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薛居正传

薛居正字子平,开封浚仪人。其父薛仁谦任后周太子宾客。居正年轻时好学,有远大志向。清泰初年,参加进士考试未被录取,写了一篇《遣愁文》来自我解嘲,其文寓意卓越豪迈,观者认为有公辅大臣的器量。过一年,登进士第。

晋天福年间,华帅刘遂凝召他为从事。刘遂凝之兄刘遂清管理国家财经大事,上奏任命他为盐铁巡官。开运初年(944),改任度支推官。宰相李崧领管盐铁,又上奏任他为推官,加任大理司直,升为右拾遗。桑维翰任开封府尹时,又上奏任他为判官。

后汉乾..初年,史弘肇统率侍卫亲军,威权震动皇上,为人残忍自傲,没有人敢忤逆他的命令。他的部下官吏控告百姓违犯盐禁,论法当死。讼狱将要决断,薛居正怀疑其罪不实,召来这个百姓讯问,原来这个官吏与他有私怨,因此诬告他。逮捕这个官吏来讯问,他供认不讳,被处罚。史弘肇虽然很恼怒,但又不能救助。后周广顺初年(951),迁升为比部员外郎,统领三司推官,不久任知制诰。周太祖征伐兖州,诏令薛居正跟从前往,因为功劳加任都官郎中。显德三年(956),迁升为左谏议大夫,擢任为弘文馆学士、判馆事。六年(959),出使沧州核定民租。不久因为他的才干扬名朝廷,擢升为刑部侍郎、判吏部铨。

宋初,调任户部侍郎。太祖亲自征讨李筠及李重进,管理留司三司,不久出任许州知州。建隆三年(962),到朝廷任枢密直学士,权知贡举。湖湘刚平定,朝廷任命居正知朗州。正遇逃兵数千人聚结山泽为盗,监军使怀疑城中僧侣一千多人都是同伙,准备全部捕杀。居正用计迟缓捕杀,于是率领军队消灭群寇,擒俘盗贼主帅汪端,讯问他,得知僧侣们并未参预其事,僧侣们得以存活下来。

乾德初年(963),加任兵部侍郎。皇帝将要亲自征伐太原,大量发动百姓运送粮草。当时河南府闹饥荒,逃亡者四万家,皇上为此感到忧虑,命居正乘驿马招集百姓,十天后百姓都恢复生业。朝廷命居正以本官参知政事。五年(967),加任吏部侍郎。开宝五年(972),兼任淮南、湖南、岭南等道提举三司水陆发运使事,又兼判门下侍郎事,监修国史;又监修《五代史》。过一年后,皇上赐给他器币。六年(973),任门下侍郎、平章事。八年(975)二月,皇上对居正等人说:“年岁丰登,万物丰盛,如果不是上天保佑,哪里能这样。应当共思济物,如果政事有失,应当予以拯救,来实现我的志向。”居正等愈发勤修政事,来符合皇上的意愿。

太平兴国初年(976),加任左仆射、昭文馆大学士。随从皇帝平定晋阳回来后,进官位为司空。由于吃了丹砂中毒,正在上奏政事时,发觉毒发,于是出了殿堂。到殿门外,喝了一升多水,堂吏把他扶到中书省,已经不能说话,只是指着廊庑间的储水器。身边的人把水取来,不能喝,吐气像烟雾,用车载回家里去世,时为太平兴国六年(981)六月,终年七十岁。追赠太尉、中书令,赐谥号为文惠。

薛居正气质容貌伟岸,喝酒喝到几斗还能不醉。秉性孝顺行为善良,居家生活节俭。任宰相时处事宽厚,不喜欢苛察,士大夫对此很为赞许。从参政到任宰相,一共十八年,皇帝对他的恩宠始终不减。

先前,太祖曾经对居正说:“自古帝王很少能够正己,臣子大多没有远略,虽然身居显位,不能垂名后世,而身陷不义之名,子孙遭殃,因为君臣没能尽行其道啊。我看唐太宗接受大臣谏议,直接指出他的过错而不以为耻。在我看来,不如自己不做错事,使别人没有指责。又观古代的大臣很多不能慎终如始,能够得以保全而且享受厚福的人,是由于忠正啊。”开宝年间,薛居正与沈伦一起任宰相,卢多逊任参知政事。九年(976)冬天,卢多逊也任平章事。到居正死后,沈伦被贬官,卢多逊流放南方,议论的人说薛居正坚守臣道受福,果然符合太祖之言。

薛居正喜好读书,写文章落笔不能停止。其子薛惟吉把他的文章编集为三十卷送给皇上,皇上赐集名为《文惠集》。咸平二年(999),朝廷诏令薛居正附祀于太宗庙。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九 豫章王综 武陵王纪 临贺王正德 河东王誉·姚思廉
  ●卷四·杨循吉
  跋·徐鼒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十三·徐乾学
  清中叶之外交观·佚名
  台湾关系文献集零十四·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四·佚名
  卷之四十四·佚名
  卷之四十五·佚名
  涌幢小品卷之六·朱国祯
  卷五十六·苏辙
  台湾番事物产与商务·佚名
  十国春秋卷九十四·吴任臣
  清朝每日的上朝·齐如山
  董显光·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六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六十四谭用之谭用之字藏用五代末人善为诗而官不达诗一卷塞上秋风汉北雁飞天单骑那堪遶贺兰碛暗更无岩树影地平时有野烧瘢貂披寒色和衣冷劒佩胡霜隔匣寒早晚横戈似飞尉拥旄深入异田单鉢略

  • 卷三十三·施元之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施注苏诗>   钦定四库全书 施注苏诗卷三十三 宋 苏 轼 撰 施元之 原注 武进邵长蘅 删补 诗四十一首 【起在兵部洎迁礼部尚书作】 次韵穆父尚书侍祠郊丘瞻望天光退而相庆引满醉吟

  • 27.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语弄寄房给事·施蜇存

    《国秀集》选录李颀诗四首:五律二首、七绝二首。《河岳英灵集》选十四首:五言古诗七首,七言歌行五首、五律一首、七绝一首。编者殷璠称“颀诗发调既清,修辞亦绣,杂歌咸善,玄理最长”。可知《国秀集》所选是他早年的诗,其时尚

  • 卷六十三·毕沅

      ◎宋纪六十三 ∷起旃蒙大荒落正月,尽十二月,凡一年。   ○英宗体乾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   治平二年辽咸雍元年。乙巳,一零六五年   春,正月,辛酉朔,辽群臣上辽主尊号曰圣文神武全功大略广智聪仁睿孝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三十四·佚名

    嘉靖二十七年三月丙子朔 孝肃皇后忌辰遣玉田伯蒋荣祭 裕陵○巡按直隶御史陈九德言国家财赋仰给东南而苏松常镇四府居半但其土沃民浇飞诡百出管粮同知权轻不能镇压或持法稍严则豪猾大姓輙相与排根去之故奸弊滋长国赋不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八十二·佚名

    万历三十九年四月庚午朔孟夏时享太庙遣公张惟贤恭代○铸给兖州府管理泇河滕峄马捕关防○壬申大学士李廷机求去不报○兵部尚书李化龙上滇南善后事宜陇川南甸千崖三宣抚并峙为我腾永藩篱寔西南一隩区也宣抚多安民背汉投

  • 卷之三十七·佚名

    光绪二年。丙子七月。甲戌。谕内阁。前据文格、谭钟麟、先后奏报。四川东乡县匪徒滋事。首犯袁廷蛟在逃未获。嗣据御史吴镇奏。知府易荫芝办理不善。提督李有恒妄杀无辜。当经谕令文格查明究办。兹据巡视北城御史奎

  • 九一六 满票签为并无科甲出身人员派充分校事致典籍厅移付·佚名

    九一六 满票签为并无科甲出身人员派充分校事致典籍厅移付乾隆四十八年九月二十日满票签为移付事。准续办四库全书处文称,移取续经补缺及额外行走中书人员派充分校等因前来。查本处人员内,并无科甲出身,向无派充分校。相

  • 裴叔业传·李延寿

    裴叔业,河东闻喜人,三国时魏国冀州刺史裴徽的后代。五世祖裴苞,晋时任秦州刺史。祖父裴邕,从河东迁居襄阳。父亲裴顺宗,兄裴叔宝,在南朝的宋与齐做官,都很有名位。  叔业年少时就很有抱负和才干,以有谋略自诩。宋元徽末年,历

  • ●皇朝通典卷十一·佚名

    食貨十一 ○食貨十一 漕運 △漕運 (臣)等謹按漕運自明開會通河始罷海運陸運而為儹運自支運而變為兌運又為改兌始罷民運法似善矣然明臣邱濬歷言其害甚謂唐宋之不若今考其弊軍固無室家之樂有轉輸之勞而民受其害者亦多當時

  • 卷57·陈邦瞻

    钦宗靖康元年十一月辛酉,帝如青城粘没喝军。先是,京城既陷,何栗欲亲率都民巷战,金人宣言议和退师,乃止。帝闻金人欲和而退,命何栗及济王栩使其军以请成,粘没喝、斡离不曰:&ldquo;自古有南即有北,不可相无也。今之所议,期在割地

  • 南史识小录卷一·沈名荪

    钦定四库全书南史识小録卷一    钱塘沈名荪秀水朱昆田同辑宋本纪神光照室【武帝生时丨丨丨丨尽明】甘露降於墓树【帝生时】卧讲堂【帝尝游竹林寺独丨丨丨前上有五色龙章】妙善占墓【时有孔恭者丨丨丨丨】龙形更大

  • 卷十四【起僖公二十二年尽二十四年】·杜预

    <经部,春秋类,春秋左传注疏>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注疏卷十四【起僖公二十二年尽二十四年】晋杜氏注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达疏经二十有二年春公伐邾取须句注须句虽别国而削弱不能自通为鲁私属若颛

  • 一切经音义卷第三十·唐慧琳

        大唐翻经沙门慧琳补续  佛升忉利天经二卷 慧琳  道神足变化经四卷 玄应  大树紧那罗经四卷 慧琳  伅真陀罗所问经二卷 玄应  宝雨经十卷 慧琳  宝云经七卷 玄应  阿惟越致遮经三卷 玄应

  • 护法论元序·张商英

    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盖道者先天地生。亘古今而常存。圣人得道之真以治身。其绪余土苴。以治天下国家。岂不大哉。故圣人或生于中国。或生于西方。或生于东夷西夷。生虽殊方。其得道之真。若合符契。未始殊也。佛

  • 佛说智慧海藏经卷下·佚名

    或小遍一切处。众生身中皆有佛身。汝当如是学可得出世。尔时除疑大士及诸大众。皆悉疑或心中未决。以偈问佛。我初闻佛说  诸法如虚空  七杀如幻化即与佛身同  如此之境界  我心倍增疑其若与佛同  云何有黠

  • 太上秘法镇宅灵符·佚名

    道家符箓书。一卷。专言镇宅符箓之事,谓用符箓埋于屋角下,可驱魔遂邪,镇宅安家。书内收有镇宅符七十二道,谓能“厌镇凶恶之鬼”,“厌镇牛马六畜死伤鬼”,“厌除家鬼克害人口”。收入《道藏》第三十七册。

  • 太上保真养生论·佚名

    气功养生著作。作者及写作年代不详, 辑于《道藏》中。本论首述养生之理, 认为“静守恬和, 可保长生”; 次论养生之法, 认为养生之要, 在于宁神节用, 七情不可过极, 神形不可过劳,饮食不可过饱; 并提出采用导引吐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