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

钦定四库全书

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三

雍正元年正月

上谕二十六道

初二日

谕户部恩赐老人原爲崇年尚齿而地方赏老人者每州县动支数千金司府牧令上下通同侵扣吏役复任意需索老人十不得一上负旷典罪不容逭今饬令督抚严查务令有司亲自沿乡访察照看据实造册给发不许丝毫侵扣如仍蹈前弊立即参处如督抚奉行不谨朕若访出必加以失於觉察之罪再老人九十以上者州县不时存问其或鳏寡无子及子孙贫不能养赡者督抚以至州县公同设法恤养或奏闻动用钱粮务令得沾实惠

初三日奉

上谕前年因黄河冲决

皇考特遣牛钮齐苏勒等堵筑修理堤工一切完竣交与杨宗义乃杨宗义不能时时加谨防守致修筑之处又复冲决经九卿议将杨宗义革职拏交刑部从重治罪

皇考未即将伊治罪从寛恕免将一切河工俱交与伊令其効力赎罪今被冲决之堤工俱已合龙似属成功仍着交与杨宗义加谨防守不时修筑春日氷融之先务期预爲防守坚固断不可似从前疎忽又致冲决果能加谨防护即可赎其前愆如将已完堤工再致冲决朕必重治其罪

初四日总理事务王大臣等议奏八旗官兵米石应准仓塲衙门所请将所有六七成米折算添给支放奉

上谕所给之米照伊等所奏米色微高尤善如不及所奏米色支给务将仓塲大臣该仓监督从重治罪初六日奉

上谕旧大臣内原任大学士阿兰泰王熙李光地原任尚书赵申乔伊等俱系在

皇考时宣力効忠之人作何追恤加恩之处总理事务大臣会同大学士白潢尚书张鹏翮左都御史朱轼查例议奏

初七日

上召来京叩谒

梓宫之科尔沁逹尔汗亲王和硕额驸罗卜藏固穆布等入

养心殿

赐茶奉

上谕尔等先世俱在

太祖时归诚効顺竭力同心谊若一家懋着勤绩尔等皆深

皇考加恩爱养之人今闻

皇考升遐相率匍匐奔谒

梓宫哀号擗踊朕心深爲悯恻仰惟

皇考视尔等如子孙於兹六十余年恩隆情笃今龙驭上宾属大位於朕躬朕仰承

皇考付托之重当视尔等亦如一家深加爱养尔等皆仰承皇考恩养之人

皇考虽已升遐朕嗣大统一如

皇考在位尔等亦宜感念

皇考深恩和衷共励竭诚効力於国家再尔等衆札萨克等俱有办理旗务统辖衆庶之责旗下人员皆系尔等下属凡事务期秉公矢愼各抚恤尔属下人等愼勿扰累十二日

谕理藩院策凌东洛卜着封贝勒连岁西边军兴青海王以下台吉等以上各着劳绩

皇考曾降

谕旨於凯旋之日议叙着总理事务王大臣与议政大臣等将青海王台吉等历年功绩公同查明作何加封施恩之处定议具奏

谕署直隶廵抚赵之垣河南廵抚杨宗义朝廷设官置吏原以养民遇有灾荒即多方抚恤方不负委任之重今据山东巡抚黄炳奏称直隶河南邻境小民资生无策间有携家就近覔食者朕览奏恻然当此春初农事方兴若任其流离则小民何所依归着即遴选贤员招辑复业核实赈济务令得所勿失农时仍督饬文武官弁稽察奸慝以安善良方副朕惠养元元之至意十三日理藩院以来谒

梓宫之蒙古王贝勒贝子公额驸台吉等奏称世受国恩至爲深重不忍即归拟住京师候送

梓宫安奉

陵寝享殿等语转奏奉

上谕候送

梓宫尚须两三月若去而复来殊属劳苦时当春季马匹必致羸瘦来而复归必更艰难矣着照王等所请在京候送

梓宫俟安奉

陵寝享殿礼成後令回本地至九月内

梓宫安奉

地宫伊等必复来送正値秋草马肥可即从伊本处前诣陵寝是时朕亦必往

陵寝也

十四日奉

上谕各省奏销除地方正项钱粮及军需之外其余一应奏销积弊甚大若无部费虽当用之项册档分明亦以本内数字互异或因银数几两不符往来驳诘不准奏销一有部费即糜费钱粮百万亦准奏销?将无関紧要之处驳囘以存驳诘之名掩饰耳目咨覆到日旋即议准内外通同欺盗虚冒此等情弊尽在

皇考睿照之中

圣恩寛大未行深究朕今不得不加整理嗣後一应钱粮奏销事务无论何部俱着怡亲王隆科多大学士白潢左都御史朱轼会同办理

十五日

谕九卿朕受

皇考付托之重抚育羣黎夙夜孜孜惟恐闾阎失所昨山东巡抚奏称东兖二属上年二麦失收小民未免困苦直隶河南邻境之民资生无策亦有携家覔食者朕览奏恻然比即饬谕直隶河南廵抚加意抚绥招集复业但两省巡抚并未奏闻朕恐其视为泛常奉行不力尔等可会同确议?特遣大臣或交与该抚作何赈济安辑之法务使穷黎得沾实惠又前岁河南黄水溃决泛溢於直隶地方比年以来两省近水居民耕种无资衣食匮乏均应加恩抚恤尔等一并议奏

谕户部原任两江总督常鼐劾奏两淮廵盐御史张应诏科派加筋银两经工部尚书李先复等审明覆奏尔部驳诘以爲加筋银两去年衆商既已供为张应诏所派今常鼐身故衆商遂改前供所审未为允协朕闻常鼐居官本无令名

皇考亦曾向朕言之其所奏岂可爲准

皇考当日不肯据常鼐所奏定案故遣大臣前往察审今既已审明不必再行驳诘况张应诏本无科派之事真实难掩衆商安得不改易前供乎至於商人欲以此项银两充饷朕岂需此其已交十三万余两准其抵算往年商欠其未完银二十余万两尽行豁免我

皇考恤商爱民若办理此事亦必如此归结也至於衆商历年所欠正项关系国帑应作何限年徵收之法尔部确议具奏

十六日奉

上谕八旗举人生员内有在护军执事人行走者俱着退囘若系生员给与二两钱粮米石系举人给与三两钱粮米石令伊等得以读书

又奉

上谕八旗满洲人等除照常考试汉文秀才举人进士外至於繙译技勇亦属紧要应将满洲人等考取繙译秀才举人进士并武秀才举人进士着总理事务王大臣等会同该部将作何考试额数多少之处定议具奏又

上以庄亲靖王薨逝降

旨临奠诸王大臣等恳请停止奉

上谕王大臣等所奏虽是但朕之长辈止有庄亲王一人宗亲谊笃朕心必欲亲往着宗人府并有执事之王大臣等随往其余不必前去

二十三日

谕总理事务王大臣提镇副将俱系

圣祖仁皇帝简用之员特将

圣祖仁皇帝所遗弓矢櫜鞬等项宝物赏与伊等所赏物件

伊等应作何敬谨领受迎接供奉将

圣祖仁皇帝恩泽贻及子孙累世永戴之处尔等会同兵部

议奏

谕工部去年黄河漫溢冲决秦家厰一时不能堵塞朕念数省生民暨东南漕运攸关特遣齐苏勒前往堵修幸将秦家厰马营口俱经堵筑完工但冬日冰冻所修工程或未必坚固目今氷解流凘之时水势定行稍长况三月桃花水降其堵筑堤岸不可不加保固今杨宗义丁忧布政使牟钦元署理廵抚印务凡齐苏勒所需河工物料及所用官员着牟钦元即行给与毋得迟误该部速行文牟钦元知之

谕直省主考官尔等俱系

皇考选用之人朕谅尔等必能自好是以特简为主考官尔等到彼处务至公考试取其真实学问优长者尔等果能不徇私声名好则不但无负朕之选用亦不负

皇考爱养之恩矣回京之日朕自加陞擢如有徇私之处经

朕访闻定行从重治罪决不寛贷

二十四日奉

上谕从前每逢考试常有无赖匪类生事扰犯此风断不可长着总理事务王大臣传谕该管衙门考试之前即严行晓示倘有此等无赖匪类务将为首之人从重治罪以示儆戒

二十六日

谕都统阿拉锡理藩院尚书特古德尔等传旨与策妄阿喇布坦之使人曰尔之台吉在我

圣祖皇考时虽有微劳亦多罪戾又无故侵我哈密发兵往昭杀害喇藏毁坏佛教惟天子统御万邦理宜兴师问罪我

圣祖皇考至仁如天祗陈师边境俟尔台吉深悔前非即加恩寛宥并无意於殄灭尔国也其後因泽卜尊丹巴胡土克图再三请赦策妄阿喇布坦之罪我

圣祖皇考念其旧日微劳又怜念胡土克图老人恳请特允所奏许令遣使往谕策妄阿喇布坦待其伏罪陈奏到日即降

恩旨今

圣祖皇考升遐朕缵承大宝胡土克图老人远来再爲奏请故复遣使於尔若尔台吉即使亲信之人诚恳陈辞朕即寛宥以宁尔土宇若冥顽不灵特欲构兵亦可明言其意欲广我

圣祖皇考之仁恩亦在尔之台吉欲振我

圣祖皇考之武烈亦在尔之台吉朕仰承

圣祖皇考之心以行我朝兵威亦尔台吉所知也今胡土克图大喇嘛又已圆寂从此亦无有爲尔台吉奏请之人矣可作速定夺具奏若仍前支吾则兵自尔起无与朕也因尔非专使不与尔勅书尔其谨识朕言往谕尔台吉

二十七日奉

上谕前引见满洲翰林之日因成文行止不端特加训谕成文妄奏不知所陈何语近朕令诸翰林各据所知条奏成文奏摺内有兴利除弊等语

皇考圣治又有何弊朕何以除之伊又奏请八旗十五岁以上俱令读书如此则挑取护军之处复用何人所奏无一要欵恣意渎陈又复恳辞敎习二十阿哥之职人甚狂妄胆大着革职跟随二十阿哥行走若能改过则己若仍不改必锁拏监禁

又署直隶巡抚赵之垣题请领卖通仓变色米石户部议覆准行奉

上谕此案系朕亲率尔等办理之事

皇考因直隶各州县内有米谷短少之处将通仓变色米石粜卖於民有益并非勒令每处着落粜卖若干不但水次遥远之州县虽近水次之地若於民无益亦不勒令粜卖今赵之垣不能领会

皇考原降谕旨之意以二百里以内附近水次之州县派定数目粜卖具奏如此不但无益且又多此一事户部即照赵之垣所议准行甚谬此案无庸另批着晓谕赵之

垣将此项变色米石於米谷短少之州县领去粜卖若於民有益即行领卖若领运繁难无有益处即行停止如民间有因米谷短少情愿赴通籴买此项米石自行运回者亦听其买去

又兵部以三等侍卫李景泰拟补云南提标右营守备引

见奉

上谕李景泰系直隶人伊母年迈云南地方甚远着以山东河南地方守备员缺补用

二十九日奉

上谕镶黄旗护军参领赫色常格正白旗护军参领赫逹镶白旗前锋参领费扬古护军参领巴尔泰此五人年已老迈皆曾多年効力军前着以原品致仕准食半俸各赏银五十两

三十日

谕山东巡抚黄炳朕缵承大统父母斯民普天之下皆吾赤子凡身任封疆者当深体朕心遇有灾荒及时赈济使穷黎实被其泽据奏东兖两属去岁二麦失收小民未免困苦直隶河南邻境之民资生无策亦有携家覔食者朕览奏恻然尔奏欲各捐己赀以为赈济朕思尔等赀从何出势必仍取之於民是赈民实以累民也不如动用仓储遴选贤员确查乏食穷民分路赈济小民庶得均沾实惠至邻省流移之民亦宜一体抚恤毋令失所又奏请平粜仓谷於民食大有裨益必得实心任事之人方副朕惠养元元之意再奏请漕粮十万石分贮各县往年曾经屡次截留此项曾否支用所存多寡并如何分贮之处着具本奏闻

谕山东巡抚黄炳山东运道浅阻旧例派拨民夫挑浅济运朕思东省连年薄收百姓困苦未必堪此重役将来流亡日多民生日蹙深为可悯古人救荒之策有大兴役以济民食者不若竟动正项钱粮雇募民夫给以工食挑濬运河则应雇既多散者复聚民资工食稍延残喘民心鼓舞工程易就运道早通於兴役之中即寓赈济之意莫便於此已有旨命佟吉图署理按察使速赴河南与总河齐苏勒商定回任料理运道俟其到日尔可与公同竭力料理务使小民得沾实惠

又户部议覆审理两淮盐务工部尚书李先复覆奏一疏奉

上谕李先复等所奏两淮行盐国课攸关凡关盐务之事督抚理应会同该御史酌量料理等语部覆定例遵行已久应无庸议但督抚与该御史如相和好即长盐价以致病民如不相和好即不巡缉私盐以致累商嗣後倘各有臆见着将情由达部听部定夺

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三

猜你喜欢
  卷二百八十一·列传第一百六十九·循吏·张廷玉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十四·李心传
  卷第二百四十五·胡三省
  武王伐纣书卷上·佚名
  二百三十五 曹(兆页)奏请圣安并报雨水粮价摺·佚名
  通志卷六上·郑樵
  卷四十·傅恒
  第三章 紫禁城内外 七 内部冲突·溥仪
  十国春秋卷四十三·吴任臣
  刘延朗传·欧阳修
  王结传·宋濂
  元江土司传·张廷玉
  赵惠文王三十年·佚名
  食货四一·徐松
  卷十四·徐天麟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一出 防番·孟称舜

    【番卜算】〔外引众上〕既隼驻专城,万里声威盛。成都大将有花卿,草木知名姓。嵯峨蜀阙倚云霄,世掌貔貅志气豪。仗剑杀人如刈草,儿童望影亦魂销。自家帅节镇,世镇成都。剑川四路,悉归统辖。真所谓“花根木艳公卿子,虎体

  • 卷九·王安石

    钦定四库全书唐百家诗选卷九宋 王安石 编耿湋六首【大历中为右拾遗】秋晩卧疾寄司空拾遗曙卢少府纶寒几坐空堂疎髯似积霜老医迷旧疾朽药误新方晩果红低树秋苔绿遍墙慙非蒋生迳不敢望求羊早朝钟鼓余声里千官向紫微冒

  • 列传第八十二 陆贽·欧阳修

    陆贽,字敬舆,苏州嘉兴人。十八第进士,中博学宏辞。调郑尉,罢归。寿州刺史张镒有重名,贽往见,语三日,奇之,请为忘年交。既行,饷钱百万,曰:“请为母夫人一日费。”贽不纳,止受茶一串,曰:“敢不承公之赐?”以书判拔萃补渭南尉。德宗立,遣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十九·佚名

    嘉靖二年七月己巳朔享太庙○遣中官祭司门之神命楚府通城温惠王荣渡嫡弟二孙英焀袭封通城王○庚午复除南京刑科给事中卫道为工科给事中○致仕大学士王鏊以存问谢恩回辞免恩荫上优诏答之不允辞○裁革○南卫辉府北关闸递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六十三·佚名

    万历四十五年十一月壬戌朔大学士方从哲题庶吉士刘钟英拟授翰林院官职留中○癸亥大学士方从哲以吏部尚书郑继之有乞休一<锍-釒>未下因言继之才品兼隆为 皇上所特简今年虽逾八而精神矫徤铨政聿修人心允服真大臣之不

  • ●卷三·夏仁虎

    ◎朝流清德宗初年,东南军务粗定,京朝士大夫渐有承平景象,于是清流之名起。当时大老主持坛坫者为潘伯寅、翁叔平、张子青、黄漱兰诸公,李越缦、李芍农、宝竹坡、张香涛、王莲生、盛伯羲、志伯愚更为羽冀。迨常熟当国,延致名

  • 卷二十一·陈均

    钦定四库全书九朝编年备要巻二十一  宋 陈均 撰神宗皇帝【起辛酉元丰四年止乙丑元丰八年】辛酉元丰四年春正月命林广经制泸夷代韩存寳明年春广败乞弟于纳江乞弟遁去广军数万进寨追贼越七日至

  • 陈尧佐传·脱脱

    陈尧佐字希元,其先辈为河朔人。高祖陈翔,为蜀州新井县令,因而安家在那里,于是为阆州阆中人。陈尧佐进士及第,历任魏县、中牟县尉,撰《海喻》一篇,人们对他的志向表示惊奇。以试秘书省校书郎的身份知朝邑县,恰逢其兄陈尧叟出使

  • 第六章 战国时代的思潮·张荫麟

    第一节新知识阶级的兴起当封建时代的前期贵族不独专有政权和田土,并且专有知识。闲暇和教育是他们的所独享,《诗》《书》《礼》《乐》完全与平民绝缘,在封建组织演化中,贵族的后裔渐渐有降为平民的,知识也渐渐渗入民间,初时

  • 卷二十二·陈祥道

    刀【柄飾以木】削刀【合六成規】考工記曰三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太刃之齊五分其金而錫居二謂之削殺矢之齊又曰築氏為削長尺博寸合六而成規桃氏為刃鄭氏曰刃刀劍之屬削今之書刀詩曰鞞琫容刀書曰赤刀大訓孔安國曰赤刀赤刃

  • 自我批评的难得·孔子

    【原文】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①者也。” 【注释】 ①讼:责,责备。 【译文】 孔子说:“算了吧!我没有见到过能够发现自己的错误而作自我批评的人。” 【读解】 不知孔子怎样看待他的优等学生之一曾子,因为

  • 卷十一·范家相

    <经部,诗类,诗沈钦定四库全书诗沈卷十一柳州府知府范家相撰小雅雅乐说雅之有大小者以乐之大小别之也孔子反鲁正乐之部分以复先王之旧使大小各归其所小雅自鹿鸣以至鱼丽治内治外事莫重焉而较之大雅之所用则为小政有大

  • 卷五百六十·佚名

    △第五分不思议品第十之二尔时善现便白佛言:甚奇世尊,於诸菩萨善能付嘱善能护念。佛言善现,如是如是,所以者何。诸菩萨众为欲长夜利乐多生哀愍世间大生众故。欲令天人获大义利安乐事故。求证无上正等菩提为诸有情宣说法要

  • 大方广佛华严经不思议佛境界分全文·佚名

    唐于阗三藏提雲般若译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摩揭陀国。於菩提树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等正觉。其菩提树。根深坚固。善植於地。如栴檀柱。树身佣长。傍无枝叶。坚实圆满。名阿湿波他。所有诸鸟。不能飞过。皮

  • 金刚摧碎陀罗尼·佚名

    宋契丹国师中天竺摩竭陀国三藏法师慈贤译曩谟啰怛那(二合)怛啰(二合)夜野(一)曩谟室战(二合)拏嚩日啰(三合)播拏曳(二)摩诃药乞叉(二合)细那钵哆曳(三)怛你也(二合)他唵(引)怛啰吒野(四)怛啰(二合)吒野(五)咄噜(二合)

  • 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卷第十一·明佺

    大唐天后敕佛授记寺沙门明佺等撰大小乘失译经目一卷(四百二十四部六百三十六卷)右失译经者。兴废递更经全失主。故今编之贻诸后代。大乘居先小乘于后。大乘失译经&middot;佛名经一部三卷&middot;佛名经一部十卷&middo

  • 女红余志·龙辅

    元代文言琐谈小说。题元龙辅撰。二卷,有《诗词杂俎》本、 《古今说部丛书》本等。书首有作者丈夫常阳所作小引,称“细君女红中馈之暇,辄细阅之(指藏书),择其当意者,编成四十卷,时置几头,命曰《女红余志》。”后择其最佳者,录

  • 筠州洞山悟本禅师语录·良价

    禅宗语录。日本僧玄契重编,慧印校订。一卷。洞山悟本(807—869),即洞山良价,唐代禅宗僧人,曹洞宗的创始人之一,卒后谥号“悟本禅师”。此书是其语录及其他著述的汇编。由日僧玄契依据“古本”重集而成。书分“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