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十二礼

(禅那啒多三藏别译龙树菩萨赞礼阿弥陀佛文)

  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

  稽首天人所恭敬  阿弥陀仙两足尊  在彼微妙安乐国  无量佛子众围绕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金色身净如山王  奢摩佗行如象步  两目净若青莲华  故我顶礼弥陀佛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面善圆净如满月  威光犹如千日月  声如天鼓俱翅罗  故我顶礼弥陀佛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观音顶戴冠中住  种种妙相宝庄严  能伏外道魔憍慢  故我顶礼弥陀佛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无比无垢广清净  众德皎洁如虚空  所作利益得自在  故我顶礼弥陀佛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十方名闻菩萨众  无量诸魔常赞叹  为诸众生愿力住  故我顶礼弥陀佛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金底宝间池生华  善根所成妙高座  於彼座上如山王  故我顶礼弥陀佛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十方所来诸佛子  显现神通至安乐  瞻仰尊颜常恭敬  故我顶礼弥陀佛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诸有无常无我等  亦如水月电影露  为众说法无名字  故我顶礼弥陀佛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彼尊无量方便境  无有诸趣恶知识  往生不退至菩提  故我顶礼弥陀佛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彼尊佛剎无恶名  亦无女人恶道怖  众人至心敬彼尊  故我顶礼弥陀佛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我说彼尊功德事  众善无边如海水  所获善根清净者  回施众生生彼国

  愿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校异

  (此十二礼文出在迦才净土论今刻依之又往生礼赞中夜偈亦用此文但每偈首有南无至心归命礼西方阿弥陀佛十三字又每偈弥陀佛并作弥陀尊(集诸经礼忏仪第三及往生要集上所引亦作弥陀佛)又第七偈妙高座作妙台座又第十第十一两偈前后易位此为异耳)。

猜你喜欢
  卷五百二十·佚名
  卷第十七·元来
  卷第七·佚名
  卷第三十七·呆翁行悦
  贤愚经卷第十三·佚名
  卷第七十七·德清
  佛学与新思想·太虚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四·佚名
  告全世界佛教徒·太虚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二十一·佚名
  中国佛学会会员大会开会辞·太虚
  上三·元照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五十七·澄观
  般若灯论释 第十三卷·清辨
  行道品第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六百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六林寛林寛侯官人诗一卷送李员外频之建州句践江头月客星台畔松为郎久不见出守暂相逢鸟泊牵滩索花空押号钟远人思化切休上武夷峰送许棠先辈归宣州髪枯穷律韵字字合埙箎日月所到处姓名无不

  • 西南纪事卷十一·邵廷采

    金声桓金声桓金声桓,字□□,左良玉故将也。世为辽阳人,似军功至总兵。良玉与张献忠战郧襄间,及与群贼战,声桓尝斩帅摧坚。乙酉从良玉讨冯士英,发武昌,趋九江。良玉死,子梦庚及黄得功、黄蜚等战于紫沙州南陵,屡败,全军迎降。英王

  • 哲孟雄之幸存·佚名

    《清代野记》云:印藏之间,又有小国名哲孟雄者,周遭仅中里七十余里耳。本为藏番部落,每由西藏入贡之期,亦附贡微物,聊以将意而已。英人欲通商西藏,必于达吉岭开埠,为转输停顿之地。欲开达吉岭,必道出哲孟雄。遂力争哲孟雄于总理

  • 卷一百七十一·杨士奇

    永乐十三年十二月甲子朔 皇太子省牲于南郊 赐哈烈撒马儿罕火州失剌思土鲁番哈密乞儿麻等处使臣马黑木等宴○乙丑○河南彰德府磁州言今夏多雨滏漳二河水溢漂民庐舍渰没田稼间有高阜稼亦不实乞免民间今税粮从之 夜有

  • 卷之七百四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豆卢革传·薛居正

    豆卢革,祖父豆卢籍,同州刺史。父亲豆卢瓒,舒州刺史。豆卢革年少时正值动乱,在..、延等地避难,转到中山,王处直以礼相待,聘用在幕下。在牡丹会上写诗,劝告王处直以家乡为念,言语很古雅,渐渐受器重敬仰,转任节度判官。但治家没方法

  • 卷二百二十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二十一经籍考【十一】史【奏议 杂史 传记】【臣】等谨按马端临通考以章奏自为一门次於集部别集之後然论事之文有关国政且与记传互考为易自应归

  • 卷第廿四·太安万侣

    日本書紀卷第廿四 天豐財重日足姫天皇 皇極天皇天豐財重日〈重日此云伊柯之比。〉足姫天皇。渟中倉太珠敷天皇曾孫。押坂彦人大兄皇子孫。茅渟王女也。母曰吉備姫王。天皇順考古道而爲政也。息長足日廣額天皇二年立

  • 卷之二·佚名

    目錄尚思紹王二年,明成祖賜祭武寧,並詔思紹嗣王爵。六年,王請王茂陞國相兼長史事,並程復還鄉。九年,山南王兄達勃期謀弑汪應祖王。十年,冊封使陳季芳等齎詔至國,封為山南王。十一年,遣尚巴志滅山北王攀安知。明成祖寬使臣不謹

  • 卷三十三·严粲

    钦定四库全书 诗缉卷三十三 宋 严粲 撰 臣工之什  周颂 臣工诸侯助祭遣於庙也【谯郡张氏曰先王深知礼义之本原起於稼穑之际故其於农事常首先天下之政诸侯助成王祭其归而戒之以农事者由此故也先王廵守较诸侯之善

  • 原经·章太炎

    古之为政者,必本于天,殽以降命。命降于社之谓殽地,降于祖庙之谓仁义,降于山川之谓兴作,降于五祀之谓制度。故诸教令符号谓之经。挽世有章学诚,以经皆官书,不宜以庶士僭拟,故深非杨雄、王通。案《吴语》称挟经秉枹。兵书为经。

  • 指月录卷之四·瞿汝稷

    东土祖师 ▲初祖菩提达磨大师者南天竺国香至王第三子也。姓刹帝利。本名菩提多罗。后于般若多罗尊者得法。尊者谓曰。汝于诸法已得通量。达磨者通大之义也。宜名达磨。因改今名。(祖问尊者。当往何国作佛事。者曰。

  • 善见律毗婆沙卷第十二·佚名

    萧齐外国三藏僧伽跋陀罗译“有善比丘,或知修多罗藏,或解阿毗昙藏,或解毗尼藏,不希饮食趣得支命,持戒清净,或为人说法,威仪具足,令人欢喜,从邑至邑,从国至国,为人敬重佛法兴隆,如是比丘光扬佛法。有恶比丘,从善比丘闻受法已,为他讲说

  • 卷之三·纪荫

    宗统编年卷之三 震泽祥符寺沙门释 纪荫 编纂 参学门人 (秉岳秉崇秉岱秉文)等 同校录 常州天宁寺沙门释 清如 重校 祖纪 祖具二义。曰本。曰述。本其道而述之也。达摩氏曰。亦不睹恶而生嫌。亦不睹善而勤措。亦

  •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卷第十四·楚石梵琦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卷第十四 佛祖偈赞下 侍者 文晟正隆等 编 十六大阿罗汉赞 第一位西瞿耶尼洲宾度罗跋罗堕阇尊者 三明六通八解脱。乃是人天良福田。设供能招来果胜。敷床且验坐花鲜。龙王殿里饶珍馔。牛货

  • 漂泊的灵魂·黑塞

    《漂泊的灵魂》由《早春》、《怀念克努尔普》和《结局》三篇连续性的小说组成,是黑塞著名的“流浪汉体”小说。主人翁克努尔普是个和蔼的流浪汉,流落于城镇之间,寄居于友人的住处,吃着友人们给的食物。克努尔普一直不愿受

  •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刘时举

    亦名《续宋中兴编年资治通鉴》。编年体史书。南宋刘时举撰。15卷。记高宗建炎元年(1127)至宁宗嘉定十七年(1224)间四朝史事。文辞简约,条理明晰,系年有考据,载事有本末。于政治得失,国势安危,尤为详悉。虽于事实间有脱遗,然

  • 维摩经疏·佚名

    佛典注疏。作者不详。六卷。(1)北淡76,首尾均残,存六百零三行。所释为后秦鸠摩罗什译《维摩经》之《佛国品第一》(首残),《方便品第二》、《弟子品第三》。(2)P.2049,首尾俱全,系卷三。所释为《弟子品第三》。(3)P.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