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食传

大食,原本是波斯的地域,男子高鼻子、黑而多须。女子皮肤白嫩,出外则要遮面。每日要拜天神五次。腰系银带,佩银刀。不饮酒娱乐。有个礼堂可容纳几百人,每七天一次,王坐在高台上对属下说:“为杀敌战死的人将在天上再生,杀敌者将得福。”所以民俗勇于战斗。土地多沙石,不堪耕种,以打猎食肉为生,将石蜜刻成车子状态的房子,每年用来献给贵人。所产葡萄大的有如鸡蛋,还产千里马,传为龙种。

隋朝大业年间,有波斯国人在俱纷摩地那山放牧,有个兽开口说话:“山之西有三个山洞,里面有兵器,还有刻着白字的黑石头。得到这些的人即能为王。”

这个人跑去看,果然如兽所说。石头上的文字说应该反叛。于是告诉众人这异事,纠合亡命之徒于恒曷水,劫夺商旅,盘据西境自立为王,是为大食。将黑石头搬来作为国宝。波斯国人去讨伐,都大败而回。于是逐渐强大起来。后来灭波斯、破拂林艹,才有了粟麦及仓庾。又南侵婆罗门,合并一些小国,精兵增至四十万。康、石等小国都臣服于他。此刻其地域有万里之广,东接突骑施,西南濒海。

海中有拨拔力种族,无所附属。不生五谷,食肉,刺牛血调和奶后做饮料。

民间没有衣服,用羊皮遮体。妇女白皙漂亮,国内多产象牙及阿末香。波斯商人想去贸易,一定要几千人缴纳叠毛、歃血盟誓,这才能交易。武器多用牙、角,有弓、矢、铠、矛肖,士兵有二十万,多次遭到大食的侵略。

永徽二年(651),大食王谷敢密莫木腻才派使者来朝贡,自称为大食氏之王,已建国三十四年了,传了两代人。开元初年,又派使者来献马、钿带,谒见皇帝时不跪拜,有司准备判他不敬罪,中书令张说说远方异域之人慕义而来,不可判为有罪。玄宗也宽赦了他。后来使者又来,辞谢说:“我国人只拜天,见王不拜。”

有司严肃地批评他,这才依汉法而跪拜。

开元十四年(726),派使者苏黎满来献物产,委任他为果毅,赐给绯袍及玉带。

据说大食族中有孤列这一支族,世代有酋长,称为白衣大食,其中有二姓,一姓盆尼末换,一姓奚深。以前有个叫摩诃末的人,勇猛有智,众人拥戴他为王。辟地三千里,攻克夏腊城。传了十四代,到末换,杀了哥哥伊疾自立为王,手下人恨他残酷。有个呼罗栅木鹿人叫并波悉林的,准备讨伐末换。他到各地向众人宣传,且说:“帮助我干大事的人,都穿黑衣。”不久聚众几万,杀了末换,寻找奚深种族的孙子阿蒲罗拔,拥立他为王,改称黑衣大食。蒲罗死,弟弟阿蒲恭拂立。至德初年,派使者来朝贡。代宗用他们的兵平定两京之乱。阿蒲恭拂死,其子迷地继立。迷地死,其子牟栖继立。牟栖死,其弟诃论继立。贞元时,与吐蕃相攻。吐蕃每年要西向抵抗大食,所以很少侵扰我边域。贞元十四年(798),派使者含嵯、乌鸡、沙北三人来朝,都受任为中郎将,厚赐后送回国。传说其国西南二千里山谷间有一种树,开花像人头,对它说话就会笑,然后就落了。

大食东有个末禄小国。有城郭,人民姓木的多。以五月为一年之首,以彩画缸相赠为礼。有种寻支瓜,大的要十来个人才吃得完,蔬菜产颗葱、葛蓝、军达、茇薤。

大食之西有苫,也自成一国,北接突厥可萨部,幅员几千里。有五节度,强兵一万人。土多产禾稻,有条大河,东流入亚俱罗。商人常相往来。

自大食西行十五天,可到都盘,西边距罗利支有十五天的路程;南靠近大食,有二十五天的路程;北是勃达,要走一个月。

勃达之东距大食有两个月的路程;往西到岐兰,要行二十日;南是都盘,北是大食,都要走一个月。

从岐兰往东南走二十天,到达阿没,或称阿昧;东南行十五日,可到陀拔斯;南行一个月,可到沙兰;北行两天就到海。君主居于你诃温多城,多畜马、羊,人民温柔宽厚。所以大食常到此游牧。

沙兰东是罗利支,北是怛满,都是二十天的行程;西是大食,有二十五天的行程。

罗利支东是都盘,北是陀拔斯,都是十五天的行程;西面是沙兰,要走二十天;南面是大食,要走二十五天。

怛满,或称怛没,东到陀拔斯,南到大食,都要走一个月;北到岐兰,走二十天;西也是大食,要走一个月,君主居于乌浒河北平川中。野兽多狮子。西北与史国接壤,以铁关为界限。

天宝六年(747),都盘等六国都派使者入朝,于是封都盘王谋思健摩诃延为顺化王,封勃达王摩俱涩斯为守义王,封阿没王俱那胡设为恭信王,封沙兰王卑路斯威为顺礼王,封罗利支王伊思俱习为义宁王,封怛满王谢没为奉顺王。

评论:西戎,古代未曾与中国相通。

至汉朝才记载有乌孙等国。后来,见到的名字渐渐多起来。唐兴,他们来修好入贡,共有一百多国,都是万里迢迢而来,可说是专诚了!然而中国也有馈赠回报、册封吊唁、输粮传驿等费用。东到高丽,南到真腊,西到波斯、吐蕃、坚昆,北到突厥、契丹、....,称之为“八番”,再往外,就称为“绝域”了。根据地域的远近而给予费用。开元盛时,抽取西域胡商的税收以供四镇之用,出北道的向轮台纳赋,地大则赋费加倍。这是圣明皇帝的明智之举。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百二十五 儒学下·欧阳修
  卷二百三十九 列传二十六·赵尔巽
  卷八 秦紀三·司马光
  通鉴释文辩误卷二·胡三省
  卷七十六·元·蒋一葵
  第三卷晋(一)·缪荃孙
  第十七册 崇德元年六月·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 列传九·纪昀
  钦定兰州纪略卷十八·阿桂
  卷九十四下·班固
  徐文远传·刘昫
  梁太祖本纪·薛居正
  卷三十·长孙无忌
  卷一百十六·佚名
  卷第廿一·太安万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讽谕三新乐府凡二十首·白居易

    新乐府并序序曰:凡九千二百五十二言,断为五十篇。篇无定句,句无定字,系于意,不系于文。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诗》三百之义也。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

  • 卷四十二·陈起

    <集部,总集类,江湖小集>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四十二    宋 陈起 编叶茵顺适堂吟稿 巳酉九日次靖节是岁是月韵 采采篱下菊熙熙白首交挈觞酬佳节先惊蒲柳凋日月不再与名位空相高岿然龙山青千古擎丹霄彼美一

  • 卷八十·志第五十六·食货四·张廷玉

        ◎食货四   ○盐法 茶法   煮海之利,历代皆官领之。太祖初起,即立盐法,置局设官,令商人贩鬻,二十取一,以资军饷。既而倍征之,用胡深言,复初制。丙午岁,始置两淮盐官。吴元年置两浙。洪武初,诸产盐地次第设官

  • 卷五十九 景德二年(乙巳,1005)·李焘

      起真宗景德二年正月盡是年四月   春正月庚戌朔,大赦。   翰林侍讀學士、右諫議大夫潘慎修寢疾,託故人陳彭年草遺奏,不為諸子求官,但以主恩未報為恨。及卒,上甚憫之,錄其二子,賻贈加等,命有司給舟,護其喪歸葬汝州。  

  • 御制资政要览序·顺治

    朕惟帝王为政贤哲修身莫不本于徳而成于学如大匠以规矩而取方圆乐师以六律而正五音凡古人嘉言善行载于典籍者皆修巳治人之方可施于今者也朕孜孜图治学于古训览四书五经通鉴等编得其梗槩推之十三经二十一史及诸子之不悖

  • 第四回 尧让舜舜让禹总为斯民·黄士衡

    诗曰:百岁光阴似水流,道高德重把名留。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远忧。却说帝尧陶唐氏,乃高辛氏之子,挚之弟也。生于丹陵,育于母家伊侯之国。后徙祁,故曰伊祁氏,以祁为姓。年十三,佐挚封植,封于陶。年十五,改封唐,故又号陶唐氏。

  • 卷之七百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五十九·佚名

    光绪三年。丁丑。冬十月。壬午朔。享太庙。遣肃亲王隆勤恭代行礼。  ○上诣钟粹宫问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安。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辛亥皆如之。内起居注  ○颁光绪四年时宪书。  

  • 王道隆传·沈约

    王道隆,吴兴乌程人。他的哥哥王道迄,读了一些书,会书法,外表又很俊俏。吴兴太守王韶之对人说:“如有兄弟儿子像王道迄这样的,就什么也不缺少。”始兴王刘浚用他当世子的老师。又因为会写字补任中书令史。王道隆也读过一些书

  • 卷二十一·乾隆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钦定礼记义疏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二十一月令第六之二仲春之月日在奎昏?中旦建星中【奎苦圭反?音胡日在奎淮南子作招摇指卯】正义郑氏康成曰仲中也仲春日月会於降娄【孔疏从奎五度至胃

  • 禅苑瑶林注卷上·志明

    燕京大万寿寺无诤德谏注少林乐真子志明撰No-A嵩山少林错庵志明禅师。字伯昏。雅号乐真子。安州郝氏子。性忽绳墨。外简朴而内精慜。始为糠禅四祖。作贯花标月集。有洁首座者激砺。乃雉发。师香林净公受具。日夕咨参咨

  • 十地经论 第十一卷·佚名

    十地经论 第十一卷天亲菩萨造后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译论曰。第九地中有四分差别。一法师方便成就。二智成就。三入行成就。四说成就。第八地中但净佛国土教化众生。此第九地中辩才力故。教化众生成就一切相。

  • 梵网经菩萨戒本疏第六·法藏

    魏国西寺沙门法藏撰背正向邪戒第二十四初制意者。本为受行大乘名为菩萨。今若舍此。何大士之有。别说亦三。一乖大行。二习异熏心。三障得菩提。为失既深。故须制也。次第者。前恃慢陵人。今背真向伪。又前即轻人。今

  • 太上洞玄宝元上经·佚名

    亦名《源一妙诀》、《太上宝元上经》, 简称《宝玄(元)经》。道教书名。一卷。其宗旨在阐述《道德经》, 以“道”为天地万物之本源。由道生一,一为元气。一生二,二为阴阳。阴阳合为和气,和气生人,是为二生三。阴阳交和

  • 冷禅室诗话·海纳川

    诗话著作。近人海纳川撰。海纳川,未详其人。此书所载,多为清季有名人物之遗闻轶事,如何绍基、曾国藩、石达开、李鸿章、张之洞、杨度、宋教仁等,不徒谈诗而已。有上海文瑞楼石印本。

  • 八义记·徐元

    传奇剧本。四十一出。明徐元著。明吕天成《曲品》说:“近有徐叔回倾所改《八义》,与传稍合,然未佳。”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以此剧入“能品”,说:“记中以程婴为赵朔友,以嗾犬在宣孟侍宴之际,以韩厥生武而不死于武,以成灵寿

  • 东海渔歌·顾太清

    六卷。西林春(顾太清)撰。约成书于光绪间,距今世不远,然杳茫难求。徐乃昌《小檀栾室汇刻闺秀词》旁搜博采,惟顾太清词未备。民国三年(1914),杭州西泠印社活字本《东海渔歌》问世,吴昌硕题签,况周颐序,间缀况氏评语,乃

  • 萨罗国经·佚名

    佛说萨罗国经,一卷,失译人名。佛由祇园往彼国化王及国人。佛从祇园,往化王及国人知苦,发菩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