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四

万历十六年正月乙酉朔  上御皇极殿受朝贺

○赐三辅臣上尊珍馔

○丁亥兵部覆议辽东镇武堡等处功罪总兵官李成梁参政栗在廷等优赉守堡官王承勋等提问诏从之  南京狭西道御史陈奇谋条上留都营政切要四事一明教法以储才谓武弁恐其不学故设武学以教之今不在学者未尝不官不成材者未尝不用则学谓缀庞矣欲将一切应袭尽查送学非繇提督武学主事考选起送者兵部不许袭替推用一严铨补以示信谓卫所各官凡经调卫发操者不得推补掌印及夤缘管事令甲照然今调卫而宥归者朦胧掌印发操而回卫者夤缘推升非所以信法令矣欲再行申饬凡系调发不得复补印屯之缺一简士卒以鼓气谓各营旧有选锋为其勇悍出众足以批坚陷敌为一军之冠也今不论其勇力技艺止凭坐营开报则冒滥多而士鲜实用矣欲责令兵部会选力能举三百斤挽弓一石矢十发九中方补选锋饩稍优异之部臣不时简阅以作敌忾之气一核催料以裕蓄谓兵部有草场分司岁额租银万五千余两武弁夤缘管徵恣为耗蠹有方当查理而已奉单领运有明认侵欺而扣俸还官俸几何而所侵累百弊至此极矣欲选委卫所佥书递年分管年终分司查理查理未结不许抵差别委致滋混扰<锍-釒>兵部○升分守金山参将马继武副总兵镇守江南

○己丑升文选司郎中徐一槚太常寺少卿

○壬辰调紫荆关参将马应元补五军八营参将河洲参将杨浚补兰州参将升刘河游击张榜金山参将  癸巳乌思藏阐化王遣使真朵尔只等千人贡方物

○工部覆摠督漕运右佥都御史杨一魁条陈十事一改闸座以便防守谓古洪当黄水之冲为入运咽喉闸制上阔下狭闸极难下水入易游且石座太低一遇泛涨水从上漫千夫辟易无可柰何欲将前闸乘时改修高下广狭务俱一律此计之善者也拟允行一严启闭以杜淤垫谓古洪内华二闸建设之初原为伏秋水涨恐致漫淤闭闸坚守不得擅开以严其防也但地居冲要官使猬集势难阻遏欲比照淮安通济闸事例每年于六月终筑坝不许擅开即贡解船只亦酌量盘剥此固为运道完计第官民□贾国课攸关一旦筑塞不独困□且税额缩矣况贡艘旧屯留京又不可辄议乎拟仍旧一开支河以备缓急谓运舟自茶城入闸乃其故道与河隔远自河决秦沟改繇浊河口入徐淮乃与茶城紧相对冲又戚家港湍溜难挽舟多覆没前道臣舒应龙另开塔山支河颇称利便而坝闸未建旋复淤阻中河郎陈瑛始开古洪内华以代塔山五年于兹而复遭淤塞安可不为之计也欲挑浚塔山支河建立坝闸令与内华相等八九月后公私船只两道并出固亦有见第闸河水泉不多分而为二不识能常继否拟会勘一移官夫以资策应谓古洪内华堤夫六百名伏秋水涨修守不足且责闸官以调度弗能也欲将吕梁洪夫分调一半移住古洪以资修浚管河同知原任邳州者移住境山遇有紧急往来督视固属远虑第吕梁古洪相去颇遥安土之民难以骤徙与职官改驻不同也拟会勘一复故道以定长策谓黄河旧出小浮桥水势顺利运道安行累岁变迁致梗运道虽建闸启闭独时淤塞非本计也欲修复故道自归德以下丁家道口浚至石将军庙令河仍自小浮桥出若抚按各为其民则止浚砀山韩家口河五十里诚亦有见第其费有出与否其道可开与否宜行令抚按勘科酌议以请者也议会勘一放浊溢以固堤岸谓黄河缕堤修筑加高而堤内洼下夏秋间河水外涨雨水内浸其堤易坏欲仿拷栳湾堤势将徐邳一带堤内洼处春间开洩水其与遥堤隔远者从便筑小月堤以防其溢此计之便者也拟允行一引沁水以济卫河谓黄河挟沁水入卫繇天津下海久矣自河徙而沁与俱南卫水时苦涸竭其流独也欲仿徐有贞广济河之势引沁入卫不使助河为虐且乘武陟间沁水方决因便<锍-釒>浚万夫一月之力耳固此有见第考先臣黄绾霍韬并有分沁入卫之议似欲藉以杀河患非为卫水益也改作入卫经费既难冲决可虑拟会勘一浚河身以抑泛滥谓善治水者以<锍-釒>不以障年来每遇水发堤上加堤遂令水高凌空不啻过颡滨河城郭决水可灌可为寒心欲于秋冬之际探测河身深浅随处挑浚盖虑患之极思也第黄河之沙从水去来恐难以人力治之且入冬则河南一境坚冰弥望浅深将安测乎拟会勘一开水门以免横溃谓黄河发星宿入中国合华夷之水千流万派归于一壑泛溢其常也况孟津以下土疏易冲故先臣丘浚请多开水门以杀上流之势诚为有见今欲于黄河分流故道量设减水石门以洩暴涨是一说也第恐黄河汹涌石门之所洩几何倘涓滴不禁致成横决未获其利先滋之害矣拟报罢一处河费以免偏累谓河工岁修银三万两内仰给于河南者九千令本省灾伤屡闻托欠甚多而河工势不容缓欲将每年扣省米价银三万七千余两留备淮上支用其河南解淮银九千两免行起解似亦两便但户部咨称米价原系边饷难以议留宜将本年额内量留九千两抵河南解数以后仍照例分解不得偏主于其间也拟允行从之○南京福建道御史彭而珩<锍-釒>论军政谓军丁骄悍自嘉靖以来云中辽左南都浙江屡屡构变然皆有滐衅而后发且越数十年仅五六见耳乃今一岁之中一见蓟镇再见粤西三见郧阳原无深隙动辄攘臂习以为常积渐之防不可不谨因陈五事一先体恤谓御兵者必结之以恩乃可绳之以法则月粮之逋欠宜补二禁剥削谓军士之困苦日甚则忿怨日深故武弁之科歛役使宜惩三严约束谓尉缭军制什伍相保有干犯而知弗举者同罪宜稍仿之行觉察连坐之令则铨制严四收骁勇谓壮士在军如悬标帜众耳目所注射宜优处之以行鼓舞驾驭之意则军心服五明法令谓法不显示则人希幸免而易于生乱宜定画一之律以示士众使知朝廷有必不可犯之法则邪谋消章下兵部寻覆议以请命依拟行

○罢工部郎中公一扬以河政不举科臣梅国楼劾其疏庸废事也

○甲午立春日上御皇极殿受朝

○是日以孟春享  太庙

○赐三辅臣上尊珍馔

○乙未命贵州土司普定平坝定庄安南生儒俱附有司提调土司不得争执从都御史萧彦请也

○升狭西游击彭九畴河州参将神枢三营参将韩光紫荆关参将河南都司佥书田应元刘河游击

○丙申户科给事中李廷谟奏国家防河如防虏均非可以泄泄制之者今边臣自督抚而下必阅历练习始为推毂贤者久任加衔自佥宪得至参政布政甚则节钺寄之用是人思竭力而收效者弘河臣则不然按次议差才者不必用用者不必才且计日瓜代河之要害缓急既无暇身尝一得代去即河患孔棘不为累也又何必计久远哉宜略仿边臣法凡差管河司官务择其人期以岁时著有成劳径转河道总漕员缺得渐次推用则人人思奋而河工有济矣<锍-釒>下该部

○南京山西道御史田一麟劾辽抚顾养谦开原失事比郧抚李材激变军民情罪独为重大材既论斥养谦略无谴罚非法之平且养谦既知开原属夷谋叛不早为之所及变起不可收拾乃归咎道臣王缄抚处失宜是藉人以逭罪也法宜罢斥  上以该镇夷情见在责成慰令供职

○丁酉户部题覆狭西巡抚王璇查过韩府禄粮自十一年起至十三年止拖欠至七万七千五百八十五两有奇准将司库正项禄银并柴马夏粮凤翔贮库籴本等项抵补  上从之

○巡按山东御史毛在题节妇杨氏章丘县民杨一元女归生员姜守身守身病卒誓以死殉水浆不入口者四人母强之食日惟抱棺悲痛时咄咄独语若与夫相对者自言常睹夫貌而闻其音侍婢盛儿义之愿与同死一日母防少懈阖户自缢盛儿亦缢于旁若侍立然闻者诧异以为非天植奇节弗能也宜破格旌表<锍-釒>下礼部

○辛丑  英宗睿皇帝忌辰  上于  奉先殿行礼遣南和伯方烨祭  裕陵

○总督狭西兵部尚书郜光先会同甘肃巡抚右佥都御史曹子登题庄酋榆林套虏也十四年拥众过西环牧海上以抢番为名渐次求桦林川住牧遂扰西宁闯榆木趋水塘水塘四面皆番斗绝边外与各堡声援相倚为肃镇肩背庄酋一盘踞则群虏附之盗边益甚故西宁将士奋勇剿杀今斩获既多惧而献汉番之掠以谢拔帐东去皆按察使邢玠佥事万世德总兵官刘承嗣等讲折堵截之功也伏乞优叙章下兵部

○癸卯下户部主事刘兑于法司兑太仓银库物议沸腾为给事中梅国楼所纠也

○升湖广参将檀武神枢三营参将镇羌守备任继勋狭西游

○甲辰巡抚四川右佥都御史徐元泰奏辩吏科右给事中张养蒙论劾川南事并请罢斥  上命遵前旨视事不准辞先是四川杂夷曰腻酋者卭部种与黑骨诸夷连结为抚臣请兵征剿科臣劾其松潘得利之故寻师建越波及腻夷为幸功生事已有旨切责抚臣令策励供职竣事平通论功罪矣至是奏辩云奉命征腻为救边民于水火兵已入山建越之平旦夕可卜故有是命

○太子少保吏部尚书杨巍以引年称疾乞致仕  上慰留之

○乙巳命改日讲于仲月上旬卜日行从大学士申时行请也

○丙午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魏时亮上法  祖圣修四劄一法  祖典学宜久而益勤  高皇帝尝曰人非布帛菽粟无以为衣食非五经四书无繇知道理  敬皇帝因张元祯劝讲性理亟索太极图以观曰天生斯人以开朕也其勤学类如此  皇上讲读原勤过丁亥年时一传免伏乞念学培治本贵于日新即  圣体偶尔违和亦勉强临御药言在耳天和可颐未必非保摄之助一法  祖养心在宫闱体验  高皇帝尝曰吾每于宫中无事辄取孔子之言观之真万世之师又曰道在正心人心乘气机以出入操之甚难  文皇帝读解缙正心章讲义谕曰朕每退朝常思管束此心为切要其汲汲于操心盖如此  皇上诚于法宫清暇常取人心道心之辨戒惧慎独之训口诵而心体之则可以立万化之本一法祖建事握行政任人之机  高皇帝每得章奏便思亟行每夜间度事当速行者笔记待旦有奏正心之说者称为大儒有请及时娱乐者目为赵高  敬皇帝时召大臣面□几务又与臣曰朕图新政理乐闻谠言其时纶音集忠益辨贤否而纳谏诤如此伏乞  皇上速下章奏时行召对察忠佞之分容逆耳之规则可以建大有为之业一法  祖希尧笃信古反求之志  肃皇帝读大学衍义有感赋诗慨慕于变之治又作敬一箴宛然钦明之范其以帝尧为必可学也如此伏乞  皇上尚友千古钦天戒轸民瘼必如帝尧而后已则可比德于放勋  上纳之

○赐狭西乌思藏阐化王使者真朵尔只十五人及崇隆等寺剌麻僧共卜尖昝等二十九人宴命临淮侯李言恭待

○礼部覆巡抚大同右佥都御史邓乔林咨议定宗室封限自万历十六年以后凡擅婚子女系嘉靖二十八年以前者遵照万历七年  明旨及会议事例照常请封其万历十五年以前已经另题立案者不准奏辩请改封代府宗室鼐锹充燛廷土□豖廷垄为奉国将军鼐□金□巴□充火□晶等十位为镇国中尉充魬为辅国中尉各该诰命行吏部关给禄米行户部查照近例题请定夺鼐镪等三十九位行抚按给名粮无令失所诏依拟行

○户科都给事中田畴奏国家之财赋谨积贮严出纳而以台省官巡视者有四光禄膳羞之储也太仆马价之储也节慎库工部料价之储也太仓银库百官之廪禄九边之军需所取给也然衡其数之多寡太仓岁入约三百七十万有奇出称之节慎四之一太仆十之一光禄则十之毫厘耳乃光禄太仆节慎并以巡视主之司官受成而已十手十目人怀廪廪奸弊无所自作独太仓巡视虽设而出纳不与俱防闲既疏侵盗易滋故有若桂承胤刘兑之败宜另设台臣一员比照光禄一年一换或照太仆节慎两臣轮视仍申饬责成之于国计必有补矣章下户部

○升广西游击任道统湖广参将神枢四营游击王应祥五军七营参将

○丁未加浙江左布政使张一霁太仆寺卿致仕一霁初以不附权贵移告故虽为巡方所指而部议优之

○论巡捕功提督史纲等升赉有差仍谕以后捕官非久任经荐叙者不许推用

○升浙江左参政朱文科云南按察使分巡洱海道

○命狭西苑马寺卿兼佥事覃应元致仕以抚臣王璇劾其衰庸宜罢也

○戊申刑部尚书李世达引疾乞致仕  上不允○己酉孝静毅皇后忌辰遣平江伯陈王谟诣  康陵行礼

○升浙江右布政使王基为左布政使河南副使王之屏为浙江左参政山东副使杨节为升狭西苑马寺卿兼佥事分巡平凉水利

○升中都留守司佥书署副留守房润神枢营游击万全都司熊文济广西参将

○御史刘汝立以终养乞致仕许之

○辽东顾养兼奏顷者王缄被逮饰辩虽蒙  圣明洞烛禠秩而供揭遍传诚恐乱听如王台二奴俱海西属夷台存颇知忠顺台亡二奴恃强屡谋内犯乃曰忠顺如故二奴既剿其子那林孛罗卜塞不复贡市者五年于兹矣乃曰两关贡市如故二酋既不贡市踵父之智结西虏而攻歹□歹□者王台子孙我属夷也剿逆孽以安属夷乃曰贪功徼赏奴儿哈赤者建州黠酋也骁骑已盈数千乃曰奄奄垂毙倘闻者不察谓开原之情形果尔则辽事去矣况叛剿之议皆发自缄文牒具在而反覆若此臣若因言而阻剿处之计必遗封强他日之忧不言而径行剿恐贻当事以他日之祸乞敕督臣张国彦速至开原查明那林孛罗卜寨等酋果否叛逆相机剿抚仍禠臣如缄以谢言者章下兵部

○庚戌  上视朝毕命所司录文武官不至者八十有二人各夺俸二月

○吏部尚书杨巍再上<锍-釒>乞致仕  上温谕即出不允辞○套虏卜失兔圪阿诸酋在狭西边者市赏已毕而结聚不解意图窥伺挟求无己为我军截杀数多擒三人皆骁悍虏将获其马四十匹群虏大创卜酋乃为谢过量求加赏督臣郜光先抚臣梅友松以闻

○刑部尚书李世达都察院左都御史吴时来大理寺卿孙鑨等题申明律例未尽条款凡六事一奴婢官民之家凡倩工作之人立有文券议有年限者以雇工论只是短雇受值不多者以凡人论其财买义男恩养年久配有室家者同子孙论恩养未久不曾配合者士庶家以雇工论缙绅家以奴婢论一窃盗三犯中有赃数不多或赦前一次赦后二次或赦前二次赦后一次者俱入矜疑奏请改遣一强盗审有赃证明确当时见获者照例即决其夥贼供证明白年久无获赃亦花费夥贼已决无证者俱候秋后处决一共殴下手绞犯未结之前遇有造谋主使共殴重伤之人在监与解审在途病故者准抵若配发事结在家病亡者不得准抵仍将下手之人一并处决一子孙谋杀祖父母父母者单具即决毙狱仍戮其尸一伪造印文者斩不问何物成造  上允行

○辛亥饶平令文体循以贪悍斥为民仍行提问从御史蔡梦说劾也

○壬子谕文武官朝仪不肃至有哥侧咳吐无复畏忌者核其人以闻

○癸丑  圣母仁圣懿安康静皇太后圣诞草场灾谕免贺○大学士申时行等上言地近禁城震惊不免事关积贮耗损实多殆天戒之昭垂致  圣衷之警惕臣等分忧无术召沴有繇不胜惶惧即今烟焰已息风气益和当  慈闱燕喜之辰在几务繁劳之暇伏望  皇上顺承天祐少纾  圣怀  上报闻

○是日赐三辅臣上尊珍馔

○南京吏部尚书袁洪愈乞致仕许之特加太子少保为其清望允孚也左都御史吴时来因言大臣之去国有体朝廷之优典宜隆历举  世庙初陈玉丛兰杨廷和蒋冕等并赐加衔驰驿月廪岁夫之典称异数而万历十年恩诏赐给存问有加今以近时毕锵袁洪愈优例推之若尚书张瀚严清陆树声何维柏陶承学王崇古郭宗皋赵锦右都御史曹亨或德望著于岩廊或勋猷树于疆圉并当优异以旌耆德于是严清陆树声俱加太子少保张瀚等给月粮岁夫如恩诏令

○升浙江按察使吴自新本省右布政使

○升大宁都司佥书靳雷万全都司掌印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四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八 衡阳献王昌 南康愍王昙朗子 方泰 方庆·姚思廉
  明宗纪二·薛居正
  卷十七·本纪第十七·脱脱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五十八·李心传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二·佚名
  第三七一佥禀同治六年正月二十九日一二二○七--一·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 后妃传十·纪昀
  卷七十九·鄂尔泰
  卷二十七 上 五行志 第七上·班固
  周文育传·李延寿
  种谔传·脱脱
  卷七十·佚名
  世宗宪皇帝谕行旗务奏议卷六·允禄
  ●卷之一·吕坤
  刘景山·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三·陈衍

    一、锺伯敬、谭友夏共选《古诗归》、《唐诗归》,风行一时,几于家弦户诵。盖承前后七子肥鱼大肉之后,所选唐诗,专取清瘦淡远一路。其人人所读,若李太白之《古风》,杜少陵之《秋兴》、《诸将》,皆不入选,所谓厌刍豢、思螺蛤也。

  • 第四场·老舍

    时间 二年后。地点 金家大厅内。人物 金三官 赵 旺 王 兴 黄员外 金贞凤〔金三官非常高兴,准备迎接女儿女婿。金三官 赵旺!赵旺!〔赵旺上。赵旺 什幺事,员外?金三官 到厨房看看,杀了鸡没有?赵旺 员外接姑奶奶、

  • 圭塘欵乃集跋·许有壬

    相为中原名郡自昔多达官贵人之居宋庐陵欧阳子为丞相韩魏公作昼锦堂记人到于今称之由魏公而下虽怀黄曳组世不乏人求官簿问望政事文章一切烜赫于时功成身退又能归享太平之乐者则亦寥寥如也御史中丞安阳许公以经术起身致

  • 第一回 揭史纲开宗明义 困涸辙避难为僧·蔡东藩

      江山无恙,大地春回,日暖花香,窗明几净,小子搁笔已一月有余了。回忆去年编述《元史演义》,曾叙到元亡明续的交界;嗣经腊鼓频催,大家免不得一番俗例:什么守岁?什么贺年?因此将元史交代清楚,便把那管城子放了一月的假。现在时

  • 卷二十·商辂

    <史部,史评类,御批续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续资治通监纲目卷二十 【起甲午宋理宗端平元年尽戊午宋理宗宝佑六年】凡二十五年 【甲午】端平元年【金天兴二年是岁金亡】春正月金主

  • 一四一九 署江西巡抚姚棻奏续缴违碍书籍片·佚名

    一四一九 署江西巡抚姚棻奏续缴违碍书籍片乾隆五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署江西巡抚臣姚棻跪奏:再,【真按:疑系节录本!】查江西省设局收缴违碍书籍,历经奏明解毁在案。臣复屡经通饬,实力查缴。兹据布政使托伦详称:乾隆五十六年

  • 三、人的灵性问题·林语堂

    辜鸿铭帮我解开缆绳,推我进入怀疑的大海。也许没有辜鸿铭,我也会回到中国的思想主流;因为没有一个富研究精神的中国人,能满足于长期的对中国本身一知半解的认识。去认识自己国家的历史遗产的声音是一种从内心深处发出的渴

  • 一二二 卯字号的名人二·周作人

    这里第二位的名人乃是陈独秀。他是蔡孑民长校以后所聘的文科学长,大约当初也认识吧,但是他进北大去据说是由于沈君默(当时他不叫尹默,后来因为有人名沈默君,所以他把口字去了,改作尹默,老朋友叫他却仍然是君默,他也不得不答应

  • 卷十九 百官公卿表 第七·班固

    (表略)【说明】《百官公卿表》分上、下两分卷,卷上是长序,叙述秦汉朝廷与地方的职官及爵禄的制度,是研究秦汉官制史的重要文献;卷下是表,以年代为经,以官职为纬,按三公、列将军、九卿、三辅的次序列了十四栏,罗列西汉一代公卿职

  • 宋翻传·魏收

    宋翻,字飞乌,广平列人人氏,吏部尚书宋弁同族弟弟。少年即有志操,世人都认为他刚毅果断。世宗即位之初,起家为官,任本州治中、广平王郎中令。不久被朝廷拜授为河陰令。宋翻弟弟宋道..,先为冀州京兆王元愉法曹行参军,元愉反叛,逼

  • 卷四十七 宋元克蔡·李有棠

    哀宗天兴元年冬十二月丙子朔,帝以事势危急,遣近侍即白华问计,对以纪季以酅入齐之义,请车驾出就外兵,留荆王监国。于是亲巡计决,遂拜右司郎中。甲申,诏议亲出。再议于大庆殿。帝欲以官努、高显、刘益为元帅,不果。是日,以右丞相

  • 卷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十七户部二州县图志国初沿元制立行中书省於外以统府州县州县俱属府县或又属州州或直隶省洪武七年以京畿应天等府直隶六部改行中书省爲浙江等十二布政使司永乐十八年革北平布政使司爲直隶添设贵州

  • 目录·陆陇其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八四书讲义困勉録目録  四书类巻一大学卷二中庸上巻三中庸下卷四【论语】学而卷五为政巻六八佾卷七里仁卷八公冶长卷九雍也卷十述而巻十一泰伯

  • 卷十二·朱申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句解卷十二宋 朱申 撰冬官考工记下玉人之事【攻玉之工玉人为长】鎭圭尺有二寸天子守之【鎭取鎭安四方之义】命圭九寸谓之桓圭公守之【公侯伯之圭皆曰命者以其出于王所命也桓取强直有立之义】命圭七

  • 一贯别传小引·吹万广真

    三教圣贤总从一个圈子里透出性公▆▆▆▆▆▆人又说出如许注脚将无屋上架屋▆▆▆▆▆▆道人曰不然假如要到长安避不得梯▆▆▆▆▆▆▆彰义门瞻仰圣人宫阙后复有人问路亦须覶缕向说这老和尚不肯只做自了汉儿他也东行

  • 太上洞玄灵宝八威召龙妙经·佚名

    文中称东晋成帝元年 (326年) 受此经。《三洞珠囊》卷8、《云笈七签》卷6皆引。该经当出于南北朝。元始天尊述八节诵、四时召文、八威策文、三十二戒、十六行、二十二事、五明之化、四行道等召龙法,修身积善道,劝人诵经

  • 靖江宝卷·佚名

    靖江宝卷源于古老的民间说唱艺术,有近300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宝卷至今还在农村讲唱、传承的“活化石”。世代相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特征之一,靖江宝卷具有近三百年历史,分为“圣卷”、“草卷”和“科仪卷”三类

  • 印光法师嘉言录·印光

    《嘉言录》是李圆净居士编述的,书分十篇三十八章,由《增广文钞》(《全集》第一册)中节录出来,分门别类,拣择安插而成为一册。其所选录的出处,某卷某页,都记载的很详细,可以依照《文钞》全文相互的对阅。《嘉言录》的特点在于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