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吴佩孚不与冯玉祥妥协

冯玉祥于第二次直奉战争突尔倒戈,致使直军全然瓦解,其经过情形,余已笔而记之矣。惟冯后受奉军压迫,又谋与吴佩孚妥协,而为吴所峻拒,其事或为外间所未详知者,亦不可不一述也。

盖冯既决心倒戈,恐势孤难集事,乃深与胡景翼、孙岳结合,以所部改称国民第一军,胡称国民第二军,孙称国民第三军,于回师时,举京津一带要隘,由国民军节节布防,以示先入者王,他人勿得染指意。迨奉军继至,一举占保定,再举占天津,驯至北京附近国民军驻扎之地亦在所必争,冯之愿望遂归幻灭。段祺瑞恐两军因此破裂,从中斡旋,议定以津浦线划归奉军,京汉线划归国民军,俾各从事扩展,一时暂安无事。然国民军力征经营,始获奠定豫局(由胡景翼督豫,孙岳任豫省长),而京汉线北段之保定,仍在奉军掌握,脉络终难贯通。若奉军则由天津直趋淞沪,鬯行无阻,其势张甚,远非国民军所及。旋孙传芳由浙江出师讨奉,奉军以战线过长,布置未周,仓皇由沪、苏、皖撤退,孙军追亡逐北,直至徐州为止。

冯见奉军失势,谓为千载良机,遂一面遣使约孙进兵来击鲁(山东)张(宗昌),一面密说驻在滦州之奉新派将领郭松龄,率兵出关,驱张自立。在冯自以计出万全,讵意弄巧成拙,冯虽令豫军入鲁,而孙则按兵不动(孙此时已无意再由徐州进兵,所以诺冯之请者,无非借之以牵制鲁张,使前线无忧,得以专意整顿内部),结果不特鲁张未去,反使吴(佩孚)乘机在鲁、豫收集旧部,东山再起。至滦州郭军长驱出关,始势甚锐,而巨流河一战,竟至被俘身死,结果不特奉张安然无恙,反使吴(佩孚)、张(作霖)之间发生同感,弃嫌修好,此又岂冯所料及哉?

闻吴当时曾有一电致张,略谓:“某平生最恶反覆小人,不意敝处有一冯玉祥,尊处亦有一郭松龄,叛乱相寻,纪律败坏,良堪浩叹。闻阁下正躬率劲旅,扫除余孽(其时张方率兵入关,讨伐魏益三,因魏将郭留驻山海关残部编为国民第四军,与冯相呼应),某愿悉力相助,共张挞伐,必使此辈无所逃罪而后已。”固已早露与张合力讨冯之意矣。冯闻郭败,知己必不容于张,恐吴、张联合势成,更难为敌,乃宣言下野出洋,由李鸣钟、张之江等出面向吴谋妥协,并遣人说吴,谓:“焕章前此固曾开罪于公,但现已悔祸,决然下野,直之大敌本为奉,倘能乘此时机共图团结,敌忾同仇,则胜算可操,举国敢不唯公命是听?”吴哑然曰:“冯焕章尚知有吴子玉耶?彼前假外力以颠覆吾辈,今见形势不利,又思假吾力以保持其叛乱所得之成果,吾虽至愚,岂肯任其玩弄?且彼已为全体袍泽所唾弃,亦决非吾私人所能曲予包容。若以团结言,以彼反覆性成,既已倒戈于前,安保其不倒戈于后,是所谓团结者,反以种将来无穷分裂之祸根。彼平生惯以伪善欺人,吾即不再受其欺,恐世必尚有误认为诚实恭顺,终受其害者。吾甚怪社会是非不明,正义不伸,竟任此辈逍遥法外,流祸家国,君乃亦为之作说客耶?”某闻言嗒然而去。吴卒与张合,驱冯于南口。吴平生刚愎自用,少容人之量,固其所短,然其对冯严持不妥协态度,则为能见其大,非可以褊狭目之。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六 垣崇祖张敬儿·萧子显
  ●卷四十一·徐梦莘
  卷之一百六·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二十八·佚名
  卷之六百四十三·佚名
  第四卷 历代盐法之沿革·缪荃孙
  钦定续通志卷十六 唐纪十六·纪昀
  颜鲸传·张廷玉
  序·朱克敬
  卷四十九 崔立之变·李有棠
  卷一百八十·佚名
  卷八·徐自明
  凡王府官·朱元璋
  二十年·佚名
  三十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二集卷一·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一古今体一百二十三首【戊辰一】元旦曈曨祥旭肇开晨便觉韶华应律新仙木骈罗屏镂宝瑞霙稠叠阁翔银?万户同民乐玉帛千方与物春保泰持盈心倍切钦哉自朂朂臣邻

  • 诸葛亮传第五·陈寿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珪,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郡丞。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硃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献帝春秋曰:初,豫章太守周术病卒

  • 列传第五十 范岫 傅昭 孔休源 江革 徐勉 许懋 殷钧·李延寿

    岫幼而好学,早孤,事母以孝闻。外祖顔延之早相题目,以爲中外之宝。蔡兴宗临荆州,引爲主簿。及蔡将卒,以岫贫乏,遗旨赐钱二十万,固辞拒之。仕齐爲太子家令。文惠太子之在东宫,沈约之徒以文才见引,岫亦预焉。岫文虽不逮约,而名行爲

  • 卷四十四·黄以周

      徽宗   △宣和四年(壬寅,一一二二)   1、正月辛酉朔,(案:钱氏《四史朔闰考》同。) 御制《艮嶽记》。(《纪事本末》卷百二十八。原注诏旨具载《记》文。案:陈桱、薛应旂、毕沅《续通鉴》并系四年冬末,不书月日。云:是岁,万

  • 铁围山丛谈卷第四·蔡絛

    米芾元章好古博雅,世以其不羁,士大夫目之曰「米颠」。鲁公深喜之。尝为书学博士,後迁礼部员外郎,数遭白简逐去。一日以书抵公,诉其流落。且言举室百指,行至陈留,独得一舟如许大,遂画一艇子行间。鲁公笑焉。吾得是帖而藏之。时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 列传二百九十·纪昀

    列传元 【四十四】○元四十四梁曾刘敏中 王约王结宋衜曹伯启李元礼 王寿王倚刘正 谢让韩若愚赵师鲁 刘德温 尉迟德诚秦起宗梁曾刘敏中王约王结宋衜曹伯启李元礼王寿王倚刘正谢让韩若愚赵师鲁刘德温尉迟德诚秦起宗

  • 志卷第五 高丽史五十一·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历二。授时历经上。○大元至元十八年岁次辛巳为元。[上考往古下验将来皆距立元为 周岁消长百年各一其诸应等数随时推测不用为元。]步气

  • 刘邵传·沈约

    元凶刘邵字休远,是宋文帝刘义隆的长子。文帝即位后生下刘邵,当时仍在守孝期间,所以没有向外公布。三年(426)闰正月,才说刘邵出生。从历代以来,从未有皇帝或国王即位后皇后生太子的,只有殷朝皇帝乙登位之后,他的正妃生纣,到这

  • 实贡 第十四·王符

    国以贤兴,以谄衰,君以忠安,以忌危〔二〕。此古今之常论,而世所共知也。然衰国危君继踵不绝者〔三〕,岂世无忠信正直之士哉?诚苦忠信正直之道不得行尔。〔一〕○铎按:东汉,求贡不相称,名实不相副。此篇痛贡士不依质干,空造虚美,既

  • 孟子集编卷一·真德秀

    孟子集编卷一朱子集注孟子序说史记列传曰孟轲【赵氏曰孟子鲁公族孟孙之后汉书注云字子车一说字子舆】驺人也【驺亦作邹本邾国也】受业子思之门人【子思孔子之孙名伋索隐云王劭以人为衍字而赵氏注及孔丛子等书亦皆云孟

  • 问幻品第十三·佚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人问言:幻人布施持戒精进忍辱一心智慧学三十七品佛十八法学萨云若。当成萨云若不乎。我等当云何报。佛告须菩提,我自还问汝随须菩提意报我。於须菩提意云何。五阴与幻有异无。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细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十·佚名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法称品第三十七佛告释提桓因言:&ldquo;憍尸迦!若满阎浮提佛舍利作一分,复有人书般若波罗蜜经卷作一分。二分之中,汝取何所?&rdquo;释提桓因白佛言:&ldquo;世尊!若满阎浮提佛舍利作一分,般若波罗蜜经

  • 卷第一百二十一·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二十一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业蕴第四中害生纳息第三之四若业未离染。彼业异熟未离染耶。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止他宗显己义故。谓犊子部说五部业。所得异熟亦通五

  • 大乘中观释论 第五卷·安慧

    大乘中观释论 第五卷安慧菩萨造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观染法染者品第六复次有异宗言。于胜义谛中诸界处等性与无性有所知解。由彼杂染成其有性。如佛所言。染者着染

  • 卷第十一·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十一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毗卢遮那品第六 此品来意者。前品明此因之果。今辨前之因。答前因问。故次来也。因是果人之

  • 卷第七·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卷第七大唐三藏义净奉 制译庵罗夫人缘余尔时具寿阿难陀。从佛受咒及伽他已。即往广严城。以脚踏门阃。咸依上法。时庵罗夫人闻佛游行广严城。至我庵罗林。严饰侍从。前后围绕。乘诸珍舆。从

  • 卷第四十七·志磐

    佛祖统纪卷第四十七宋咸淳四明东湖沙门志磬撰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十四高宗(徽宗第九子。母贤妃韦氏。追谥显仁皇后。五月二十一日天申节。永思陵)建炎元年。上驻跸维扬○初隆祐太后孟氏。将去国南向求护身法于道场大德

  • 禅月集·贯休

    二十五卷。《补遗》一卷。唐释贯休(832—912)撰。释贯休字德隐,姓姜氏,兰溪 (今属浙江省)人,禅月大师。《禅月集》又名 《西岳集》,为唐诗别集。旧本题曰: 梁人,释贯休初以乾宁三年(896)依荆帅成讷,后历游高季兴钱缪间,晚乃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