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闵本、拜住传

闵本字宗先,河内人。性情刚毅敏捷,刻志于学。早年任礼部令史,御史大夫不花见他有奇才,招为部属助理。其于平反冤狱,颇有声誉。后提升为御史台照磨。接着,迁任枢密院都事、监察御史、中书左司都事、吏部尚书及刑、户二部尚书等职。在所有的职位上,他都干得很出色。闵本一向清贫,有目病,曾要求朝廷免除他的职务,但未获准许,还被授予集贤侍讲学士。

朱元璋反元义军接近首都时,本对妻说“,我很早就已知道元朝不久了,自愧不能为国立功,现在只能以死报君,不敢贪生苟活。”妻子说:“你能以死忠君,我还能阻止你吗?”于是夫妻向北再拜,书写“元中奉大夫、集贤侍讲学士闵本死”等字句于墙上,遂同时自缢死。二女见父母已死,亦各自缢于旁。又有拜住者,康里人,字闻善。以才能历任翰林国史院都事、太子司经等职。反元义军至,拜住对家中人说:“我始祖海蓝伯封河东郡公,与太祖铁木真同事王可汗,后来太祖取代王可汗,统一诸部落,我始祖引数十骑驰向西北方。太祖使人追问对太祖灭王可汗事采取何种态度,始祖对太祖说:‘过去我和你共同效忠可汗,今王可汗已灭,我为他报仇吗,便有违天命,因为你今天的境况是天命所定,我顺天命再来侍奉你吗,我又觉得对不起王可汗,故决心远走高飞,混我的下辈子。’这是我始祖说过的话。我认为,我祖先在漠北,还能说这样讲义气的话,如今我生在中原,在国子学,知书达理,还能不明大义吗?何况我的上辈人已深受元朝厚恩,我自己又在元朝为官,今天元朝溃灭,我不忍看到这种情况,与其苟生不如死。”遂投井而死。家人把他葬于宅东边,把他所有的书籍作为殉葬品烧掉。

猜你喜欢
  凡例·吴广成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一、曾静等人各处行走,纠·雍正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六十一·佚名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八·佚名
  卷之三百九十七·佚名
  卷之五十七·佚名
  ◎“共死圈”·恽逸群
  卷之七十·祁韵士
  钦定宗室王公功绩表传卷十·允秘
  儒林宗派卷十四·万斯同
  卷首中东年表·黄遵宪
  何妥传·李延寿
  卷之八十八  朝鮮紀事(明)倪謙 撰·邓士龙
  卷五十·黄训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四十四·彭定求

        卷644_1 【水仙操】李咸用   大波相拍流水鸣,蓬山鸟兽多奇形。琴心不喜亦不惊,   安弦缓爪何泠泠。水仙缥缈来相迎,伯牙从此留嘉名。   峄阳散木虚且轻,重华斧下知其声。檿丝相纠成凄清,   调和引得薰风

  • 伊川击壤集卷之十·邵雍

    (郭彧 点校)年老逢春十三首年老逢春春莫猜。老年方自少年回。人情少悦酒不解,天气却寒花未开。堤外有风斜送柳,墙阴经雨半生苔。去年波水东流去,旧渌奈何新又来。年老逢春春正妍,春妍况在禁烟前。才寒却暖养花日,行(去声)雨便

  • 第三十回 刘国丈全家下狱·陈端生

    第三十回刘国丈全家下狱诗曰:人莫知其子之恶,害人党恶用奸谋。恢恢天网疏难漏,空戴南冠学楚囚。话说金銮殿上封功已毕,忠孝王奏道:僧善保刘奎璧等尚在军营,要求裁夺。元天子即下一道圣旨,将刘奎璧囚一监中,与其父刘侯同狱。

  • 武皇纪上·薛居正

    太祖武皇帝,讳克用,本姓朱耶氏,其先陇右金城人也。始祖拔野,唐贞观中为墨离军使,从太宗讨高丽、薛延陀有功,为金方道副都护,因家于瓜州。太宗平薛延陀诸部,于安西、北庭置都护属之,分同罗、仆骨之人,置沙陀督府。盖北庭有碛曰沙

  • 卷三百二十二·列传第八十一·脱脱

        何郯 吴中复陈荐 王猎 孙思恭 周孟阳 齐恢 杨绘刘庠 朱京   何郯,字圣从,本陵州人,徙成都。第进士,由太常博士为监察御史,转殿中侍御史,言事无所避。王拱辰罢三司使守亳,已而留经筵,郯乞正其营求之罪。石介

  • 卷三十五·连横

    列传七孝义列传勇士列传货殖列传列女列传孝义列传夫人肖天地之貌,怀五常之性,聪明精粹,有生之最灵也。然而人之所以为人者,以其有德慧术智,尤贵其有仁心;仁者何?爱也。能爱其亲者谓之孝,能爱其群者谓之义。孝义之行,天下之大本

  • 卷之一百三十二·佚名

    光绪七年。辛巳。秋七月。辛酉朔。享太庙。遣肃亲王隆勤恭代行礼。内记注  ○上诣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庚寅。皆如之。内记注  ○以拏获会匪。予湖北来凤县知县唐殿华、等奖叙有差。随手 

  • 卷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十三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刑赏表葢闻有功不赏有罪不刑虽唐虞不能以化天下故虞书有天命天讨之文戴记爵人于朝与士共之刑人于市与众弃之葢自天子之统壹宇内与列侯之抚驭一国莫不由赏罸之得其道不

  • 南唐书卷一·马令

    宋 马令 撰先主土运中圮诸侯跋扈基搆自吴绍于唐祚作先主书先主姓李唐宗室裔也小字彭奴其父荣荣之父志志之父超超蚤卒志为徐州判司因家焉荣性谨厚适丁世乱晦迹民间号李道者彭奴以光啓四年生于彭城【未名故书小字】流

  • 张康传·宋濂

    张康字汝安,号明远,潭州湘潭人。祖名安厚,父名世英。康早年丧父,学习努力,还通晓算命卜卦。宋朝吕文德、江万里、留梦炎都很推重他,召他于幕下。宋亡后,在衡山隐居。至元十四年(1277),世祖遣中丞崔..祭南岳,顺便访问当地的隐逸

  • 附录·罗大春

    附录一上制府请经理台湾后山番地上制府请经理台湾后山番地敬再禀者:台湾雄峙海中,背东、面西,为内地七省屏藩。各口泛海之船,一航可达。设有他虞,沿海七省皆不安枕;昔人言之详矣。迩来台、内各海口俱准外洋通商,轮船、夹板任

  • 文武第二十八·佚名

    规者,所以法圆,裁局则乖;矩者,所以象方,制镜必背。轮者,所以辗地,入水则溺;舟者,所以涉川,施陆必踬。何者?方圆殊形,舟车异用也。虽形殊而用异,而适用则均。盛暑炎蒸,必藉凉风;寒交冰结,必处温室。夏不御毯,非憎恶之,炎有余也;冬不卧箪,非

  • 第五章 2·辜鸿铭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辜讲随后孔子继续评价另一位学生(子贱,姓宓,名不齐,字子贱。孔子曾称赞他是真君子),说:“他是那么聪明而高尚!恐怕在一个国家很难找到第二个这样聪明高尚的人,其他人怎么能修炼成他

  • 皇帝降诞日于麟德殿讲大方广佛华严经玄义一部·佚名

    大安国寺沙门静居谨上此经七处。九会。三十九品。凡八十卷第一菩提场会经六品。一世主妙严品五卷。二如来现相品一卷。三普贤三昧品。四世界成就品。两品共一卷。五华藏世界品三卷。六毗卢遮那品一卷第二普光明殿会经

  •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卷下·佚名

    大唐总持寺沙门智通译尔时观世音菩萨。说是咒时三千大千世界。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六反震动。色究竟天魔醯首罗不安其处皆大恐惧。一切恶鬼皆大叫唤受大苦恼。东西散走莫知所趣。尔时化身语诸大众及诸恶鬼神等。若不随顺

  • 光绪苗栗县志·沈茂荫

    台湾地方志。清沈茂荫修纂。十六卷。茂荫字槐堂,浙江萧山人。光绪监生,官至知县。苗栗原名猫里,台胞卡斯族居地,光绪十五年设县。十九年(1893)沈氏遣人采访并摘抄《淡水厅志》部分内容,翌年成书。约十万字。分图考、沿革、

  • 太上正一咒鬼经·佚名

    《太上正一咒鬼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宋元间。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经文乃天师所说。内有神咒十余条,皆用于召神斩鬼魅、野道、妖精。又称正一真人告诉诸祭酒弟子,凡有病痛及官狱、水火之灾,或宅中有鬼,诵此神咒即

  •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佚名

    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大宝积经第四十八胜鬘夫人会之异译也。佛在给孤独园,波斯匿王末利夫人共致书于其女阿踰阇国王妃胜鬘夫人称扬佛德。胜鬘得书欢喜说偈,遥请佛来现。佛即现身。胜鬘说说偈赞叹其德。佛为授记。胜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