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宇文述传

宇文述字伯通,代郡武川人。高祖亻君与敦、曾祖长寿、祖孤,仕于魏朝,都是担任沃野镇军主。父宇文盛,仕于周朝,位居上柱国、大宗伯。

  宇文述少年时骁悍英勇,擅长骑马射箭。十一岁时,有一个相面的人对宇文述说“:公子善自珍重,后来应当做极高的官。”周武帝时,宇文述因父亲的军功,起于家乡,拜授开府。宇文述生性严谨周密,周朝大冢宰宇文护十分喜爱他,让宇文述以本官兼领其亲信。周武帝亲自执政,召宇文述任左宫伯,多次升迁至英果中大夫,赐爵博陵郡公,改封为濮阳郡公。尉迟迥兴兵作乱,宇文述以行军总管之职跟从韦孝宽讨伐叛军,在怀州击败尉迟迥部将李隽的军队,又和诸将一起在永平桥打败尉..。因军功越级提升为上柱国,晋爵褒国公。

  隋文帝开皇初年,宇文述任右卫大将军。平定陈国的战役中,宇文述以行军总管之职率兵自六合渡江,当时,韩擒、贺若弼两支兵马赶赴丹阳,宇文述占据石头城作为声援。陈后主被擒获后,萧王献、萧岩据守东吴之地。宇文述率领行军总管元契、张默言等人前往讨伐,落丛公燕荣率领水军从东海赶至,也接受宇文述的指挥,于是东吴之地全部平定。因功授其子宇文化及为开府,改任安州总管。

  当时,晋王杨广镇守扬州,对宇文述十分友善,奏请宇文述为寿州总管。晋王当时有阴谋夺取皇太子之位的意思,向宇文述请求计谋。宇文述说“:皇太子早已失去了皇上的欢爱。大王才能盖世,多次担任将领,皇上和内宫,都很钟爱。天下的希望,实际上已归于大王。然而,废立太子是国家大事,能够改变皇上的主意的,只有杨素一人而已。能够改变杨素主意的人。只有他的弟弟杨约。述平素和杨约相知。请求去京师朝见,与杨约共同商议废立太子的大事。”晋王十分高兴,送给宇文述很多金银财宝,资助宇文述赴京。宇文述多次邀请杨约,摆出许多玉器珍玩,和杨约开怀畅饮,于是一起赌博游戏,每次都假作不胜,把带来的金银财宝输掉。杨约得到了很多的财宝,对宇文述稍稍表示感谢。宇文述因而说:“这是晋王赐给我的,令我和公好好乐一乐。”杨约大为吃惊,问道“:为什么这样?”宇文述于是代为说明晋王的意图。杨约认为宇文述说的对,回去后就对杨素说了,杨素也听从晋王的旨意。于是,晋王和宇文述的交情更为密切,命令宇文述之子宇文士及娶南阳公主,前后赏赐的财物无法计算。晋王成为皇太子之后,任命宇文述为左卫率。按照旧有的法令,率官为四品官,因为宇文述平常就很宠贵,就晋位率官为三品官。宇文述受到的重视如此。

  炀帝继位后,宇文述受任左卫大将军,参与掌管选拔武官的事情。后来改封为许国公,不久加授开府仪同三司,每逢冬月正旦朝廷聚会,就赐给鼓吹乐一部。跟从炀帝巡幸榆林。当时,铁勒契弊歌秣打败吐俗浑,吐俗浑部四散,派使者向隋朝请求投降,并请求救援。炀帝令宇文述率兵安抚纳降。吐谷浑见宇文述拥有强大的兵力,惊恐不已,不敢投降,就向西逃跑了。宇文述率兵追至曼头城,攻下此城。宇文述乘胜至头赤水城,又攻下赤水城。吐谷浑的剩余党徒逃走,驻扎在丘尼川。宇文述率兵进击,大破其剩余党徒,俘获其王公、尚书、将军二百人。吐谷浑主南逃到雪山,其原来所属的地方都没了人迹。炀帝十分高兴。第二年,跟从炀帝西巡至金山,登上燕支山,宇文述每天站岗放哨。这时,吐谷浑兵马又侵犯张掖,宇文述领兵进击,击退敌兵。

  回至江都宫,敕令宇文述与苏威经常主持选举官吏,参预朝政。宇文述当时宠贵,把重任交给苏威等人,而受到炀帝的亲善宠爱则超过他们。炀帝得到的远方贡品和四季食物,有朝会时就赏赐给宇文述,前往问讯的宫中使者十分频繁。宇文述善于侍奉其上,俯仰周旋,一副逢迎谄媚的样子,宫中卫士都向他学习。又有精巧的构思,凡是装饰之物,都出乎人们的意料。多次把奇装异服和怪异之物送进宫中,炀帝因此更加喜欢他。话说出来没有人不听从,权势超过了朝中所有的人。左卫将军张瑾和宇文述官署相连,曾经评议是非,偶尔不中宇文述之意,宇文述就瞪大眼睛怒视张瑾,张瑾惊惶畏惧地逃走。文武百官没有人敢违背和抵忤宇文述的意思。宇文述生性贪婪卑鄙,知道别人有珍奇之物,就一定要得到,富商大贾和陇西诸胡子弟,宇文述都用恩宠和他们交结,称他们作儿子。因此,都争相赠送财物,金银财宝堆积如山。后院中身穿罗绮的美女非常多。家僮一千多人,都骑有骏马衣着华丽。

  征伐高丽的时候,宇文述任扶余首军将。将要出发的时候,炀帝对宇文述说“:根据礼法,七十岁的人行军打仗,带着妻子同行,公应当让家室跟随着。古时候说妇女不能进入军中,说的是临战的时候。至于在军营之中,则没有什么损害。项籍和虞姬,就是先例。”宇文述和九路军马到鸭绿水,军粮已尽,商议准备班师而回。诸将意见多有不同,宇文述又不知道炀帝的意图。适逢乙支文德来到营中,宇文述和于仲文先前都奉有秘密旨令,令诱捕乙支文德。文德到了营中,因动作迟缓,又让他逃了回去,宇文述心中不安,就和众将渡水追击。当时,乙支文德见宇文述军中士卒多有饥饿之色,想让宇文述之军疲惫,每次战斗都假作失败。宇文述一日之中七战,皆获胜利,既依恃骤然取得的胜利,内又为众议逼迫,于是就又进击,东渡了萨水,距平壤城三十里,依山安营扎寨。乙支文德又派遣使者假作投降,向宇文述请求道“:如果撤兵的话,我们会送高元到皇帝所在的地方相见。”宇文述见士兵疲惫不堪,不能再战,平壤城又很险固,一时间难以攻下,于是就利用其诈谋而回师。众军渡河渡至一半时,贼兵攻击后边的军队,于是众军溃败,不能禁止,九路兵马大败,一天一夜逃至鸭绿水,行程四五十里。当初过辽东时,九路军马共三十万五千人,等回到辽东城时,只剩下二千七百人。炀帝大怒,将宇文述除去名籍。

  第二年,炀帝又起征辽之战,恢复宇文述的官职爵位,对宇文述像当初一样。宇文述跟从炀帝到辽东,和将军杨义臣率兵又到鸭绿水边。适逢杨玄感兴兵作乱,炀帝令宇文述迅速回师征讨杨玄感。当时,杨玄感兵逼东都洛阳,听说宇文述率兵而至,向西逃跑,准备夺取关中。宇文述和刑部尚书卫玄、右骁卫大将军来护儿、武卫将军屈突通等率兵紧追。到了阌乡皇天原,追上了杨玄感,将杨玄感斩首,传至皇帝所在之处。又跟随炀帝东征,至怀远而回。

  突厥军队围困雁门,炀帝十分恐惧,宇文述请求突出重围。来护儿和樊子盖一起坚决谏阻,炀帝才作罢。雁门之围解除后,回至太原,人们多劝炀帝回京师,炀帝面有难色。宇文述奏道:“跟随陛下的官员,妻子儿女多在东都,请求顺道向洛阳,从潼关而入。”炀帝听从宇文述的建议。不久回到东都洛阳,宇文述又观察炀帝的意思,劝炀帝驾幸江都宫。

  宇文述在江都患有疾病,病重的时候,炀帝不停地令宫中使者到其宅第探望,问宇文述有什么话说。宇文述说:“希望陛下能够降临敝宅一次。”炀帝派遣司宫魏氏对宇文述说:“公病危重,朕恐怕相烦劳。有什么一定要说,可以陈说。”宇文述流着泪说:“臣之子化及,很早就预置藩邸,希望陛下能够哀怜他。士及原就承蒙陛下之恩,也可以驱使。臣死之后,智及不能久留,愿陛下早除之,希望不要毁坏门户。”魏氏回去复命,把这些话遮掩过去,因而胡乱回答说:“宇文述只是怀念陛下罢了。”炀帝流着泪说“:宇文述怀念我吗?”准备亲自前往看望,宫人和文武百官劝谏才作罢。宇文述死,炀帝因此而废止朝会,追赠宇文述为司徒、尚书令、十郡太守,仪仗四十人。可卧的丧车一辆,前后鼓吹乐各一部,谥号曰恭。诏令黄门侍郎裴矩以太牢之礼祭之,鸿胪监督护丧事。

猜你喜欢
  卷五十八·志第二十五·柯劭忞
  卷一百六十三 慶曆八年(戊子,1048)·李焘
  卷十六·舒赫德
  卷二十三·杨士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七十九·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七·佚名
  卷之二百八十五·佚名
  卷之二百九十·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四 宦者传一·纪昀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八 儒林传一·纪昀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九 列传二百七十九·纪昀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五十五·阿桂
  王端毅奏议巻十三·王恕
  卷二百三十八·佚名
  卷一百五十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折·佚名

    (旦、末回家科)(末云)大嫂,咱到家见母亲,问孩儿,说甚的好?(旦云)只说明了不见。(离大安州,下山科) 【双调】【新水令】泪汪汪心攘攘出城门,好教人眼睁睁有家难奔。仰天掩泪眼,低着揾啼痕。懒步红尘,倦到山村,入的宅门,愁的是母

  • 卷283 ·佚名

    邵雍 依韵和寿安尹尉有寄 不向红尘浪着鞭,殊无才业合时贤。 本酬壮志都无效,欲住青山却有缘。 翠竹阴中开缥帙,白云堆里揖飞泉。 锦屏正与溪南对,他日从游子子传。 邵雍 依韵和宋都官惠鬯棕拂子

  • 卷六百四十七·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四十七胡曾胡曾邵阳人咸通中举进士不第尝为汉南从事安定集十卷咏史诗三卷今合编诗一卷草檄荅南蛮有咏辞天出塞阵云空雾卷霞开万里通亲受虎符安宇宙誓将龙剑定英

  • 卷之四百四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一百三十二 曹寅奏请圣安并进呈晴雨录摺·佚名

    康熙五十年六月初二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江南俱有雨,秧已种播全完。伏闻京师甘霖普遍,南土臣民,无不欢欣鼓舞。 所有五月晴雨录,理合奏呈御览,伏乞睿鉴。 朱批:朕安。

  • 第二十八卷明成化(一)·缪荃孙

    宪宗成化元年三月庚申,总督扬州等处、都督佥事董宸奏:“所辖大沥、双套等营,凡十有五座,俱濒海要害,而岁久颓圮,请即时修筑。”事下兵部,请勘实修理。从之。四月庚子,南京守备太监王敏奏:“南京内府城堞及报恩寺塔,各为雷雨所损

  • 一四一五 广西巡抚陈用敷奏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一四一五 广西巡抚陈用敷奏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乾隆五十六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广西巡抚臣陈用敷跪奏,为遵旨汇奏事。窃照前奉谕旨,颁发直省《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各一部,着各督抚将外间流传翻刻之本,照原书铲削抽改,于

  • 三五四 谕杨魁将《国朝诗别裁集》原板及未删定之原本查明解缴·佚名

    三五四 谕杨魁将《国朝诗别裁集》原板及未删定之原本查明解缴乾隆四十一年十二月初一日大学士舒<赫德>、于<敏中>字寄江苏巡抚杨<魁>,乾隆四十一年十二月初一日奉上谕:前因沈德潜选辑《国朝诗别裁集》进呈求序,朕偶加披

  • 历代名贤确论卷二十四·佚名

    孔子上夫子之道【程浩 李观 杜牧 常仲孺 李邕 昌黎 颍滨 栁州】夫子贤于尧舜【荆公】孔子从先进【东坡】夫子之道程浩曰天地吾知至广也以其无所不覆载日月吾知至明也以其无所不照临江海吾知至大也以其无所不容

  • 邹元标传·张廷玉

    邹元标,字尔瞻,江西吉水人。九岁通晓“五经”。泰和人胡直,是嘉靖时的进士,官做到福建按察使,师从于欧阳德、罗洪先,得到王守仁学说的真传。邹元标年轻时跟胡直交游,就有志于学术探讨。万历五年(1577)中进士,在刑部学习政事。

  • 温人之周·佚名

    【提要】 战国时代东周虽然越来越弱,但还是名义上天子。周君为天下之君,是名正言顺的。可能现实不是这样,因为群雄割据,早已无视天子,但是只要照章按理,在大道理前面理直气壮,周君为天子的公理是不能任人歪曲的。 【原文】

  • 卷一·邵宝

    简端録卷一(明)邵寳 撰○易【凡一百三】干之占唯大德受命者当之故其辞有赞而无戒干有四德诸卦之体綂也坤以下或具而微或缺一或二三或咸元焉而干之变极矣周之易为筮设乎不为筮设则爻称九六何取于变也四德何以示占四德之

  • 卷十二·朱朝瑛

    钦定四库全书读春秋略记卷十二  明 朱朝瑛 撰哀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围蔡蔡人男女以辨楚使疆於江汝之间是楚欲迁蔡而蔡实未迁也故书围而已胡氏以为书围而称爵者恕楚之辞非也楚之书爵非予之也所

  • 卷三百一·佚名

    △初分难闻功德品第三十九之五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多时。於布施波罗蜜多不起不思议想。於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不起不思议想。是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速得圆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

  • 潮音草舍诗存续集·太虚

    ──己卯至丁亥──  己卯元旦试笔  从来第一义谛,心言都所不及,岂唯观无可观,亦复说无可说。  安宁温泉试浴  天下第一汤泉,清华差可比拟,大宾池上留题,老僧亭间延伫。  由碧鸡游金马  暂辞西郭碧鸡,来访东郊金

  • 御选语录卷十·雍正

      御制序频呼小玉缘何事。为要檀郎认得声。圆悟勤禅师。因此言下顿彻。斯语也。绮语耶。禅语耶。涂毒鼓边。岂容侧耳。但于绮语禅语。一伫思拟议。则剑去远矣。亘古亘今。亘上亘下亘东亘西。亘南亘北。皆是微尘。一

  • 嘉兴退庵断愚智禅师语录卷上·佚名

    嗣法门人机轮等编康熙甲辰腊月望日众檀护请升座僧问如何是夺人不夺境师云径僻游郎绝林深月影迟进云如何是夺境不夺人师云芟除闲草木脚下迥无私进云如何是人境两俱夺师云不存车马迹岂立主宾仪进云如何是人境俱不夺师云

  • 韵补正·顾炎武

    清初顾炎武撰。成于康熙五年(1666)。不分卷。顾氏在撰写《唐韵正》之后,遂作此书以正宋吴棫《韵补》之得失。 《韵补》内容可分为二:1是收录古人用韵而今韵不收的韵字;一是论206韵的古音关系。此书对二者均予是正。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