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十五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
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二年。丁巳。六月。癸酉。兵部议覆、闽浙总督衔专管福建事务郝玉麟疏称、泉州长福二营。向隶兴化副将管辖。查两营汛地。处于省会之下。兴化之上。左军离省八十里。右军离省一潮可到。而兴化离省二百四十里。凡有公文请饷考拔等事。每多不便。且二营系参将。以参将而听副将辖属。实觉非宜。请将长福营所辖左右两军。照铜山各营专城之例。不隶兴化。一切公务。径行呈送省城。臣与陆路提督。不时察访。仍每年委大员巡查一次。应如所请。从之。
○甲戌。上御乾清门听政。
○谕内阁、连日仰蒙上天降赐甘霖。众心感庆。朕今御门听政。复值澍雨再降。更为优渥。念诸臣衣服。未免沾湿。大臣等、着赏纱二疋。凡陪奏侍班引见执事官员。及侍卫等、俱着赏纱一疋。
○总理事务王大臣议准、将军额尔图奏、驻防呼伦贝尔之索伦达呼尔、巴尔虎兵。地无可耕。又道通俄罗斯。所关紧要。若令悉彻。俱以新兵守边。未协机宜。臣等令参领那木等相度附近。并询问众兵。并言惟兴安山岭之阳。鄂木博齐、及雅尔和鼐等处。地势宽平。水草肥美。既可屯驻。兼宜耕种。若移居其地。每年往呼伦贝尔更番驻防甚便。查呼伦贝尔兵二千。已拨赴军营。仅余一千驻防。不便更令他移。请以三千兵丁之妻子。尽移鄂木博齐等处。居住耕种。令总管一员。率兵千人。至呼伦贝尔防守。俟军营二千人彻退时。仍令更代驻防。得旨。着仍派塞楞额总管。余依议。
○吏部议奏、原任四川巡抚杨馝、疏请以中江县知县铁景曾、升补眉州知州。查铁景曾任内、有降职二级留任二案。尚未开复。不便准其升补。得旨。依议。铁景曾有降职之案。该抚并不叙入本内。该部何凭定议。但杨馝已经革职。无庸处分。嗣后有似此之案。着该部即于议覆本内。将具题之该督抚。一并议处具奏。
○九卿议奏、杨馝疏请豁免雅州府知府宋虞凯、应追伊父宋聚业、肃州军需运粮脚价银两。应如所奏行。得旨。杨馝屡为宋虞凯题请。此项银两。不必在宋虞凯名下追赔。着杨馝照数赔补。
○户部议覆、广西巡抚杨超曾奏称、广西通省佐杂官员扣荒银。请自乾隆二年为始。于院司道府州县编俸银内摊扣。转给佐杂各官养廉。应如所请。查乾隆元年佐杂各官荒缺银。亦应着落院司道府州县、均摊转给。得旨。依议。本年荒缺银两。既将现任大员俸工扣抵。若将元年之项。又在伊等名下扣抵。恐养廉或致不敷。此系金鉷、张钺、办理之事。所有元年应扣银两。着金鉷、张钺、各分赔一分。
○乙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谕、本年四五月间。京师及畿辅地方。雨泽愆期。朕虔诚私祷。复命王大臣、致祭天神。地祗。太岁等坛。及四海之神。仰冀早赐甘霖。绥我兆庶。今于十三、十四、十六、十七、等日。时雨普降。既优既渥。远近均沾。万姓欢呼。朕心感庆。应虔修报谢之礼。仰答明神福佑之恩。着礼部即行定议具奏。
○旌表守正被戕直隶定州民妇温氏。
○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图理琛以年老乞休。允之。
○丙子。兵部尚书公讷亲奏、禁止烧锅。无益民生。徒滋纷扰。请仍遵定例、照旧奉行。并除酒税。得旨。交原议之王大臣等议奏。
○议恤苗疆殉难之贵州广平州知州罗鸣序。青溪县训导谭德溥。清平县典史邱焕麟。罗鸣序之幕友陈宪、平伐营把总黄进忠、给予祭葬。入祠致祭如例。
○丁丑。户部议准、山西巡抚觉罗石麟疏称、前准部咨、将从前开垦成熟首报未尽地亩。自乾隆元年为始。定限一年内据实首出。今据襄垣、浑源、夏县、吉州、各属。申报民屯各色共地七十三顷三十七亩有奇。请于乾隆元年入额徵收。从之。
○以正白旗头等侍卫班长萨尔帕、为永陵总管。
○予故湖广襄阳镇总兵焦应林祭葬如例。
○戊寅。旌表守正被戕广东信宜县民陈奇贵妻李氏。
○己卯。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是日。遣官诣天神地祗太岁等坛。四海之神。致祭谢雨。
○庚辰。上诣寿皇殿行礼。
○遣官祭火神庙。
○谕总理事务王大臣、朕因今春雨泽愆期。米价昂贵。恐小民有艰食之虞。令于京城附近地方。设立八厂。发仓贮米石。减价粜卖。特派御前侍卫官员等、前往办理。伊等敬谨奉行。办理妥协。殊属可嘉。着交部议叙具奏。
○吏部议覆、两江总督庆复参奏、俞兆岳、派捐受馈各款。查俞兆岳今升臣部右侍郎。应革职。其款迹应行现任江西巡抚岳浚确查。具奏到日、交刑部核拟。得旨、俞兆岳着革职。余依议。
○补行浙江、四川、两省。乾隆元年大计、卓异官十九员。
○户部议准、广西巡抚杨超曾疏称、怀集县属、有银铅并产之荔枝山矿。原有开残旧垄。并无干碍民间田园庐墓。试采有效。请准开采。照例抽课。从之。
○辛巳。谕总理事务王大臣、御史马起元所奏、山东、直隶、两省运河水泉。近多湮塞。闸坝亦已倾圯。请敕河臣督抚悉心筹画一摺。又尚书来保所奏、河南卫水。固济漕运。亦灌民田。请令该抚会同总河。详察地势。务使漕运不患浅阻。民田亦得灌溉一摺。着侍郎赵殿最、侍卫安宁、前往。直隶、则会同总督李卫。山东、则会同漕运总督补熙。巡抚法敏。总河白钟山。河南、则会同署巡抚尹会一等。查勘妥议具奏。
○户部议奏、原任营田观察使陈时夏、进有区田书三册。并疏称、农政全书内。有营治区田之法。并云始自伊尹教民粪种。每田一亩。可收谷六十六石。又见山东聊城县知县蒋尚思、所刊教民区田法。并直隶清河同知方鸣夏、所刊区田录要。细加询问。俱有成效。惟虞冰雹虫灾。不虑水涝亢旱。于北五省、更为有益。古称每亩可得谷六十六石。今斗可得二十石。少亦可得十三四石。是收获之广。无有甚于此者。又于区田四面。凿井浇灌。是备旱之法。未有善于此者。但每田一亩。约费工本银三两。百姓无此力量。所以不能举行。臣请遴选贤员。暂租民地。官种官收。借给工本。秋收之后。仍即归还。先行试种。俟着有成效。然后推广通行。查周制、田有一易再易之别。汉赵过有歇田之法。而区田载在农政全书。皆所以节地力。尽人事。诚为有益。现今钦奉谕旨。劝民稼穑。并令纂辑农书。广为教导。此法若得举行。虽未必如陈时夏所云、每亩可收十二三石之多。然工本既多。收获自广。且凿井备旱。于北地尤宜。似于耕种之事、不无裨益。但法久不行。事经创始。必从容办理。毋遽毋扰。使小民有趋事之乐。而官吏无督促之烦。然后可垂永久。臣等酌议。请于直隶地方、先试举行。令总督李卫、酌量何地最为相宜。遴委贤员。暂租民地。官种官收。借给工本。秋成还项。不得干涉民间。如果地方官实心办理。斟酌合宜。将来行有成效。再为通行各省。民必乐从。从之。
○调刑部右侍郎程元章、为吏部右侍郎。工部左侍郎王钧、为刑部右侍郎。礼部右侍郎王纮、为工部左侍郎。以内阁学士方苞、为礼部右侍郎。
○壬午。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癸未。上御乾清门听政。
○以原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凌如焕、补原官。
○礼部侍郎方苞、自陈年老衰疾。步履艰难。筋力自效之事。乞赐宽免。得旨。方苞着免其随班行走。
○予故江宁将军吴纳哈、祭葬如例。谥简悫。
○以左翼前锋统领阿岱、为镶黄旗蒙古副都统。
○旌表守正捐躯之河南王志恭女王氏。智给凶徒、救夫活子、自戕之山西安邑县生员周光祚妻犊氏。
○甲申。以原任正黄旗满洲都统甘国璧、为归化城左翼副都统。
○是日起。上以孟秋享太庙。斋戒三日。
○乙酉。谕总理事务王大臣、凡外遣人犯。近日改发烟瘴地方者。原因此等恶人。不宜在盛京等处。使满洲直朴之习。有所渐染也。但伊等原系发与口外驻防兵丁为奴之犯。闻彼地兵丁、有藉以使用颇得其力者。且内地军流人犯太多。地方官亦难管束。朕曾向王大臣等谕及。今九卿等会议卢焯条奏安插军流人犯一疏。应将朕前谕外遣人犯。作何按其情罪、分别内地外地遣发之处。一并妥议具奏。
○以原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张坦麟、署理安庆按察使。
○丙戌。吏部覆议、署两淮盐政卢见曾奏、两淮盐场大使。果能杜绝弊窦。以及私煎私卖。有益盐务者。准其照浙江之例。停其论俸升转。俟三年期满。该盐政会同督抚。秉公出具考语。据实保题。以应得之缺即用。其知县以上等官。仍照例给咨赴部。引见请旨。州同州判以下各员。臣部照伊应得之缺。归于月分即用。至此内由国子监拔贡拣发借补者。伊等原系应选教职佐贰之员。若准其以知县保题。实属过优。应照考职之例。将州同、州判、县丞、等缺。令其兼掣。掣定后。入于即用班内。照例选用。再嗣后浙江两淮盐场大使。三年期满、保题即用各员。俱归单月。以应得之缺即用。从之。
○户部议准、山东巡抚法敏疏报、德州、德州卫、临清、恩县、夏津、武城、六州县卫。黄运二河。堤压柳占地亩。共一十四顷五十三亩有奇。又东平、东阿、阳谷、东平守御所、单县、曹县、聊城、堂邑、博平、等九州县所。堤压地亩。共一百二十九顷三十六亩有奇。俱系确查。碍难耕种。所有旧徵银米。请自乾隆元年为始。一体豁除。从之。
○是月。直隶总督李卫、疏报二麦收成分数。得旨。览奏麦秋分数。知道了。近虽屡次得雨。总未沾足。朕忧怀未释也。
○江南河道总督高斌、疏报秋禾得雨情形。得旨。以手加额览之。京师亦得沾足甘霖矣。但觉迟时日耳。然晚田尚可补种。朕忧已减半焉。
○李卫又奏、烧锅之禁。宜去其已甚。导民易从。计莫如不禁其沽饮。而止禁其大肆兴贩。且不禁本地酿造。与夫造麯自用者。惟禁大行躧麯。于各地方交界。及关津隘口巡查。凡有烧酒及麦麯二样。无论岁之丰歉。概不许出境兴贩。犯者、治以违制之罪。酒麯入官。粮船夹带烧酒麦麯。俱照私盐例究治。贩运既绝。则本地所销自少。孰肯多造以停搁其工本。如此、则米麦高粱。一年约余数千万石。所资民食匪鲜。得旨。原议之王大臣议奏。
○湖南巡抚高其倬、疏报地方雨水、田禾米价情形。得旨。知道了。被水人民。所当极力赈恤。而不可稍有掩饰也。
○山西巡抚觉罗石麟、疏报得雨情形。得旨。若有觉旱情形。所当先事绸缪。一得沾足之雨。即当奏报。
○云南总督尹继善、疏报雨水沾足、田禾茂盛情形。得旨。滇省去岁歉收。今年若得丰稔。则可救半矣。览奏曷胜欣慰。
○福建漳州镇总兵官谭行义、疏报早稻收成情形。得旨。览奏收成分数。知道了。汝系特简之人。当勉力尽职。徐徐化导。以变漳州犷悍之习。
○直隶河道总督刘勷、疏报工程水势事宜。得旨。知道了。运河浅阻之处。当极力督催挑挖之。毋以移明厅汛在案。即为了事也。
○安徽巡抚赵国麟、疏奏寿州永丰塘工告竣。利泽永垂。得旨。知道了。凡闸坝沟渠利民之事。于无事之时。渐次兴修。实为用功省而为利普。最好之事也。
○又报、五月二十六七八日、大雨时行。江以南山内数次发蛟。山水骤涨。石埭、太平、歙县、黟县、铜陵、繁昌、六县。冲损田禾数百亩。并民房三四百间。淹毙男妇七十余口。当经借动公项。分委员弁。星赴各县先行赈抚。一面委员确勘。如果成灾。据实题请赈恤。得旨。知道了。抚恤被灾之民。所当竭力拯救。已饥已溺之心。不可稍释于怀。
○大学士总理浙江海塘管理总督事务嵇曾筠、摺谢圣训。得旨。知道了。武备之略有废弛。朕不能为卿讳。然朕亦不深怪卿也。此后自然益加整饬。又朕保其必能如是者。
○户部尚书署理湖广总督印务史贻直、疏报拏获猺凶情形。得旨。此皆汝等料理得宜所致。忻悦览焉。
○又报、续擒猺盗首凶、及恶党悉经捕获情形。得旨。忻悦览之。题到有旨。将卿等从优议叙也。
○又报、陆续擒获猺凶、并搜剿山箐、以尽根株。得旨。忻悦览之。卿调度有方。在事官弁、奋勇可嘉。题到有旨。谕部从优议叙也。
○湖北巡抚杨永斌、疏奏训饬属员。肃清吏治。整顿士习。稽查驿站各事宜。得旨。此固澄清吏治之良法。但须行之以实。而持之以久。方与民生有益。至民生日用之常。水旱饥馑之备。尚须勤讲。方是为政之本也。
○署理陕西巡抚崔纪条奏、农事以水利为要。陕属地方。平原八百余里。农民率皆待泽于天。遇旱即束手无策。臣籍居蒲州。习见凿井灌田之利。如永济、临晋、虞乡、猗氏、安邑、等县。小井用辘轳。大井用水车。其灌溉之法。小井六七丈以下。皆可用人力汲引。每井可灌田四五亩。大井深浅二丈上下。水车用牲口挽拽。每井可灌田二十余亩。其制造之法。小井、不须砖砌。工匠器具价值。浅者一二两。深者三四两可办。即地中带沙。须砖砌者。工费亦不过七八两以外。大井、即地中不带沙淤。亦须砖砌。浅者工费八九两。稍深者十余两。而一水车、亦非二十余两不办。其收获之利。在雨泽调匀之年。似可无事于井。然西北地高土燥。不厌灌溉。井浇一亩。厚者比常田不啻数倍。薄者亦有加倍之入。至遇旱年。虽井水亦必减少。然小井仍可灌三四亩。大井灌十余亩。在常田或颗粒无获。而此独仍有丰收。前康熙、庚子、辛丑、晋省连旱二年。无井州县。流离载道。而蒲属五邑独完。即井利之明效大验也。再陕省富平、蒲城、二县。井利颇多。庚子、辛丑、亦藉此免荒。臣据秦晋成效。思更为推广。除延安、榆林、二府。邠、鄜、绥德、三州所属。地土高厚。不能凿井外。其余西安、同州、凤翔、汉中、四府。并商、乾、兴安、三州。可凿之地甚多。现在民间亦有行者。大约渭以南九州县。地势低下。或一二丈、或三四丈、即可得水。渭以北二十余州县。地势高仰。亦不过四五丈、或六七丈、即可得水。今据各属报到。西安府咸宁、长安、临潼、渭南、盩厔、鄠县、高陵、泾阳、三原、醴泉、咸阳、富平、兴平、各县。可凿井者。田三千一百余顷。同州府大荔、华州、华阴、蒲城、朝邑、潼关、各州县。可凿井者。共田六百五十五顷。乾州武功县、可凿井者。共一百十余村落。又汉中九属。渠水最盛。半系稻田。知府朱闲圣报称、可凿井者十分之二。臣思有力之家。可以劝谕开凿。无力贫民。实难勉强。仰冀恩准、将地丁耗羡银两。借给无力贫民。以资凿井之费。分三年清还。臣酌定开凿事宜。督令各州县实心稽察惩劝。俟办理少有头绪。臣亲身查看。庶陕西通省。统计河泉井水。约可有一半水田。而水田所获之粟。约比常田二三倍。即偶遇旱歉。有此一半水田。即可有一半收成。再凿井灌田。民力况瘁。与河泉自然之水利不同。开凿之后。并请免其以水田升科。得旨。此系极应行之美举。但须徐徐化导。又必实力奉行。方与民生有益。朕自然不照水田升科也。
○甘肃巡抚镇国将军宗室德沛疏报、巩昌府属之西巩驿等处。山高土厚。掘井维艰。间有山泉。距各村庄甚远。居民惟于洼地开窖。使冬春冰雪。夏秋雨水。会积于窖。以供炊饮。贫民无力开挖。往往向有余之家乞买。若遇亢旱。彼此不能兼顾。秋成未必无收。先不得不迁徙异乡就水。臣赴任时目击情形。窃思乏水等于乏食。到任后、即檄行各属。确查缺水村庄。共六十处。即捐资委员凿井。设或不得及泉。则于宽闲处广开官窖。俾穷民雨多免乞买之艰。旱无迁徙就水之苦。但凿井开窖。需费甚多。臣力不能独任。统俟各属报到。通估需工料若干。可否于司库内支动公项。再兰州之西南黄峪沟等处。俱有渠道故迹。臣询之耆老云。向有泉数十道。顺渠而下。大收灌溉之利。自康熙四十八年。地震后。山土颓压壅塞。臣即面饬地方官募夫、沿渠道故迹开浚。遂得清泉十一处。泉水盛流。至宋家庄。引入渠道。约长六十余里。可溉田二百余顷。其余笋箩沟等村。亦俱先后开浚复旧。得旨。知道了。有利百姓之事。虽动公项何妨。
○两广总督鄂弥达、奏覆广西捐垦案情。据云南布政使陈宏谋。以原任广西巡抚金鉷捏垦报捐。欺公累民具奏。时臣陛见回粤。道经广西。与新任巡抚杨超曾面商、粤西额荒甚多。绅民欺隐不少。其报垦之田。如果属实。自有应完赋税。并非额外加粮。今以绅民欺隐之田。准予从宽借垦。得回工本。又免治罪。原无贻累于民。即谓粤西地土硗瘠。而借垦之田。原系分别老荒旧荒。有三亩折算一亩者。有二亩折算一亩者。未尝一例概施。且原任大学士朱轼条奏。亦止谓查系虚捏者开除。未闻以实有之田尽应豁免也。今抚臣已早定豁除之成见于胸中。既不公同覆奏于前。又复往返争持于后。何能办理得宜。伏思臣历任督抚。凡于地方公事。但求事理之当。不存疑贰之心。即办理垦荒一案。总期上不病国。下不累民。假若金鉷果有加派累民之实据。侵肥工本之劣迹。讵肯扶同瞻徇。竟不早为参奏。陈宏谋偏信乡里不实之言。渎陈天听。蒙交臣等议办。因抚臣杨超曾、初经外任。去年臣从粤西来。将此案原委、并办理之法。肫切言之。抚臣深以为然。但此事碍难办理。计惟有仰恳特简大臣一员。前赴粤西。秉公查办。庶有无加派累民。是否应行豁免。方有定论。而垦案可以澄清矣。再陈宏谋前奏金鉷捏捐二十余万亩。并未开成一亩之处。查借捐止有一十二万。并无二十余万。各属查报新垦成熟者。即郁林一州。已有八千余亩。其余州县。新垦甚多。陈宏谋所奏不确。一并声明。得旨。此事所奏甚属公当。杨超曾到粤西。诸事皆从严厉。而独此事从宽者。并非其本心。乃与金鉷不合。而又瞻徇陈宏谋情面耳。朕亦不必另遣人前往。卿即往西省办理此事。应参奏者、即行参奏。
○贵州总督兼管巡抚事务张广泗疏报、黔苗之乱。复业难民。按亩借给籽种牛具银两。各属查报复业难民。共一万四千一百七十五户。共水田八万一千二百六十三亩有奇。山土三万八千六百九十九亩有奇。请分作五年还项。得旨。有旨谕部宽免矣。卷之四十五
猜你喜欢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四·杨士奇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一·佚名 卷之三百二十七·佚名 第一六七告示光绪十八年七月九日一一三二五—二·佚名 一四二七 江苏巡抚长麟奏本年缴换《通鉴纲目续编》七部折·佚名 卷五十五·傅恒 通鉴纪事本末卷十二下·袁枢 唐史论断序·孙甫 一五九 北大感旧录五·周作人 七十九、在商务印书馆·包天笑 读例存疑卷二十二·薛允升 陶潜传·房玄龄 周智光传·刘昫 卷四·赵汝愚 谭襄敏奏议巻三·谭纶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