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三十二

立楚国张邦昌册文

维天会五年岁次丁未二月辛亥朔二十一日辛巳皇帝若曰先皇帝肇造区夏务安元元肆朕纂承不敢荒忽夙夜兢兢思与万国同格於治粤惟有宋实乃通邻贡岁币以交欢驰星轺而讲好期於万世永保无穷盖我有大造於宋也不图变誓渝盟以怨报德构端怙乱反义为讐谲绐成俗贪婪不已加以肆行淫虐不恤黎元号令滋彰纪纲弛紊况所退者非其罪所进者非其功贿赂公行豺狼塞路天厌其德民不聊生而又姑务责人罔知已省父既无道於前子复无断於後以故徵师命将伐罪吊民幸赖天高听卑神幽烛细旌旗一举都邑立摧且天眷攸瞩谓之大宝苟历数改卜未获偷安故用黜废以昭元鉴今者国既乏主民宜混同然念厥初诚非贪土遂命帅府与衆推贤佥曰太宰张邦昌天毓疏通神资睿哲处位着忠良之誉居家闻孝友之名实天命之有归乃人情之所徯择其贤者非子而谁是用遣使诸宫都部署尚书左仆射权签枢密院事韩某等持节备礼以玺册命尔为皇帝以援斯民国号大楚都於金陵自黄河以外除西夏封圻疆场仍旧世辅王室永作藩臣贡礼时修尔勿疲於述职问音岁致我无缓於推诚於戏天生蒸民不能自治故立君以临之君不能独理故树官以教之乃知民非后不治后非贤不守其於有位可不慎与予懋乃德嘉乃丕绩日慎一日虽休勿休钦哉其听朕命

立齐国刘豫册文

维天会八年岁次庚戌七月【按原书无七月二字据桯史所载补】辛丑朔二十七日丁卯皇帝若曰朕闻公於御物不以天位为已私职在救民乃知王者为通器威罚既已殄罪位号宜乎授能乃者有辽运属颠危数穷否塞获罪上帝流毒下民太祖武元皇帝仗黄钺而拯黔黎举白旄而矜师衆妖氛既扫区宇式宁越有宋人来从海道愿输岁币祈复汉疆太祖方务善邻即从来议岂期天方肇乱自起衅阶隂结叛臣贼虐宰辅鸠集奸慝扰乱边陲肆朕纂承仰循先矩姑存大体式示涵容乃复蔽匿逋逃夸大疆域肆其贪狠自起纷争扰吾外属之藩隣取其受赐之乡土因彼告援遂与解和终无听从巧为辞拒爰命将帅敦谕盟言许以自新全然不改偏师傅汴首罪奔淮嗣子哀鸣请复欢好地画三镇誓卜万年凡有质委悉同父约既而官军未退夜集衆以犯营誓墨未乾密传檄而坚壁私结人使隂起事端以故再遣师徒诘兹败类又起画河之议复成欵战之谋既昧神明乃昭元鉴京城摧破鼎祚沦亡无并尔疆以示不贪之德止迁其主用彰罚罪之心建楚新封守宋旧业不料庸懦难胜重任妄为退让反陷诛锄衔命出和已作潜身之计提兵入卫反为护已之资忍视父兄甘为俘虏事不克济人岂无情方在殷忧乐於僭号心之幸祸於此可知乃遣重兵连年讨捕旋闻远窜越在岛夷【按自无并尔疆至反陷诛锄言立张邦昌事自衔命出和以下至此乃言宋高宗事中间必有斥言高宗数语而此书及桯史载此册文皆无之盖宋人讳而削之故致文义上下衡决】重念斯民乱离无主久罹涂炭未遂昭苏不委仁贤就能保庇咨尔中奉大夫京东京西淮南等路安抚使兼诸路马步军都总管知东平府节制大名府开德府濮博滨棣德沧等州刘豫夙擅敢言之誉素怀济世之才居於乱邦生不偶世百里虽智亦奚补於虞亡三仁至高或愿从乎周仕【按原书昭苏作招苏偶世作遇世周仕作国仕并据桯史改正】当奸贼扰攘之际愚氓去就之间举郡来王奋然独断逮乎历试厥勲克成委之安抚而德化行任之尹牧而狱讼理付之总戎则盗贼息授之节度则郡国清况有定衰救乱之谋安变持危之策使民无事则櫜弓力穑有役则释耒荷戈罢无名之征废不急之务徵隐逸举孝亷振纪纲修制度省刑罚而黜烦酷发仓廪而息螽螟神人以和上下恊应比下明诏询考舆情列郡同辞一心仰戴宜即始归之地以昭逮业之元是用遣使留守西京特进检校太保尚书右仆射大同尹兼山西兵马都部署上柱国广陵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食实封二百户高庆裔副使金紫崇福大夫尚书礼部侍郎知制诰护军南阳县开国侯食邑一千户食实封一百户韩昉备礼以玺绂宝册命尔为皇帝国号大齐都於大名府世修子礼永贡?诚付尔封疆并从楚旧更须安集自适攸居尔其上体天心下从民欲忠以藩王室信以保邦圻惟天难谌惟命靡常常厥德保厥位尔其勉哉勿忽朕命

检视大宋库藏

绢五千四百万疋 大物段子一千五百万疋 金三百万锭 银八百万锭 珍宝未见实数

取至大宋印宝

皇帝殿宝十四

承天休延万亿永无极 受命于天既夀永昌 天子之宝 天子行宝 天子信宝 天子神宝 皇帝之宝 皇帝行宝 皇帝信宝 御书之宝 御书之印 无字宝 皇帝恭膺天命之宝 宣和御书之宝

皇帝殿青玉印宝二

皇帝恭膺天命之印 传国宝

皇帝殿金宝九

御前之宝 宣和殿宝 御书之宝 天下同文之宝 天下合同之宝【印中书下省文字】 御前之宝【印宣劄】御前锡赐之宝【印赐月茶药石】 书诏之宝【印诏书】 皇帝钦崇国祀之宝【印香合词表】

天子殿银印一

尚书内省出纳之印【印破除】

皇后殿金宝一

皇后之宝

太子殿金宝一

皇太子宝

太子妃金印一

太子妃印

宋族随二帝北迁

皇后皇太子亲王王妃王子宗姬

太上道君皇帝太上皇后 钦宗皇帝钦宗皇后皇太子谌

郓王楷 夫人朱氏 王子三人 女宗姬六人肃王枢 夫人任氏 王子二人 女宗姬二人景王祀 夫人田氏 女宗姬二人

济王栩 夫人曹氏 康王构【出外】 夫人邢氏祁王模 夫人曹氏 莘王植【按原书误作桂据宋史改】 夫人严氏

徐王棣 夫人王氏 沂王?【按原书讹作祁王据宋史改】和王棫【按宋史徽宗子蜀王名棫和王名栻疑此讹脱而并合之耳】 信王榛

未出阁皇子

安康郡王楃【乔贵妃位】 建安郡王楧【任婉容位】 嘉国公椅【任婉容位】 瀛国公樾【乔贵妃位】 温国公栋【小王婕妤位】 相国公梴【王贵妃位】 昌国公柄【王婉容位】 仪国公桐【大王媫妤位】韩国公相【阎婉容位○按宋史徽宗三十一子一为钦宗六人早薨不及靖康之难余有二十四人此所列仅二十人又史无韩国公相而有蜀王及英国公橞润国公枞仪国公朴广平王郡王楗皆此书所不载陆游老学庵笔记云靖康国破广平郡王楗匿民间有从官馈以食为人所发亦不免据此则广平王楗实同北迁其余史之所有而此书不载者盖皆脱漏耳】

已出降帝姬

嘉德帝姫【都尉曹寅】 安德帝姫【都尉宋邦光】 崇德帝姬【都尉曹湜】 茂德帝姬【都尉蔡鞗】 成德帝姬【都尉向子方】 洵德帝姬【都尉田丕】 顺德帝姬【都尉向子扆】 显德帝姬【都尉刘文彦】

未出降帝姬

华福帝姬【乔贵妃位】 惠福帝姬【乔贵妃位】 令福帝姬【王婉容位】纯福帝姬【小王婕妤位】 宁福帝姬【崔美人位】 永福帝姬

【崔美人位】 柔福帝姬【莘王府位】

诸妃嫔

王贵妃 乔贵妃 韦贵妃 王贵妃 王婉容阎婉容 任婉容 王媫妤 乔媫妤 小王媫妤

五王宫妃嫔共一千二百人

燕王俣 越王偲【按原书作燕王偲越王俣今据宋史改正】 吴王佖和义郡王伟【按宋史神宗子有吴王佖仪王伟靖康时吴王佖已薨其子有奕封和义郡王此云和义郡王伟舛误之甚】 永宁郡王有恭【按永宁郡王原书不着其名考宋史永宁郡王神宗子楚王似之子名有恭今据补】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三十二

 

猜你喜欢
  卷一百九十五·志第一百四十八·兵九·脱脱
  卷一百四十三·志第九十六·仪卫一·脱脱
  ●卷一百三十七·徐梦莘
  卷之四百二十八·佚名
  卷五十二·苏辙
  第八卷 团练·缪荃孙
  二、劳 动·陶元珍
  结论·金毓黻
  一三五 在病院中·周作人
  程异传·刘昫
  楼钥传·脱脱
  李定传·脱脱
  王体乾、李永贞、涂文辅传·张廷玉
  弇山堂别集卷十四·王世贞
  卷六十六巡防二·冯煦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一 哀帝纪第十一·班固

    孝哀皇帝,元帝庶孙,定陶恭王子也。母曰丁姬。年三岁嗣立为王,长好文辞法律。元延四年入朝,尽从傅、相、中尉。时成帝少弟中山孝王亦来朝,独从傅。上怪之,以问定陶王,对曰:“令,诸侯王朝,得从其国二千石。傅、相、中尉皆国二千石

  • 卷二百十七·毕沅

      ◎元纪三十五 ∷起昭阳单阏正月,尽阏逢执徐三月,凡一年有奇。   ○顺帝   至正二十三年癸卯,一三六三年   春,正月,乙已,大宁陷。   庚戌,吴常遇春兵攻池州神山寨,擒罗友贤,斩之,馀党悉平。   丙寅,吴国公遣中书省

  • 第七十七回 悔前愆痛下轮台诏 授顾命嘱遵负扆图·蔡东藩

      却说武帝年至七十,生有六男,除长男卫太子据外,一为齐王闳,见七十三回。一为昌邑王髆,见七十四回。一为钩弋子弗陵,见前回。还有燕王旦,及广陵王胥,系后宫李姬所生,旦胥二子,与闳同时封王,在宗庙中授册,格外郑重。事见元狩元

  • 第九十四回 陈奇瑜得贿纵寇 秦良玉奉诏勤王·蔡东藩

      却说孔有德等北走旅顺,偏被一舰队截住,当先一员大将,乃是岛帅黄龙。有德令毛承禄、李应元等,上前迎敌,自与耿仲明东走,投降满洲。毛承禄等敌不过黄龙,均被击倒。应元已死,承禄尚未毕命,当被黄龙生生擒住,押献京师。大逆不

  • ●卷一。训谕·梁章钜

    乾隆十一年四月十二日谕:军机处系机要重地,凡事俱应慎密,不容宣泄。今乃有在京、直隶、江南、浙江等处提塘,串通军机处写字之人,将不发抄之事件抄寄该省督抚者。朕看此情节,在提塘等微末之人,不过以此博督抚之欢心;在督抚亦乐

  • 名山藏卷之四十一·何乔远

    臣何乔远恭辑勋封记一◆勋封记一余次勋封衋然伤焉其起草莱与高帝定天下者公十二人侯五十七人伯六人是皆铁券宝纶天盟庙授食租衣税不与民社事葢所以预宥而前全之者也乃蓝胡之狱诛锄万数一时功臣十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二·佚名

    天顺三年夏四月壬子朔享 太庙○遣中官祭司灶之神○给草场牧马官军二千余员名口粮○巡抚宣府等处右副都御史王宇以达贼警急闻诏宣府官军骑操马匹再给刍菽半个月至四月十五日止○巡抚两广右佥都御史叶盛奏泷水县逍遥山

  • 卷之一百三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试院现形·李定夷

    县知事试验为中华民国考试士子之第一事前后已举行三次,旧僚新进,聚集一堂,所演笑柄,不一而足,兹琐述之,足供茶余酒后之一粲。当亦读者所许也。 口试一场,照知事试验章程,原系询问地方之人情风俗习惯,乃据应考者之传述。询问之

  • ·上彭咏莪学使书·丁曰健

    台地闽、粤杂处,人情浮动,固非易治;而实在民风士习,细按之似差胜于内地。祗因各庄内一、二奸民,或构隙唆讼、或煽惑忿事,以致习俗日漓,祸患叠起;地方官又以远在海外,诸事易于弥缝,一时纠参不及,以致养痈贻患。有力

  • 封述传·李百药

    封述,字君义,渤海艹..地人氏。父轨,廷尉卿、济州刺史。述有才干,十八岁时为济州征东府铠曹参军。高道穆为御史中尉,启禀朝廷,任其为御史。迁大司马清河王的开府记室参军,兼司徒主簿。太昌中,除尚书三公郎中,因公平干练被人称道

  • ●道咸以来梨园系年小录一·周明泰

    至德周明泰志辅 ○公历一八一三年嘉庆十八年癸酉 丑角黄三熊生十二月初三日申时生名札拉熊布字德山号叔敏行三小名雄儿昆季五人旗籍世袭云骑尉由道光初年投入高腔恩庆科班先学老生后改丑行满科后搭入高腔庆升平崇庆安

  • 第二十一章 隋唐的武功·吕思勉

    隋、唐两代的武功,是互相继续的。隋朝的武功,虽不如唐朝之盛,然而是唐朝开拓的先声。其规模,较汉代尤为广远。这也是世运进步,交通日益发达的缘故。中国历代的大敌是北狄。隋、唐时代,自然也是如此。后汉时,匈奴败亡,鲜卑继续

  • 真心直说序·知讷

    古德禅师真心直说序  或曰。祖师妙道可得知乎。曰古不云乎。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想。不知是无计。若真达不疑之地。犹如太虚宽廓。岂可强是非耶。或曰。然则诸祖出世无益群生耶。曰佛祖出头无法与人。只要众

  • 第五十四卷·佚名

    观天品之三十三(夜摩天之十九)尔时鹅王见彼天主牟修楼陀。作如是言。今者善来种种语言问讯供养。既供养已。赞言善哉。夜摩天王。乃能如是不放逸行。甚为希有。在此第一放逸之处。而能如是不行放逸。不放逸行。此为希

  • 卷第七十八·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七十八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九 尔时善财童子。合掌恭敬。重白弥勒菩萨摩诃萨言。大圣。我已先发

  • 卧雪诗话·袁嘉谷

    诗话著作。清袁嘉穀撰。袁嘉穀,字树圃,一作树五,云南石屏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进士,同年中经济特科第一名,历官翰林院编修、浙江提学使。有《卧雪堂诗草》。《卧雪诗话》四卷,以论评及辑存近人诗为旨。袁嘉穀通声韵学,故论

  • 十一面神咒心经义疏·慧沼

    佛典注疏。唐慧沼撰。一卷。是唐玄奘译《十一面神咒心经》(即《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的注释书。疏文先释经题,次以六门释解经文,即:一明大义、二明经宗、三明功能、四明阶位、五明感应、六明释文义。此书不载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