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八六三 寄谕湖南巡抚李世杰应留心检阅查办书籍

八六三 寄谕湖南巡抚李世杰应留心检阅查办书籍

乾隆四十七年三月十六日

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字寄湖南巡抚李<世杰>,乾隆四十七年三月十六日奉上谕:

昨据李世杰奏查办《沧浪乡志》一书,其签出之处种种失当,已详悉谕知,令其无庸查办矣。此等书籍,不过无识乡愚杂凑成编,并非有心违悖者可比。何必过事吹求。李世杰卽不通文理,亦应留心检阅,乃任听庸劣幕友属员谬加签摘,以致拘泥失当,滋扰闾阎。若办理地方事务皆似此草率,漫不经心,何以胜封疆重任耶!着将此遇奏事之便,传谕知之。钦此。遵旨寄信前来。(军机处上谕档)

猜你喜欢
  卷一百九十五 嘉祐六年(辛丑,1061)·李焘
  卷一百八十四 嘉祐元年(丙申,1056)·李焘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十九(阙)·杨仲良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六十四·佚名
  卷之五十九·佚名
  卷之六百五十五·佚名
  一百九十八 江宁织造曹(兆页)覆奏家务家产摺·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五 列传二十五·纪昀
  卷三十八·温达
  舟山前语(沈墨庵补述)·查继佐
  王僧辩传(附王..传)·姚思廉
  徐陵传·李延寿
  唐纪三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上之下武德二年(己卯 、619)·司马光
  卷十六·雍正
  朱公钊·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癯斋·唐圭璋

      买陂塘   寿监丞吴芹庵   闻掀髯、岭头长啸,梅花一夜香吐。正看呜凤朝阳影,何事惊鸿翩举。来又去。但赢得、儿童拍手笑无据。人间何处。有九曲栽芹,一峰横砚,江上听春雨。   功名事,不信朝鳞暮羽。九关虎豹如许

  • 江湖诗钞·吴之振

    杨万里木樨只道秋花艳未强,此花尽更有商量。东风染得千红紫,曾有西风半点香。考试湖南漕司南归值雨我亦知吾生有涯,长将病骨抵风沙。天寒短日仍为酒,日暮长亭未是家。又苦征夫催去去,更甘飞雨故斜斜。旧闻行路令人老,便恐霜

  • 唐四僧诗巻二·佚名

    灵一诗上谿行即事近夜山更碧入林溪转清不知伏牛路潭洞何纵横曲岸烟初合平湖月未生孤舟屡失道但听秋泉声送冽寺主之京迎禅和尚禅门居此地瞻望在虚空水国月未上苍生如梦中上人知几士瓶锡慰樊笼彼土诸梵众嗟君扬道风送王

  • 第八十五回 据湘州陈宗殉国 抚岭表冼氏平蛮·蔡东藩

      却说晋王广系念张丽华,驰诣建康,途中闻高颎违命,竟把丽华杀死,不由的惊愤道:“古云无德不报,我必有以报高公。”言下犹恨恨不已。及既入建康,高颎等上前迎接,广虽心恨高颎,面上却不露声色,仍然照常相见,随即慰劳三军,安抚百

  • ●卷十三·赵翼

    ○魏书多曲笔魏收仕于北齐,修史正在齐文宣时,(高洋)故凡涉齐神武(高欢)在魏朝时事,必曲为回护。如《孝庄纪》,建义元年书齐献武王(高欢先谥。)与于晖等大破羊亻品于瑕邱。(《北史》不书。)二年书齐献武王与上党王天穆大破邢杲于济

  • 卷三·张九成

    钦定四库全书孟子传巻三宋 张九成 撰梁惠王章句下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

  • 卷之二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丧服小记·戴圣

    斩衰:括发以麻。为母,括发以麻,免而以布。齐衰:恶笄以终丧。男子冠而妇人笄,男子免而妇人髽。其义:为男子则免,为妇人则髽。苴杖,竹也;削杖,桐也。祖父卒,而后为祖母后者三年。为父、母,长子稽颡。大夫吊之,虽缌必稽颡。妇人为夫与

  • 似顺论第五 分职·吕不韦

    分职原文:四曰:先王用非其有如己有之,通乎君道者也。夫君也者,处虚素服而无智,故能使众智也。智反无能,故能使众能也。能执无为,故能使众为也。无智无能无为,此君之所执也。人主之所惑者则不然。以其智强智,以其能强能,以其为强

  • (二)先秦儒至汉儒的流变·钱穆

    今当自孔子以后迄于朱子,此一千七百年来之儒学流变,与夫百家众说之杂出,先作一概括之叙述。自孔子殁后,孔门诸大弟子,分散列国,相与传扬孔子之道,其时儒学基础已奠定。然同时反对孔子与儒学者,亦即随而踵起。最著者有杨墨,孟子

  • 拘虚晤言·陈沂

    明陳沂著刀劔凶噐也而可以禦凶荆棘惡材也而可以防惡阿魏臭物也而可以止臭故納叛以治叛豈非善駕馭者之術哉木之生

  • 襄公·襄公十二年·左丘明

    【经】十有二年春王二月,莒人伐我东鄙,围台。季孙宿帅师救台,遂入郓。夏,晋侯使士鲂来聘。秋九月,吴子乘卒。冬,楚公子贞帅师侵宋。公如晋。【传】十二年春,莒人伐我东鄙,围台。季武子救台,遂入郓,取其钟以为公盘。夏,晋士鲂来聘

  • 过去现在因果经卷第一·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与诸比丘。住于竹林。是诸比丘。于晨朝时。著衣持钵。入城乞食。还归所住。食竟澡漱。各摄衣钵。集在讲堂。悉欲共说过去因缘。尔时世

  • 第二十五卷·佚名

    广大明王摩尼曼拏罗品第五十三世尊若苾刍苾刍尼族姓男族姓女。乐见观世音净妙身者。清洁洗浴以香涂身。着净衣服食酥乳酪饭。戴七仙人其身各长一把量等。当用金作或白栴檀木作。或以银作纯金庄饰置于坛中如法供养。广

  • 卷第十一·佚名

    嘉兴大藏经 神鼎云外泽禅师语录云外禅师语录卷第十一侍者深知编偈阅法华经作偈七首赠 法师眉光普现尘沙界今古全彰顷刻时权挂垢衣来作佛却披珍御复名谁三车出宅群儿喜一色机忘我独知法法从来皆实相何劳更举轹中泥

  • 道德经解·苏辙

    四卷。宋苏辙撰。《道德经解》,又称《道德真经注》、《道德经疏》、《老子新解》、《老子解》。宋以前学者注解《道德经》,或参阅河上公注本,或依据王弼注本,综其要旨,皆述无为养生治国之道,注文多以儒、道家言释经。苏辙《

  • 古今情海·曹绣君

    曹乡君编。汇编。三十卷。有上海进步书局1915年本。1991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影印本。本书是古来有关各类情感笔记故事的辑录性著作,每则故事短小精萃,加以一二句评论,有益世道人心。全书选录周秦汉魏直到清末的相关资料,共约

  • 宗门拈古汇集·白岩净符

    凡四十五卷。清代僧白岩净符编。康熙三年(1664)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五册。编集自佛祖至南岳下三十三世、青原下三十六世诸师之拈提、机缘;系自宗门统要续集,集录宋、元以前者之拈提语,并补其机缘,对于‘统要’未载之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