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臣】等谨案大学证文四巻

国朝毛奇龄撰是书备述诸家大学改本之异同首列注疏本大学之真古本也次列汉始平石经本有録无书以原本不传且考騐旧文知即今注疏之本故不复列次为魏正始石经本即丰坊所依托者仍列于前从其所伪之时代也次为明道程子改本次为伊川程子改本次为朱子改木皆録全文次为王柏改本次为季本改本次为髙攀龙改本即崔铣改本次为葛寅亮改本皆仅列其异同之处而不録全文汉以来専门之学各承师説但有字句训诂之异无人敢窜乱古经费直始移周易杜预始移左传亦未敢颠倒次序自刘攽改武成俞庭椿改周礼而改经之风遂盛于北宋以后譬如増减古方以治今病不可谓无禆于医疗而亦不可谓即扁鹊仓公之旧剂也奇龄备列诸本使沿革秩然亦足以资考证葢一则欲纲目分明使学者便于致力一则欲章句不易使古经不至失真各明一义固可以并行不悖耳乾隆四十二年九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臣】陆 费 墀

猜你喜欢
  第七卦 师 地水师 坤上坎下·佚名
  孟子说卷一·张栻
  卷四十·陈经
  卷二十三·王与之
  二柄·韩非
  庄子天下篇述义后记·马叙伦
  昭公·昭公十三年·左丘明
  卷五百七十八·佚名
  卷四百二十三·佚名
  高僧傳卷第十二(亡身誦經)·慧皎
  法会因由分第一·朱棣
  成唯识论观心法要卷第五·智旭
  圣善住意天子所问经卷中·佚名
  佛说兴起行经序·佚名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伊川击壤集卷之四·邵雍

    天津新居成谢府尹王君贶尚书 嘉佑七年(公元1062年,邵子52岁)嘉佑壬寅岁,新巢始僝功。仍分道德里,更近帝王宫。槛仰端门峻,轩迎两观雄。窗虚响瀍涧,台迥璨伊嵩。好景尤难得,昌辰岂易逢?无才济天下,有分乐年丰。水竹腹心里,莺花渊

  • 卷八百九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九十七阎选【後蜀处士词十首】虞美人粉融红腻莲房绽脸动双波慢小鱼衔玉鬓钗横石榴帬染象纱轻转娉婷 偷期锦浪荷深处一梦云兼雨臂留檀印齿痕香深秋不寐漏初长尽思量楚腰蛴领团香玉鬓叠深

  • 提要·王偁

    臣等谨案虚舟集五巻明王偁撰偁字孟扬永福人元潮州总管翰之子翰于明初抗节死偁生甫六龄其母教之读书以弱冠领乡荐乞归养母成祖即位征至京师授国史院检讨充永乐大典副总裁坐解缙党下狱死为诸体诗共五巻前有王汝玉序又有

  • 第二十七场·田汉

    [李成、银珠上,再战,李败。[党仲升上,助战,斩银珠于马下。

  • 提要·徐紘

    臣等谨案明名臣琬琰录二十四卷续录二十二卷明徐纮编纮字朝文武进人弘治庚戍进士以刑部郎出为广东按察司佥事分巡岭东终于云南按察司副使是书乃仿宋杜大珪名臣碑传琬琰集而作所辑自洪武迄弘治九朝诸臣事迹前录所载一

  • 通鉴纪事本末卷四上·袁枢

    宋 袁枢 撰霍光废立汉武帝后元元年 钩弋夫人之子弗陵年数嵗形体壮大多知上奇爱之心欲立焉以其年穉母少犹与久之欲以大臣辅之察羣臣唯奉车都尉光禄大夫霍光忠厚可任大事上乃使黄门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后数日帝

  • 卷四十八 博索国·李有棠

    〔承立附〕哀宗正大五年秋八月甲子,以参知政事博索为尚书右丞。博索,内族,世祖裔,原作白撒,一名承裔,末帝承麟兄也。幼为奉御。贞祐间,累官知临洮府兼兵马都总管。兴定元年,为左都监,行帅府于凤翔。是年,诏陕西行省侵宋,博索出巩

  • ●草木子卷之二上·叶子奇

      原道篇  ○原道篇  堯舜傳心以中。周孔論易以元。武箕作範以極。孔曾傳道以一。思孟語德以誠。皆聖賢講道會要之總名。所以為傳心之典也。  易上經。氣化之始也。故首乾坤。下經。形化之始也。故重咸恆。 

  • 提要·毛奇龄

    【臣】等谨案春秋属辞比事记四卷国朝毛奇龄撰奇龄作春秋分义例为二十二门而其书则仍从经文十二公之序此乃分门隶事如沈棐赵汸之体条理颇为明晰考据亦多精核葢奇龄长于辨礼春秋据礼立制而是书据礼以断春秋宜其秩然有

  • 卷一百五十二·佚名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五十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静虑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静虑波罗蜜多。不应观一切陀罗尼门若常若无常。不应观一切三摩地门若常若无常。何以故?一切陀罗

  • 解脫道論卷第五·欧阳竟无

      阿羅漢優波底沙造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   行門品之二   此明求第二禪思惟初禪過患二[一]禪功德.爾時坐禪人欲樂起第二禪已於初禪身得   自在.何以故.若於初禪未得自在雖復思惟欲除覺觀望得二禪還復退

  • 菩萨念佛三昧经卷第四·佚名

    宋天竺三藏功德直译  赞三昧相品第九  尔时世尊告不空见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不空见。无劝汝者。乃能如是为诸众生请问三昧。欲以解脱利众生故。欲令众生具不思议净善根故。欲令众生获得三界最胜利故。为令众

  • 卷第三十二·佚名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等法界无量回向?“佛子!此菩萨摩诃萨以离垢缯而系其顶,住法师位,广行法施,起大慈悲安立众生,于菩提心常行饶益无有休息;以菩提心长养善根,为诸众生作调御师,示诸众生一切智道;为诸众

  • 梨耆弥七子缘品第二十三·佚名

    【古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波斯匿王。有一大臣。名梨耆[耆:qí]弥。家居大富。生七男儿。为其妻娶。已至于六。残第七子。当为求妇。【白话】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在舍卫国祇树

  • 卷第一百四十七·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四十七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根蕴第六中有纳息第二之一欲有相续最初得几业所生根如是等章及解章义。既领会已。当广分别。然有声目多义。如前广说。此中说续众同分有情数五

  • 春秋通论·姚际恒

    十五卷,首一卷。清姚际恒(1647-1715)撰。际恒字立方,号首源,又号善夫,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初着名学者。着有《九经通论》一百七十卷、《好古堂书画记》二卷、《续记》一卷、《好古堂书目》四卷、《古今伪书考》十卷及

  • 仪礼小疏·沈彤

    七卷。清沈彤(1688-1752)撰。彤字寇云,一字果堂,江苏吴江人。诸生,乾隆初试博学鸿词科不遇,编修三《礼》及《大清一统志》,授九品官,以亲老不受,辞归故里。笃志群经,尤精三《礼》。着有《周官禄田考》、《仪礼小疏》、《春秋左

  • 金刚三昧经论·元晓

    新罗元晓著述的书。共3卷1册。这本书是对《金刚三昧经》的注释,在元晓写这本注释书之前,尚没有人论及该经。在《宋高僧传》第4卷《元晓传》里,说明了著述《论》的缘起:原来元晓起名叫《疏》,但唐朝的翻经三藏们把疏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