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赵弘毅、赵恭传

赵弘毅字仁卿,真定晋州人。少好学,家贫无书,便到富人家帮工,白天干活,夜晚借书读。主人同情他这种好学之心,只使他管其事而不亲自劳动,以满足他好学的要求。他曾受教于临川吴澄,开始被推举为翰林书写,再转为国史院编修官,调大乐署令。反元起义军进京城时,弘毅叹息说:“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事二夫,这是古人说的话。我今天不能拯救元朝的政权,就只有以一死报之。”乃和妻解氏同时自缢死。

弘毅之子赵恭,任中书管勾。在反元军入京时,与妻子诀别说:“今皇上北逃,我父子吃俸禄,不能报效尺寸之力,父母已死,我还何敢爱命不死呢?”有人劝他说:“我辈小官,何必自苦如此?”恭斥责说“:你和我不一样,过去忠义之人,各尽自心,岂能问职位高低吗?”乃穿上礼服向北再拜,也自缢而死。

猜你喜欢
  杜栾刘李刘谢列传第四十七·范晔
  卷二百八十八·列传第一百七十六·文苑四·张廷玉
  卷三百三 元豐三年(庚申,1080)·李焘
  大事记续编卷六十二·王祎
  春秋战国异辞卷四十·陈厚耀
  卷之二十九·佚名
  卷之一百八十五·佚名
  卷之十三·佚名
  一四六五 湖南巡抚姜晟奏本年换缴《通鉴纲目续编》二部折·佚名
  一九五 两广总督李侍尧等奏查出屈稔浈等存留屈大均书籍及审拟情形折(附供单一)·佚名
   三、我办《论语》①·林语堂
  卷三 魏书三 明帝纪第三·陈寿
  段孝言传·李延寿
  张孝杰传·脱脱
  卷十三 征抚西夏·李有棠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吴礼部词话·吴师道

    〈木兰花慢〉,柳耆卿清明词,得音调之正。盖倾城、盈盈、欢情,于第二字中有韵。近见吴彦高中秋词,亦不失此体,余人皆不能。然元遗山集中凡九首,内五首两处用韵,亦未为全知者。今载二词于后。柳词云:「拆桐花烂熳,乍疏雨,洗清明。

  • ●元诗选二集序·顾嗣立

    余自甲戌岁辑元百家诗集,镂板行世。嗣后奔走南北,所至穷极搜罗,残编断简,无不抄撮。积久成帙,约得五十余种。庚辰春仲,从京师抱病归草堂,键户编纂,用竟前业。适秀水朱检讨竹垞先生尽携家藏元人遗集见示,药炉茶灶之下,穷年诠次,并

  • 小诗三首·刘半农

    一暗红光中的蜜吻, 这早已是从前的事了。 人家没端的把它重提, 又提起了我的年少情怀了。二我便是随便到万分吧, 这槐树上掉下的垂丝小虫, 总教我再没有勇气容忍了!三夜静时远风飘来些汽笛声, 偏教误了归期的旅客听见了。一

  • 御选金诗卷二十五·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金诗卷二十五六言诗元德明六言北阙三台五省东山万壑千岩琴书中有真味风月外无多谈高宪焚香六言四首末利花心晓露蔷薇萼底温风洗念六根尘外忘情一炷烟中满地落花春晓一帘防雨轻隂正要金蕉引睡不妨玉陇

  • 序·马缟

     昔崔豹《古今注》博识虽广,殆有阙文,洎乎广初,莫之闻见。今添其注,以释其义,目之为《中华古今注》,勒成三卷,稍资后后,请益前言云尔。

  • 第四十回 保储君四皓与宴 留遗嘱高祖升遐·蔡东藩

      却说高祖到了淮南,连接两次喜报,一即由长沙王吴臣,遣人献上英布首级,高祖看验属实,颁诏褒功,交与来使带回。一是由周勃发来的捷音,乃是追击陈豨,至当城破灭豨众,将豨刺死,现已悉平代郡,及雁门云中诸地,候诏定夺云云。高祖复

  • 卷之一百九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一三八一 广西巡抚陈用敷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折·佚名

    一三八一 广西巡抚陈用敷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折乾隆五十五年十二月十五日广西巡抚臣陈用敷跪奏,为遵旨汇奏事。窃照前奉谕旨,颁发直省《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各一部,着各督抚将外间流传翻刻之本,照原书铲削抽改,于年

  • 八六三 寄谕湖南巡抚李世杰应留心检阅查办书籍·佚名

    八六三 寄谕湖南巡抚李世杰应留心检阅查办书籍乾隆四十七年三月十六日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字寄湖南巡抚李<世杰>,乾隆四十七年三月十六日奉上谕:昨据李世杰奏查办《沧浪乡志》一书,其签出之处种种失当,已详悉谕知,令其无

  • 宇文述传·李延寿

    宇文述字伯通,代郡武川人。高祖亻君与敦、曾祖长寿、祖孤,仕于魏朝,都是担任沃野镇军主。父宇文盛,仕于周朝,位居上柱国、大宗伯。  宇文述少年时骁悍英勇,擅长骑马射箭。十一岁时,有一个相面的人对宇文述说“:公子善自珍重

  • 舆服一·徐松

    大驾五副辂【宋会要】五副辂制如正辂,并驾六马,驾士四十人。神宗熙宁七年八月十二日,太常寺言:「大驾卤簿五辂之副,谨按《周礼 车仆》:『凡师,共革车,各以其萃。』释者谓萃各从其元,则诸辂之副宜次正辂。又羊车本前代宫中所乘,

  • 思辨録辑要卷八·陆世仪

    修齐类修身工夫博言之则貎言视聴思五者约言之只是一个敬问亦有心正而身未修者否曰有之只是内外不能合一志不能率气孟子无暴其气一节最好参看颜子不迁怒则正心之功尽不贰过则修身之功尽非礼勿视聴言动圣人正教颜子以修

  • 春秋大全卷三十六·胡广

    明 胡广等 撰哀公上公名蒋定公子母定姒四岁即位在位二十七年其十四年春春秋絶笔諡法折仁短恭曰哀周 敬王四十一年孔子卒鲁哀公十九年敬王崩子元王立此据左传载敬王崩故也按诸本敬王崩皆不同或作哀十七年十八年或作

  • 朱子论禅的方法·胡适

      &hellip;&hellip;曰,然则其徒盖有实能恍然若有所睹,而乐之不厌,至于遗外形骸,而死生之变不足动之者,此又何耶?  曰,是其心之用既不交于外矣,而其体之分于内者乃自相同而不舍焉【适按,此句颇讲不通】,其志专而切,其机危而迫

  • 释门章服仪·道宣

    唐 道宣述释门章服仪序法身无相。舍那御珍服。暨乎逗三乘根。应浊世之机。如来自以丈六形。著粗布僧伽梨。学佛之徒靡不遵则。焉洎浇代盛谈心性。仪相[窪-圭+帚]遗。币魔乘便大变圣制。所谓冬服绫罗。夏资纱縠。华荡

  • 卷第二十四·雷庵正受

    嘉泰普灯录卷第二十四 平江府报恩光孝禅寺(臣)僧 (正受) 编 应化圣贤 千岁宝掌和尚 中印度人也。周威烈十二年丁卯。降神受质。左手握拳。至七岁祝发乃展。因名宝掌。魏晋间。东游此土。入蜀礼普贤。留大慈。常不

  • 卷第十一·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十一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青原下五世石霜诸禅师法嗣潭州大光山居诲禅师京兆王氏子。初造石霜。长坐不卧。麻衣草履。亡身为法。霜遂令主性空

  • 未曾有因缘经·佚名

    凡二卷。南齐昙景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内容叙述佛遣目犍连至迦毗罗城,说服耶输陀罗,令其子罗侯罗出家;及佛陀为波斯匿王与群臣宣说听法之功德,为四石女阐说业报,为只陀王子说五戒开遮之方便等。并将此经付嘱阿难,令其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