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九章·管子内政治之条目

管子之内政,以理财、治兵、教育为三大纲领。其余条目,千端万绪,纤悉周备,不能缕举。书中有“问”一篇,言治国者所应问之事,即所谓调查也,统计也。夫为政者,非熟知其国之现状,则其政策必不能悉当。而国之现状,随时变迁,非常调查之,则必有不相应者。今东西各国政治家,汲汲于是,良有以也。《管子·问篇》,其条件极纤悉,而周不关于大体。今录其全文,以观先民文理密察之治绩焉(篇中有文义奥古者,录房注。其房注有误谬者,以鄙意释之,别加一按字)。

凡立朝廷,问有本纪,爵授有德,则大臣兴义;禄予有功,则士轻死节;上帅士以人之所戴,则上下和;授事以能,则人上功;审刑当罪,则人不易讼;(中略)国有常经,人知终始,此霸王之术也。然后问事,事先大功,政自小始。

问死事之孤,其未有田宅者有乎?

问少壮而未胜甲兵者几何人?

问死事之寡,其饩廪何如?「死事之孤,谓死王事者之子孙寡,谓其妻。(按:此可见其待死事之孤寡极优)。

问国之有功大者,何官之吏也?(按:官各分业而久于其职故问何官之吏)。

问州之大夫也,何里之士也?今吏亦何以明之矣?

问刑论有常以行,不可改也。今其事之久留也何若?(按:此调查讼狱之何故稽留)。

问五官有度制,官都有常断,今事之稽也何待?(官都,谓总摄诸司者也)。

问独夫寡妇孤寡疾病者几何人也?

问国之弃人,何族之子弟也(弃人,谓有过不齿者也。按:古代有阶级制度,故篇中屡问何族)。

问乡之良家,其所牧养者几何人矣(按:此调查所畜奴隶也)。问邑之贫人,债而食家?(按;谓垦荒也)。

问:士之身耕者几何家?

问乡之贫人,何族之别也?

问宗子之收昆弟者以贫从昆弟者几何家?[(按)谓能有力以收养昆弟者,或无力而从昆弟以求养者,各几何家也古代为宗法社会,故于宗子调查尤详〕

问余子仕而有田邑,今入者几何人?(谓收入其税者)。

问子弟以孝闻于乡里者几何人?余子父母存,不养而出离者几何人?

问士之有田而不使者几何人?吏恶何事?(不使,谓不用其吏一不恶此等,当恶何事?)士之有田而不耕者几何人?身何事?君臣有位而未有田者几何人?

外人之来从而未有田宅者几何家?以按[古代患民少,故来归者给以田宅]

国子弟游于外者几何人?贫士之受责于大夫者几何人议?(按:责,古债字,谓举债于豪右者也)。

官贱行书,身士,以家臣自代者几何人?(其人居官,乃贱自行文书,身任士职,辄以家臣自代)

官承吏无田饩(音xi)而徒理事者几何人?(承吏,谓摄官无俸而空理事)

群臣有位事,官大夫者几何人?{谓群臣自有位事,乃左官于大夫。按:古代有公室之臣,有家臣,(迪按:家仆;私仆)故云然}。

外人来游,在大夫之家者几何人?乡子弟力田为人率者几何人?

国子弟之无上事,衣食不节,率子弟不田弋猎者几何人?(既无上事,乃率子弟不田农,但弋猎)

男女不整齐,乱乡子弟者,有之乎?

问人之贷粟米有别券者几何家?(别券谓分契也)

问国之伏利,其可应人之急者,几何所也?

人之所署于乡里者何物也?

问士之有田宅身在陈列者几何人?

余子之胜甲兵有行伍者几何人?

问男女有巧伎能备利用者几何人?

处女操工事者几何人?

冗国所开口而食者几何人?

问一民有几年之食也?

问兵车之计几何乘也?

牵家马辆家车者几何乘?

处士修行,足以教人,可使帅众往百姓者几何人?

士之急难可使者几何人?

工之巧,出足以利军伍,处可以修城郭补守备者几何人?

城粟军粮,其可以行几何年也?

吏之急难可使者几何人?

大夫疏器甲兵兵车放旗鼓饶帷幕帅车之载几何乘?

疏藏器弓弩之张,衣夹铁,钩弦之造,戈戟之紧,其厉何若?

其宜而不修者故何视?

而造修之官,出器处器之具,宜起而未起者阿待?

乡师车辐造修之具,其缮何若?

工尹伐材用,毋于三时,群材乃植;而造器定冬,完良,备用

必足(工尹,工官之长。三时,谓春夏秋,伐材必以冬也)

人有余兵,诡陈之行,以慎国常(行伍也)时简稽帅牛马之肥瘠,其老而死者皆举之。其就山薮(音sou)树林泽食荐者几何?

出入死生之会几何?(按:会即统计表也)若夫城郭之厚薄,沟壑之浅深,门闯之尊卑,宜修而不修者,上必几之(几,察也)守备之伍,器物不失其具,淫雨而各有处藏。

问兵宫之吏,国之豪士,其急难足以先后者几何人?(中略)

问所以教选人者何事?

问执官都者,其位事几何年矣?

所辟草莱有益于家邑者几何矣?

所封表以益人生利者何物也?

所筑城郭修墙闭绝通道厄阔深防沟以益人之地守者何所也?

所捕盗贼除人害者几何矣?(按:执官都者,谓地方长官也,以下四司皆课长官之考成也。〕(下略)

此篇所举,纤悉不漏,错杂互明,而其精神之贯注弥满可想见矣。“事先大功,政自小始”二语,可谓尽为政之要领。观于今世各国之警察行政,益信此义之不诬。

猜你喜欢
  卷二百九十三·列传第一百八十一·忠义五·张廷玉
  粤游见闻·瞿共美
  ●卷六·魏泰
  卷第五十八·胡三省
  ●卷十七·赵翼
  卷七·佚名
  卷六·陆以湉
  卷之七百六十一·佚名
  第四二四谕光绪五年三月初三日一二二一八--二五·佚名
  三二二 谕内阁王际华遽尔溘逝着晋赠太子太保·佚名
  卷六十五 蜀书二十 王楼贺韦华传第二十·陈寿
  周智光传·刘昫
  台湾北路塘汛尖宿里站·佚名
  二○、孔子去卫适陈在卫灵公卒后非卒前辨·钱穆
  陈世第·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三十一·彭定求

        卷631_1 【旅泊吴门】张贲   一舸吴江晚,堪忧病广文。鲈鱼谁与伴,鸥鸟自成群。   反照纵横水,斜空断续云。异乡无限思,尽付酒醺醺。   卷631_2 【贲中间有吴门旅泊之什蒙鲁望垂和更作一章以伸酬谢】张贲

  • 荆棘·周作人

    我们间壁有一个小孩,他天天只是啼哭。间壁的老头子发了恼,荆条落在他的背上。添种许多有刺的荆棘。折下一捆荆棘的枝条,小孩的衣服掉在地上,他要在果园的周围,他要在果园的周围,他的背上着了荆条,他嘴里还只是啼哭,添种许多有

  • 古诗镜卷二十八·陆时雍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镜卷二十八 明 陆时雍 编 北魏 王德 诗 春词 春花绮绣色春鸟弦歌声春风复荡漾春女亦多情爱莺作友怜傍锦为屏囘头语夫婿莫负艶阳征【脂粉声低绮罗态袅大雅之所不收】 【附王容大堤女 宝髻耀明璫

  • 卷二百八十八·列传第一百七十六·文苑四·张廷玉

        ◎文苑四   ○李维桢 徐渭 王穉登 瞿九思唐时升 焦竑 董其昌 袁宏道王惟俭 曹学佺王志坚 艾南英 张溥   李维桢,字本宁,京山人。父裕,福建布政使。维桢举隆庆二年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万历时,《穆宗实

  • 务农第三十·吴兢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王硅曰:“昔秦皇、汉武,外则穷极兵戈,内则崇侈宫室,人力既

  • ●崇禎長編卷之三十七·汪楫

      崇禎三年八月   ○崇禎三年八月   三年庚午八月戊申朔祭社稷免朝   順天府府尹劉宗周上言大興縣皂隸張登欺官悞公為縣官申報府丞行經歷究觧張登拉弟內官張進忠於前月十九日闖入經歷司罵詈不遂復於二十日

  • 卷十六·凌雪

    列传二十七 守土诸臣传列传二十七守土诸臣传呜呼!封疆之吏,与地存亡;郡县之吏,与城存亡:人臣之通义也。明之末也,为吏者既脧剥以致变;及贼至,则捧头鼠窜,列郡土崩,求其捐躯以报者,寥寥也。间一有之,岂非岁寒之松柏欤!余于死事之大

  • 卷之四百七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四○○ 直隶总督周元理奏覆查办应行发还书籍情形折·佚名

    四○○ 直隶总督周元理奏覆查办应行发还书籍情形折乾隆四十二年七月初七日直隶总督臣周元理谨奏,为遵旨查明覆奏事。本年七月初一日承准大学士于敏中字寄内开,乾隆四十二年六月二十九日奉上谕:云云。钦此。到臣。伏查直

  • ●续吴先贤赞卷之十二·刘凤

    刘凤 辟命 隐逸 ◆辟命◆ 刘德让 盛逮 顾礼 莫礼 范从文 马逵 陈则 沈芳 赵宗文 袁政 沈澄 吴简 季箎 章珪 伊恒 卫靖 陈述 ○刘德让 刘公讳德让余五世祖也先自汴来徙大父顺之在元主领槯茶公生而有伟度扩如也仪观甚羙

  • 历年记下·姚廷遴

    “廿年一枕甚支离,回首邯郸事事非。涉世徒劳心上计,生几唯供眼中痴。已知豺虎无恩爱,未若鵾鹏有远期。极目风烟吹鬓老,觉来无限恨难追。”此余《写恨》诗也。劳心廿载,不独一事无成,抑且皆不遂意,虽气运之盛衰,亦人

  • 卷六 集景·陈继儒

    结庐松竹之间,闲云封户;徙倚青林之下,花瓣沾衣。芳草盈阶,茶烟几缕;春光满眼,黄鸟一声。此时可以诗,可以画,而正恐诗不尽言,画不尽意。而高人韵士,能以片言数语尽之者,则谓之诗可,谓之画可,谓高人韵士之诗画亦无不可。集景第六。

  • 卷十一·惠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礼说卷十一    翰林院侍讲惠士奇撰夏官二官以节服为名则王之车服旗常皆其职掌朝祭则六人从王郊祀则二人从尸持旌执戈乃其事也若云从王服衮从尸服裘则周书顾命执惠执戈者雀弁綦弁而己未闻服冕况以下士

  • 卷三十三·鄂尔泰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钦定仪礼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仪礼义疏卷三十三士虞礼第十四之二记虞浴不栉【注今文曰沐浴】正义郑氏康成曰浴者将祭自洁清不栉未在于饰也惟三年之丧不栉期以下栉可也【敖氏继公曰郑从古文原无沐

  • 卷二 冠礼·颜元

    冠礼冠【杨氏复曰:有言书仪中冠礼简易可行者。先生曰:不独书仪,古冠礼亦自简易。补注:黄帝以前,以羽皮为冠,以后乃用布帛。其冠之年,天子、诸侯皆十二。】男子年十五至二十皆可冠,必父母无期以上丧始可行之。【大功未葬,亦不可

  • 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第九·佚名

    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译  本行品第八  佛告阿难。如来有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金色光明。一一光明无量化佛。身诸毛孔一切变现。及佛色身略中略者。我今为此时会大众及净饭王。略说相好。佛生人间示同人事。

  • 孔子改制考·康有为

    康有为所撰关于变法维新的重要理论著作。1892年(光绪十八年)在弟子陈千秋、梁启超等协助下开始编著,1898年正式刊行。共二十一卷。书中阐发“托古改制”理论。宣称《六经》皆孔子所作,是孔子假托古圣先王言行,来宣传自己

  • 古今词话·杨湜

    词话。一卷。南宋杨湜撰。杨湜(生平不详),字曼倩。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对此书已加称引,知杨湜为绍兴年间人。《古今词话》采辑五代以下词林逸事,仿唐宋说部体裁,所记本事每多不实,大都出于传闻。胡仔《苕溪渔隐丛话》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