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职官七一

黜降官八

【宋会要】

绍兴三十二年六月二十三日,孝宗已即位,未改元。诏左奉议郎、通判通州赵不晦降两官放罢。坐虏骑渡淮,首先逃遁,为本路提举王珏所劾,故有是命。

二十六日,诏福建路转运判官黄轺、湖北路转运判官韩之纯并放罢。皆以臣僚论列故也。

七月二十九日,诏忠翊郎、合门祗候、权发遣濠州都遇降一官,与宫祠。以江淮宣抚使张浚奏其性不疏通,凡本司行事不即禀承,致归正人各生怨望,故有是命。

同日,诏左武大夫、御前右军第十将正将吴宏降一官,令本军自 。坐擅 军粮,不恤战士,为都统制吴拱所劾,故有是命。

八月十六日,诏浙西提点刑狱王趯放罢。以言者论其顷官岭外,悉意诛求,今在浙西,恣行惨酷,故有是命。

十七日,诏权发遣全州王荩臣可放罢。坐行赏稽缓,致兵士聚众作乱故也。

二十三日,诏起居舍人、兼国史院编修官洪迈,均州防御使、知合门事、兼客省四方馆事、干办皇城司张抡,并放罢。以殿中侍御史张震论其奉使失指故也。

十月二十八日,诏知池州范 、知黎州李时雨并放罢,新知兴国军汪汝嘉、新知吉州王昺并罢新任。皆以殿中侍御史张震论列故也。

孝宗隆兴元年正月七日,诏知镇江府方滋可放罢。以言者论其(附)[阿]附权臣,纳贿求

进,黩货无厌,故有是命。

二月四日,诏知仙井监赵不蒻放罢。以本路宪臣冯时行劾其在任不法故也。

十三日,诏太尉、庆远军节度使、主管殿前司公事成闵可罢军职,除提举万寿观。寻有旨落太尉,依前庆远军节度使,提举台州崇道观,婺州居住。先是,御史中丞辛次膺论:「闵统戍京西沿路,所得犒设钱皆以归己。其在鄂州,减 请给,重困军士;暨为殿帅,改易簿籍,侵盗金银不可胜计,惟务交通近习。乞行窜责。」右谏议大夫刘度又言:「方逆亮诛毙,虏众遁逃,闵提重兵至楚、泗间,名为追袭,其实护送,怯懦纵敌。使两淮赤子系累失所,方且攘取采石俘执之虏,冒为己功,欺罔朝廷。乞褫夺官爵,投之四裔。」乃罢军职,提举万寿观。已而殿中侍御史胡沂上章数闵二十罪,乞明正典刑,于是落太尉,仍旧节钺,除在外宫观,婺州居住。

三月二十六日,诏左朝请大夫、主管台州崇道观张纮特降一官,罢宫祠,今后不得与堂除亲民差遣。以殿中侍御史胡沂论其在家常藏匿盗贼而分其财,屡经败获,难以复齿缙绅,故有是命。

四月五日,诏中亮大夫、忠州团练使王刚特降两官。坐治军不职、散失军器故也。

十二日,诏知郴州王时、邵武军通判王着、潭州通判王晓并放罢。以殿中侍御史胡沂论其皆故相秦桧亲党故也。

五月十六日,诏新知潭州刘章、新知南雄州廖迟并放罢。皆以右谏

议大夫王大宝论列故也。

二十七日,诏新江西转运判官史正臣罢新任。以侍御史王十朋论其操心倾险,赋性奸邪,善观时变,以求进用,故有是命。

六月二日,诏广西提点刑狱方师尹放罢,新福建转运副使樊光远罢新任。皆以右谏议大夫王大宝论列故也。

八日,诏特进、观文殿〔大〕学士致仕沈该降授观文殿学士,依旧致仕。观文殿学士、提举汀州太平兴国宫朱倬除授资政殿大学士,依旧宫观。皆以右谏议大夫王大宝论其贪污狼籍、奸恶稔着故也。

十四日,诏少傅、枢密使、都督江淮东西路建康镇江府江阴军江池州屯驻军马、兼都督荆襄军马张浚,特降授特进,依前枢密使、江淮东西路宣抚、节制建康镇江府江阴军江池州屯驻军马。左朝散大夫、试尚书礼部侍郎、充江淮都督府参赞军事陈俊卿,左朝议大夫、充敷文阁待制、都督府参赞军事唐文若,各特降两官,改差充江淮宣抚使司参赞军事。左朝散郎、尚书户部员外郎、充江淮都督府参议官冯方,左参议郎参议郎:按宋阶官无此名,疑为「承议郎」或「奉议郎」之误。、直秘阁、充江淮都督府参议官查钥,各特降两官,改差充江淮宣抚使司参议官。招抚司机宜尹机特勒停。武安军承宣使、主管建康府驻札御前诸军都统制职事、淮南京畿京东河北路招讨副使邵宏渊,特降授武功大夫,依旧职任。皆以符离用师失律故也。

二十日,诏太尉、宁国军节度使李显忠可责授

清远军节度副使,筠州安置。寻责授果州团练副使,潭州安置。以符离用师,首先奔溃故也。

二十六日,诏尹机送郴州编管。以宣抚使张浚奏其用意怀私,措置乖谬,大失士心,以致离散,故有是命。

七月六日,诏建康府统制官、忠翊郎周宏特追五官,除名勒停,送琼州编管。殿前司统制官武德大夫左士渊降五官。正侍大夫、和州防御使张训通,武德大夫韦宝,马军司统制官起复武功大夫张师颜,左武大夫、果州团练使秦佑,武功大夫刘正宝,池州统制官拱卫大夫、果州团练使荔泽,建康府统制官武义大夫张渊,各降四官。殿前司统领官武德郎李彦孚,武功大夫王伦,武德郎董安,马军司统制官起复武功大夫、惠州刺史范旺,池州统领官起复武节郎赵思忠,武德郎樊琪,武经郎冯晟,建康府统领官武功大夫杨宣,武功大夫王节,武经大夫范卞,武功大夫、和州防御使孙善,武功大夫李赛,武功大夫、贵州刺史李平,各特降三官。并罢见任,本军自 。其范卞韶州、王节静江府,并除名、勒停、编管。敦武郎、充都统节制军马司点检文字王进追五官,勒停。进义校尉、队将俞超追三官,勒停。敦武郎、亲随马军将(言)[官]甄宏追三官,勒停。王进道州、俞超邵州、甄宏郴州,并编管。皆以符离用师,首先奔溃,从宣抚使张浚所奏也。

十九日,诏直徽猷阁、新除江东运判锺世明落职放罢。以言者论其

怀奸 私、临事求免故也。

八月三日,诏新除枢密院编修官李珂放罢。以臣僚论其本无学术,专务奔走权门故也。

十一日,诏左朝请大夫、直显谟阁林安宅,右朝请郎、新除直秘阁任尽言并罢宫祠任:原作「仕」,据《于湖集》卷一九《任尽言除直秘阁江淮都督府参议官制》改。,内尽言除职指挥更不施行。以殿中侍御史周操论安宅被旨差知太平州,尽言知镇江府,二人以防秋在近,诡避不行,各求宫观,遂其所欲,致烦朝廷旋择守臣,故有是命。

十二日,诏司农少卿杨倓依旧直显谟阁,主管洪州玉隆观,任便居住。以右正言陈良翰论其负倾邪之资,恣贪冒之欲,平时过恶,不可缕数,故有是命。

二十五日,诏新知宣州葛立方、新知婺州丁娄明、新知兴国军向瀫并罢新任,依旧宫观。皆以臣僚论列故也。

二十七日,诏左朝请郎、前知藤州廖颙降两官放罢。坐凶贼王宣啸聚,不能扞御,预先乘舟逃逸,致贼众入城,焚烧公私舍宇,故有是命。

九月二十五日,诏工部侍郎、权给事中陈之渊与外任。以臣僚论其遇事不明故也。

十月六日,诏知静江府余良弼放罢。以右正言陈良翰论其庸懦不职,坐视凶贼王宣等啸聚,不能措置招捕,故有是命。

十一月五日,诏庆远军节度使成闵可降授安德军承宣使,依前提举台州崇道观,婺州居住。坐前在镇江盗用官钱,赃污狼籍,法寺鞠勘得实,故有是命。

九日,诏右宣教郎卢仲贤可特降授右承奉郎,除名勒停,

枷项送郴州编管。坐将命失指故也。

十二日,诏敷文阁待制、知广州李如岗放罢。以言者论列故也。

二年正月十一日,诏大理卿李洪、知常州郭契敷并放罢。皆以言者论列故也。

二十一日,诏修武郎、合门祗候、权东南第十一副将李宏特追三官勒停。坐统押摧锋军讨捕凶贼王宣,轻敌寡谋,反为贼执,仅能脱身而归,为广西帅、宪所劾,故有是命。

二月六日,诏江西转运副使魏安行放罢,今后不得与监司差遣。以臣僚言其诞谩有素,贪欲无耻故也。

三月六日,诏右朝请郎致仕张祁复直秘阁指挥更不施行。以臣僚论其兄邵久留虏庭,逮归而妻已物故,邵每对宾客备言不弟之状,冤度支员外郎韩元吉放罢。以淮西宣谕使王之望劾其向为宣谕司参议官,招权妄作故也。

七月二日,诏广东提刑周楙放罢,今后不得与监司差遣。以殿中侍御史尹穑论其凭恃使权,肆为汗墨,尝献羡余十五万贯,指挥既下,全未及数,旋行 刷诸州赃罚钱,荷项囚禁者填满于狱,故有是命。

十四日,诏新淮东提举盐事俞召虎与宫观,自今后不得与监司、郡守差遣。寻有旨特勒停,送袁州羁管。先是,淮东宣谕使钱端礼劾其顷知秀州,妄支官钱,侵盗入己,于是罢新任,与宫观。已而召虎进状自辩,复为言者论列,遂特勒停,送袁州羁管。

十九日,诏左中奉大夫、直敷文阁陈汉落职,罢宫观,

今后永不得与监司、郡守差遣。以左谏议大夫王之望论列故也。

二十七日,诏端明殿学士、左中大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洪遵可落端明殿学士。手诏:「朕将用遵,先以五事为戒,遵既亲书应诏,故擢枢庭。历年以来,未尝以公任责,徒为患失,且遂身谋。」故有是命。

八月七日,诏知兴化军刘韫放罢。以言者论列故也。

十三日,诏提举淮南东路常平茶盐公事陈扃放罢。以右正言晁公武论其顷知信州为政酷虐故也。

十五日,诏淮西运判刘敏士放罢。以右谏议大夫王之望论其昏谬故也。

二十三日,诏新知泉州徐度罢新任。以臣僚论列故也。

九月七日,诏改添差通判隆兴府韩玉特勒停,送柳州羁管。以言者论其公肆慢言,无所忌惮,被命之后,不肯之任,徘徊江上,意若不满,故有是命。

十月三日,诏右朝请大夫冯荣叔罢主管台州崇道观。以侍御史尹穑论其顷尝典郡,赃污不法,攘夺民田故也。

四日,左朝奉郎、敷文阁待制、知建康府张孝祥落职放罢。以侍御史尹穑论其出入张浚、汤思退之门,反复不靖故也。

七日,诏武德郎、左军统领、权知秦州、统制沿边忠义军马张舜忠追十五官,籍没家产,勒令前去军前自 。坐与北方伪官姜挺、范彦通等通书,从经略使吴拱所劾故也。

十一月十三日,诏:「知盱眙军郭淑可特勒停,送静江府编管;知濠州孔福可削夺官职,白

身自 。」皆坐虏骑渡淮,望风逃遁故也。

二十六日,诏大理评事张镃放罢,少卿谢如圭展二年磨勘。坐定断唐三四案前后异同故也。

同日,诏知临安府黄仁荣放罢。坐盗贼累限不获故也。

二十八日,诏:「安庆军节度使、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镇江府驻札御前诸军都统制、兼淮南东路招抚使、节制本路军马刘宝可落节钺,特授武泰军承宣使,依前职。保平军节度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建康府驻札御前诸军统制、兼淮南西路招抚使、节制本路军马王彦可落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三省、枢密院言:「两淮守备专任刘宝、王彦,累降御笔,非不丁〔宁〕。宝乃以会兵为名,辄弃楚州;彦以保守江面为辞,擅离昭关,为退避之计。」故有是命。

闰十一月五日,诏知湖州郑作肃与宫观,已差下陈辉别与闲慢州郡。以右正言王违论作肃治郡无状,辉近日尹京,多行怪政,传笑四方,故有是命。

二十八日,诏右朝请大夫、直秘阁、提举淮东路常平茶盐公事向工可特降两官。以工汋乘军事之际,托出巡为名,擅离置司所月余故也。

十二月二日,诏安远军承宣使、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阶文龙州经略使、兼知阶州军州事吴拱,可降授郢州防御使。坐虏骑侵犯,怯懦不前,从招讨使吴璘所劾也。

十二日,诏大理正巩衍、新授诸王宫大小学教授鲍同并放罢。以殿中侍御史唐尧封论列故也。

干道元年正月七日,诏知庐州韩琎勒停,送贺州编管。以虏兵未至,琎先遁逃故也。

二十二日,诏知绍兴府徐嘉、知会稽县钱宥、知山阴县时康祖并放罢。皆以坐视饥民死亡,全无措置故也。

二十三日,诏主管成都府利州等路茶事、兼权提举秦司茶事买马监牧公事续觱可放罢。坐马政不修故也。

二十四日,诏降授武泰军承宣使、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刘宝可责授果州团练副使,琼州安置。坐虏骑渡淮,望风逃遁故也。

三月四日,诏权户部侍郎朱夏卿放罢。以殿中侍御史章服论其交结贵近,踪迹诡秘故也。

二十日,诏右中大夫、右文殿修撰、前知扬州向子固特降三官,落职,罢宫祠。坐侵盗官钱,赃累万,法寺鞠勘得实,故有是命。

二十四日,诏〔知〕广德军朱友闻、新知徽州俞毕并放罢。皆以殿中侍御史章服论列故也。

四月八日,诏右奉直大夫、利州路转运判官张泽特降两官放罢。坐奏事失实故也。

十八日,诏新江东路转运副使赵涣放罢。以殿中侍御史章服论其贪婪无厌,凡三任监司,三遭论列故也。

五月一日,诏修武郎、知万安军陈珍放罢,今后勿与堂除差遣。以言者论:「其本泉南舟师,应募防拓,补下班祗应。既而以货赂干托,累官至大使臣,今递除军垒,中外骇笑,谓自来无以梢工守土者。乞亟赐寝罢。」故有是命。

八日,诏武经大夫、东南第十一副将宋

迪特勒停,送摧锋军自劾。以广东经略安抚司言,遣迪捕贼,迁延不行故也。

十二日,诏大理寺丞江璆放罢。以右正言程叔达论列故也。

同日,诏太常丞李处全放罢,宗正寺主簿荆尹与宫祠。以右正言程叔达论:「处全丑秽之迹,为缙绅士夫之所耻笑;尹未历考任,偶因召对改秩,遽除宗簿,太为超躐。」故有是命。

十八日,诏新浙东提举刘祖礼、新知赣州周石、新知南剑州潘莘并放罢。以殿中侍御史章服论祖礼、莘皆贪鄙,石媚事秦桧,叨居郎省,故有是命。

六月一日,诏左承议郎、太府寺丞、兼权兵部郎官邹鳽降两官放罢,筠州居住。以言者论:「鳽令人买物,多不偿直,有亲事官因贴陪太多,遂窃鳽俸米逸去。鳽追捕其妻党,勒令代偿。其人贫不能偿,畏鳽凶暴,与其母对泣,相恃赴河而死。」故有是命。

十四日,左朝请大夫、淮南路转运判官姚岳特降官放罢。以右正言程叔达论其妄申淮西蝗虫抱草木而死,欲以奸谀悦上意,故有是命。

十五日,诏知抚州陈森放罢。坐用刑惨酷,为言者论列故也。

十六日,诏给事中王时(外)[升]放罢。以殿中侍御史章服论列故也。

二十四日,诏右朝散大夫、通判婺州曾迪追一官勒停。以言者论其暂摄郡事,重迭冒请,及多差禁卒营葺私第,故有是命。

七月三日,诏知池州鲁放罢。以言者论其妄言本州岛管下竹生穗实如米,以妖为瑞,故有是

命。

五日,诏左朝请大夫、知郴州虞翔,右承议郎、权发遣桂阳军叶秉彝,各特降三官放罢,今后不得与堂除差遣。以本路提举郑丙劾翔身为守臣,不能抚靖一方,致使李金贼徒窃发;秉彝张皇贼势,弃城逃遁。故有是命。

十二日,诏右朝奉大夫、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公事周自强特降三官,前降召赴行在指挥更不施行。坐申湖南盗贼不实故也。

十六日,诏礼部尚书王大宝放罢,依旧敷文阁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以右正言程叔达论列故也。

二十七日,诏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宁武军承宣使、主管步军司公事戚方可落军职。以殿中侍御史章服论其发遣忠勇军人措置乖方,致有窜逸故也。

八月三日,诏中书舍人阎安中可罢见任,汀州居住。以右正言程叔达论其议论反复故也。

八月,诏浙东提举茶盐高敏言放罢。坐盐课亏陷故也。

十月十五日,诏大理评事单夔特展二年磨勘。坐驳勘龚 刑名具奏稽滞故也。

十一月一日,诏武显郎、侍卫马军司游奕军权统制、权知庐州张师颜特降一官。坐身任边寄,不务抚绥,惟务苞苴,结托贵近,故有是命。

十六日,诏左朝请大夫、知蕲州史祺孙放罢。坐先申黄梅知县向潚百事废弛,乞与岳庙,已如其请,继而乞与终任,前后异同,故有是命。

二十三日,诏大理寺丞杨允明放罢。以言者论列故也。

十二月二十一

日,诏右中奉大夫、权刑部侍郎王弗可放罢;右朝请大夫、守大理少卿陈良翰可降一官放罢;右朝散郎、尚书刑部员外郎刘敏求,左朝奉郎、大理正吴交如,右通直郎、大理寺丞元徽之,右承议郎、大理评事潘景珪,各特降一官。皆以定断陆知微等三人罪不当故也。

二年正月十一日,诏权兵部侍郎刘仪凤放罢。以殿中侍御史张之纲论其不恤事故也。

二十三日,诏前提举广南市舶刘景罢差知南雄州。坐未离市舶,结托蕃商,使之进状攀留,故有是命。

二月三日,诏监察御史刘贡放罢,日下出门。坐纵容术人干求差遣故也。

三月四日,诏新除吏部郎中范成大放罢。以言者论其巧官幸进,物论不平故也。

同日,诏左朝请大夫、秘阁修撰、提举台州崇道观丁娄明罢召赴行在,朝散大夫、主管台州崇道观林衡罢除直敷文阁。以言者论娄明以秦桧之党叨居侍从,衡媚事曹泳,靡所不至,故有是命。

二十八日,诏分差粮料院洪述、秘书省正字施元之、知(直)[真]州余执度、荆湖北路参议官张楹并放罢。以言者论其皆宰臣洪适亲党故也。

四月十三日,诏敷文阁待制孙觌落职。以殿中侍御史王伯庠论:「觌在宣和间,被遇徽宗皇帝,浸阶通显;钦宗皇帝擢授中书舍人,蒙恩最厚。及京城失守,车驾出城,觌于是时不能尽主辱臣死之节,乃背恩卖国,取媚虏酋。抚其事实,臣子所不忍言。

太上皇帝扩天地覆载之恩,抆拭收用,位至尚书,授以方面,而觌天资小人,不能自改,又以赃罪除名勒停,窜斥岭外。遇赦放还,累经叙复,不带左字,为觌者自当屏迹人间,岂敢复施颜面见士大夫,而蝇营狗媚,攀援进取,既复修撰,又复待制。如觌之背君卖国,不忠不义,而处以侍从,可乎 乞降睿旨,将觌落职远贬,以为人臣不忠不义之戒。」故有是命。

十八日,诏静江府张孝祥、知饶州蒋天佑并放罢。新知严州韩彦古特与宫观差遣,令日下出门,不得于临安府居住。以殿中侍御史王伯庠论孝祥专事游宴,天佑在任贪污,彦古凶悍险诈,逞恃唇吻,妄议人物,居家不检,恣横悖理,故有是命。

三十日,诏新除太府寺丞潘景珪放罢。以言者论其未尝更历外任,遽丞泉府,太为超躐,故有是命。

五月一日,诏右迪功郎、新差充江南东路提举常平司干办公事程湜特降一资,罢新任。以湜身为命官,积年不纳官赋,从知饶州俞翊之劾也。

八日,诏左中大夫、资政殿学士、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叶颙落职。以右谏议大夫林安宅论列故也。

十六日,诏武翼大夫、建康府兵马都监、兼在城巡检、巡捉私茶盐矾祁师闵可特降两官,勒停。坐身为兵官,不遵帅臣约束,为知建康府王佐所劾,故有是命。

十八日,诏知嘉州吕游问游:原作「游」,据后文改。他书记此人亦多作「游」。、新知剑州何 、新知眉州康俊明并放罢,永不得知州军差遣。以侍御史

王伯庠论:「游问贪残不法,千里被害; ,何 之弟,素无行检,知渠州,盗官钱以数万缗;俊明昨知渠州,荒放燕饮,百事弛废。」故有是命。

同日,诏右奉议郎、知太平州繁昌县魏尧臣特降一官,罢新任。坐居乡里不纳官赋,从户部所劾也。

二十五日,诏合门祗候陈龟年罢合职,仍永不得充合门职事。以言者论其母死不即解官,乃具公状申合门,称母两经改嫁,已为义绝,不当(恃)[持]服,悖害名教,故有是命。

二十八日,诏右朝请郎、权知台州黄然降两官,左承直郎、处州推官、权州事高志特降一资放罢。各以编管人擅离本州岛故也。

六月五日,诏右朝议大夫、直敷文阁、知广州陈辉落职放罢。以言者论其侵盗官钱,不知纪极,奢侈不法,罪恶贯盈,故有是命。

八日,诏右中奉大夫、户部侍郎李若川降两官放罢。坐职事不举故也。

同日,诏新知广州向伯奋放罢。以言者论其累任监司皆无廉声故也。

二十五日,诏翊卫大夫、和州防御使、湖州兵马钤辖、殿前司左翼军统制、泉州等处屯驻、专一措置盗贼高温,特降授亲卫大夫、果州团练使。以三省、枢密院言其坐视海贼入湖州界虏掠,逗遛不前,妄称本军战船损坏,故有是命。

二十六日,诏武功大夫、忠州刺史、兼合门宣赞舍人、淮东总管宋肇阶官上降两官。坐透漏私擅渡淮人,妄有申述故也。

七月四日,诏右朝请大夫、直徽猷阁、知镇

江府吕擢降一官。坐承勘朝廷降下公事违慢故也。

十一日,诏新授国子正王质放罢,永不得行在差遣。以言者论其为张浚幕属,密疏浚之过以媚汤思退,思退喜其附己,又畏其倾险,以学官处之,言论反复,行若驵侩,故有是命。

十八日,诏知峡州吕令问降两官,鄂州居住。坐夷陵知县韩贽胄赃污不法,令问不能举劾,纵其寻医而去,故有是命。

二十五日,诏户部侍郎方滋放罢。以言者论其专权倨傲,徇私害公,诸处起发和籴米,例不支水脚钱,滋寄居秀州,独欲支秀州者,故有是命。

八月二十三日,诏新知嘉州何慈放罢。以四川安抚制置使汪应辰劾其先知果州,尝以赃败故也。

九月五日,诏左武大夫、前荆南左军统制周赟特降一官。坐不开落逃亡殁故军额,为统制王宣所劾,故有是命。

六日,诏左朝奉大夫、知建康军府王佐特追两官勒停,建昌军居住。坐上元知县李允升犯赃,不能举劾,纵其寻医而去,故有是命。

同日,诏观文殿学士、左通议大夫、知鄂州汪澈特降两官。坐尝应诏荐举李允升(坐)[知]县不当故也。

七日,诏叙武经郎、御前中军统领、权主管本军统制韩霖特降两官。坐制造器械十无一二,欺罔主帅,有误军事,为都统刘源所劾,故有是命。

十四日,诏秘书丞郑升之放罢。以殿中侍御史单时论列故也。

十月十四日,诏大理寺丞沈正度、太学博士刘

溥并放罢。皆以殿中侍御史单时论列故也。

十一月十一日,诏右朝散大夫、提举两浙西路常平茶盐公事刘敏求降两官,显谟阁直学士、左朝请大夫、知平江军府事沈介降一官。坐敏求前知鄂州,勘将官王益事不当,介以本路制置使连坐,故有是命。

十三日,诏右司员外郎苗昌言放罢。以言者论列故也。

十七日,诏金部员外郎吕搢放罢。以言者论列故也。

十二月十三日,诏夔州提点刑狱李邦献、知恭州孙顗并放罢。以殿中侍御史单时论顗贪利无耻,邦献邦彦之弟,习尚浮靡,屡作监司,皆无廉声,故有是命。

三年正月五日,诏右朝奉郎、主管台州崇道观韩元龙降一官,停见任宫观。坐前任淮东总领失拘摧钱粮故也。

十一日,诏新除权刑部侍郎刘敏求放罢。以言者论列故也。

十四日,诏武德大夫、侍卫步军司武锋军统制官钱卓特降三官。坐真州六合遗火,不措置救扑故也。

二十一日,诏枢密院编修官郑昺放罢。以林安宅论列叶颙不实,皆昺唱导之,故有是命。

二月十三日,诏知婺州赵不猷特降两官放罢,汀州居住。坐城中遗火,兵士乘间剽劫民财,不猷专务姑息,不能弹压,为言者论列,故有是命。

同日,诏户部郎官姚岳、兵部郎官孙大雅并放罢。皆以言者论列故也。

三月十九日,诏知温州刘孝韪放罢。以浙东提举宋藻劾其不能收葬被水死之人,使

遗骸暴(路)[露]故也。

五月十三日,诏显谟阁直学士、降授左朝散大夫沈介降一官放罢。坐先知平江,亏欠总司(日)[月]桩钱,为总领韩彦直所劾,故有是命。

十五日,诏京西转运判官韩晓放罢。以言者论列故也。

二十六日,诏新知黎州冯渥、新知筠州李恭、新知无为军王时并放罢。皆以言者论列故也。

六月三日,诏右朝散大夫、直秘阁、前知太平州王秬降两官。坐芜湖县令张文昌以所得职租不除豁灾伤分数,尽行支请,有失觉察,故有是命。

十九日,诏右武大夫、殿前司右军统制路海,武功大夫、惠州刺史、统领宋畀,武略大夫、英州刺史赵开,武功大夫、步军司右军统制崔宪政,武功大夫、步军司中军统制郑彦,各特降一官。坐不觉察本司军人解沂、张享作过故也。

七月十一日,诏成全郎、入内看医杜楫除名勒停,送琼州编管;翰林医诊御脉郭良降两官,送兴国军编管;翰林医诊、入内内宿秦铸降两官,送处州编管。皆以供应庄文太子汤药无 故也。

闰七月二十二日,诏武当军节度使、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镇江府驻札御前(诣)[诸]军都统制戚方落节钺「落」下原有「职」字,据《宋史》卷三四《孝宗纪》二删。,信州居住。寻责授果州团练副使副:原无,据《宋史》卷三四《孝宗纪》二补。,潭州安置。以右谏议大夫陈良佑论其「刻剥士卒,黩货无厌。军人日纳大 百金,(正)[止]得六十,众口嗷嗷,公肆谤骂。兼其恣性凶暴,济以残虐,肆为盗贼之行,恬不悛改。乞流放窜殛,以慰将士之心。」

故有是命。

二十五日,诏浙东提点刑狱公事柳大节放罢。以言者论其士行不检故也。

二十八日,诏武节大夫节:原无,据本书职官三二之四一补。、利州驻札御前中军统制郭欣降一官还任。坐奏札所具军马数目失实故也。

八月三日,诏内侍寄资武功郎陈瑶特免追毁出身以来文字,除名勒停,脊杖二十,不刺面,配循州收管。内侍寄资武功郎李宗回特追出身以来文字,除名勒停,送均州编管。武节郎、马军司统领官、权御前马院王德政特追两官,勒停。忠翊郎、合门祗候、监右骐骥院冯庆之特降两官,落合职放罢。并展三期叙。降授承节郎、编管台州、未该放还陈亢特勒停,移送抚州编管,仍展三期叙。以瑶、宗回广受管库贿赂,德政等行用苞苴结托,事发,送法寺鞫实,特有是命。

八日,诏镇江府驻札御前右军统制李真放罢。坐隐落本军官钱,主帅体究得实,特有此命。

十日,诏左朝请郎、直秘阁、知徽州季南寿降一官放罢。以言者论列故也。

十五日,诏知潼(州)[川]府张行成放罢。以本路宪臣劾其残酷任情,肆为不法故也。

同日,诏广西运判朱 放罢。以言者论列故也。

九月十七日,诏差知泰州韩彦古罢新任。以言者论其不晓民事,使之为郡,必致害民故也。

同日,诏都官王覆放罢。以言者论其尝为秦桧引用故也。

十九日,诏新除秘书丞程宏远、太常丞昌永并放罢。皆以言者论列故也。

二十四日,诏夔

路漕臣周允升放罢。以右谏议大夫陈良佑论其诛求横敛,以献羡余故也。

二十八日,诏宗正寺丞刘大辨放罢。以言者论列故也。

十月六日,诏前大理少卿、左朝奉郎、充集英殿修撰、知邵州吴交如,前大理丞、右朝散郎、知梧州江璆,各特降一官。皆坐断陆琏事不当故也。于是承信郎、都辖使臣胥介,承信郎、职级沈舜臣,进武副尉、推司魏守忠,各降两官资。

十五日,诏右宣义郎王槐孙特追三官勒停,送常德府编管,令所在州军差人管押前去。坐前任总司属官,将亲戚附诸军状冒滥补官,为四川宣抚使虞允文所劾,故有此命。

十二月十五日,诏武节大夫、东南第五将、侍卫步军司前军统领常进特降两官放罢。坐将逃亡事故军额不即申明,擅自招填故也。

四年正月九日,诏湖南转运判官祝闵放罢。以言者论列故也。

十五日,诏武经大夫、镇江府驻札御前左军统制张宣特追五官勒停。坐违法役使入队甲士,将旧管军器妄言收买物料制造,虚破官钱,为主帅所劾,故有是命。

二十九日,诏新除大理正李端(反)[友]放罢。以言者论列故也。

四月一日,诏主管侍卫马军司李舜举降一官。坐不支马料钱故也。

同日,诏新除太学正钱着放罢。以言者论列故也。

十三日,诏新知袁州陈桷放罢新行,与宫祠。以右谏议大夫陈良佑言其顷知池阳,尝以贪墨败官故也。

十五日,

诏左通直郎、直敷文阁、权发遣和州胡昉,右承事郎、权发遣无为军孙叔豹,各降一官。坐陈请淮西利害,所申多有异同故也。

二十三日,诏武翼大夫、兴元府驻札御前中军第一将副将自 南思特追三官勒停,依旧自 。坐行赂请嘱,冒充金州都统司提举官职事,隐匿过犯,有害军政,为四川宣抚使虞允文所劾,故有是命。

五月四日,诏右承议郎、怀安军签判、权知邛州冯觉降三官放罢。坐本州岛饥民啸聚,不能赈济故也。

十一日,诏摄光禄卿、左朝奉大夫、太常少卿王瀹,摄太官令、右承议郎、太常寺主簿汪作砺,各特降一官。坐朔祭太庙、别庙,室内阙少祭器,有失点阅,为监察御史李简能所劾故也。

二十四日,诏湖北转运判官王次张放罢。以言者论其积货营私故也。

七月十四日,诏马军司统制官、武功大夫关青、张俊,正将、武功大夫王成、孙万,敦武郎雷世方,武翼郎王汝弼,各特降一官。部将武略大夫孙明,武经郎梅青,武翼郎吴宣,从义郎吴兴,忠翊郎薛进,成忠郎许德,队将武义大夫毛贵,武经郎王立,秉义郎常达、孙进,敦武郎王规、弋顺,从义郎李德,忠训郎李受,保义郎张义,承信郎王吉,进武校尉胡吉,进义校尉周俊,各特降两官资。坐不觉察本军 用杨皋特互相结合,持杖强盗,法(事)[寺]鞫实来上,故有是命。

十九日,诏国子监主簿沈文放罢。以侍御史单时论其寄居

宜兴,干与县政故也。

八月八日,诏武略大夫、充荆湖南路安抚司副都总管王恭降一官放罢。以帅臣沈介劾其醉酒无礼故也。

十四日,诏右武大夫、荣州刺史、带御器械、殿前司护(理)[圣]步军统制左佑降一官。坐昨陈献石梁河利便不实故也。

十六日,诏左承议郎、提举江东常平李庚特降两官放罢。右朝散郎、知信州赵帅严,右朝奉郎、通判信州李桐,各特降两官,今后不得与堂除差遣。以庚等所申常平米数隐庇虚妄故也。

十八日,诏武康军承宣使、主管殿前司公事王琪特降授果州团练使,放罢。坐传旨不实、擅工役故也。

十月三日,诏右宣教郎、知绵州巴西县丞程敦本特降一官。坐陈乞磨勘隐匿丁忧月日故也。

十一月十七日,诏秉义郎、合门祗候、两浙东路兵马钤辖张德明特追毁出身以来文字,除名勒停,送隆兴府编管。坐因差充贺金国正旦副使,(授)[受]冯嗣宗等贿赂请嘱,差拨入国,事发,法寺鞫勘得实,故有是命。

二十二日,诏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宁国军承宣使、池州驻札御前诸军都统制时俊特落军职。坐收刺守阙 用,不俟总司差官审验,擅自刺填,为总领叶衡所劾故也。

二十三日,诏国子录郑汝谐、太学〔博〕士沈清臣并放罢。以言者论其更相诋訾,口语籍籍,不可以模范多士故也。

十二月九日,诏武翼大夫、改差东南第五副将、建康府驻札李泽放罢。坐

纵容白直兵士与军中市巡人(元)[互]相殴打,为帅臣史正志所劾,故有是命。

十二日,鄂州驻札御前左军统制、武功大夫、兼合门宣赞舍人游皋特降两官放罢。坐侵盗本军钱粮,为主帅赵樽所劾,故有是命。

五年正月二十七日,诏知复州冯至游、知永州刘长福并放罢。皆以殿中侍御史徐良能论其贪污无耻、郡事不理故也。

二十八日,诏武节郎、合门祗候蓝企追两官勒停,仍特落合职。坐酒醉刃伤开河人夫故也。

二十九日,诏提举福建常平茶事李元老放罢。以侍御史单时论其贪污不法故也。

二月二十七日,诏利州防御使、兴州驻札御前诸军都统制任天锡责授忠州团练副使。坐在军侵用官钱数万,四川宣抚使虞允文所劾故也。

五月五日,诏右通直郎、大理寺丞梁珩降一官放罢。以臣僚论其挟邪不正故也。

八月十八日,诏淮东提举李孟坚放罢。坐知秀州日妄费官钱,为臣僚论列故也。

九月四日,诏新差充江南西路参议官林一鸣放罢。以臣僚论其系故相秦桧私党,与其弟一飞皆凭恃权势,凌轹善良,故有是命。

十一日,诏新知峡州郭大任、江东提刑蓝师稷、都大四川茶马赵不拙并放罢。以殿中侍御史徐良能论大任知袁州,日事饮宴,殊不事事;师稷昔守抚州,侵渔公帑,掊敛民财;不拙素无行检,以娼为妻。故有是命。

十四日,诏知钱塘县孙听特放

罢。坐追扰人户,预借二税,从守臣所劾故也。

十一月七日,诏资政殿大学士、左中大夫、知温州王之望特降一官,左朝请大夫、充集英殿修撰、知台州陈岩肖落职放罢。各坐本州岛水灾,不即闻奏故也。

八日,诏右朝散大夫、直秘阁、权发遣两浙路计度转运副使刘敏求,右朝奉大夫、直秘阁、权两浙路转运判官姚宪,各特降两官,依前直秘阁,并差遣如故。坐温、台水灾,守臣不以时奏,而二人身为监司,不能按举,故有是命。

十五日,诏新除江南东路提举常平茶盐公事宋藻、新差充福建路参议官陈知柔并放罢。以臣僚论藻贪饕亡耻,知柔赋性乖僻故也。

同日,诏资政殿大学士、左中大夫、知温州王之望放罢。以言者论:「其专为身谋,不恤百姓,坐视火灾,如越人视秦人之肥瘠。治第台城,舍屋间架之类,一切取办于温,巨舰相属,浮海而归。私心一纵,其欲无厌。甚至纵捕酒以残善良之家,严缉税以夺商旅之货,剥肤(推)[锥]体,酷虐日甚。永嘉之民无所措其手足,疾视之望,有如寇。」故有是命。

十二月十一日,诏宗正寺主簿林同、司农寺主簿曾觉、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张敦实并放罢。皆以臣僚论列故也。

十四日,诏武经大夫、邛蜀雅黎州都巡检汤涓降一官放罢。坐在任将捕获贼人擅自诛杀,为本路宪臣奏劾,故有是命。

二十九日,诏左宣孝郎、守左司谏施元之,朝请郎、守起居郎

林机并放罢。以二人身居出纳言责之地,朋比相通,故有是命。

真宗咸平三年四月十日,诏诸州行军司马,节度、防御、团练副使,别驾、长吏、司马、司士、文学、参军,除特许签书州事外,不得掌事。

六年七月十五日,诏:「臣僚坐事配流广南亡殁者,并许归葬,仍给缗钱。如同行亲族年小,可选牙校部送,归本家讫奏。」时化州奏,前比部员外郎、直史馆洪湛除名流儋州,遇赦量移,至祥州调马岭卒,一子年幼,特许归葬,官给防援,因有是诏。

九月九日,诏自今追官人勿兼降阶勋。

大中祥符二年正月二十四日,诏左降官遇恩不该迁转者,增俸给:节度行军、副使月三千,防团副使至参军月二千。是岁封禅,帝语宰臣曰:「广南、福建、荆湖、两浙配流安置人曾任职官者,昨经大恩,当各甄录,或迁善地,勿令不沾庆泽,自以为无用永弃之人也。」王旦曰:「此等人无赃罪者,皆已叙用,有赃及元犯重者,亦令迁秩及量移,不尔则增俸,无不沾恩者。」

天禧二年六月八日,诏曰:「诸州文学、参军、司马、别驾等,向亏廉慎,自冒典彝,黜隶方州,屡迁散地。别邱园而斯久,更岁月以滋多。深轸予衷予:愿作「于」,据《宋大诏令集》卷二一五改。,俾推恩制。自今贬降经十年以上者,许所在出给公验,放令归乡,愿仍旧者亦听。如放归后不慎行藏,干扰州县,并奏裁。」

三年五月二日,诏:「应见任文学、参军、上佐等官,有犯合追官,并追历任中高官;如历任官卑及无正官,即

追见任。责降官如合安置,即奏取进止。」先是,有文学、参军、上佐犯罪追夺者,止追见任官;历任虽有高官,不复追取。法寺以为未允,故条约之。

四年十月十三日,殿中侍御史王耿言:「诸州军负罪安置人虽遇量移,亦不离本处,盖缘失官之后,恣营生计,不革贪心,侵扰贫民,规求货利。或持州县公事持:原作「恃」,据《长编》卷九六改。,长吏稍懦则不能制,深为民患。请自今委本处常切觉察,如侵扰官事,欺抑民庶,即奏移他所,长吏非时不得接见。」从之。

仁宗天圣八年二月八日,诏:「今后外任官僚因公事冲替者,仰疾速差人交替离任。」

庆历五年十一月十一日,诏尚书刑部:「应贬官人经恩叙授诸处行军司马、上佐官、司士、文学、参军,愿不之任者听之。」

皇佑三年七月十七日,帝谓辅臣曰:「天下长吏之不职者,监司未尝按察以闻。且长吏,生民之性命所系,岂可容眊昏罢庸之人以汨吾治哉!宜择甚者罢之,其余易以散地。」自是罢去及他徙者凡十六人也。

五年八月十八日,天章阁待制、知谏院李兑言:「自来在京臣僚因事责授外任,亦依例朝辞,往(彼)[往]迁延辇毂之下。或进封章,妄论他事;或求上殿,巧饰己非。上 聖聽,頗虧臣節,若不禁止,漸恐成風。欲乞(令)[今]后责授外任差遣者,并放辞谢,量给日限,须得起发。如违,令御史台弹奏。」诏今后被责出外臣僚辞谢,临时取旨。

至和二年六月十九日,诏:「今后曾经省府推判官及

转运、提刑差遣,因犯罪降黜,所有后来合入差遣,并与堂除。」

七月二十一日,知制诰刘敞言:「伏见故事,迁官、降官皆特有诰命。前年因言事黜御史吴中复,其时蔡襄当草制,封还词头。执政耻为所沮,遂单用 牒降官,甚非故事,然有司不能发明。近日龙图阁直学士任颛落职,复旦降 牒札子,因循习熟,遂成近例。事出一时,非政体也。欲乞今后除改命令,并须遵用故事。故事合用诰词者,不宜单降 札,务存旧法,有所沮劝。」诏今后责降官并依故事降诰 。

神宗元丰三年四月二十八日,御史何正臣言:「诸监司、郡守体量官吏,不待考实,多先乞替罢。刺举之际,岂能无失,其间好恶不公、喜怒以意者往往而有。乞自今体量官吏,有赃状已明、不可留本任者,取旨先替罢,余委别司考察,或俟结正施行。」诏送详定重修编 所。

六年十月十一日,诏:「宰臣、执政官因罪降黜,守本官以下,应缘前两府恩例,止依本官;候有迁除职名,即依旧例。」

哲宗绍圣元年七月十九日,诏曰:「送往事居,是必责全于臣子;藏怒宿怨,岂宜上及于君亲!朕继体之初,宣仁圣烈皇后以太母之尊,权同听览,仁心诚意,专在保佑朕躬。自以帘帐之间,闻见不能周及,故不次以用大臣,推心以委政事,非独倚任耆艾,所冀恢昭圣功。司马光、吕公着忘累朝之大恩,怀平时之觖望,幸国家之变故,逞朋党之奸谋。引吕大

防、刘挚等,或自要涂,继司宰事,迭居言路,代掌训词。或封驳东台,或劝讲经帐。顾于左右前后,皆尔所亲;于时赏罚恩威,惟其所出。周旋欺蔽,表里符同。宗庙神灵,恣行讪讟;朝廷号令,辄肆纷更。首信偏辞,轻改役法。开诉理之局,使有罪者侥幸;下疾苦之诏,诱 小人谤言。诬横敛则滥蠲苟免之逋,诬厚藏则妄耗常平之积。崇声律而薄经术,任穿凿以紊官仪。弃境土则谬谓和戎,弛兵备则归过黩武。城隍保民而罢增浚,器械资用而辍缮修。凡属经纶,一皆废绌。人材淆混,莫辨于品流;党与纵横,迭分于胜负。务决乘时之愤,都忘托国之谋。方利亮阴之不言,殊匪慈闱之本意。十年同恶,四海吞声。虏计得行,边民受害。昔周王受命,召公惟辟国之闻;江左虽微,兴宗有易代之孍孍:原作「难」,据《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一改。。天下后世,其谓朕何!临朝弗怡,视古有愧。况复疏远贱士,昧死而献言;忠义旧臣,交章而抗论。迹着明甚,法安可私!司马光、吕公着、吕大防、刘挚等刘:原无,据《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一补。,各已等第行遣责降讫。噫!优礼近司,朕欲曲全于体貌;自奸明宪奸:《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一作「干」。,尔今复逭于诛夷。至于射利之徒,胁肩成市,盍从申儆,俾革回邪。推予不忍之仁,开尔自新之路。除已行遣责降人外,其余一切不问,议者亦勿复言。所有见行取会实录修撰官已下及废弃渠阳寨人,自依别 处分。咨尔 工,明听朕命。宜令御史台出榜朝堂,进奏院遍牒。」时司马光等既贬,上谓刑惟厥中,故降是

诏。

四年三月二十八日,中书舍人、同修国史蹇序辰言:「朝廷前日追正司马光等奸恶,明其罪罚,以告中外。惟变乱典刑,改废法度,讪讟宗庙,睥睨两宫,交通近习,分布死党,考言观事,实状具明,而包藏邪心,踪迹诡秘,相去八年之间,已有不可备究者。至其章疏文字,行遣案牍,又散在有司,莫能会见。若不乘时取索编类,必恐岁久沦失,或邪党交结或:原无,据《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二补。,有匿藏毁弃之獘匿:原无,据《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二补。。欲望选官将贬责奸臣所言所行事状,并取会编类,人为一本,分置三省、枢密院,以示天下后世之大戒。」从之。仍差徐铎、蹇序辰。

徽宗政和六年五月四日,诏今后承务郎若降一官,并展二年磨勘,不降充选人。

钦宗靖康元年九月二十三日,臣僚言:「改官之法,举主有定员,考第有常数,吏部稽验,不容毫发之私。孤寒士人有老于选调、不得应格磨勘者,比比皆是。童贯昨奉使陕西、两浙,每一状所荐不下数十人,既无考第,又无举主,端坐州县,且未尝亲战阵之事,不因苞苴馈送,必其仆隶与之为地,遂例得改合入官。蔡攸以宣抚司结局及进书转官恩回授二子,其子衎自待制迁杂学士,岂恩例所得一官可比哉!如张彬资序止监当,交结权贵,遂为河南府司录,不半年升少尹。望悉与追夺。其它回授及资任有似此者,尽乞根究改正。见系责降落职之人,并乞依此施行。」从之。

高宗建炎元年七月十三日,臣僚言:「叛臣争事伪

楚,大小轻重亦自不等,欲立定罪,从格断之。凡叛臣之大者,其恶有五:其一曰诸侍从而执政者,其二曰诸庶官及宫观而起为侍从者,其三曰撰进文字,其四曰事务官,其五曰为邦昌改名者。乞置之岭表。叛臣之次者,其恶有三:其一曰诸执政、侍从、台谏称臣拜舞者,其二曰以庶官升擢差遣者,其三曰愿为奉使者。乞于远小处编管。」于是诏王时雍、徐秉哲、吴幵、莫俦辈次第贬窜云。

久矣,而朝廷曾不加罪,往往百姓、盗贼共起而攻之,致虏其家,夺其财,执而戮诸市,曰此宣和误国之人也。夫朝廷不加戮而使百姓、盗贼诛之,国命倒置、主柄下移如此,而欲夷狄治、边鄙治、盗贼治,岂不难哉!臣愿降诏,委谏官、御史,自崇宁以来饕餮贵富最无状之人编为一籍,已死者着其恶,未死者明其罪,且曰:此以开赏用兵进者也,此以花石应奉进者也 二年二月十六日,臣僚言:「臣尝切论今日之患在中国而不在夷狄,在朝廷而不在边鄙,在士大夫而不在盗贼。日者一县一郡之间,有愚不肖之人乘时射利,进其身于朝廷,人皆知其污佞,为害民蠹国,为天下纛进:原无,据前后文例补。,此以三山河赏进者也,此以刻剥聚敛进者也,此以交结宦寺、贿赂权幸进者也。如此之类,列为数十科, 其罪恶,疏其名氏,有司镂板,播告天下,则远近内外晓然皆知好恶之所在,君子日以长而小人日以消矣。」诏依,候具到,令三省、枢密

院参酌施行。

绍兴元年七月十八日,同知枢密院李回言:「宣和间曾任中书舍人,以校正御前文籍转官,恐是滥赏,乞削秩罢政。」上曰:「宣和政事,恐不必一一皆非,人君肯留意文籍,命臣下校正,因有劳与之转官,自是美事,岂可与其它滥赏同科!」顾谓范宗尹曰:「且如卿等以功转官,若与小人同一札目,亦自难处。况如回等,使在讨论之列,何以存济 」宗尹力奏:「此事如回者无几,其它亦不足惜。」遂降指挥,侍从及馆职兼领校正者罪罪:原作「非」,据《建炎要录》卷四六改。。又二日,御笔批出,文臣讨论,日下寝罢。大意以为不欲归过君父,敛怨士大夫。宗尹坚谓可行,即日求出。诏应武臣滥赏并免讨论追夺,令尚书省日下施行。

同日,中书省言:「绍兴元年七月八日已降指挥,追夺文臣滥赏,内一项:应追官等并特与不碍注授举辟磨勘奏荐,不理遗阙。」诏应缘臣僚论列,因父兄秉政,无出身得职名,并依今来措置滥赏等名色追降人;如已追降,并作不系责降人。

三年三月二十五日,殿中侍御史曾统言:「近日臣僚因事罢斥,初无特放谢辞指挥,乃辄露章称疾托故亟去,中怀怏怏,违慢彝章,风俗(寝)[寖]坏,甚可怪也。国朝故事,侍从近列间以罪斥、放免谢辞者,亦或出于体貌之恩,非人臣所敢希冀。犬马去主,犹知恋轩,可以人而不如 望严加训饬,今后臣僚应被降黜,不许托故自陈,规免辞谢。如敢循习近例,即乞重赐黜责。」从之。

二十六年六月四日,御史台言:「勘会刑部供到绍兴二十五年十月以后,因言章及刑部检举告讦编管、安置、居住人:曹泳移吉阳军编管;丁仲成南雄州编管;王曮建昌军,曹云郴州,并居住;吕愿忠封州安置;莫汲化州,王宥南恩州,王肇高州,汪召锡容州,陆升之雷州,张常先循州,康与之钦州,徐樗高州,王会循州,雍端行宾州,林东英州,郑炜雷州,并编管。至今经涉年月,未见逐处申到收管文状。望降指挥,下刑部并所属监司严紧催督。如所在州军故作缘故寄留人,不即押发,其当职官吏并乞令监司按劾,重作施行。」从之。

九月二十五日,诏:「御史中丞兼侍读汤鹏举所论秦埙、秦堪秦:原作「奏」,据《建炎要录》卷一七四改。、吴益,甚协公议,然朕以秦桧辅佐之久以:原无,据《建炎要录》卷一七四补。,又临奠之日面谕桧妻,许以保全其家,今若遽夺诸孙与 职名,不惟使朕食言,而于功臣伤恩甚矣。可令中外知朕此意,今后不得更有论列。」

十月二十六日,臣僚言:「勘会已降指挥,曹冠等八人,有官人赴试者令带右字,无官人并行驳放。数内秦埙见系敷文阁直学士、左朝散大夫散:原无,据《建炎要录》卷一七五补。、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除本官出身 礼部已一面追毁外,寻照得秦埙昨因御殿唱名进士第一甲第三名,承指挥依第一人恩例特转三官,遂于承议郎上转授朝请郎。今来既带右字,其过省所得官即合追毁改正,作右承议郎。缘本官先于朝请郎上磨勘转朝奉大夫,修书赏转朝散大

夫,今来若依资次重别拟转,窃虑紊烦。欲将本官从见今官上追取朝散、朝奉大夫、朝请郎三官附身毁抹,却备坐三项因依,止给右朝散郎告一道。」从之。

孝宗干道六年十一月六日赦:「勘会亲民之官无如县令,傥非其人,为害不细。今贪赃之令,监司、守倅公然盖庇,致民无所赴诉。在法,所部违犯,监司、知通失按举者奏裁,而近年以来,因朝廷访闻及臣僚论列者甚众,如今后更失按举,当议重行停降。」

职官 宋会要辑稿 职官七二 黜降官九

猜你喜欢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佚名
  卷之一百七十二·佚名
  卷之一千三十七·佚名
  ◎懦夫快举·李定夷
  卷四十四·佚名
  三一五 浙江巡抚三宝奏续获应毁书籍暨书板折·佚名
  西魏文帝文皇后乙弗氏传·李延寿
  苏味道传·刘昫
  畏答儿、博罗欢传·宋濂
  唐纪四十一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中之下大历九年(甲寅、774)·司马光
  北洋海军章程第一·佚名
  卷二百十六·佚名
  卷二十五·孔毓圻
  四年·佚名
  附錄·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六十二·彭定求

        卷462_1 【劝酒(以下见《文苑英华》)】白居易   昨与美人对尊酒,朱颜如花腰似柳。今与美人倾一杯,   秋风飒飒头上来。年光似水向东去,两鬓不禁白日催。   东邻起楼高百尺,璇题照日光相射。珠翠无非二八人,

  • 第四回 因践梦救难许身·陈端生

    第四回因践梦救难许身诗曰:侯门孽女梦萱堂,救难行仁理正当。更得江家贤母于,此身方许属才郎。忽闻堂外帘钩响,红格窗前闪一人。将近五旬年半老,苍苍面貌甚真诚。乌丝发挽空心髻,玄色镶边香色裙。走到堂中回首唤,千金快入小

  • 卷四 附录之一 《老残游记》所附诗·刘鹗

    东昌府题壁沧苇遵王士礼居,艺芸精舍四家书。一齐归入东昌府,深锁嫏嬛饱蠹鱼。齐河题壁…后冰逐前冰,相凌复相亚。…曹州题壁得失沦肌髓,因之急事功。…失题曾拜瑶池九品莲,希夷授我《指元篇》。光阴荏苒

  • 卷二百二十三 列传十·赵尔巽

      万子扈尔干、孟格布禄、扈尔干子岱善、孟格布禄子吴尔古代 杨吉砮兄清佳砮、杨吉砮子纳林布禄、金台石、清佳砮子布寨、布寨子布扬古布占泰 拜音达里   万,哈达部长也。万自称汗,故谓之万汗。明译为王台,“台”“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十一·杨仲良

      哲宗皇帝   回河上   元丰八年八月己巳,镇江军节度使、知河南府韩绛加开府仪同三司、判大名府兼北京留守。绛陛见,面谕河北水灾,故老大臣莫能安集。遣使就第赐告。时河决小吴未复,议者欲为支川,傍北都注故道,魏人惴

  • 卷二·程俱

    修纂 太平兴国七年,诏翰林学士承旨李昉、翰林学士扈蒙、给事中直学士院徐铉、中书舍人宋白、知制诰贾黄中、吕蒙正、李至,司封员外郎李穆,库部员外郎杨徽之,监察御史李范,秘书丞杨砺,著作佐郎吴淑、吕文仲、胡汀,著作佐郎直

  • 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佚名

    万历九年二月乙未朔 上御皇极殿辅臣张居正等进右中允高启愚等二十五员各撰诗颂 上命留览○吏部考察京官光禄寺署丞萧德辉等及先经奉旨罢斥原任刑部山西司员外郎艾穆等共二百六十四员诏黜降如例○丙申 上致斋文华殿

  • 卷之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藳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一百九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卷之二百五·佚名

    光绪十一年。乙酉。三月。庚子朔。上诣储秀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戊辰皆如之。内记注  ○谕军机大臣等、电寄李鸿章、据电及致总署信件。均悉。撤兵可允。永不派兵不可允。该督务当力与辩论。万不

  • 第十二章 中国国民党的改组和国民政府的成立·吕思勉

    二次革命失败以后,孙中山先生在海外组织中华革命党,这话在第四章中已经说过了。袁世凯死后,中华革命党的本部移于上海。八年十月十日,改称中国国民党。此时在国内还未明白组党。到十二年一月,才发表宣言,宣布党纲和总章,这一

  • 易经·说卦传·第八章·佚名

    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

  • 第三十六章 罗摩波罗王时代·多罗那他

    诃悉提波罗的儿子是罗摩波罗王,冲龄践补,而聪睿过人。威权特别广大。他即位不久即迎请无畏生密大阿阇梨作金刚座住持。之后又过好多年,迎请作毗讫罗摩尸罗和那烂陀住持。这时与过去的传统有所不同,据说在毗讫罗摩尸罗有班

  • 且介亭杂文·鲁迅

    杂文集。鲁迅著。上海三闲书屋1937年7月出版。收1934年的杂文三十篇。其中有《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中国文坛上的鬼魅》、《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了吗》、《拿来主义》等重要文章。文集中有的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和

  • 石门文字禅·惠洪

    宋代诗文别集。30卷。释惠洪撰。据《四部丛刊》初编收入的明径山寺刻本所题,该书为作者门人觉慈所编,释氏收入大藏支那撰述中。此书卷1至卷8为古诗,卷9为排律、五言律诗,卷10至卷13为七言律诗,卷14为五绝、六绝,卷15

  • 西村集·史鉴

    八卷。《附录》一卷。明史鉴 (1434—1496)撰。史鉴字明古,因家居西村,人称西村先生,江苏吴江人。他隐居不仕,终身布衣。王恕巡抚江南时,闻其名,延见之,与其讨论时政,史鉴指陈利弊,王恕非常佩服其才,认为可以独当一面,

  • 甲申杂记·王巩

    宋代文言轶事小说。北宋王巩撰。此书写于徽宗崇宁三年(1104),是年干支为甲申,故名°凡一卷,有《知不足斋丛书》本、《学海类编》本等。本书记北宋的遗闻异事,上起仁宗时,下讫徽宗崇宁间,凡四十二条,皆随笔记载,不以时代为先后

  • 左史谏草·吕午

    一卷。宋吕午撰。吕午字伯可,歙县 (今属安徽歙县)人。嘉定四年(公元1211)进士,官至起居郎、右文殿修撰、漳州知府。其事迹见于《宋史》本传。《左史谏草》收有吕午的奏议六首,后附其子吕沆的奏议一首、家传诗文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