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思辨録辑要卷八

修齐类

修身工夫博言之则貎言视聴思五者约言之只是一个敬

问亦有心正而身未修者否曰有之只是内外不能合一志不能率气孟子无暴其气一节最好参看

颜子不迁怒则正心之功尽不贰过则修身之功尽

非礼勿视聴言动圣人正教颜子以修身之功也

切莫要做识得破忍不过的事

论语视思明一章全是说修身修身全是一思字贯所谓先立乎其大者也

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二语孟子修身要诀

持身之法太矜庄则有廹切之失太疎畧则有荡佚之失学者须是严整中见浑厚简易处着精明

礼经如执玉如捧盈二句极可为持身之法全是一个敬字

持身之法曲礼中所载固甚详尽然细读语孟如郷党一篇及燕居三变子温而厉与夫持志养气睟面盎背居移气养移体诸章尤可想见圣贤气象持身者所当细细体认

问张子学恭而安不成莫是恭而安原不可学否曰如何不可学恭字是个礼安字是个乐圣人徳建中和体备礼乐故能恭而安若不学礼乐却空空去学个恭而安便无个入徳之门成徳之方人苟能立于礼成于乐自然有个恭而安出来

家语中其狎足以交欢其庄足以成礼二语最妙今人之于威仪每每任性而失于过邪僻者以狎为主狎之过至于放僻邪侈而无所不为固非君子威重之学然方正者以庄为主庄之过至于棱角陗厉而使人难近亦非圣人中正之道也圣人何尝不近人情观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与夫申申夭夭前言戏之耳圣人威仪动止亦犹夫人只是处处恰好明道诗曰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又学者讃明道云明道终日端坐如泥塑人及待人接物则浑是一团和气知此可以语庄狎之旨矣

庄敬日强安肆日偷君子不以一日使其身儳焉如不终日此三言者诚然诚然予幼质素弱坐立若不自胜丁丑志道以来强自扶植亦不觉甚劳此庄敬日强之验也

近来觉得涵养意胜无武毅严密之意不可不知

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人须是要做到这所在

有浩然之气则自能睟面盎背

孟子善养浩然之气读孟子亦可养吾浩然之气

不为愧怍之事则四体自尔泰然

问居移气养移体在富贵者则然若居广居者何能有此且寒素而为舒泰之状不几傲物凌人耶曰不然此所谓心广体胖也睟面盎背也泰而不骄何傲物凌人之有

只头容一直四体自入规矩

踞坐交膝虽细事然习惯则体终不庄终非有道气象

凡人语言之间多带笑者其人必不正

笑有近于阳者有近于阴者近于阳者多君子近于阴者必小人

笑最害事有事当认真者一笑则认真遂懈有事当愧耻者一笑则愧耻俱无

人视瞻须平正上视者傲下视者弱偷视者奸邪视者淫惟圣贤则正瞻平视所谓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也

人相生于天然语有之有心无相相逐心生有相无心相随心灭知上视之非则去其傲知下视之非则去其弱知偷视之非则去其奸知邪视之非则去其滛心既平正则视瞻不期平正而自无不平正矣此之谓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眼如日月须照耀万物勿为丰蔀所蔽

语有之五色令人目盲五色皆我之丰蔀也

读书不能穷理亦是丰蔀

予姊丈许允三尝述其祖午江先生之言曰人见女子第一看原是道心第二看就是人心了予曰不然第一看是人心第二看是人欲又曰第一看是人心第二不看是道心

或云聴较视更难盖视自内出聴从外感邪色尚不可视滛声难于不聴如何予曰总只是心为主心不在焉则聴而不闻矣予少时喜聴蟋蟀凡蟋蟀之鸣无不闻及长则不复然心不属故也学者须是使此心有主则不为视聴所役矣

视聴只是从心所爱处走若心所不爱虽强之亦不从矣其能牵引耶

人有为不妄语之学者问予曰语不可妄信矣然苟事值不可语欲讳则为不诚欲语则又不可柰何予曰此中正有理一分殊在苟得其道则父为子隠子为父隠正是诚不得其道则证父攘羊正是妄

为尊者讳为亲者讳即是诚

诗曰君子无易由言言语最易忽畧出之者无心聴之者有心则措以为罪端矣予毎见今世多誉寡咎之人大率皆谨言入也予口甚直罪不能免如何如何白圭之诗所当三复

语曰惟善人能受尽言以今观之即君子亦恶闻直言矣故居今之时言尤不可不谨

君子之言宁讷母巧讷则为质为朴巧则为谗为佞观君子欲讷于言及巧言令色节可以悟矣

圣门言语科亦只是取言辞侃侃丰采可观非取其便给也然一入言语科便未必语语皆出至诚观宰我聴言节可见

言之失最难防即古人亦谆谆戒之如君子无易由言莫扪朕舌言行君子之枢机驷不及舌及金人铭等类古人兢兢如此况吾人乎

古人云守口如瓶防意如城守防二字最妙此处须煞下工夫后生断不可以言语先人此父兄所当戒

言动之失较视聴之失更甚盖视聴之失在心在心尚微可以挽回言动之失在事在事则着不可救疗故君子犹兢兢于言行

易曰言行君子之枢机又曰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两言最妙枢机者由微而着之渐也着之极则所以动天地者皆在此其机闗只在顷刻

语有之一言折尽平生福此盖指刻薄之人言也乃今之人以能言刻薄之言为能未语先笑恬不知警殊为可骇此风亦始于近日未知将来何所底止

刻者锓削之端薄者消亡之渐后生而习于刻薄吾有以识其将来矣

后生以口舌角胜者谓之讨便宜吾知其得便宜处失便宜也

非礼勿动动字甚细较前三句更难论语不庄以莅之注云气禀小疵则知知及仁守之后气禀小疵犹未能尽去也盖气禀由于天鲁者终鲁辟者终辟愚者终愚喭者终喭学者至能变化气质纔是学问

凡人气禀之疵最难即去稍一矜持便渉做作便不可久此处须用学问涵养日积月累久而自化矣

凡人骨性轻者学持重甚难然到三四十以后骨肉渐老则亦渐向持重不须急廹也

气禀之偏须先去其太甚其余久则自化

凡夜寝好仰卧者多性气刚强之人好偃卧者多性气柔弱之人寝容端正好侧卧者多性气中和之人学者夜寝须是侧卧亦所以养吾性气使就中和也

礼云衣服在躬而不知谓之罔传云服之不衷身之灾也巾服虽细事然此观瞻所系不可不慎每见世人趋时好异巾服不移时辄一变只此便是无恒人心世道于此可见论语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士欲学道巾服之间不可不审亦不必古冠古服只随时适中一以澹素质朴为主则得之矣

或谓巾服随时适中此为在下者言则可若在上者其观瞻须可为法则岂可随时适中耶曰此言甚善若为人上者须制礼作乐改正朔易服色有斟酌百王之用岂仅随时耶然要而论之为卿大夫者有时王之制为时王者有前王之法是亦所谓随时适中也

论语云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又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今人衣服不如人往往以为耻此未见道故耳见道则内重而外轻矣

衣服虽敝亦须整洁此贫士之常若面垢不洗衣垢不浣王介甫终非人情也

昔人云咬得菜根百事可做此言诚然然岂特一人咬得菜根须一家咬得菜根然后百事可做

予家居多蔬食偶有鱼肉食之亦甚少家人每劝餐余曰此不特惜物力亦惜物命也吾儒非不欲蔬食人之一身所系甚大不得不借资于饮食权其轻重故耳岂可以吾儒不禁杀而贪饕恣食乎

论语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此不独养生亦矜恤之仁所寓也予食鱼肉不过使畧可加餐若饭食之外不敢轻下一筯宴会则不复拘然亦不敢过也

孟子七十者可以食肉朱子注云未七十者不得食也语近于固然朱子煞有深意正教人勿轻食肉也轻于食肉不特非矜恤之仁老者之失养亦多矣

范文正公每日必念自己一日所行之事与所食之食能相凖否相凖则欣然否则不乐终日必求补过此可为吾人饮食之法

酒之为物古圣贤未尝不爱之孔子之无量爱而得其正者也陶渊明白乐天爱而得其趣者也邵康节爱而得其养者也如南朝八逹则爱而放僻邪侈为无忌惮矣况下此者乎

朱子爱游山水尝以一古银杯自随每至山水佳处辄满斟一杯对之饮酒如此亦何可少

斟有浅深存燮理饮无多少系经纶此康节酒经也予家居饮酒每喜诵此二句然酒不可多得惟于饥劳之时或寒冻之时饮一二盏以当药饵亦康节之意

孔子言不为酒困何有于我此实语非谦词也人当亲朋杂坐觥筹交错主宾情洽不觉至醉亦恒情也困是困倦之困非困顿之困若谓孔子每饮必醒然反非人情矣

酒以合欢然每因此而失欢酒以养病然每因此而致病则不如不饮之为愈矣

语云醉之以酒以观其徳此言甚好人虽有徳醉后则不能自持此亦白璧之瑕也于此自持则无之或失矣

酒醉后亦各有天性有乱不可言者有多笑语者有惟思困睡者有醉则胸懐愈益洒然即倦亦不过少瞑片时者此处即有贵贱贤愚之别

色之所在动天地感鬼神学者能察识乎此则不期谨而自谨矣

人能常知此身之贵常念此身之重则自能不滛于色

予壬午在澄江暗室中有以邪干者予此际觉得敬畏之极无一毫邪念却之冺然无迹仍三迁以避之大抵此事不难于却难于却之无迹使彼不至羞愧得全其廉耻之心且不至别生事端是为难耳予此事未尝与同辈言特以后辈不可不知因偶附于此

人有以邪干者应之以不知此孔子待阳货法也最不犯手予生平多于此得力不特女色凡事皆然彼亦无柰此愚人何矣

偶赴友人宴座中有妓或以予为道学必畏妓也属妓送予酒予怡然受之友人笑曰真可谓胸中无妓矣予谢之因为诗曰明眸皓齿送金巵无妓胸中总不知翻讶当年修礼乐何縁不去教坊司盖适与友人谈教坊司也

猜你喜欢
  卷八 檀弓上第三·郑玄
  叔向问意孰为高行孰为厚晏子对以爱民乐民第二十二·晏婴
  说林上第二十二·韩非
  管子补注卷二十二·刘绩
  卷四十五·湛若水
  卷十·孙瑴
  卷十四·郑玉
  卷十一·吴澄
  卷四十四·黄伦
  卷十四·山井鼎
  春秋传总目·胡安国
  卷十五·惠士奇
  提要·沈彤
  卷四·顺治
  僖公·僖公十六年·左丘明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张抡·唐圭璋

      抡,字才甫,“全”已见。   满庭芳   寿杨殿帅   威彻冰河,兵严玉帐,济时人在壶天。妙龄谈笑,图画上凌烟。但见勋书鼎鼐,谁知道、名列高仙。风云会,钩陈羽卫,绿鬓影貂蝉。   绵绵。流庆远,芝兰秀发,折桂争先。占盛一

  • 王珪·唐圭璋

      珪字禹玉,华阳人,徙舒(今安徽庐江)。琪之从弟。生于天禧三年(1019)。庆历二年(1042)进士。六年(1046),官大理评事。召试,授太子中允、直集贤院。官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兼侍读学士。神宗朝,拜尚书左仆射、门下侍郎。哲宗即位,封

  • ●词旨上·陆辅之

    夫词亦难言矣,正取近雅,而又不远俗。[词格插於诗,以其不远俗也。然雅正为尚,仍诗之支流。不雅正不足言词矣。]予从乐笑翁游,深得奥旨制度之法,因从其言,命韶暂作词旨,语近而明,法简而要,俾初学易於入室云。陆辅之识。○词说七则命

  • 卷五十·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五十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东堂小集毛滂字泽民江山人东坡守杭毛为法曹秩满辞去是夕东坡宴客有妓歌惜分飞词问谁所作妓以毛法曹对东坡语坐客曰郡寮有词人不及知某之罪也翼日折柬留连

  • 卷二十·李蓘

    钦定四库全书宋艺圃集卷二十明 李蓘 编陆游九十四首明河篇明河八月转分明烱如素练西南倾年年嵗嵗见河汉坊坊曲曲闻砧声良人万里自征行砧声中有玉闗情遥知铁衣冷如水指防明河白发生碛中草死骆驼鸣万里却望长安城儿生

  • 一个星期·徐志摩

    星一那晚上我关上我的门, 心想你满不是我心里的人, 此后见不见面都不关要紧。 到了星期二那晚上我又想到 你的思想;你的心肠,你的面貌, 到底不比得平常,有点儿妙。 星三那晚上我又想起了你, 想你我要合成一体总是不易, 就说机

  • 汉官旧仪卷上·卫宏

    皇帝起居仪宫司马内【按元帝纪初元五年宫司马中注应劭曰宫司马中者宫内门也据此则此内字与中字义同】百官案籍出入营卫周庐昼夜谁何殿外门署属卫尉殿内郎署属光禄勲黄门钩盾署属少府辇动则左右侍帷幄者称警车驾则卫官

  • 大明宪宗纯皇帝宝训卷之一·刘吉

    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臣吕 本谨校 南京礼部祠祭清吏司郎中臣陈治本 南京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臣朱 锦 南京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臣吕胤昌谨阅圣学○天顺八年六月丁酉上将开经筵命少保吏部

  • 卷四十九·杨士奇

    永乐三年十二月癸亥朔 上视牲南郊△遣使赍诏封浡泥国麻那惹加那乃为王给印诰敕符勘合并赐之锦绮彩币○甲子○免泗州陵户单仲一等租税泗州 祖陵洪武初设守陵三百十四户后有户绝者至是以仲一等补之而循例免租税云△以

  • ◎国史馆(各省通志局附)·费行简

    湘绮老人,以迟暮之年,游戏三昧,而膺馆长之.职时几三年,一帙未就,有同虚设矣。其时纂修协修,半皆湘绮门人,娴经训词章者固济济,而未必皆史才也。故并居京师,支干俸,优游于文酒声歌之会,俨然清代翰詹衙门官,而俸入十倍之。真玉堂仙人

  • ●卷三·夏仁虎

    ◎朝流清德宗初年,东南军务粗定,京朝士大夫渐有承平景象,于是清流之名起。当时大老主持坛坫者为潘伯寅、翁叔平、张子青、黄漱兰诸公,李越缦、李芍农、宝竹坡、张香涛、王莲生、盛伯羲、志伯愚更为羽冀。迨常熟当国,延致名

  • 宇文庆传·魏徵

    宇文庆,字神庆,是河南洛陽人。 祖父宇文金殿是北魏的征南大将军,历任五州刺史,被封为安吉侯。 父亲宇文显和,夏州刺史。 宇文庆性格深沉,有器度,从小就以聪明敏捷出名。 北周初年,受业于东观,很读了一些经书和史书。 不久,他对

  • 四大种之研究·太虚

    ──十三年下学期在武昌佛学院讲──一 佛典地水火风之四大种与通俗所谓地水火风有何区别  二 四大种是种子是现行若是现行云何名种  三 四大种为何识所缘  四 四大种之大类区别有几  五 身意二识所缘之

  • 佛说大乘不思议神通境界经卷中·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  尔时普华幢天子复白佛言。世尊。今此妙吉祥菩萨摩诃萨发菩提心为久近耶。佛言天子。此妙吉祥菩萨过于无量无边殑伽沙数劫。已发菩提心。天子。我今为汝及

  • 佛说象头精舍经·佚名

    隋天竺三藏毗尼多流支译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伽耶城象头精舍。尔时如来成佛未久。与大比丘众满足千人。皆是过去往昔螺髻仙人。所作已办弃舍重担。久离生死尽诸烦恼。平等空慧正受智心。一切觉知到于彼岸皆阿罗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六十·澄观

    疏。第二广观障治下。疏中有二。先总明来意。于中有二。先明观故。论云。复观察障对治不善业道及果。善业道及果。及上上清净后起增上心。求学下即标举行心。全是论文疏。若直就下释文。先顺经则先明观要心摄善是行。

  • 西村十记·史鉴

    一卷。明史鉴著。史鉴,明成化间松陵人,别号西村。此编十记一卷,内容为:临平山、宝石山、参寥泉、鄂王墓、飞来峰、韬光、三天竺寺、风篁岭、灵石山、烟霞洞、石屋洞、虎跑泉、玉岑山、六通寺、南屏山、玉泉寺、紫云洞

  • 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灭罪经·佚名

    八卷,隋阇那崛多译。列四千七百二十五佛之名,并载神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