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护法论元序

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盖道者先天地生。亘古今而常存。圣人得道之真以治身。其绪余土苴。以治天下国家。岂不大哉。故圣人或生于中国。或生于西方。或生于东夷西夷。生虽殊方。其得道之真。若合符契。未始殊也。佛者生于西方。得道之真以治身。以寂灭为乐者也。自得于妙有真空。圆明广大。不可思议。孔子以谓。佛为西方圣人。孔子圣人也。为万世之师。岂虚语哉。其尊敬如此。学者学孔子者也。孔子之言不信。反生谤斥。与斥孔子何异。此皆非吾徒也。无尽居士。深造大道之渊源。洞鉴儒释之不二。痛夫俗学之蔽蒙。下悟自己之真性。在日用之间。颠倒妄想。不得其门而入。深怀愤嫉。摇唇鼓舌。专以斥佛为能。自比孟子拒杨墨之功。俾后世称之。以为圣人之徒。聋瞽学者。岂不欺心乎。欺心乃欺天也。则护法之论岂得已哉。观其议论劲正。取与严明。引证诚实。铺陈详备。明如皎日。信如四时。非胸中超脱该贯至道之要妙。何以臻此。故能释天下之疑。息天下之谤。实后学之标准也。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其天与佛。所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无以异矣。佛以戒定慧为大道之大要。吾儒所谓。惩忿窒欲。则戒也。寂然不动。则定也。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则慧也。三者儒释岂不相同。盖方册所载皆古人之糟粕。若诵糟粕。而不识圣人之旨要。与面墙者何异哉。杏坛三千之众得夫子之道者。颜子一人而已。尚未达一间。灵山百万徒众。悟玄机者。迦叶一人而已。况望圣人数千载之间。闻其风读其书。咸欲造圣人之域。不亦难乎。宜其邪说横议兴焉。则护法之论。确乎不可拔也。

乾道辛卯六月望日

无碍居士南涧郑兴德与撰

猜你喜欢
  卷五百五十九·佚名
  序·佚名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七·佚名
  卷四十六·赜藏主
  卷十二·佚名
  卷三·僧伽斯那
  海外读书杂记·胡适
  卷第一·佚名
  佛说法集经卷第五·佚名
  大宝积经论卷第三·佚名
  众经撰杂譬喻·佚名
   第八則  翠巖眉毛·胡兰成
  自序·智旭
  天台四教集解卷上(并序)·从义
  石雨禪師法檀卷第二·石雨明方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三十九·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三十九明 高棅 编五言絶句二正宗李白静夜思牀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刘须溪云自是古意不须言笑】相逢行相逢红尘内高揖黄金鞭万户垂杨栁君家阿那邉襄阳曲且醉习家池莫看堕

  • 卷二十八·胡文学

    <集部,总集类,甬上耆旧诗> 钦定四库全书 甬上耆旧诗卷二十八 监察御史胡文学编 明威将军万公武 字世忠先定远人大父武略将军斌从高皇帝起兵守滁州充义兵万户後从大将军征沙漠大战于阿鲁完河死之父锺袭以战功授宁波卫

  • 卷一百四十二·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四十二劒类五言古劒           【魏】文 帝越民铸寳劒出匣吐寒芒服之御左右除凶致福祥寳劒          【梁】吴 均我有一寳劒出自昆吾谿照人如照水切玉如

  • 14、招妓·蒲松龄

    公子上不敢西来不敢东,低头受气几时终?冤魂初下阎罗殿,觉得青天分外空。 自从丈人去后,爹娘叫我独居,今已一月有余,倒觉松缓的紧。但有一件不好言处,白日还好过,黑夜真难捱! [鸳鸯锦]一更新月才照上窗棂,又下窗棂,孤单的人那愁

  • 第三十八卷明泰昌、天启、崇祯·缪荃孙

    光宗泰昌元年九月乙酉,罗朝国为南京刑部尚书。十月己未,淮安府地震,雷火击毁城楼。大雨如注,平地尽成巨浸。巡按御史孙之益以闻,言:“淮安咽喉重地,有此灾警,变不虚生。且黎民重罹昏垫之苦,千里尽同鱼鳖之区。兼之重征叠派,按册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七·纪昀

    艺文略 【二】礼类第二 【周官 仪礼 礼记 月令 会礼 仪注】乐类第三 【乐书 舞 乐器】小学类第四 【文字 音韵 音释 古文 法书】○礼类第二(臣)等谨案郑志礼类分周官仪礼丧服礼记月令会礼仪注七门分并丧服于

  • 二七三 署云贵总督觉罗图思德奏遵旨查办书籍版片情形折·佚名

    二七三 署云贵总督觉罗图思德奏遵旨查办书籍版片情形折乾隆四十年六月初二日署云贵总督、兼署云南巡抚臣觉罗图思德跪奏,为遵旨查办书籍,先行覆奏事。窃臣准前抚臣李湖移交乾隆四十年三月初三日承准大学士舒赫德、于敏

  • 卷二·张尔岐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郑注句读卷二济阳张尔岐撰士昏礼第二【郑目録云士娶妻之礼以昏为期因而名焉必以昏者阳往而隂来日入三商为昏昏礼于五礼属嘉礼大小戴及别録此皆第二○商漏刻之名三商即三刻也】昏礼下达纳采用鴈【达通

  • 中国道家思想之开山大宗师--庄周·钱穆

    儒家道家,乃中国思想史里两条大主流。儒家宗孔孟,道家祖老庄。《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四部书,两千年来,为中国知识阶层人人所必读。但就现代人目光,根据种种论证,《庄子》一书实在《老子》五千言之前。庄周以前,是

  • 卷十·佚名

    △赞持品第十之二尔时世尊赞尊者舍利子言:善哉善哉!舍利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善引譬喻。汝今以佛神力。复说譬喻而明此义。舍利子白佛言:世尊,又如有人欲见大海渐次而行。若见有树或见树相。若见有山或见山相。当知是人去海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一·澄观

    世界成就品第四初来意者。前说缘既具。此下正陈所说。总明果相别答法界安立海问。故此品来。二释名者。世谓三世。堕去来今故。界谓方分有彼此故。又世谓隐覆界亦分齐。谓诸有为可破坏。世即隐覆无为不可坏。法从真性

  • 僧羯磨卷下(出四分律)·怀素

    西太原寺沙门怀素集治人篇第十三与呵责羯磨法(案律有二法。僧应与作呵责羯磨。非法说法。法说非法。乃至说不说亦如是。乃至举羯磨亦如是。复有三事。僧应与作呵责羯磨。谓破戒破见破威仪。乃至举羯磨亦如是。复有比

  • 法华经传记卷第三·佚名

    讲解感应第七之二 讽诵胜利第八之一&middot;释灌顶一&middot;释慧如二&middot;释僧隆三&middot;释窥基四&middot;释玄朗五&middot;释慧明六&middot;释智因七&middot;释志实八&middot;释道昂九&middot;释志远十唐国清

  • 南岳单传表后序·弘储

    我临济氏。承南岳之明命。兼统五宗。以照耀南天下。于诸宗独尊。黄檗谓临济曰。吾宗到汝。大兴于世。沩山举问仰山。黄檗当时祇嘱临济一人。更有人在。仰云。有祇是年代深远。不欲举似和尚。及沩固问。仰云。一人指南

  • 第六 力相应·佚名

    第一 恒河广说(远离依止)[一]第一※二&ldquo;诸比丘!有五力。以何为五力耶?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是。诸比丘!此为五力。三诸比丘!譬如恒河之趣向东、倾向东、临入于东。诸比丘!如是对五力修习、对五力多修者,则趣向

  • 玄都律文·佚名

    玄都律文,早期天师道重要戒律之一,约出于南北朝后期,疑即北周武帝时京师玄都馆道士编集。原书卷数不详,北宋《崇文总目》着录《玄都律编》八卷;南宋《秘目》着录《玄都律》十五卷;《通志‧艺文略》着录《玄都律》二十五卷。

  • 伤寒审证表·包诚

    一卷。清包诚撰。包诚字兴言,泾县(今属安徽)人。同治年间曾官湖北同知。从学于张宛邻,私淑黄元御。张宛邻崇拜黄元御之医术,令包氏校雠黄氏诸书。包氏尤致力于 《伤寒论》的研究。认为《伤寒论》文奥义精,难以记诵,如

  • 茶山集·曾几

    诗别集,八卷,北宋曾几撰。几(1084~1166)字志甫(一作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属江西)人,后徙河南。幼入太学,试吏部,授将仕郎,赐上舍出身。南宋初曾任江西、浙江提刑,因忤秦桧被罢官,居上饶茶山寺。桧死复官,仍反对向金乞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