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三、周公之事功

周公之在周,犹多尔衮之在后金。原武王虽能平殷,而不能奠定其国。武王初崩之岁,管、蔡流言,武庚以淮夷叛,此其形势之危急,有超过玄烨既亲政后,吴三桂等之倒戈而北。盖三藩之叛,只是外部问题,周公时之困难,不仅奄淮,兼有三叔。此时周公在何处用兵,宜为考求。《诗》《书》所记,只言居东,未指何地为东。然武王渡河,实由盟津,牧野之战,在商北郊。是周人用兵商都,先自南渡河而北,又自西北压之向东南也。后来康叔既封于卫[1],卫在今黄河北,微子犹得保宋。宋在今黄河南。卫域实殷商之旧都,宋域乃临于淮夷,则周公用兵当经卫之一路。其成功后乃能东南行,而驱商人服象于东夷也,[2]且周公之胤所封国中,凡胙邢三国皆邻于卫。据此可知周公东向戡定所及。奄在今山东境,当春秋时介于齐鲁,此当为今泰山南境。周兵力自卫逼奄,当居今河北省濮阳、大名等县,山东省茌博聊濮等县境,此即秦汉以来所谓东郡者也。东郡之名原于何时,不可考。《史记》以为秦设,然秦开东土,此非最先,独以此名东,或其地本有东之专名,秦承之耳,此一区域必为周公屯兵向奄之所,按之卫邢胙封建之迹,及山川形势而信然。且此地后来又有东郡之号,则此为周初专名之东,实可成立之一说也。余又考之《逸周书·作雒解》,然后知周公所居之东为专名,更无疑义。《作雒解》曰:“周公立,相天子,三叔及殷东徐奄及熊盈以略。周公召公内弭父兄,外抚诸侯……凡所征熊盈族十有七国。俘维九邑。俘殷献民,迁于九毕。俾康叔宇于殷,俾中旄父宇东。”此则东为国名,必袭殷商之旧。所谓东者,正指殷商都邑而言,犹邶伯之北,指殷商都邑而言也。大小之别,每分后先,罗马人名希腊本土曰哥里西,而名其西向之殖民地一大区域曰大哥里西(Magna Grecia)。名今法公西西境曰不列颠,而名其渡海之大岛曰大不列颠(Magna Britannia)。则后来居上,人情之常。小东在先,大东在后,亦固其宜。据《鲁颂》之词,荒大东者周公之孙,地乃龟蒙,则周公戡定之东,当是小东,地则秦汉以来所谓东郡者也。兹更表以明之:

中华民国十九年二月北平

(原载1930年5月《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二本第一分)

[1]吾友顾颉刚先生谓康叔之封应在武王之世。《大诰》乃武王即位之诰,《康诰》亦武王之词。案:宁王一词。既由吴大澂君定为文王,此数篇中曾无一语及武王者,其为武王之诰无疑也。

[2]见《吕氏春秋·古乐》。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八 陆俟·魏收
  唐书直笔卷三·吕夏卿
  班马异同卷三十三·倪思
  卷之三十七·佚名
  ●卷一·陈洪谟
  中兴小纪卷二·熊克
  今献备遗卷二·项笃寿
  第四三八佥禀光绪九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一二二二三--一·佚名
  二五三 闽浙总督钟音等奏续行查出不应存留各书请毁折·佚名
  卷五十一·傅恒
  南唐书卷二十二·马令
  ●自序·林豪
  曹震传·张廷玉
  ●皇朝通典卷七十·佚名
  卷十九·长孙无忌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折·佚名

    (旦儿同二净上)(净云)自从蓝采和跟着师父出家去了,可早三十年光景。王把色我如今八十岁,李薄头七十岁,嫂嫂九十岁。都老了,也做不的营生。他每年小的便做场,我们与他擂鼓。我去先收拾擂鼓者。看有甚么人来。(正末上,云),自从

  • 第一折·孟汉卿

    (旦上,云)妾身刘玉娘是也,有丈夫李德昌贩南昌买卖去了。今日无甚事,我开开这绒线铺,看有甚么人来。(李文道上,云)自家李文道便是,开着个生药铺,人顺口都叫我做赛卢医。有我哥哥李德昌做买卖去了,则有俺嫂嫂在家,我一心看上他。

  • 四集卷五十七·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五十七今体诗七十二首【己亥三】月令七十二候诗【有序】订月令以贯年吕览经汉儒之辑系时训而胪日周书述汲冢之遗迨条列候名魏收始登之历志乃吹求节气林甫擅窜夫经文他如通卦验之流传不无岐互

  • 志第五 礼仪中·范晔

    立夏 请雨 拜皇太子 拜王公 桃印 黄郊 立秋 貙刘 案户 祠星 立冬 冬至 腊 大傩 土牛 遣卫土 朝会立夏之日,夜漏未尽五刻,京都百官皆衣赤,至季夏衣黄,郊。其礼:祠特,祭灶。自立春至立夏尽立秋,郡国上雨泽。若

  • 卷三百四十 元豐六年(癸亥,1083)·李焘

      起神宗元豐六年十月盡其月   冬十月癸酉朔,以御侍永嘉郡君林氏為美人。   夏國主秉常遣使奉表,復修職貢,仍乞還所侵地,撤被邊戍兵,長為外蕃,乃賜秉常詔曰:「惟爾祖考,介居邊陲,蒙恩朝廷,享有爵土,撫循備厚,歷年滋多。昨者

  • 卷四十七·佚名

    十二月初四日【丁酉】孙士毅奏言闻福康安从鹿仔港亲身统兵进剿于十月初七八行扺元长庄杀贼无数贼匪大败四处溃逃福康安仍即统兵前进同海叅賛一齐打进诸罗城又总兵梁朝桂在镇平庄攻剿贼匪连获胜仗脚上受伤各等语如此信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佚名

    正德八年秋七月丁卯朔享 太庙遣成国公朱辅代行礼○调分守宣府南路右参将王忠充左参将分守宣府西路万全右卫等处以万全都司都指挥佥事胡昺充右参将代守南路○己巳改服阕掌鸿胪寺事礼部右侍郎俞琳为工部右侍郎添注管事

  • 卷之五十四·佚名

    光绪三年。丁丑。七月。己巳。谕内阁。御史刘恩溥奏。请饬将捕蝗不力之牧令参处等语。今年天气亢旱。直隶等省。闲有飞蝗为害。该地方官傥能于蝻孽初萌之时。立即扑捕。何至蔓延为患。着各该督抚府尹严饬各属实力掩

  • 卷之八十六  君子堂日詢手鏡上(明)不著撰人·邓士龙

    (君子堂日詢手鏡,二卷(別本有作一卷者),未著撰人姓氏。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明顧氏文房叢刻本、明紀錄彙編本皆作王濟撰。濟,字伯雨,號雨舟,烏程人,官至廣西橫州判官。事蹟詳國朝獻徵錄卷一0一本傳。) 君子堂日詢手鏡

  • 卷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十七职役考复除宋宁宗庆元元年正月蠲台湖严三州贫民身丁折帛钱一年先是孝宗时余端礼知湖州乌程县民间赋丁绢钱率三氓出一绢不输绢而折其估一绢千钱後增至五千民不胜病端礼以告於府又自诣

  • 第十五章 28·辜鸿铭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辜讲孔子说:“人可以将其信仰或其信奉的原则发扬光大,而不是信仰或者所信奉的原则让人变得伟大。”辜解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通俗翻译就是:“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遵守什么样的道德,而

  • 卷一 士冠礼第一·李如圭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释卷一    宋 李如圭 撰士冠礼第一郑目録云童子任职居士位年二十而冠主人冠朝服则是仕于诸侯天子之士朝服皮弁素积古者四民世事士之子恒为士冠礼于五礼属嘉礼大小戴及别録此皆第一释曰童子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八·念常

      唐。  ⊙(癸卯) 代宗豫改年广德(肃宗长子。玄皇诸孙百余人代居长为嫡孙即位。后用元载为相。而黜李泌。及诛元载复用杨绾。年五十三崩紫宸内殿。葬元陵。在位十七年)  (乙巳) 改年永泰○九月铸金铜佛像于光

  •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五·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五摄决择分中五识身相应地意地之五如是已思择色蕴。我次当说名所摄四无色蕴。随所应建立相。如本地分立一心相。今先显示。如世尊言。若有众生于如来所。但发一心及一言说善逝大师

  • 成唯识论述记卷第五(末)·窥基

    沙门基撰论。此意差别略有三种。述曰。上来依颂第十门中。已略分别伏断位讫。自下第二因乘义解分位行相 于中有三。初标分位行相差别之数次列其名。后随别释。此即初也。论。一补特伽罗至平等性智相应。述曰。即列名

  • 大乘义章 第三卷·慧远

    大乘义章 第三卷远法师撰义法聚中此卷有八门(四谛义 四缘义 五果义 六因义 四空义 五法三自性义 六种相门义 八识义)四谛义九门分别(一释名 二开合辨相 三染净因果分别 四理事分别 五十六圣行分别 六

  • 隱元禪師語錄卷第五·隐元

    嗣法門人性樂編住福州府長樂縣龍泉寺語錄弘光元年,大贊國馬公、大虞卿劉公、同春、元林正昇、陳天錫、陳光震、文學李光、祖暨僧印虛等,請師於三月念二日進院,至山門云:大智門開,七通八達,一任諸人去來。且道進門一句作麼生

  • 金刚顶经瑜伽文殊师利菩萨法·佚名

    一卷,唐不空译。异名五字咒法。说五字文殊之修法。说五字咒功德及坛法,画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