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清代学术概论

清末思想家、政治家梁启超总结清代学术源流的著作。全书不列章节,分为33部分。主要记述清代前半期之 “考证学” 与后半后期 “今文学” 。前半期又分为启蒙期与全盛期; 后半期又分为蜕分期与衰落期。认为启蒙期运动之代表人物为顾炎武、胡渭、阎若璩。他们力矫王守仁学派空虚之弊,教学者摆脱宋明理学之羁绊,直接反求之于古经。有1921年商务印书馆排印本。作者以进化发展的观点,以思潮与人物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概述了从明末到20世纪初200多年间学术思想的发展。书中把清代学术思想的发展划分为四个时期。明末清初为启蒙期,代表人物有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颜元、阎若璩、胡渭等,学术特色在于批判宋明理学的空疏无用,倡导贵创、博证、致用的新学风。

《清代学术概论》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唱论·佚名
  名义考·周祈
  寄园寄所寄·赵吉士
  岭海兰言·区金策
  仕学规范·张镃
  宝刻类编·佚名
  亳州牡丹史·薛凤翔
  听雨丛谈·福格
  老学究语·李惺
  枫窗小牍·袁褧
  兰亭续考·俞松
  石经考·万斯同
  今古学考·廖平
  南轩易说·张栻
  叶紫文论·叶紫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七十三·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七十三目録【一百一字】翦牡丹张先凤箫吟【又一体】晁补之瑞雪浓慢陈亮金盏子【又一体】赵以夫桂枝香王安石陈允平李彭老唐艺孙练恕可唐珏张翥吴子孝张

  • 第一纲 声韵·刘坡公

    学诗百法之一 练习四声法 学诗之第一步,当重声韵。声韵之中,尤以练习四声为最要。四声者何?平上去入是也。兹录昔人辨四声歌诀如下: 平生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用力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第一句言平声平道莫

  • 列传十四·薛居正

    孟方立,《欧阳史》云邢州人,《通鉴》云汧州人。中和二年,为泽州天井关戍将。时黄巢犯关辅,州郡易帅,有同博奕。先是,沈询、高湜相继为昭义节度,怠于军政。及有归秦、刘广之乱,方立见潞帅交代之际,乘其无备,率戍扶径入潞州,自称留

  • 卷四百五十九 列传二百四十六·赵尔巽

      冯子材王孝祺 陈嘉 蒋宗汉 苏元春马盛治 王德榜张春发萧得龙 马维骐覃修纲 吴永安 孙开华朱焕明 苏得胜 章高元欧阳利见   冯子材,字翠亭,广东钦州人。初从向荣讨粤寇,补千总。平博白,赐号色尔固楞巴图鲁。改隶张国

  • 卷三十三·连横

    列传五戴潮春列传林文察列传丁曰健列传林奠国列传林占梅列传罗、陈列传沈葆桢列传袁闻柝列传刘铭传列传刘璈列传林平侯列传戴潮春列传戴潮春,字万生,彰化四张犁庄人。籍龙溪。祖神保乐善好义,有名乡党中。生四子,长松江;松

  • 卷第一百八十二·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隋纪六〔起昭阳作噩(癸酉),尽旃蒙大渊献(乙亥),凡

  • 卷十四·佚名

    四月十三日(庚戌),上命军机大臣传谕富勒浑、雅德曰:沿海盗贼,最为商民之害。今闽省蚶江一带,劫案甚多,并未将首伙即时拿获;而屿仔尾地方,仅距厦门十余里,盗贼竟敢行劫兵船,可见该省政务废弛,已非一日。地方官怠玩讳饰,遇有劫案,仅以

  • 卷之一千二百九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二十九册 天聪四年五月至六月·佚名

    第二十九册 天聪四年五月至六月五月二十日,致刘三、四、五书云:&ldquo;所谓得一城而复失者,盖指建昌矣。建昌马光远已率军民投诚。本欲遣兵驻守之,但因城小城狭,且又恐降民受苦,故未遣兵往。建昌马参将前来於观见返回其间,

  • 崔器传·刘昫

    崔器,深州安平人。曾祖父恭礼,体态庞大,饮酒过斗。贞观年间(627),任驸马都尉,娶神尧馆陶公主为妻。父亲肃然,为平阴丞。崔器具有吏才,性格独特与人少交往,行为分明,任官时清廉谨慎。天宝六年(747),任万年尉,过了几个月后任监察御

  • 湛若水传·张廷玉

    湛若水,字元明,号甘泉,增城人。弘治五年(1492),科考乡试中举。从陈献章学习,不乐于求功名,后奉母亲之命,入南京国子监。弘治十八年参加会试,学士张元祯、杨廷和为考官,看了他的考卷赞叹道“:不是白沙陈献章的学生写不出这样的文

  • 卷十八·陆九渊

  • 论语纂疏卷一·赵顺孙

    钦定四库全书论语纂疏卷一     宋 赵顺孙 撰朱子集注学而第一此为书之首篇故所记多务本之意【语録曰此一篇都是先説一个根本○胡氏曰此篇首取其切于学者记之故以为多务本之意】乃入道之门积徳之基学者之先务

  • 卷第七十九·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七十九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定品第八之三已辩等至云何等持。经说等持总有三种。一有寻有伺三摩地。二无寻唯伺三摩地。三无寻无伺三摩地。如是三种相别云何。颂曰。初下有寻伺  中

  • 古文集成前集·王霆震

    古代散文总集。78卷。南宋王霆震编。王霆震,字亨福。庐陵(江西吉安)人,余不详。此书收春秋至南宋散文522篇。在编排上以天干为序,甲集6卷,乙集8卷,丙集7卷,丁集9卷,戊集8卷,己集8卷,庚集8卷,辛集7卷,壬集8卷,癸集9卷,并标明为“前

  • 穆天子传·佚名

    历史小说集,先秦无名氏撰。六卷。西晋武帝太康二年(281)汲冢墓出土,荀勗等校理为五卷,东晋郭璞作注,增《周穆王盛姬死事》一篇,编为六卷,是为今本。前五卷记周穆王西征,作《周王游行记》或《周王传》,为第一部分。后一卷记盛

  • 贝多树下思惟十二因缘经·佚名

    吴月支国优婆塞支谦译,与《佛说缘起圣道经》同。谓逆顺观十二因缘。如行旧道。而达旧城。

  • 戒香经·佚名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与《佛说戒德香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