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三十四

嘉靖二十七年三月丙子朔 孝肃皇后忌辰遣玉田伯蒋荣祭 裕陵

○巡按直隶御史陈九德言国家财赋仰给东南而苏松常镇四府居半但其土沃民浇飞诡百出管粮同知权轻不能镇压或持法稍严则豪猾大姓輙相与排根去之故奸弊滋长国赋不登请特重其事权以苏松兵备兼理从之

○发太仓银四万两于易州充客饷

○发内使马广充南京净军锦衣卫百户马天泽烟瘴永远充军天泽广侄也广以 庙工成荫天泽为锦衣卫百户天泽倚广势酗酒不法广知而不问仍为之奏理 上怒令各收系镇抚司杖而遣之

○丁丑起原任巡抚山西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李珏巡抚辽东兼理军务御史黄洪毗奏珏历任山西前廉后黩今起之病废之余付以东方锁钥臣恐前车再覆桑榆难收请亟罢珏更令吏部推择可者部覆珏素有能声近复因抚按荐起洪毗一人之言未必可据请观其试事不效而后罢之报可

○大风扬尘四塞

○己卯以灾伤罢山东今年照刷文卷

○升左给事中胡叔廉为都给事中右给事中杨思忠王国桢为左给事中给事中马锡程时思为右给事中叔廉兵科思忠户科国桢工科锡吏科时思礼科

○庚辰建祈年醮典于雷霆洪应殿遣文武大臣英国公张溶等祭告各官庙

○命织染局织造冬至 大祀十二章衮服并皮弁服

○升光禄寺寺丞吴子孝为湖广右参议鸿胪寺添注右少卿郝棠为本寺左少卿

○甲申命延绥参将陈凤紫荆参将程棋各充副总兵凤协守延绥棋分守密云等处

○御史吴相言近来朵颜诸夷自入贡外往往扣关求赏边臣习以为常岁耗军粮以巨万计彼贪黩者既缘此剥歛军士军士亦乘虏之和出边樵采是自撤我藩篱而导虏以入也请自今于蓟镇各隘口凡可通马步者修筑城垣水门塞其溪涧使虏无可窥之隙则赏费既省军食自足而樵采亦可禁矣章下抚臣孙应奎等议言密云马兰谷太平塞燕河营可通马步隘口凡九十九处宜修筑边城及墩台一万七百一十二丈请先给太仓银太仆寺马价银各二万两经始诸役报可

○乙酉总督宣大都御史翁万达言臣闇陋不明于当世之故自早年则听闻中外谈边事者以为必可见于行事及躬自任之又輙大谬不然语曰耕当问奴织当问婢谓必身亲其事而后知也乃亦有騃婢狂奴不谙耕织孟浪为之说者听者以其亲于事也鲜不为所惑矣此古今通弊也夫详内而略外者治国抚民之道也详外而略内者御边防秋之道也察形势择要害所以慎防也大同古云中地可以厄匈奴捍中夏为宁鴈诸关所倚重盖甚要焉 祖宗以来山西有两班官军分番协守大同岁以为常为虑至深远矣嘉靖庚子辛丑间大虏越大同蹂躏山西守臣不能推原其故遽议掣回班军专守宁鴈又多增参游兵马添设民壮亦如宣大纷纷摆边关务之繁公私之费倍往昔矣意岂以大同为可以饵虏也故一变而几弃大同坐困全晋近山西巡抚杨守谦倡言并守善矣至欲尽掣宁鴈防秋之兵而并力大同则又未可夫近年增设者当量掣苐未宜太骤先年额设者当尽留苐不必摆边盖言掣者掣所增者也遇秋暂分兵于大同主客之名自当有辨其言并守者 累朝之旧制也师徒多寡虽不必尽同班军要不失为便宜尔矣事已举行俱颇就绪而臣犹皇皇然未能解于心者诚见边臣有徒袭先年守臣之谬见啧有烦言致中外传闻疑信相半耳且宁鴈之守止宜例于紫荆居庸诸内地而特重大同者虑弃大同耳守大同守山西也臣不量力经营聚守之役而重以边工其始也众咸危臣请俟秋防无虞然后定议臣惟天下之事有的然而是的然而非者有偶然而成偶然而败者使其议果未当即幸而无他犹当改之其议果当即不幸而有他犹当守之故谋国者不以成败定是非况任事者敢以异同为前却耶臣敢绘修完三镇边墙而以边关形势寇于首简进呈 圣览所有未尽事宜开列如左一宣府北路龙门云州一带新筑边墙以内多膏腴土田宜分拨附近军民耕种永不起科随便增筑堡寨营房听其居住一独石马营赤城各墩共计八十六里并敌台一百七十三座及滴水山□厓四海冶永宁等处宜次第修筑工费以修边余银给之一三镇已筑边墙责令守臣随时缮葺巡按御史阅视损坏者重惩以法一山西边墙所宜聚兵防秋者仅百里耳近于太原岢岚平阳潞安增设参将四员募军各三千名岁费转输恐不可继乞行抚按详议先汰去其冗甚者而北楼口游击所驻地方策应未便亦应移置一山西分守大同边墙百有四十余里防秋粮草见属山西供亿隔镇召买不便稽查请断自明年以山西客兵银两扣给大同司其供亿便一大同大边二边远墩及墙内烟墩不系紧要者当革宣府山西墙外墩台低薄者当修其临墙旧墩宜悉减撤移墩军驻墙上敌台哨望任修瓮城房室量给荒田令其携家住种一各镇塞垣既固若守臣不能御虏责有所归今后虏或溃墙突入各照信地一应领兵大小官员俱坐以失陷城寨律其余遇贼观望失误军机者不分主客各坐以临阵退缩及已承调遣不依期策应律下部覆得旨允行既而山西抚按官议革平潞二营参将而以守备二员代之其所部募军三千名选其精壮者半附入平潞卫所每值防秋量调赴边太原岢岚官军及北楼口游击则仍其旧云

○己丑 武宗毅皇帝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定国公徐延德祭 康陵

○庚寅晓望月食已时雷电雨雹

○降巡抚湖广都御史姜仪为广东布政司左参议罢征苖兵初麻阳苖乱仪请徵兵剿之久无功先后巡按御史贾大亨萧端蒙俱谓大兵宜撤请增设湖贵总督绥靖其地而御史黄洪毗亦请罢兵未报至是仪奏上贼屡战败溃已散入山箐中方春水涨我师不可穷追乞暂撤兵以图再举诏责仪老师费财假功掩过令降三级调外任撤兵事宜下巡按御史再议兵科都给事中胡叔廉言大兵久罢粮馈且尽若必待该省奏报动逾旬月不如径从中罢之诏可

○辛卯锦衣卫军匠冯经献所制双矢弩三矢弩诏下所司验试中用 上赐名为克敌弩命工部如式制发团营及各边并令经赴军门教演有功升赏

○壬辰发太仓银三万两于昌平四万两于密云充客饷

○癸巳锦衣卫镇抚司鞫上曾铣狱情谓铣交结大学士夏言令其子曾淳先后持金数万托言妻父苏纲致之言所朋谋为奸妄议复套其前后掩覆失事冒报功捷具如咸宁侯仇鸾所讦 上曰曾铣妄议开边隐匿丧败殃虐百姓欺蔽朕躬罪在不宥法司会同九卿锦衣卫堂上官从重议拟苏纲发烟瘴地面充军夏言令锦衣卫差官校逮系来京问已法司会拟铣罪律无正条宜比守边将帅失陷城寨者斩 上曰铣情罪异常有旨重拟乃称律无正条固可置不问乎仍依所犯正律议拟以闻于是法司请当铣交结近侍官员律诏可乃斩铣于市妻子流二千里铣有机略初为御史巡按辽东会辽广宁抚顺兵变铣密运方略悉捕首恶诛之全辽大定时论以为才会虏患棘因不次见擢膺专阃之寄然铣躁迫无经远弘猷自负辽左功谓天下事无难为者其所注措率多诞漫巡抚山东闻虏入太原上请激还山东兵戍关西者内守临清为时所笑比视西师乃昌复套议大学士夏言好边功遂力主持之纷纷造舟车括铅铁关陇之间萧然烦费矣时虏势方职而我兵积怯铣下部议久之未覆 上心亦危疑之密以讯大学士严嵩嵩与言不相能常思有以中之欲因是陷言乃间 上指谓其非计说既行随腾攻言言遂得罪去是时 上怒铣甚然实无意杀言也会咸宁侯仇鸾先为铣所劾有旨逮诏狱鸾上书阙下自理嵩因授鸾意令以复套事攻铣贿言表里作奸觊图大福及镇抚司奏狱具下法司拟罪凡再议铣言竟以交结近侍律俱论死鸾罪得释遂厚赂嵩两人深相得鸾益横騺不法以及于诛铣既死家无余赀妻子狼狈远徙天下闻而冤之

○荫巡抚大同兵部右侍郎詹荣子于远为国子生以三年考满也

○甲午建追崇 二亲登荐 孝烈皇后醮典于宫中七日停常封

○都察院左都御史屠侨吏科都给事中刘学易奏科道员缺请先于京官内选补得旨科道官言责所系宜慎选以充于是吏部奏请改授礼部等部主事郑廷鹄梅守德唐禹谭大初赵釴南京大理寺评事姜良翰行人杜汝桢刘体乾李万实王鹤太常寺博士乌从善中书舍人马如松为给事中刑部主事刘仑陶钦皋南京刑部主事阮鹗为监察御史行人宿应参姚一元杨选徐洛中书舍人朱有孚郭公周为试监察御史廷鹄守德禹吏科大初户科钺良翰礼科汝桢体乾兵科万实从善刑科鹤如松工科鹗河南道仑江西道钦皋福建道应参广东道有孚广西道一元山东道选山西道洛狭西道公周云南道

○丙申添设直隶苏州府新堰闸闸官一员

○丁酉升浙江左布政使林云同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

○以服阕提督南京粮储右佥都御史王守总理河道

○戊戌罢 皇后亲蚕遣女官祭先蚕之神

○辛丑总督宣大都御史翁万达言俺答诸酋以求贡不遂既耻且愤声将紏众聚兵待时一举即今拨捉墩军狂谋渐逞而归□供报诸酋犹以祈贡为言令之转达边臣职在封疆奉有严旨计惟战守岂敢仍复轻听但兵家之事必揆彼己度利害虏虽强盛我兵据险即数万之众支持亦易苐恐黠虏匪茹连大羊数十万肆其暴悍则非墙堑兵力所可抵耳伏乞庙谟从长速断俾边臣得以便宜从事 上曰朕以边圉重寄付万达等自宜并力防御胡乃屡以求贡为言其令遵前旨一意拒绝严加堤备违误者重治不贷

○癸卯初建云南广通定远二县儒学从抚按官奏也

○宁化王府奉国将军奇瀸为其侄表棨等请冠带廪给及婚嫁费 上不许仍令各王府严宗室婚嫁狎近倡优之禁所生子女毋得冒请名封辅导官不谏者重究

○出咸宁侯仇鸾于狱

○乙巳兵部覆御史党承赐条议一收将才以备任用一修险塞以折奔突一利弓矢以慑虏酋一遣大臣行边以审机宜其议收将才欲令两京九卿科道及各边总督抚按官各举所知

上曰择将安边本兵专职推用不当则言官得紏论之无庸各官举奏纷扰以滋弊端余如议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四 萧济 陆琼子从典 顾野王 傅縡 章华·姚思廉
  东汉会要卷三十一·徐天麟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十·徐乾学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四·佚名
  卷之五百四十六·佚名
  卷之四十四·佚名
  ●卷六·陈洪谟
  ◎欢送鱼行老板文·吴虞公
  世家卷第十二 高丽史十二·郑麟趾
  杜僧明传·姚思廉
  顺帝本纪·宋濂
  卷三十六 北辽魏王之变·李有棠
  职名·孔毓圻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七·佚名
  卷九十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二出 拾愁·李渔

    〖西地锦〗(末皓髯冠带,外扮院子随上)矍铄还同年少,难禁白发萧萧。止余半子尚痴娇,暮景桑榆谁靠?雄风勃勃鬓萧萧,功在边陲望在朝。夜望欃枪才进舍,敢将生计学渔樵。下官姓范名钦,官拜元戎之职。自幼从军,累平大乱。忠能格主,不蒙

  • ◆宇文佥事公谅(纯节先生集)·顾嗣立

    公谅,字子贞,京兆人,占籍归安。年少时,尝馆授巨室,其闺爱中夜来奔,坚拒不纳,明日,托以他故,敛书告别。初领乡贡,入浙省试院,头场占一席舍,其案上有「宇文同知」四字。后试官考卷,以文不中式,将黜之,时坐主龙麟洲,江西老儒也,年八十余,始

  • 弁山小隠吟録卷一·黄玠

    (元)黄玠 撰○古体五言拟古龙马负灵图八卦开人文天运当寅中民时方大昕制字乃未多所言为典坟一往数千载懐哉圣神君翳林无阳土暗谷多下泉登山履众险险尽见杪颠人居物物中物物能蔽天将身出物表万象始昭然一气成岁功孰为四

  • 卷421 ·佚名

    吴则礼 宣老示寂有怀 暮年流落偶相亲,握臂难忘一语真。 茗碗斋盂成昨梦,蒲图禅板记前身。 尘埃云纳翛翛敝,岁月霜毛种种新。 游戏诸天无复返,自嗟青眼更何人。 吴则礼 岩斋 从来谢幼舆,宜置丘

  • 卖菜·刘半农

    种菜的进城卖菜。他挑着满满的两篮,绿油油的叶,带着晶亮的露珠,穿街过巷的高声叫卖。不幸城里人吃肉的多,吃菜的少,他尽管是一声声的高呼,可还是卖不了多少。他卖菜卖了多年了,这点儿难道不知道!无如他既做了卖菜的,就使没有人

  • 名山藏卷之八十八·何乔远

    晋江何乔远譔宦者记◆宦者记高皇帝惩自古宦官专政之弊阉寺令守门闼给洒扫而巳不得预朝政终高皇帝世有云奇先忠欲捄卒然之厄吐辞未终毙于跸前可以见当时宦者不得开其喙矣成祖既耴大位恐中外人心不

  • 卷之二百三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梁序·杨捷

    闽越僻处海隅,非天下形胜阨塞之地。然自西汉时无诸、郢丑、余善相继阻兵,五代时王绪、王潮乘时窃攘,亦于其处;盖其山川险陕,犹足以自固也。我国家平定海内四十余年,兵革不试,百姓龢乐。自康熙十三年,滇黔悖叛,而闽中亦遂称兵为

  • 原序·岳珂

    愧郯録原序 昔者吾夫子求文献於杞而不足证学官名於郯而有余师方春秋时二国在诸侯间壤地生齿广轮衆寡亡以大相过也其亦仅存焉耳矣而杞之志若曰吾蕞尔邑要非天下之所取正周礼秉鲁夏盟主晋旧章故府

  • 五一七 寄谕江西巡抚郝硕并各省督抚确查《六柳堂集》解京销毁·佚名

    五一七 寄谕江西巡抚郝硕并各省督抚确查《六柳堂集》解京销毁乾隆四十三年闰六月十七日大学士 公阿<桂>、大学士于<敏中>字寄江西巡抚郝<硕>、各省督抚,乾隆四十三年闰六月十七日奉上谕:据巴延三奏查获《六柳堂集》二

  • 凌云传·张廷玉

    凌云,字汉章,浙江归安人。曾为生员,后弃学而北游泰山。在古庙前遇病人,已生命垂危,云嗟叹良久。一道人忽然问他“:你想使他活吗?”云答“:自然!”道人在病人左股上用针治疗,病人立即苏醒。道人说:“此人毒气侵入内脏,而不是死,毒散

  • 卷二百四十五·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四十五明 杨士奇等 撰荒政宋哲宗元佑元年门下侍郎司马光论赈济劄子曰臣窃惟乡村人户播植百谷种艺桑麻乃天下衣食之原比於余民尤宜存恤凡人

  • 兵一一·徐松

    捕贼【宋会要】讼公事,仍旧却隶县司,委令、尉勾当。其一万户以上县,差弓手五十人;七千户以上,四十人;五千户以上,三十人;三千户以上,二十五人;二千户以上,二十人;一千户以上,一十五人;不满千户,一十人。合要节级,即以旧镇司节级充。其

  • 第三十七卦:《家人卦》·佚名

    家人:利女贞。【白话】《家人卦》象征家庭:特别注重女人在家中的作用,如果她能够坚守正道,始终如一,将会非常有利。《象》曰:风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白话】《象辞》说:《家人卦》的卦象是离(火

  • 书蔡氏传旁通卷一中·陈师凯

    元 陈师凯 撰舜典东晋梅赜上孔传案此注全用孔氏疏检晋书无之惟隋书经籍志有此事而以姚方兴为姚兴以方字读连下文又以大航为大桁未知孰是王范之注王肃范寗也隋志有王肃注古文尚书十一卷范寗注古文尚书舜典一卷陆氏释

  • 卷十二·朱申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句解卷十二宋 朱申 撰冬官考工记下玉人之事【攻玉之工玉人为长】鎭圭尺有二寸天子守之【鎭取鎭安四方之义】命圭九寸谓之桓圭公守之【公侯伯之圭皆曰命者以其出于王所命也桓取强直有立之义】命圭七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十三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十三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杂揵度人品第三上一人此生十二支缘。几在过去几在未来几在现在。如是章及解章义。此中应广说优波提舍。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为止

  • 宁古塔地方乡土志·富尔丹

    黑龙江乡土志。清富尔丹纂修。一册,不分卷。富尔丹,满洲正红旗人。官副都统。宁古塔,今为黑龙江省宁安县城,清初为吉林将军驻守处。是志为修《吉林通志》提供资料而奉檄编撰,光绪十七年(1891)成书,约七千六百字。首冠长顺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