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三 征抚西夏

太祖天辅六年夏六月,大破辽兵,辽主走阴山,夏将李良辅将兵三万救辽,次天德境野谷、斡鲁、罗索败之于宜水,追至野谷,涧水暴至,漂没者不可胜计。宗望至阴山,以便宜与夏议和。并谕“辽主至彼,可令执送。”

夏本元魏后,魏衰,居松州者,因以牙姓为托跋氏。初,党项八部有托跋部,自党项入居银、夏之间者,号平夏部。唐末,托跋思恭以破黄巢功,赐姓李氏,兄弟相继为节度使,居夏州,在河南。继迁再立国,元昊始大,乃北渡河,城兴州而都之。其地,初有夏、绥、银、宥、灵、盐等州,后遂取武威、张掖、酒泉、燉煌郡地。南界横山,东距西河,土宜三种,善水草,宜畜牧,民俗强梗,敢战斗。元昊称帝,辽以公主下嫁,世修朝贡,事具《辽史》。至是,救辽兵败,始议和。

太宗天会二年春正月甲戌,夏国奉表称藩,宗翰承制割下寨以北、阴山以南伊苏伊喇部、图噜泺西之地赐之。

三月辛未,夏国王李乾顺遣巴哩公亮等来上誓表。

闰月戊寅朔,使王阿哈、杨天吉往赐誓诏。

冬十月甲辰朔,夏遣使谢誓诏,并论宋所侵地。初,宋与夏俱受山西地,宋侵取之。诏曰:“省表具悉!已命西南、西北两路都统府从宜定夺。”戊午,夏使贺天清节。

三年春正月癸酉朔,夏遣使来贺。乙未,夏使奉表致奠于和陵。

冬十月壬子,夏使贺天清节。

四年春正月丁卯朔,夏遣使来贺。

冬十月丁未,夏遣使贺天清节。

初,以山西九州与宋,而天德远在一隅,缓急不可及,割以与夏。后破宋都,获二帝,乃书陕西界,自麟府路洛阳沟东距黄河西岸,西历暖泉堡,鄜延路米脂谷至累胜寨,环庆路威寨过九星原至委布谷口,泾原路威川寨略古萧关至北谷川,秦凤路通怀堡至古会州,自此直距黄河,依现今流行,分熙河路,尽西边以限封城。复分陕西北鄙以易天德、云内,以河为界。及罗索定陕西,博勒和率兵先取威戎城,军至威戎东与敌遇,击走之,生致二人,问之,乃知为夏将李遇取威戎也,乃还其人,而与遇通问。遇军威戎西,芬彻军威戎军,而使之议事于罗索。报曰:“元帅府约束,若兵近夏境,则与夏犄角,无相侵犯。”遇答曰:“夏国既以天德、云内归大国,大国许我陕西北鄙之地,是以至此。”芬彻等遂旋师,卒不与北鄙地。

十三年春正月,遣使如夏报哀。

冬十二月癸亥,始定夏使朝贺,赐宴、朝辞仪。

十四年春正月己巳朔,夏遣使来贺。乙酉,复遣使贺万寿节。

十五年春正月癸亥朔,夏遣使来贺。己卯,复遣使贺万寿节。

天眷二年冬十月癸酉,夏遣使来告哀。

三年夏五月己卯,诏册仁孝为夏国王。初,夏主乾顺以二年卒,子仁孝立。至是,遣使册命,加开府、上柱国。

秋九月庚申,夏遣使谢赙赠及封册。

皇统元年春正月已未,夏国请置榷场,许之。

初,王阿哈等以太宗誓诏赐夏国,欲以契丹旧仪见,不肯曰:“契丹与夏甥舅也,故国王坐受。今君臣也,当如仪。”争数日不决。至是,始起立受焉。

宋慕洧以环州降,及割河南、陕西地与宋,洧奔夏,夏以为僧格及萨里罕再定陕西,洧思归夏人觉,遂族洧,以表闻,诏责之。

五年夏四月,遣右卫将军萨哈、兵部郎中耶律福为横赐夏国使。

六年春正月庚寅,以边地赐夏国王。

九年冬十二月,夏贺正旦使至,中道遣还。遣使以节位报谕。至境上,夏人问曰:“圣德皇帝何为见废?”不肯纳,乃使有司以废立故,移文报之。

海陵天德二年秋七月戊戌,夏使御史大夫察喇公济等来贺即位及受尊号,如旧仪。

三年秋九月,夏主遣使上表,请不去尊号。以经武将军萧朋格为夏生日使。

正隆二年夏四月戊戌,以宿直将军温都斡罕为横赐夏国使。

秋九月乙丑,以宿直将军布萨乌哷赫为夏生日使。

三年春正月丙寅,夏奏告使还,遣左宣徽使敬嗣晖谕之。

秋九月庚午,以宿直将军阿勒巴为夏生日使。

四年春三月丙辰朔,遣兵部尚书萧恭经画夏国边界。

秋九月,以宿直将军瓜尔佳达兰为夏生日使。

六年秋九月,南侵宋,宋人入秦、陇,夏攻取汤皿羌、通峡、九羊、会川等城寨。宋亦侵入夏境。

世宗大定二年夏四月,夏左金吾卫上将军梁元辅、翰林学士焦景颜、押进枢密副都承旨任纯忠贺登宝位。再遣武功大夫贺义忠、宣德郎高慎言贺万寿节。

秋八月癸酉,夏左金吾卫上将军苏执礼、匦押使王琪、押进中丞赵良贺尊号。

九月庚子,以左司员外郎完颜正臣为夏生日使。

冬十二月辛未,以夏乞兵复神枪手侵地,遣尚书吏部郎中完颜德济体究陕西利害。夏遣巴哩昌祖、杨彦敬贺正旦。

三年春三月壬辰朔,夏使额鲁元智、程公济贺万春节。

夏五月,以宿直将军珠勒根呼雅克为横赐夏国使。

秋七月甲寅,诏市马夏国。

九月癸巳,遣布萨实讷为夏生日使。

冬十月己巳,夏使苏执礼、李子美谢横赐。

四年春正月丁亥朔,夏使威伊执信、李师白贺正旦。

三月丙戌朔,夏使纽鄂文忠、陈师古贺万春节。

秋九月,遣宗室乌哩雅为夏生日使。

冬十二月,夏殿前太尉梁惟忠、翰林学士焦景颜乞免徵索正隆末年所虏人口。

五年春正月辛亥朔,夏使鄂囉世、高岳贺正旦。

秋九月,以宿直将军珠格芬彻为夏生日使。

六年春下月月丙午朔,夏使高遵义、安世贺正旦。

三月甲辰朔,夏使曹公达、孟伯达、押进知中兴府赵衍贺万春节。戊申,中丞李克勤、学士焦景颜奏乞免索俘虏,许之。

夏四月,遣锡默果囉为横赐夏国使。

秋九月辛亥,遣伊喇熙载为夏生日使。

冬十二月戊戌,夏中丞贺义忠、学士杨彦敬谢横赐。

七年春正月庚子朔,夏使刘志真、李师白贺正旦。

三月己亥朔,夏使任得仁、李澄贺万春节。

秋九月乙亥,遣唐古呼噜为夏生日使。

冬十二月壬戌,夏使巴哩昌祖、赵衍为其臣任得敬求医,许之。

八年春正月甲子朔,夏使利守信、李穆贺正旦。

三月癸亥朔,夏使明博师道、严立本贺万春节。

夏四月戊午,夏使任得聪谢恩,诏却其礼物。

秋九月丁卯,遣引进使高希甫为夏生日使。

九年春正月戊午朔,夏使庄浪义显、刘裕贺正旦。

三月丁巳朔,夏使浑进忠、王德昌贺万春节。

夏五月丙辰,遣完颜赛音为横赐夏国使。

秋九月,遣布萨忠为夏生日使。

是岁,西番乔嘉族首领札实结往省其母于庄浪族,夏人袭之,国战,溃围出,寻死,其母为夏人所虏。遣大理卿李昌图等往按,且止勿筑祈安城。使还,诏以其侄赵师古为乔嘉等四族都钤辖,加宣武将军。先是,大定四年,临洮尹伊喇成招降,札实结乃率木波、隆普、庞巴、巴哩四族来附,进马百匹,诏厚加赏赐。成迁南京留守,召拜枢副,封任国公。至是,为夏人所败。

十年春正月壬子朔,夏使刘志直、韩德容贺正旦。

三月壬子朔,夏使张兼善、李师白贺万春节。

夏闰五月乙未,夏权臣任得敬中分其国,胁其主李仁孝遣左枢密使朗鄂特进忠、参知政事杨彦敬、押进翰林学士焦景颜上表求封,诏不许,并却其贡物。

初,仁孝嗣位,其臣屡作乱,任得敬抗御有功,遂相夏国二十余年,阴蓄异志,欲图夏国,诬杀宗亲大臣,其势渐逼,仁孝不能制。至是,乃分西南路及灵州罗彭地与得敬自为国,且上表求封,不许。赐诏,略曰:“我国家戡定中原,怀柔西土,始得画疆于乃父,继而赐命于尔躬,恩厚一方,年垂三纪。今兹请命,事颇靡常,未知措意之由来,续当遣使以询问。所有贡物,已经发回。”得敬密通宋求助,宋以蜡书答之,为夏人得。求封又不见许,仁孝乃谋诛之。

秋九月敦庚寅,遣瓜尔佳阿里布为夏生日使。八月晦,仁孝诛任得敬及其党与,上表谢,并以宋人蜡书献,诏慰谕之。未几,罢保安兰州榷场。嗣因尚书省奏边民滋为奸弊,并绥德榷场罢之,止存东胜、环州而已。

十一年春正月丙子朔,夏使萨执直、马子才贺正旦。

秋八月己巳,遣刘珫为夏生日使。

十二年春正月庚午朔,夏使威纽执忠、刘昭贺正旦。

三月己巳,夏使党得敬、田公懿贺万春节。鄂罗绍甫、吕子温、押进巴哩直信贺尊号。

夏四月癸亥,遣唐古阿古尔横赐夏国。

秋九月辛巳,钮祜禄额特埒为夏生日使。

冬十二月癸亥,夏使罔荣忠、严立本谢横赐。

十三年春正月乙丑朔,夏使鄂罗绍昌、张希道贺正旦。

三月癸巳朔,夏使巴哩安仁、焦蹈贺万春节。

秋九月辛卯朔,遣和索哩为夏生日使。

十四年春正月已丑朔,夏使萨进德、李师旦贺正旦。

三月戊子朔,夏使巴哩安仁、焦蹈贺万春节。

秋九月乙未,遣宗室崇肃为夏生日使。

十五年春正月,夏使李嗣卿、白庆嗣贺正旦。

闰九月已未,遣锡默和尚为夏生日使。

冬十二月,夏使鄂史绍甫、王师信谢横赐。

十六年春正月戊申朔,夏使威载师宪、宋宏贺正旦。

三月丙午朔,夏使古沁文昌、王禹珪贺万春节。

秋九月癸丑遣完颜托果斯为夏生日使。

十七年春正月壬寅朔,夏使额伊德昌、杨彦和贺正旦。

三月辛丑朔,夏使巴哩庆祖、梁宇贺万春节。

秋九月丁酉朔,遣舒穆噜呼图为夏生日使。

冬十月己巳,夏进百头帐,诏却之。

十二月甲午,夏遣东经略使苏执礼横进。

十八年春正月丙申朔,夏使纽纽存忠、武用和贺正旦。

三月乙未朔,夏使威明仁显、赵崇道贺万春节。

夏四月已丑,遣阿布哈德甫横赐夏国。

秋九月辛未,遣完颜富勒呼为夏生日使。

冬十二月戊午,夏使朗鄂特元智、刘昭谢横赐。

十九年春正月庚申朔,夏使张兼善、张希圣贺正旦。

三月乙未朔,夏使来子敬、梁介贺万春节。

秋九月戊午,遣费摩呼喇为夏生日使。

二十年春正月甲寅朔,夏使安德信、吴日休贺正旦。

三月癸丑朔,夏使罔进忠、王禹玉贺万春节。

秋九月壬戌,遣宗室萨布为夏生日使。

冬十二月癸卯,诏夏使入界,如遇当月小尽,限二十五日至京,二十七朝见。丙午,夏使罔永德、刘昭入见。

二十一年春正月戊申朔,夏使穆纳好德、郝处俊贺正旦。壬子,夏请复绥德军榷场,仍许就馆市易。

三月丁未朔,夏使苏志纯、康忠义贺万春节。

夏国月戊辰,遣巴达尔呼横赐夏国。

秋八月乙丑,遣奚呼实罕为夏生日使。

二十二年秋九月乙酉,遣布萨哈斯罕为夏生日使。

二十三年春正月丁卯朔,夏使刘进忠、李国安贺正旦。

三月丙寅朔,夏使吴德昌、刘思忠贺万春节。

秋九月己巳,遣完颜锡里库为夏生日使。

二十四年春正月辛卯朔,夏使刘执中、李昌辅贺正旦。

二月丙戌,遣宗室皞横赐夏国。

三月庚寅朔,夏使晁直信、王庭彦贺万春节。

夏五月丙申,尚书省奏夏国王以车驾幸上京,愿遣使入贺。帝曰:“往复万里,暑雨泥泞,不须遣使。”令谕止之。

秋八月癸亥,遣约囉特默格为夏生日使。

二十五年冬十一月丙申,夏使李崇懿、米崇吉、押进李嗣卿朝见,贺车驾还京。

二十六年春正月庚辰朔,夏使莽古进德、刘光国贺正旦。

三月己卯朔,夏使莽古德懋、王庆崇贺万春节。

秋八月已丑,遣李达可为夏生日使。

二十七年春正月癸卯朔,夏使少兒德昭、索遵德驾正旦。

三月癸卯朔,夏使遇忠辅、吕昌龄贺万春节。

秋九月己酉,遣锡默安图为夏生日使。

冬十二月,夏使鄂囉绍先、严立本谢横赐。

二十八年春正月丁酉朔,夏使玛纳绍文、安惟敬贺正旦。

三月丁酉朔,夏使浑进忠、邓昌祖贺万春节。

秋九月甲午朔,遣崇夔为夏生日使。

二十九年春正月壬辰朔,夏使诺尔桑德昌、字得贤贺正旦。帝大渐,夏使遣还。

三月,夏使李元贞、余良来阵慰。

夏四月,夏使邹显忠、李国安入奠。

五月,夏使纳琳思敬、梁介贺登位,田周臣押进。

秋八月丙辰,夏使威明彦、刘文庆贺天寿节。

九月戊辰,以卫尉巴尔斯章为夏生日使。

章宗明昌元年春正月丙辰朔,夏使唐彦超、杨彦直贺正旦。

夏四月丙辰,遣伊喇宁横赐夏国。

秋八月己酉,夏使雅苏守节、张仲文贺天寿节,罔进忠谢横赐。

九月已未,遣乌凌阿玛展为夏生日使。

二年春正月庚戌朔,夏使王全忠、张思义贺正旦,许使馆贸易三日。

三月丁巳,夏使李元膺、高俊英为陈慰使。丁卯,复遣李嗣卿、永昌奉奠皇太后。

秋八月乙巳,夏使舒威英、焦元昌贺天寿节。

九月丁巳,遣白琬为夏生日使。

十一月戊午,夏厢官吴明契等袭杀边将阿噜岱,良索之,不已,夏人乃杀明契等。

三年春正月乙巳朔,夏使赵好、史从礼贺正旦。

秋八月丁卯,夏使罔敦信、韩伯容贺天寿节。

九月,遣唐古哈达为夏生日使。

四年春正月己巳朔,夏使乌伊遂良、高崇德贺正旦。

夏五月丙寅朔,遣舒穆噜贞横赐夏国。

秋八月辛酉,夏使巴沁师德、张崇师贺天寿节,纳琳思聪谢横赐。

九月,仁孝卒,子纯佑立。

冬十一月庚寅,夏使李元吉、李国安告哀。

十二月甲午朔,密莽友直、李昌辅进遗留物。

五年春正月癸亥朔,夏使纽纽世忠、刘思问贺正旦。辛巳,命国子祭酒刘玑、郎中乌库哩庆裔为夏册封起复使。

夏四月壬寅,夏使郎鄂特文广、刘俊才,押进页允克忠来报谢。

秋八月乙卯,夏使页允思文、张公辅贺天寿节。

冬闰十月丙戌,遣完颜忠为夏生日使。

六年春正月丁亥朔,夏使王彦才、高大节贺正旦。

三月丙申,夏使李彦崇、郝庭俊谢赐生日。

秋八月己卯,夏使宋克忠、吴子正贺天寿节。

九月辛卯朔,遣钮祜禄哈尚为夏生日使。

承安元年春正月辛巳朔,夏使员元亨、元叔贺正旦。

秋八月甲戌,夏使同崇义、吕昌邦贺天寿节。

二年春正月乙亥朔,夏使威明世安、李师广贺正旦。

秋八月戊戌,夏使罗伊守忠、王彦国贺天寿节、李德冲、刘思问奏告榷场。

冬十二月丁酉,夏使李嗣卿、高德崇谢复榷场。

三年春正月己亥朔,夏使隗敏修、钟伯达贺正旦。

夏五月戊申,遣伊喇郁为夏生日使。

秋八月甲午,夏使哲伊俊乂、罗世昌贺天寿节。

四年春正月癸巳朔,夏使李庆源、邓昌祖贺正旦。

秋八月已丑,夏使诺尔桑德昌、李公达贺天寿节,纳琳思聪、杨德先谢横赐。

五年春正月戊子朔,夏使连都敦信、丁师周贺正旦,附奏为母疾求医。遣太医时德元、五利贞往,并赐御乐。

秋八月壬子,夏使连都敦信、丁师周贺天寿节,刘忠亮、高永昌来谢。

泰和元年春正月壬子朔,夏使谔德忠、刘筠国贺正旦。

三月乙丑,夏使页允思文、田文徽来谢恩。

秋八月戊寅朔,夏使柔思义、焦思元贺天寿节。

二年春正月丁未朔,夏使白克忠、苏孙贺正旦。

秋八月庚子,夏使台楚噜忠毅、王安道贺天寿节,李建德、杨绍直谢横赐。

三年春正月辛未朔,夏使崔元佐、刘彦辅贺正旦。

秋八月甲子,夏使少兒德元、高大亨贺天寿节。

四年春正月乙丑朔,夏使美赫宇文、韩师正贺正旦。

秋八月癸丑,夏使李德广、韩承庆贺天寿节。

五年春正月已未朔,夏使遇惟德、高大伦贺正旦。闰八月辛巳,夏使赵公良、米远懿贺天寿节,鼐尔思聪、刘俊德谢横赐。

六年春正月癸未朔,夏使诺尔桑德、郑勖贺正旦。乙丑,夏李安全废其主纯佑自立,令纯佑母罗氏遣御史大夫罔佐执忠求封册。夏七月戊戌,诏问废立故。

九月辛丑,遣温特赫思敬、黄震册安全为夏国王。

冬十二月乙丑,夏使穆纳光祖、张公甫谢封册,押进使梁德枢入见。

七年春正月丁丑朔,夏使隗敏修、邓昌福贺正旦。

秋八月甲辰朔,夏使罗伊思忠、安礼贺天寿节。

八年春正月辛未朔,夏使浑光中、梁德懿贺正旦。

三月甲申,夏使李元吉、罗世昌奏告。

夏五月辛亥,夏使锡勒遵义、苏寅孙谢赐生日。

冬十月己卯,夏使李世昌、米元杰贺天寿节,权鼎雄、李文政谢横赐,朗鄂特德光、田文徽奏告。

卫绍王大安二年秋八月乙丑,夏人侵葭州。

三年,安全卒,族子遵顼立。遵顼先以状元及第,充大督府主,立在安全卒前一月。是时金兵败绩于会河堡,夏人乘之,侵掠边境,而通使如故。

崇庆元年春三月,遣使册李遵顼为夏国王,夏人犯葭州,延安路总管完颜诺尔布御之。

冬十二月,遵顼谢封册。

至宁元年夏六月,夏人犯保安州,杀刺史。犯庆阳府,杀同知府事。

宣宗贞祐元年冬十一月戊辰,夏人攻会州,图克坦酬尔击走之。

十二月癸亥朔,夏人陷巩州,泾州节度使瓜尔佳守中死之。

二年秋八月丁未,夏人入边,命移文责之。

冬十一月丙子,兰州译人程察逊以州叛,西结夏为援,边将败其兵三千。

三年春正月,夏兵攻武延川,进寇环州及积石州,都统姜伯通败之。又入安乡关,都统曹吉逊等御却之。

二月辛卯,攻环州,刺史乌库哩延寿及锡默摩囉欢败之境上。

三月,诏议伐夏,未果。

夏四月,诏曹吉逊、完颜果勒讨程察逊,夏人援之。

秋九月,遂破西关堡,夏人复攻第五将城,万户杨再兴击走之。

冬十月丁亥,夏攻保安及延安,都统完颜果嘉努破之。既而深入临洮,总管图们呼图克们不能御,完颜和索哩来援,大败于渭源堡,城陷,和索哩被执。

十一月戊辰,夏兵败于克戎寨,伊喇托卜嘉破之于熟羊寨。进围临洮,总管图们呼图克们破之。

四年夏四月己亥,夏巴鄂特族总管汪三郎率众来降,进羊千口,诏优给其直。

五月己巳,来远镇获夏谍者陈岊等,知夏将图临洮、巩州,闚长安。命陕西行省备之。夏于来羌城界河起折桥,右都监完颜萨布焚之,斩馘甚众。

六月,鄜延路奏,夏牒报用彼国光定年号,诏封还其牒。

秋闰七月,庆阳总管庆善努等伐夏,完颜果勒败夏人于阿密湾。

八月,左监军乌库哩庆寿败夏兵于安塞堡萨布击走夏兵于结耶嘴川复破之于车儿堡。

冬十一月,提控实嘉喀齐喀、杨沃哩解定西。

十二月丙寅,帝与太子议伐夏。左监军图们呼图克们等分三道攻盐、宥、威、灵、安、会等州。

兴定元年春正月,夏兵三万自宁州还,庆善努击败之。夏人福山以俘户来降,除同知泽州。

夏五月戊寅,夏兵入大北岔,都统赫舍哩珠赫掩击,败之。

秋七月甲辰,右都监完颜闾山败夏兵于黄鹤岔。夏围羊狼寨,都统党世昌等击走之。

八月,李公直败夏兵三千。

九月戊寅,夏犯克戎寨,都统罗世晖击却之。

二年春正月乙酉,陕西行省奏元兵围夏王城,李遵顼出走西凉,命子居守。诏严边备。

夏五月,夏人入葭州,庆善努败之于马吉峰。

秋七月辛未,夏犯龛谷,瓜尔佳瑞、赵防败之,追至质孤堡。

三年春闰三月戊午,夏人破葭州之通秦砦刺史赫舍哩王嘉努战没。

夏四月乙酉,提控纳哈塔迈珠击败之,自葭芦川遁去。华州元帅完颜哈达败夏兵二千于隆州,遂攻其城,陷西南隅,会暮乃还。

冬十一月癸巳朔,前岚州仓使张祐自夏来归。

十二月,诏移文责问夏国。

四年春二月,夏犯镇戎,国兵败绩。

夏四月癸亥,夏兵犯边,元帅喀齐喀遇于鹿儿原,提控乌库哩世显以偏师败之,都统王定复破其众于新泉城。元帅庆善努攻宥州,围神堆府,败其援兵,斩首二千余。

秋八月庚午,夏陷会州,乌库哩世显叛降夏。复犯龛谷,瓜尔佳瑞连战破之,乃引去。诏有司移文与夏议和,不克就。夏人三万围定西,刺史爱新爱实拉击走之。

九月,夏国绥平寨安定堡,未几,陷西宁州,再攻定西,乌库哩长寿击却之。乃袭巩州,实嘉喀齐喀逆战十余次,乃解去。

五年春二月,宁远节度使瓜尔佳海寿破夏兵于搜嵬堡。

三月己亥,夏因叛人宝赵儿招,入据来羌城,富珠哩和卓督兵急攻城,拔之。

冬十月壬戌,夏复攻龛谷,博索连败之。丁卯,犯定西、积石之境。

十一月,夏攻安寨堡,哈达与元帅迈珠潜军夜袭其营,夏人大溃,坠崖谷者无数,下诏奖谕。

元光元年春正月,夏陷大通城,复取之。

三月癸酉,李师林败夏人于永木岭。

秋八月,夏攻宁安寨,复入德顺。

冬十月丁丑,夏攻神林堡,寻入质孤堡,唐古昉败之。

二年秋七月壬寅朔,夏人犯积石州,羌界寺族多陷没,寺僧拒而不从者,诏给廪禄。

是年,李遵顼遣其太子德任来侵,固谏,不从,幽之灵州。遣人代将,会天旱不果。嗣元兵问罪夏国,延安、庆源帅府欲乘其敝伐之,陕西行省博索、哈达不可,乃止。陇安节度使阿林不治军事,夏人乘之,掠五千余口、杂畜数万而去。

哀宗正大元年冬十月戊午,夏国遣使来修好。先是,自天会议和,八十余年,与夏人未尝有兵革之事。及贞祐初,小有侵掠,以至权难,十年不解,两国俱敝。至是,遵顼为蒙古所侵,奔西凉,传位于其子德旺,乃遣使修好。

明年九月,和议成,称兄弟之国。遣使来聘,奉国书称弟。立三年,蒙古深入,忧悸而卒。其弟睍嗣立二年,而蒙古围之,出降,执之以归。夏亡。时正大四年,即宋理宗宝庆三年也。立国凡十主,合二百一年。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九 寇隽 韩褒 赵肃 张轨 李彦 郭彦 裴文举 高宾·令狐德棻
  列传第十三 刘斐·欧阳修
  卷十六 鬱林王·王夫之
  卷之一百八十五·佚名
  卷之三百五十四·佚名
  卷六十五·鄂尔泰
  卷二十七·傅恒
  历代名贤确论卷十八·佚名
  鲁迅的文学修养·周作人
  《后汉书》简介·范晔
  陆缮传·姚思廉
  崔宏传·李延寿
  王旭传·刘昫
  解缙传·张廷玉
  卷十四·王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何·唐圭璋

      字文缜,仙井监(今四川仁寿)人。元祐四年(1089)生。政和五年(1115)进士第一。历官中书舍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死靖康之难。建炎初,赠观文殿大学士。   采桑子   百花丛里花君子,取信东君。取信东君。名策花中第一

  • 第十七出 阃闹·李渔

    〖夜行船前〗(末引水卒上)儿女姻缘何日了,撇不下愁绪千条。小圣东海龙王是也。年老无儿,止生一女,长了十五岁,不曾教他走出闺门。只因前日侄女到来,叫他同上蜃楼游玩,回来举动改常,容颜渐瘦。小圣正在狐疑之际,今日偶从海边经过

  • 庾吉甫·隋树森

    庾吉甫,名天锡,亦作天福,大都(今北京)人。曾任中书省掾,除员外郎、中山(今河北定州市)府判。生卒年不详。元·钟嗣成《录鬼簿》将其列于"前辈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编传奇行于世者"之列。明·贾仲明在马致

  • ●白雪遗音卷二·华广生

    ○马头调△诗经注关关雎鸠今何在,在河之洲,各自分开,好一个,窈窕淑女人人爱,只落的,君子好逑把相思害,辗转反侧,悠哉悠哉,好叫我左右流之无其奈,怎能彀钟鼓乐之把花堂拜。△四书注有朋自远方来到,久闻仁兄,善与人交,我与你,手拉手儿

  • 李王邓来列传第五·范晔

    李通 王常 邓晨 来歙 曾孙历李通,字次元,南阳宛人也。世以贷殖着姓。父守,身长九尺,容貌绝异,为人严毅,居家如官廷。初事刘歆,好星历谶记,为王莽宗卿师。通亦为五威将军从事,出补巫丞,有能名。莽未,百姓愁怨,通素闻守说谶云「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一十·佚名

    正德九年三月甲子朔享肃太皇太后忌辰 奉慈殿行豋礼遣驸马都尉蔡震祭 裕陵○命成国公朱辅中军都督府掌印管事○命抚宁候朱麒奋武营坐营管操○赠夏邑县县丞安宣为开封府通判荫其子为国子生宣丞夏邑才七日值流贼攻城率众

  • 马郁传·薛居正

    马郁,他的祖先是范阳人。马郁年少时机警敏悟,有俊才智谋,言语辩论纵横无碍,下笔成文。乾宁末年,任幽州府刀笔小吏。李匡威被王..杀害后,王..写信告诉他的弟弟李匡俦,李匡俦派使者去王..那里询问谋乱的详细经过,幕客写信,大多不

  • 王安中传·脱脱

    王安中字履道,中山阳曲人。考中进士,调任瀛州司理参军、大名县主簿,历任秘书省著作郎。政和年间,天下人争相议论祥瑞,朝廷大臣动辄上表称贺,徽宗看了王安中的上表,称他为奇才。后来有一天,徽宗特地拿出三封诏令让他草拟,安中马

  • 魏纪一 世祖文皇帝上黄初元年 (庚子、220)·司马光

    魏纪一 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 [1]春,正月,武王至洛阳;庚子,薨。王知人善察,难眩以伪。识拔奇才,不拘微贱,随能任使,皆获其用。与敌对陈,意思安闲,如不欲战然;及至决机乘胜,气势盈溢。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豪不与。用

  • 礼记析疑卷十一·方苞

    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礼器措则正施则行措则正礼之体也施则行礼之用也 正如易大传静而正之正言不用时其礼自具于事物之中如竹箭之有筠也以竹与均成字似当为竹节谓其长短畧均也竹有节所以约束而能固礼亦君子之所以自约束

  • 卷十八·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十八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十八圜丘祀天元史文宗本纪至顺元年九月敕有司缮治南郊斋宫祭祀志至顺元年将亲郊十月辛亥太常博士言亲祀仪注已具事有未尽者案前代典礼亲

  • 卷三·佚名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集说钦定四库全书周礼集説卷三医师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注疏医师众医之长诸医皆在此者如食医和饮食膳羞故设在饮食之间也 杂説或曰医师职固不可废又有兽医等五官皆医事也岂

  • 类博稿·岳正

    十卷。《附录》二卷。明岳正(1418—1472) 撰。岳正,字季方,一作秀方,号蒙泉,漷县(今北京通县)人。正统十三年(1448)进士,授编修,进左赞善。天顺初,改修撰,入阁预机务,因忤曹吉祥、石亨,谪钦州同知。未至,即被逮系于狱

  • 倪石陵书·倪朴

    一卷。宋倪朴撰。倪朴,字文卿,号石陵,浦江 (今浙江浦江县)人。生卒年不详。因居于石陵村,所以号为石陵。曾应进士举。绍兴末 (1162),金人将南侵,朴拟上万言书,但无回音。郑伯熊、陈亮皆极称之。后为乡里人陷害,徒置筠

  • 绛帖平·姜夔

    六卷。书论。宋代姜夔著。夔(约1155—1221年,或1163—1203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阳(今属江西)人。一生未仕。南宋词人、音乐家。著有《续书谱》。此书原二十卷,仅存六卷。前有序,并有清代纪昀等人所作提要。标有总

  • 文心雕龙集校·刘勰

    《文心雕龙集校》是2015年3月梁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刘勰。本书主要内容为《文心雕龙》传世三大孤本唐敦煌写本残卷、宋刊《太平御览》征引文本、元至正刊本的原貌影印与集校,卷首著名“龙学”家王元化、王更

  • 朝鲜王朝实录[肃宗实录补阙正误]·佚名

    朝鲜李氏王朝的实录,又称《李朝实录》。记载李朝太祖始至哲宗止25代王472年间的历史,整个李氏王朝各代王中只缺少最后两代高宗、纯宗年间的部分。该书以编年史体例,分别各代王编修实录,汇集成书。此为朝鲜王朝实录[肃

  • 朝鲜王朝实录[肃宗实录]·佚名

    朝鲜李氏王朝的实录,又称《李朝实录》。记载李朝太祖始至哲宗止25代王472年间的历史,整个李氏王朝各代王中只缺少最后两代高宗、纯宗年间的部分。该书以编年史体例,分别各代王编修实录,汇集成书。此为朝鲜王朝实录[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