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事记续编卷六十二

唐顺宗皇帝永贞元年春正月癸巳帝崩于会宁殿丙申太子诵即皇帝位有疾【新旧纪通鉴修】

解题曰范祖禹曰先王于其即位也必以礼正其始于其将没也亦以礼正其终顾命之书所以为万世帝王之法也后世之君以富有天下为心惟恐失之大利所在天理灭焉故父子相疑以终事为讳以后嗣为忌是以继承之际鲜有能正其理者顺宗为太子二十余年既有壮子一旦病不能言而德宗亦寝疾弥留中外隔絶大臣不得闻知德宗既崩宦者犹有他议或太子幼弱储位未定几何而不乱也德宗将没不能召宰相而属以社稷储君废置繋于宦者次公等特以草诏得至禁中遂沮其谋不然几有赵髙之事后之人主可不鉴哉事见通鉴【宋敏求长安志会宁殿在大明宫】

二月癸夘始朝见百官【以新旧纪通鉴修】辛亥吏部郎中韦执谊为尚书左丞同平章事【以新纪通鉴修】辛酉李实贬【以通鉴修】壬戌以殿中丞王伾为散骑常侍蘓州司功参军王叔文为起居舍人翰林学士【以旧纪通鉴修】甲子大赦罢进奉宫市【吕祖谦标目修】乙丑罢盐铁使月进【新纪】三月辛未王伾为翰林学士【以通鉴修】壬申追陆贽郑余庆阳城等赴京师贽与城已卒寻赠贽兵部尚书諡曰宣城左散骑常侍【以韩愈实録修】以李锜为镇海节度使加杜祐度支诸道盐铁转运使王叔文副之【以通鉴修】以张愔为节度使【以通鉴修】癸巳立子广陵郡王纯为皇太子【以新纪修】夏四月壬寅立子弟二十一人为王【以新纪修】五月辛未以金吾大将军范希朝为神防京西行营节度使欲夺宦官兵柄不克【以新史兵志修】

解题曰叶适曰王叔文収宦者兵权不就韩愈着于实録方以为幸其曰六军百万虎与貔天子自将非他师一朝夺印付私党凛凛朝士何能为盖知目前之祸未知他日之祸也事见通鉴【韩虎曰范希朝虽为王叔文用将收宦者兵权宦者不能害也及刘从谏论仇士良终为身后之害宋白续通典左神防军六万二千四百四十二人马八千四十四匹在城三万四千三百九十二人外镇及采造二万九千六百三人京西北普润镇崇信城在凤翔府西北二百二十五里复改崇信军定平镇归化城定逺城永安城邰阳县等八镇二万六千一百十七人马一万二千一百六十六匹右神防军四万六千五百二十四人马五千九百五十一疋在城二万七千四十五人外镇及采造一万九千四百七十九人京西北奉天麟逰良原庆州镇怀逺城一万七千四百二十七人马四千七百八疋实録元和十五年十月制神防十二镇共十八万六千七百余广明元年田令孜充左右神防外八镇内八镇诸道兵马都指挥等使】

辛夘王叔文为户部侍郎【以通鉴修】六月癸丑韦臯表请太子监国【以朱熹纲目修】丁巳王叔文以母丧去位【以通鉴目録修】秋七月乙未皇太子权句当军国政事太常卿杜黄裳为门下侍郎金吾卫大将军袁滋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郑珣瑜髙郢罢【以新纪修】八月庚子帝自称太上皇辛丑徙居兴庆宫改元立良娣王氏为太上皇后【以新纪修】壬寅贬王伾开州司马王叔文渝州司户叔文寻伏诛【以通鉴修】乙巳太子纯即皇帝位【以新旧纪修】庚戌罢献祥瑞珍竒【以新纪修】癸丑南康忠武王韦臯薨行军司马刘辟自称西川留后己未以袁滋为劒南东西川山南西道安抚大使【以新纪通鉴修】并别库于正库【以吕祖谦标目修】癸亥尚书左丞郑余庆同平章事【通鉴】九月己巳罢教坊乐工正员官【新纪】己夘贬神防行军司马韩泰司封郎中韩晔员外郎栁宗元刘禹锡为诸州刺史【以旧纪修】冬十月丁酉贾耽薨【以旧纪修】戊戌袁滋罢为西川节度使【以通鉴修】己酉崇陵庙号德宗【以新旧纪修】

解题曰宋祁賛曰德宗猜忌刻薄以彊明自任耻见辱于正论而忘受欺于奸防故其疑萧复之轻已谓姜公辅为卖直而不能容用卢赵賛则至于败乱而终不悔及奉天之难深自惩艾遂行姑息之政由是朝廷益弱而藩镇愈彊至于唐亡其患以此

十一月迁髙宗主于西夹室【以通鉴目録修】壬申韦执谊贬崖州司马【以旧纪修】夏绥留后杨惠琳反【以新纪修】回鹘懐信可汗死遣使册其嗣为腾里録可汗【以列传通鉴修】十二月己酉以给事中刘辟为西川节度副使【以旧纪修】壬戌翰林学士郑絪同平章事【以新纪修】以考功郎中李吉甫为中书舎人员外郎裴洎为考功郎中并充翰林学士【以旧纪修】

猜你喜欢
  卷四恭纪今上瑞征第四·刘若愚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十四·佚名
  卷之一百九十二·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五十六·佚名
  清波杂志卷八·周煇
  一百二十三 江宁织造曹寅奏病已渐愈摺·佚名
  通志卷一百五十上·郑樵
  通志卷一百二十四下·郑樵
  一一一一 谕内阁着四库馆总裁将《河防述言》一书录入四库全书·佚名
  南唐书卷十一·马令
  权德舆传·欧阳修
  王仁赡传·脱脱
  郦希成、张清志传·宋濂
  卷三百二十·杨士奇
  卷第廿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十二·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十二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南岳诗藁送陶仁父自古送行情味恶君行快似泛仙槎新班人少先投卷下水船轻易到家南浦不堪看草色西湖尚可及荷花诸公若问栖栖者为説吟诗两鬓华移竹借居未

  • 御选宋诗卷三·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三四言诗二苏辙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停云诗【并引】丁丑十月海道风雨儋雷邮传不通子瞻兄和陶渊明停云四章以致相思之意辙亦次韵以报云跨南溟南北一雨瞻望匪遥槛穽斯阻梦往从之引手相抚笑言未半舍我

  • 第十章 投闲时代之李鸿章·梁启超

    日本议和后入阁办事巡察河工两广总督自同治元年以迄光绪二十七年,凡四十年间,李鸿章无一日不在要津。其可称为闲散时代者,则乙未三月至丙申三月间,凡一年;戊戌八月至庚子八月间,凡两年已。戊庚之间,鸿章奉命治河,旋授商务大臣

  • 卷第五十三·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汉纪四十五〔起柔兆阉茂(丙戌),尽柔兆涒滩(丙申

  • ●卷二·陆深

    本朝五岳、五镇之祀,多因前代,其来远矣。泰山为东岳,在今山东泰安州;东镇为沂山,在今青州府临朐县。华山为西岳,在今陕西华阴县;吴山为西镇,在今陇州。衡山为南岳,在今湖广衡山县;南镇为会稽山,在今浙江山阴县。北岳为恒山,在今大

  • 卷之八百五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明名臣琬琰録卷八·徐紘

    (明)徐纮 撰学士承旨潜溪宋公行状  郑楷先生讳濓字景濓世为婺之金华人其先有讳宪者官大理丞为易讲师弟子至数千人唐武徳间自京兆尹迁吴兴更十四世有讳荣者私谥文通先生通尚书春秋周广顺中从于义乌隠居覆釡山又七世至

  • 第三五八单道光二十三年十一月十一日一二二○三--二○·佚名

    淡水分府曹,单饬对头役,传古阿才赴辕验充吞霄总理(正本)特授淡水分府曹为特饬举充事(注一)。照得吞霄总理刘振德,办事不前,已将戳记吊销。查有该处监生古阿才,为人诚实,堪以充当该总理额缺,合行饬充。为此单

  • 第七卷·冯梦龙

    《南都公檄 史可法》维崇祯十七年四月朔日,南京参机赞务兵部尚书史可法等谨以宗社危情、生民至计布告普天臣子尝被今天子十七年之鸿休、托高皇帝三百祀之阴险者具言曰:窃闻遭时有道,类多以文事之盛而咄武功;遘会非常,正可

  • 卷六·李明复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集義卷六宋 李明復 撰桓公程頤曰桓公名允惠公子隱公弟桓王九年即位桓謚也闢土服遠曰桓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程頤曰桓公弑君而立不天無王之極也而書春王正月公即位以天道王法正其辠也謝湜曰君為國之大

  • 天地之道(1)·戴圣

    ——教化如同春风化雨【原文】天地之道,寒暑不时则疾(2),风雨不节则饥。教者,民之寒暑也,教不时则伤世。事者(3),民之风雨也,事不节则无功。然则先王之为乐也,以法治也,善则行象德也(4)。【注释](1)本节选自《

  • 原序·吕本中

    春秋集解原序春秋集解三十卷赵希弁读书附志云东莱先生所着也长沙陈邕和父为之序按成公年谱凡有著述必书独是编不书宋史本传公所着有易书诗而无春秋惟艺文志于春秋集解三十卷直书成公姓名考吴兴陈氏书録解题有春秋集解

  • 在吾人一生中的青年期·梁漱溟

    一个人一生都有他的一个英雄时代,此即指吾人的青年期。盖青年比较有勇气,喜欢理想,天真未失,冲动颇强,煞是可爱也。然此不过以血气方盛,故暂得如此。及其血气渐衰,世故渐深,慵于作为,习于奸巧,则无复足取,而大可哀已!吾人能如何常

  • 卷一百六十·佚名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五十八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净戒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净戒波罗蜜多。不应观地界若常若无常。不应观水火风空识界若常若无常。何以故?地界地界自性

  • 卷第十五·佚名

    祖堂集 祖堂集卷第十五 祖堂卷十五 西堂 西堂和尚嗣马祖,在虔州。师讳智藏。 有一秀才问曰:“有天堂地狱不?”师云:“有。”又问曰:“有佛法僧宝不?”师云:“有。”秀才云:“

  • 如净和尚语录卷上·文素

    住建康府清凉寺语录侍者文素编师于嘉定三年十月初五日。于华藏褒忠禅寺。受请入寺。指山门截断程途蓦直来。乾坤洞彻此门开。左边拍兮右边吹。倒翻关棙起风雷。指佛殿开殿见佛。眼中毒刺咄拔却刺。礼拜烧香颠倒钝置。

  • 鹿皮子集·陈樵

    别集名。元代陈樵(号鹿皮子)作。本集有两种,一为杜储编,有元大德丙寅庞龙序。一为卢联编,比前一种多诗37首。四库馆臣即据以收入《四库全书》。共4卷。卷一有赋15篇,酷似《楚辞》。卷二为乐府、七言古诗、五言古诗、

  • 华盖山浮丘王郭三真君事实·佚名

    卷1、2题沈庭瑞述。沈,五代至北宋初人。卷3题“道士章元枢编《华盖山事实》”。章,北宋真宗至南宋高宗时人或稍迟。卷5、6有南宋时事。南宋刘祥、王克明集黄弥坚等二本所长列为14卷。明初江碧澄较其残缺,重刊。述三君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