橹,这时候渡船也就快到埠头,大家不一会儿一哄而散了。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六·列传第三十六·卓行·脱脱
  卷二百九 表四十九·赵尔巽
  卷十·佚名
  第九回 失燕土伪帝作囚奴 平宣州徐氏专政柄·蔡东藩
  第四十回 平海岛一将含冤 定外藩两邦慑服·蔡东藩
  卷第一百四十·胡三省
  第三卷晋(一)·缪荃孙
  三三一 大学士舒赫德等奏遵旨详议文渊阁官制及赴阁阅抄章程折·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二十一·杜大珪
  前集卷一·宋名臣言行录
  卷十八·傅恒
  卷十七上·佚名
  王冲传·姚思廉
  卷之七十八  菽園雜記六(明) 陸容 撰·邓士龙
  关于魏忠贤·吴晗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张辑·唐圭璋

      辑字宗瑞,号东泽,履信之子,鄱阳人。受诗法于姜夔。冯去非目为东仙。有欸乃集、东泽绮语债。   疏帘淡月   寓桂枝香秋思   梧桐雨细。渐滴作秋声,被风惊碎。润逼衣篝,线袅蕙炉沉水。悠悠岁月天涯醉。一分秋、一

  • 田为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田为字不伐。政和末为大晟府典乐,宣和元年(1119)八月为大晟府乐令。善琵琶。有《氵芊呕集》,久佚。赵万里有辑本一卷,得词六首。 ●南柯子·春思 田为 团玉梅梢重,香罗芰扇低。 帘风不动蝶交飞。 一样绿阴庭院锁斜

  • 卷之二百五十·佚名

      康熙五十一年。壬辰夏四月。癸丑朔。享太庙。遣领侍卫内大臣公阿灵阿行礼。  ○甲寅。策试天下贡士卜俊民等于太和殿前。制曰、朕临莅天下五十余年、永惟所以仰答上天眷祐之厚下惬四海望治之心夙夜孜孜、久而

  • 涌幢小品卷之十·朱国祯

    讲读学士免考弘治十年。考察京官五品以下。掌院侍读学士杨守址疏言。臣与掌詹侍读学士王鏊俱在听考之数。但臣等俱掌印信。俱有鼠属官。进而与吏部会考所属。则将坐于堂上。退而听考于吏部。则当候于阶下。一人之身。

  • 第七卷 盐法引目·缪荃孙

    淮南淮北纲食各岸引地额两淮行盐以引。清初设引部于扬州,以便领运。嗣引部裁撤,仍由运司赴部请领。改票而后,部引停颁,而行盐犹以引计。淮引初依明制,剖一为二,行盐二百斤。其后迭次增重,至道光时,又于例重三百六十四斤外,加耗

  • 绎史卷二十四之一·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周礼之制【一】冠礼仪礼士冠礼筮于庿门主人冠朝服缁带素鞸即位于门东西面有司如主人服即位于西方东面北上筮与席所卦者具馔于西塾布席于门中闑西阈外西面筮人执防抽上韇兼执之进受命于主人宰自右少

  • 吴与弼传·张廷玉

    吴与弼,字子传,号康斋,崇仁人。父吴溥,建文时为国子司业,永乐年间为翰林修撰。与弼十九岁那年见到《伊洛渊源图》一书,非常仰慕。他不去参加科举考试,闭门尽读《四子》、《五经》及程朱的著作,数年不下楼。中年时,家境更贫,他参

  • 萧廪传·张廷玉

    萧廪,字可废,江西万安人。祖父乾元在御史任上弹劾刘瑾,被廷杖下狱,死在云南副使任上。萧廪嘉靖末年中进士,授职行人。隆庆三年(1569)提拔为御史。因为地震,请求待朝内的官厚于常礼。不久,出去考察陕西四镇军队的食粮。斥责将

  • 周忱传·张廷玉

    周忱,字恂如,吉水人。永乐二年(1404),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第二年,成祖选择其中的二十八人,令他们进文渊阁学习。周忱自述自己年轻幼小,请求加入。皇上赞他有志气,答应了他。不久升为刑部主事,再升为员外郎。周忱有经世之才,在

  • 黄子澄传·张廷玉

    黄子澄,名..,以字行世,分宜人。洪武十八年(1385)会试第一。由编修进升为修撰,在东宫伴读,屡升至太常寺卿。惠帝为皇太孙时,曾坐在东角门对黄子澄说“:诸王位尊辈高,拥有重兵,且多不法,怎么办呢?”黄子澄回答说:“诸王的护卫兵,只足

  • 钱唐传·张廷玉

    钱唐,字惟明,象山人。他博学敦行。洪武元年(1368),举明经。对策甚合圣旨,被特授予刑部尚书。二年诏令孔庙的春秋释奠,只在曲阜举行,天下就不必通祀。钱唐进宫上疏曰“:孔子垂教万世,天下共尊其教,所以,天下应该通祀孔子,根本之礼

  • 智伯欲伐卫·佚名

    【提要】 绝对不能忽视事物的反常现象,这些现象背后肯定隐藏着阴谋。下面此篇中的南文子就具有这种先见之明。 【原文】 智伯欲伐卫,遗卫君野马四百,白璧一。卫君大悦。群臣皆贺,南文子有忧色。卫君曰:“大国大欢,而子有忧

  • 卷二十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明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二十一户部六事例洪武二十三年令监生同各府州县官拘集各里甲人等审知逃户该县移文差亲隣里甲於各处起取其各里甲下或有他郡流移者即时送县官给行粮押赴原籍州县

  • 礼记析疑卷二十二·方苞

    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杂记下如三年之丧则既顈其练祥皆行练祥行者补祭非除服也既顈行眀未顈不得行也三年之丧行明余丧不得行也余丧有主者则彼自及时而举练祥即此人为主既顈后亦不得追举知然者上除服兼诸父昆弟此独举三年

  • 小学序·朱熹

    古者小学,敎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而必使其讲而习之于幼穉之时。欲其习与智长,化与心成,而无扞格不胜之患也。今其全书虽不可见而杂出于传记者亦多。读者往往直以古

  • 中观论疏卷第五(本)·吉藏

    释吉藏撰六种品第五所以有此品来者。佛随虚妄众生种种异说。或作五阴之名。或标六种之称。而意在破我。令我见息法亦不留。滞教之人不领无我但取著于法。上已破其迷五。今复除其惑六故说此品。二者诸方等经历法开道。

  • 如意宝珠转轮秘密现身成佛金轮咒王经·佚名

    如意宝珠转轮秘密现身成佛金轮咒王经  唐 不空译如意宝珠转轮秘密现身成佛金轮咒王经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放钵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大雪山顶曼殊师利童子般若崛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

  • 太上老君说报父母恩重经·佚名

    经名:太上老君说报父母恩重经。撰人不详,似出於唐代。假托太上老君为海空智藏等圣真说报恩因缘。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太上老君向海空智藏述父母恩。《道藏》中有《太上一乘海空智藏经》10卷,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