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朵尔直班传

朵尔直班字惟中,木华黎七世孙。祖父名硕德,父名别理哥帖木儿。

朵尔直班出生不过百日父亲就去世了,由叔祖父抚育。叔父拜住奏请仁宗降诏书以保护其家。朵尔直班好读书,十四岁拜见文宗。文宗将御驾上都,亲自视察其御衣,命登于册,但左右没有能写汉字的人,朵尔直班则秉笔书写,文宗大喜曰:“世臣之家只有你能知道学习,真是难得。”任命他为尚衣奉御,不久授工部郎中。

元统元年(1333),提升为监察御史。首先上疏请皇帝亲自祭祀宗庙,并提出赦令不应多发。又陈述时政五事:其一,“太史说(明年)三月十五有月蚀,四月初一有日蚀。皇上应整顿朝纲,改进政治和刑法,疏远奸邪小人,专任忠良,这样就可望化灾难为吉祥”。其二,“皇上亲祭天地和宗庙”。其三,“请端庄正直之人来辅导勋臣故吏的子弟,使他们不好玩耍,不听街巷鄙俗之言,专心学习,则圣贤之道可以发扬光大”。其四,“机要之臣固然应该尊敬爱护,但必须赏罚公平,这样才使民心悦服”。其五“,消除盗贼,赈救饥民”。届时真有日月蚀,烈风大作,河北、山东发生旱灾和蝗灾。朵尔直班乘机再条陈九事:一曰“近来侥幸之门渐开,刑罚渐渐松弛,无功者企望赏赐,有罪者侥幸求免。这样下去,恐刑法渐毁,纲纪渐乱,为国效力之臣如何得到鼓励,奸臣无所警惕畏惧”。二曰“天子之财皆来自人民,人民竭其力来供官府,而官府还感到费用不足,恐官民抱怨之气会影响阴阳之调和,水旱灾害会由此而生。应专命中书省派官员二人去督责户部详细拟定减免赋税办法,停止不急需的工役,不进行无名的赏赐”。三曰“宫中常做佛事,应暂时停止”。四曰“官府官吏日增,官吏考选之法日益破坏,应该减少冗员”。五曰“均公田”。六曰“铸钱币。”七曰“废除山东田赋总管府”。八曰“免除河南自报的田粮。”九曰“禁止在海外取妾纳姬”。

正月初一,在大明殿朝贺皇帝,朵尔直班负责纠正官员们列队次序和向皇帝朝拜的顺序,奏请:“百官逾越次序者,应同违反礼节论罪,以惩戒不敬。”以前,管理宫廷乐队的官,其位置排在百官之后,御史大夫撒迪传旨,把他们列入正班,朵尔直班坚持不可。撒迪说“:御史不服从皇上诏令吗?”朵尔直班说“:事情不能这样办,大夫应该再去请示皇上的好。”西域僧侣在内廷做佛事,酒醉失火,朵尔直班弹劾僧侣不守戒律,延烧宫殿,震惊天子,应治罪。撒迪传旨免该僧侣之罪,朵尔直班又坚持不可,一天内传旨八次,这才遵命不治僧侣之罪。

丞相伯颜和御使大夫唐其势的两家家奴,仗势害民,朵尔直班巡视到氵郭州,将这些家奴一律逮捕法办,百姓拍手称快。回朝后,唐其势大发雷霆:“御史对我太不礼貌,侮辱我家人,我有何面目去见别人。”回答说:“我朵尔直班只知奉法,不知其他。”唐其势的侄子马马沙为钦察亲军指挥使,横行霸道,目无法纪,朵尔直班进行弹劾。马马沙纠集一帮无赖之徒欲加害朵尔直班,正在此时唐其势被诛,马马沙的暗害未能得逞。朵尔直班调入太府监,后改任奎章阁学士院供奉学士,又升为承制学士,都兼为经筵官。再升为侍读学士、同知经筵事。这时,朵尔直班刚二十岁,又是世家子弟,能独以儒家学说侍奉皇帝,人们传为佳话。

至正元年(1341),废学士院,任朵尔直班为翰林学士,官阶升为资善大夫。于是经筵由翰林负责,仍命朵尔直班为同知经筵事。这时康里....以翰林学士承旨也在经筵,向皇帝讲解经义,朵尔直班任翻译,讲得透彻,多有开诚忠告之处,但这是宫内的事,秘不外传。不久,调朵尔直班任大宗正府也可扎鲁火赤,在审理诉讼时,援引律令,无有不当。有同僚年老者称赞道“:我做这方面的官已四十年了,今见公论事完全如神人一般。”宗王中有杀其祖母的,朵尔直班与同僚拔实极力请朝廷依法治罪,使宰相感到为难。朝廷任命他为淮东肃政廉访使,又调任江南行台治书侍御史,尚未启程又调任江西行省左丞,因病没有赴任。北还,在黄..山疗养。后起任资正院使。

至正五年,拜中书参知政事、同知经筵事,领导宣文阁。当时正纂集《至正条格》,朵尔直班认为该书上有祖宗制诰,怎能独以今日之年号命名;又指出条格只不过是律令中一种,怎可单独为书名。当时宰相不接受他的意见,只是把其中的制诰去掉。有个善于音乐的人得到皇帝宠爱,诏令此人任崇文监丞。朵尔直班另荐举一人为崇文监丞,顺帝大怒说:“选拔人才完全由中书省来决定吗?”朵尔直班忙顿首回答说“:陛下用自己宠幸的人居如此高雅职位,臣恐后有议论。今选他人,是臣一人之罪,与中书省其他臣僚无关。”听他这样一说,帝才高兴。升朵尔直班为右丞,不久拜为御史中丞。监察御史弹劾别儿怯不花,奏章刚上,便贬御史大夫懿怜真班为江浙行省平章政事。朵尔直班认为“:像这样则御史台的纲纪何在。”便再上章劾奏,并请留懿怜真班为御史大夫,不允,台臣们都交印辞职。帝对朵尔直班说“:你不能辞职。”回答说:“纲纪破坏,臣怎能独留。”帝不禁落泪。朵尔直班辞职回家,杜门谢客。

不久,出任辽阳行省平章政事,官阶荣禄大夫。到任后询问民间疾苦,知该地的米粟、羊豕、薪炭诸货,都是依靠乡民送到城里贩卖,而贵室的僮仆、官府的隶卒,强行购买,仅付半价。又知本地习俗,编柳条为斗,大小不一,豪商和狡猾的市侩从中操纵,人民受害。朵尔直班令地方官府严防并禁豪商猾侩操纵市场,统一度量衡。又抚恤孤老,整顿官吏的任免,淘汰多余的胥吏,如此等等。犯罪者,虽是勋臣故吏都不宽恕。王府及各衙门官吏,无不惧怕。朝廷召为太常礼仪院使,不久任命为中政使,又转为资正使。

河南人民起义反元,顺帝为之忧虑。拜朵尔直班为中书平章政事,官阶光禄大夫。他首先提出“治国之道纲常伦理为重”,因此应该旌表在反人民起义斗争中为忠于朝廷而死难的前西台御史张桓,以此来劝诫后来人;认为应守住荆襄、湖广以绝后患。指出倡乱反元的只是少数人,不能把中华百姓都视为叛逆。他这番议论与丞相脱脱的意见不合。当时脱脱信赖左司郎中汝中柏和员外郎伯帖木儿,此二人专权独断,而朵尔直班为人正直,在朝廷不依附于任何人。这时陕州危急,朝廷任命朵尔直班为陕西行台御史大夫去加强防御。行至中途闻商州陷落,武关不守,便立即昼夜赶到奉元,人民起义军已到鸿门。奉元官吏提出要择吉日办理公务,朵尔直班不准,令他们立即入衙办事。他自己督各军收复商州,修筑奉元城堡,募民为兵,将府库所存白银作为对有战功的人奖赏。

御史大夫也先帖木儿在河南为起义军所败,西台御史蒙古鲁海牙、范文等十二人上章弹劾,朵尔直班也在奏章上署名,签名后对左右说:“我将去为湖广平章。”不久,朝廷果下令调他为湖广平章政事。因为也先帖木儿是丞相脱脱之弟,奏章上后,脱脱大怒,故把朵尔直班调去湖广,其他十二御史也被贬官。朵尔直班临行时关中人含泪送别,依依不舍。到重庆时,闻江陵失守,道路不通,有人劝稍留等待,他不肯,务必按期到任。

湖广行省的省会当时暂在澧州,朵尔直班到任后严肃军纪,献粟者授以官,人心一致。丞相脱脱命朵尔直班专门供给军粮。当时官仓储粮所剩无几,朵尔直班宴请本州有粮财主,亲自敬酒,劝他们贷粮给官府,将来朝廷颁发钱钞则按值还钱,这些人都答应了。他还派人到河南、四川去买粮。右丞伯颜不花总领军队,他遵照脱脱的暗示,多次侮辱朵尔直班,而朵尔直班不为所动。官军收复武昌,进军蕲、黄。伯颜不花无休止地向他索取军粮,虽无不给予,但还指责他供给失期。达剌罕军帅王不花愤愤不平地说“:平章是国家贵臣,如今他睡不好,吃不好,为我们军队粮食操劳。要什么就立即办理,还要诬陷他,真无人性,我们各自还乡去吧。”脱脱遣国子助教完者到军中来害他。完者到来后,见他为国事操劳,反而敬重他。朵尔直班素有风湿病,在军中受雾露之寒气,病情加重,卒于黄州兰溪驿,年四十岁。

朵尔直班在朝中以提倡儒家的纲常名教为己任,荐拔人才不从私恩出发。他留心经学,凡程颐、程颢之书,总是手不释卷。爱好五言诗,尤精于字画。他深深佩服翰林学士承旨临川危素关于“学以安国家、利社稷”的主张。在经筵为皇帝讲学,多陈述大义。空闲时收集古代圣贤遗言,编纂成书四卷,一曰《学本》,二曰《君道》,三曰《臣职》,四曰《国政》。《学本》包括:明道、厚伦、制行、稽古、游艺这五项;《君道》包括敬天、爱民、知人、纳谏、治内五项;《臣职》包括:宰辅、台察、守令、将帅、暂御五项;《国政》包括:兴学、训农、理财、审刑、议兵五项。顺帝看了这书认为很好,赐名为《治原通训》,藏于宣文阁。

猜你喜欢
  卷六十一·表第三·脱脱
  卷四十八 后燕録六·崔鸿
  皇清开国方略卷二十四·阿桂
  卷二十六诗三·何良俊
  卷之四百五十·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十五·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七 昆虫草木略四·纪昀
  卷三十二·宇文懋昭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八·杜大珪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十二·阿桂
  通鉴纪事本末卷四下·袁枢
  十国春秋卷一百三·吴任臣
  垣崇祖传·萧子显
  职官七一·徐松
  249.吴三桂借清兵·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二出 买药·陆采

    【北点绛唇】〔末上〕雪霁梅梢。霜风弄晓。银蟾小。一派笙箫。引出蓬莱岛。小道乃陕西茅山仙子位下一个徒弟是也。自幼随师父隐居山中。修眞养性。服药求仙。受天外之逍遥。避人间之喧扰。自是一般受用。怎见得受用

  • 卷二·方回

    钦定四库全书 瀛奎律髓卷二      元 方回 编朝省类 公槐卿棘序鹭班鸳人臣岂恶此而欲逃之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可以荣而无所愧则声诗亦所以言志也 五言【十四首】 酬苏味道夏晚寓直省中   沈佺期 并命登僊阁通

  • 卷二百八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八十六李端赠郭驸马【郭令公子暧尚昇平公主令於席上成此诗】青春都尉?风流二十功成便拜侯金距鬭鸡过上苑玉鞭骑马出长楸熏香荀令偏怜少傅粉何郎不解愁日暮吹箫杨柳陌路人遥指凤凰楼方塘

  • 卷一百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十八孙逖孙逖河南人开元中三擅甲科擢左拾遗表举幕职入为集贤院修撰改考功员外郎迁中书舍人典诏诰判刑部侍郎终太子詹事諡曰文集二十卷今编诗一卷和左司张员外自洛使入京中路先赴长安逢立

  • 列传第五十·魏徵

    夫肖形天地,人称最灵,以其知父子之道,识君臣之义,异夫禽兽者也。传曰:“人生在三 ,事之如一。”然则君臣父子,其道不殊,父不可以不父,子不可以不子,君不可以不君,臣不可以不臣。故曰君犹天也,天可仇乎!是以有罪归刑,见危授命,竭忠贞

  • 卷十八·吴广成

      庆历五年、夏天授礼法延祚八年春正月,贡鹘于契丹。  契丹自西征败衄,山前后困敝殆甚。又女真、渤海所在扰乱。曩霄知其衰,常以兵掠其境。契丹主怒,欲起倾国兵讨之,曩霄因以白鹘贡。  二月,复互市。  天圣中,陕西榷

  • 读礼通考卷三·徐乾学

    丧期三表下干学案仪礼大功小功殇服序于成人服之前惟缌麻杂叙今考开元政和礼皆分章各叙较便稽览且唐宋又有増益之殇服势难杂序矣其仪礼原序仍以次第识于下杨信斋仪礼图干学案歴代丧服之制列之为表而悟古今之变焉先王之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四·佚名

    万历十一年闰二月甲寅朔以 圣驾诣 山陵命靖远伯王学礼等分守皇城六门定远侯郑世栋等分守京城九门○起原任南京户部尚书毕锵为南京工部尚书○升巡抚河南右佥都御史禇鈇为左佥都御史协理院事○升山西右布政使张九一为

  • ◎步军统领衙门·费行简

    民国官制糅杂,步军统领衙门,其一也。清代凡明时太监职掌,皆易以旗员步军统领,即明之提督东厂太监也。主管九门门政,故又称九门提督,管巡捕东西南北中五营,司缉捕盗贼奸宄。所辖兵士,皆旗籍,番卒则汉人也。民国初元,本拟裁撤,赵智

  • 豫章王刘子尚传·沈约

    豫章王刘子尚字孝师,是孝武帝的第二个儿子。孝建三年(456),他六岁,被封为西陽王,享受二千户租税待遇,同时都督南徐兖二州诸军事、北中郎将、南兖州刺史。当年,迁扬州刺史,大明二年(458),加官抚军将军,三年(459),分出浙江西部建

  • 卷二·徐自明

    钦定四库全书宋宰辅编年録卷二   宋 徐自明 着太宗开宝九年【十二月改太平兴国元年】十月庚申卢多逊拜相【自吏部侍郎参知政事除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制阙】太宗以十月癸丑即位庚申多逊拜相太平

  • 礼记析疑卷十·方苞

    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礼运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在埶者去谓有国有家者而不由礼必致倾覆也众以为殃谓齐民而不由礼必以致殃咎也旧说与上下辞意不相承接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古人威仪言动毫末不在于礼而观者

  • 《中庸章句》上·钱穆

    首章。 朱子曰:“循万物自然之性之谓道。若谓以人循之而后谓之道,则人未循之前,谓之非道,可乎。”今按:孔孟言道,率本人文立场。即《中庸》言率性之谓道,显指人文方面之率性言。今朱子改说成循万物自然之性,则乃万物自然率性,

  • 卷二十九·赜藏主

      ○舒州龙门(清远)佛眼和尚语录(住南康云居嗣法善悟编)   为亡僧下火:“几度曾经恁么来。者回又是入天台。一堂道侣同相送。珍重峨嵋下五台。”遂下火云:“遏辣辣。”   上堂:“近日亡僧迁化。此一则因缘。有人会得

  • 十二礼·龙树

    (禅那啒多三藏别译龙树菩萨赞礼阿弥陀佛文)  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稽首天人所恭敬  阿弥陀仙两足尊  在彼微妙安乐国  无量佛子众围绕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金色身净如山王  奢摩佗行如象

  • 三 禅宗的传法授衣·正果法师

    禅的起源,在于世尊的正觉。虽然从历史记载上看传灯似乎成为问题,然禅的传灯授受,心心相印,有其由来。如《景德传灯录》卷一说,世尊一日在灵山会上告弟子摩诃迦叶:“吾以清净法眼,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正法,将付于汝,汝当

  • 第三 富那迦学童所问之义释·佚名

    一尊者富那迦曰:“[佛]见根本为不动 我已前来欲质问 为何仙人刹帝利 婆罗门及[其他]人 彼等在于此世间 广营供养诸天神 世尊!我奉问尊师 尊师示彼请语我”(一〇四三)“[佛]见根本为不动”[之句中],动者

  • 辽阳闻见录·顾云

    清顾云撰。二卷。云字石公,上元(今属江苏南京)人。曾任《吉林通志》总纂。光绪甲午二十年(1894)乙未二年,顾云随吉林将军长顺驻守辽阳,就其耳闻目睹甲午中日战争前后史事及人物轶事撰成是书。约一万二千字。上卷主述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