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七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七十五

乐考【二十一】

散乐百戏

【臣】等谨按秦有角觝之戏汉有鱼龙曼延之戏而後之踵事增奇诡怪百出大都声容器数均非部伍之正故马端临考以散乐百戏赅之

国家筵宴之候亦有散乐百戏然雅俗二部而外初未尝有骇观惊俗之奇也自平定西陲囘纥内附献其乐伎始有寻橦高絙承盌转碟诸戏考西域前史载其俗多幻术如跳丸胡旋倒行足舞并皆腾踏蹻捷眩惑非常是其俗伎流传由来已久兹既向化归诚亦使之列於

殿廷隶之乐府与诸蕃乐伎并陈於燕飨非徒昭逮下之情而亦所以示覆帱之广也他如火戏氷戏之属随时行之要非无事而举者谨考定制亦附纪焉

耕耤筵宴散乐百戏进菓桌管弦乐奏朝天子安桌毕乐止领乐官一员乐工二名领舞童五名四时和队舞承应乐奏望吾乡舞毕乐止领乐官一员乐工六名百戏变碗承应进酒领乐官一员乐工二名领幼童十三名呈瑞应承应乐奏黄蔷薇舞毕乐止领乐官一员鼓板三名领老人一名探子二名承应唱商调集贤宾进馔领乐官一员乐工八名清乐奏太清歌彻馔乐止领乐官一员领庄家老四人舞童八名老人四名撺掇四名黄童白叟鼓腹讴歌承应乐作换庄农舞毕次文士九名感天地承应乐奏啄木耳次武士九名感祖宗承应乐奏黄蔷薇次进宝囘囘五名颂得胜承应乐奏红衲袄次香斗老人三名黎民欢乐承应乐奏调笑令次五方夜义五名承应乐奏鬼令次五海龙王承应乐奏清江引次三官五方彩旗承应乐奏看花会俱用大乐以次陈伎

火戏每岁正月

幸圆明园奉

皇太后观火戏例於十三十四十七十八每日晚刻设放吉祥盒子灯或二座或三座十五十六每日午刻设放日间盒子各一座晩刻设放吉祥盒子灯或二座或三座及万国乐春台火戏各一座氷戏每岁十月咨取八旗及前锋统领护军统领等处每旗照定数各挑选善走氷者二百名内务府预备氷鞋行头弓箭球架等项至冬至後

驾幸瀛台等处陈设氷嬉及较射天球等伎分兵丁为二翼每翼头目十二名服红黄马褂余俱服红黄齐肩褂射球兵丁一百六十名幼童四十名俱服马褂背小旗按八旗各色以次走氷较射陈伎毕

恩赏银两头等三名各赏银十两二等三名各赏银八两三等三名各赏银六两其余兵丁各赏银四两

俱由内府广储司支给

走马伎乾隆十二年起奉

旨交与内府三旗前锋人等挑选学习解马花马箭共

一百二十名至乾隆十三年冬奉

上谕南苑

紫光阁

圆明园及木兰热河等处呈用预备所有预备之处花马箭照常衣服解马皆用短袄其阅伎之时与阅伎之地尽照

旨遵行

笳吹乐司笳一人司胡琴一人司筝一人司口琴一人司章四人皆服蟒服跪一膝奏蒙古乐曲番部合乐筝一琵琶一三弦一火不思一番部胡琴一笙一管一笛一箫一云锣一二弦一月琴一提琴一轧筝一拍一每器各一人与笳吹同入共二十人为四班皆蟒服跪一膝奏蒙古乐曲高丽国俳笛伎管伎鼓伎各一人戴烟氊?镂金顶服蓝云縀袍棕色云縀背心蓝绸带俳长一人戴面具青縀?红缨服红云縀袍白绸长袖緑云縀虎补背心十字蓝绸带掷倒伎十四人服红短衣在丹陛两旁立俳长从右翼上於氊南立北面致辞【系高丽语】笛伎管使鼓伎各一人从右翼上於氊西南立东北向掷倒伎从左翼上自东向西各呈其伎

囘部乐伎铜绳伎用铜绳一根径二寸长一丈余或用麻绳一根径二寸长三丈余横於架木之上架木高二丈五尺又用麻绳一根斜坠於地拴於橛一边立桅木一根高六丈囘人服彩衣两手执木一根赤足自地登绳斜上履绳而走往返游跃於绳上既而又服其靴足掌下加一铜盘踏铜盘而履绳亦可往返行之或去铜盘踏一立木径二寸许高五寸许游於绳上亦可或履或行或跳或跃或跨而骑或坐而起如履平地然下立囘人一亦服彩衣击鼓而喧於下戏跃既毕左悬弓右挟矢抱桅木而直上至桅顶地设?球一枚援弓而射之

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七十五

猜你喜欢
  载记第二十八 慕容超·房玄龄
  志第三 天象一之三·魏收
  少帝纪四·薛居正
  卷之一千四百八十·佚名
  卷之一百八十五·佚名
  卷六十七·郝经
  绎史卷一百十二下·马骕
  卷六 武帝纪 第六·班固
  万象春传·张廷玉
  盛庸传·张廷玉
  弇山堂别集卷七十三·王世贞
  食货二五·徐松
  卷五十五·徐天麟
  卷十六疆里·冯煦
  第二节 工 业·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序·周春

      序   唐、宋、元、明俱有诗话,或专集,或散见,为风雅故实;惟五代与辽未备,士林有余憾焉。新城王尚书作《五代诗话》,以授北平黄侍郎昆圃先生,先生缀遗补漏,纂辑刊行,而辽犹阙如。辽自唐季基于朔方,虽地处北鄙,文墨非其所尚,

  • 列传第三十二 罗结 伊馛 乙瑰 和其奴 苟颓 薛野 者 宇文福 费于 孟威·魏收

    罗结,代人也,其先世领部落,为国附臣。刘显之谋逆也,太祖去之。结翼卫銮舆,从幸贺兰部。后以功赐爵屈蛇侯。太宗时,除持节、散骑常侍、宁南将军、河内镇将。世祖初,迁侍中、外都大官,总三十六曹事。年一百七岁,精爽不衰。世祖以

  • 列传第十二·李延寿

    昙首有智局,喜愠不见于色,闺门内雍雍如也。手不执金玉,妇女亦不得以爲饰玩。自非禄赐,一毫不受于人。爲文帝镇西长史,武帝谓文帝曰:“昙首辅相才也,汝可每事谘之。”及文帝被迎入奉大统,议者皆致疑,昙首与到彦之、从兄华并劝上

  • 提要·姚之骃

    臣等谨案后汉书补逸二十一卷国朝姚之骃撰之骃字鲁斯钱塘人康熙己丑进士官至监察御史是编搜辑后汉书之不传扵今者八家凡班固等东观汉记八卷谢承后汉书四卷薛莹后汉书张璠汉记华峤后汉书谢沈后汉书袁崧后汉书各一卷司马

  • 谈渊·王陶

    天禧中,泰州言澶州军士王贵至州自云得于阗国玉印一以献。初,太平兴国中,贵昼日忽见使者至营急召,偕行至河桥,驿马已具,即命乘之,俄觉腾空而去。顷之,驻马,但见屋宇宏丽。使者使贵入,其容卫、制度悉为王者。谓贵曰:“侯年如

  • 六○四 军机大臣等奏遵旨指驳明颜季亨撰《九十九筹》等情片·佚名

    六○四 军机大臣等奏遵旨指驳明颜季亨撰《九十九筹》等情片乾隆四十四年二月二十六日*臣等遵旨将明颜季亨所撰《九十九筹》十卷,附《时务体要》一卷,详加检阅。查季亨出处始末未详,据其书中自叙,盖温体仁门下士也。明季

  • 三国史记卷第四十一。·金富轼

    输忠定难靖国赞化同德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太保门下侍中判尙书吏礼部事集贤殿太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致仕臣[金富轼]奉宣撰。四一卷列传一金庾信零零列传第一。[金庾信]上。四一卷列传一金庾信零一○[金庾信],王京

  • 汪文辉传·张廷玉

    汪文辉,字德充,婺源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的进士。授任工部主事。隆庆四年(1570),改任御史。高拱以内阁大臣身份掌管吏部,权势显赫。他的门生韩楫、宋之韩、程文、涂梦桂等人同任言官,日夜奔走于高拱的门庭,专门从事攻击政

  • 卷三·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三雍正元年正月上谕二十六道初二日谕户部恩赐老人原爲崇年尚齿而地方赏老人者每州县动支数千金司府牧令上下通同侵扣吏役复任意需索老人十不得一上负旷典罪不容逭今饬令督抚严查务令

  • 中原·胡宏

      胡子曰:中原无中原之道,然后夷狄入中原也。中原复行中原之道,则夷狄归其地矣。  易、书、诗、春秋,今有其名耳,其道未尝知也。知之,然后德进业修,而天下可乎耳。  公卿大夫士,今有其名耳,其位未尝定也。位定,然后才可尽

  • 平书订卷八 制田第五下·李塨

    平书曰:从来治田未有不通水利者,南方水利之兴已久,但修其弊举其废,强而理之,易易耳[水田饶沃,人授四十亩三十亩俱可。三十者公田六十,四十者八十。皆岁种,可不用代田法]。北方则不知以为利,而惟苦其害。徐贞明[万历时科臣]徐光启[崇

  • 提要·毛奇龄

    【臣】等谨案大学证文四巻国朝毛奇龄撰是书备述诸家大学改本之异同首列注疏本大学之真古本也次列汉始平石经本有録无书以原本不传且考騐旧文知即今注疏之本故不复列次为魏正始石经本即丰坊所依托者仍列于前从其所伪之

  • 祸虚篇第二一·王充

    【题解】传书上认为,恶人有过错,一定要遭到天地鬼神降灾祸的惩罚,王充则认为它是“虚而无验”的欺人之谈,所以把篇名称为“祸虚”。子夏眼睛瞎了,传书上说是“天罚有过”之人。王充运用逻辑推理逐一加以驳

  • 慈悲水忏法卷中·知玄

    一切诸佛愍念众生。为说水忏道场总法。今当归命一切诸佛。南无毗卢遮那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弥勒佛 南无龙种上尊王佛 南无龙自在王佛 南无宝胜佛 南无觉华定自在王佛 南无袈裟幢佛 南无

  • 佛说持明藏八大总持王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尔时世尊为末世众生。宣说持明藏八大总持王经。令彼未来四众之中诸修行人。为一切众生而作利益。乃至求诸悉地而获成就。佛言若有行人。发勇猛心坚固不退。于此

  • 重编曹洞五位卷下·慧霞

    门人 后曹山 慧霞 编门人 广辉 释后学 晦然 补洞山三句谦本所附曹山举洞山三句。恐混百丈三句。先拣出百丈三句。第一句者是依住调伏即无散失。便是知有。名为初善。第二句者绝前句依住调伏。为是知非故舍。是

  • 施注苏诗·施元之

    诗集注。宋施元之撰,清邵长蘅(1637—1704)、李必恒补注,冯景续补遗。四十二卷,续补遗二卷。元之字德初,吴兴(今属浙江)人。官司谏。长蘅字子湘,别号青门山人。有《青门集》已著录。施注原本,乃嘉泰中其子宿刊行,多有

  • 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佚名

    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一卷,唐不空译。阿难逢焰口饿鬼怖而白佛,佛为说陀罗尼救拔焰口,施饿鬼之法自此始。佛在尼拘律园,阿难独居,念所受法,于夜三更,见焰口饿鬼,怖而问佛。佛为说无量威德自在光明胜妙力陀罗尼。即今变食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