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百八十五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八月戊申朔祭大社大稷遣吏部尚书库勒纳行礼上驻跸密云县

  ○己酉上驻跸遥亭

  ○先是谕大学士阿兰泰前者古北口总兵官马进良、率兵往克鲁伦时倒毙骆驼五百有余至今尚有一百五十匹未经抵偿、此项理应偿补但恐官弁科派累兵、今噶尔丹已灭着免其抵偿。到古北口时、尔可召集官兵、将此遍行晓谕。至是、古北口总兵官马进良率所属官军迎驾。阿兰泰遵上□日召集官兵、遍宣上谕官兵皆欢呼谢恩。

  ○庚戌上驻跸三岔口地方。

  ○辛亥上驻跸狼山地方

  ○癸丑上驻跸刘家营地方

  ○甲寅上驻跸托赖营地方

  ○乙卯上驻跸博和齐达巴汉昂阿地方

  ○丙辰太宗文皇帝忌辰遣官祭昭陵上驻跸噶拜昂阿地方。

  ○升内阁侍读学士寿鼐、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转刑部右侍郎绥色、为左侍郎升内阁学士觉罗三宝、为刑部右侍郎升左通政吴涵、为太仆寺卿。

  ○原任长史多禅、因使往厄鲁特被害、照阵亡例、授拖沙喇哈番

  ○丁巳。遣大学士李天馥、祭先师孔子。

  ○戊午。秋分。夕月于西郊。遣工部尚书萨穆哈行礼。

  ○太祖高皇帝忌辰。遣官祭福陵

  ○上驻跸巴颜和洛。

  ○命宥罗卜臧端鲁卜等、交通伊拉古克三胡土克图死罪。发大喇嘛绰尔济等处安置。

  ○己未。上驻跸哈玛尔昂阿地方。

  ○辛酉。上驻跸巴颜拖罗海地方。

  ○喀喇沁王扎什、额驸噶尔臧、翁牛特贝勒额尔德布鄂齐尔、来朝。

  ○谕大学士阿兰泰曰、山陕两省、最为要地、以后文职缺人、俱令奏闻、朕酌量选用。

  ○副都统阿南达疏报、臣差护军校阿奇纳、自色尔腾前去、令从布隆吉尔、重整所设驿站、将留贮之米运至长马尔地方六月二十六日、阿奇纳至噶尔亶多尔济所居西欣木地方驿站、噶尔亶多尔济、亲率二三十人、至阿奇纳所、夺马驼杀从仆二人、执阿奇纳行三日、至布隆吉尔、方遣回臣即率兵追噶尔亶多尔济、至布隆吉尔哈喇乌苏地方、又据坐塘拨什库边代报称、噶尔亶多尔济逃去时、其属下人经过本驿夺五驿之马骆驼而去、又因丹济拉来降、先遣齐奇尔寨桑前来、噶尔亶多尔济遇之、亦执之而行、留于者尔浑台地方而去。臣因丹济拉来、恐彼恰遇噶尔亶多尔济、故遣夸兰大卫赫纳等、选满洲绿旗兵共四百名、以追噶尔亶多尔济、迎丹济拉至噶尔亶多尔济属下见在招降人内、有应取来者、与我军一齐带至肃州、交孙思克、博霁解往招降。吴能巴图尔等、共一百九口辉特台吉罗卜臧属人、共八百口。其喇嘛阿喇木扎木巴阿喇木班、共三百口。交台吉俄木布额尔德尼等、由边外徐行、致之贺兰山等处候上□日。上谕、噶尔亶多尔济、乃诚心降附之人、去□山戊不□使人来、重加恩赐断不逃遁、但伊等以耕为业、今弃其田禾、忽然逃去、必有不得已之情。着理藩院行文将军孙思克博霁等、务必详察明白具奏。驿站关系重大、应行文将军孙思克等将被劫驿站作速添补马匹、不得误事至策妄阿喇布坦处亦应将噶尔亶多尔济逃去之事、发敕谕之谕策妄阿喇布坦曰、噶尔亶多尔济、率其属众诚心来降。安插耕种今忽留其下人、尽弃田苗逃去、其去必有不得已之情朕于噶尔亶多尔济略无责备之意伊系鄂齐尔图车臣汗之孙、倘往尔地欲居于彼、可收之、好加抚养。如欲归来、即行遣回。朕于此降上□日令收噶尔亶多尔济遗留人等、特谕。

  ○甲子上驻跸齐老图和洛

  ○乙丑。以左副都御史噶礼、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丙寅。升内阁侍读学士扎赖、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寻调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工部左侍郎李元振、以省亲乞假允之

  ○予故领侍卫内大臣兼议政大臣觉罗塔达、祭葬如例

  ○喀尔喀额驸敦多布多尔济等、迎驾

  ○丁卯、上驻跸他斯哈哈达地方。

  ○己巳。吏部右侍郎彭孙遹、以迁葬乞假。允之

  ○升白都纳防守御关褒、为黑龙江左翼副都统

  ○庚午。上驻跸阿拜诺颜苏巴尔汉地方。

  ○辛未。上驻跸森济图哈达地方

  ○壬申。上驻跸鹫和洛。

  ○乙亥。上驻跸巴图舍里地方

  ○赐喀喇沁、翁牛特、喀尔喀王、贝勒、额驸台吉等、银币有差。

  ○丁丑上驻跸厄鲁斯台达巴汉地方

  九月戊寅朔上驻跸乌喇岱地方。

  ○己卯。遣官祭历代帝王。

  ○遣官祭城隍之神。

  ○上驻跸柏敦昂阿地方。

  ○庚辰。上驻跸克勒乌里雅苏台。

  ○辛巳。上驻跸两西尔哈交界地方。

  ○浙江巡抚线一信疏言、原任温处道陈丹赤、永嘉知县马琾、当耿逆叛时殉难。请立祠致祀从之

  ○癸未。上驻跸穆禄喀喇沁地方。

  ○副都统阿南达疏言据回子额贝杜拉达尔汉白克报称、厄鲁特丹济拉率家属七十九人来降、于六月十五日至哈密城求请面圣。随遣长子郭帕白克送丹济拉、已于六月二十八日启行。上以丹济拉向系名族、授为散秩大臣其子多尔济塞卜腾、授为一等侍卫俱安插张家口外、编入察哈尔旗分佐领其属下人酌可用者披甲、给以钱粮。

  ○调礼部左侍郎王泽宏为吏部右侍郎。转礼部右侍郎王封溁为左侍郎升内阁学士韩菼为礼部右侍郎。

  ○甲申上驻跸汗特木尔达巴汉地方。

  ○厄鲁特台吉丹济拉至御营。上命之进见大学士阿兰泰及郎中阿尔法引丹济拉入上独坐氊帷内、远屏左右并令阿兰泰、阿尔法出独留丹济拉语良久丹济拉出惊谓诸大臣曰我乃叛逆罪人穷困始来归命乃皇上略不致疑、尽屏左右、召我入见。且蒙恩授我显爵乃知圣主至勇至仁如此令我诚心感戴永不敢有异心矣上随召阿兰泰入。谕曰尔等偕丹济拉入者、盖以防不测也尔等所见虽是。朕思凡人无不可以诚感。丹济拉虽来降。其心不无疑畏朕推诚如此伊必感激、喜出望外、断无妄动之事且伊倘妄动、数百人朕亦不以为意况一人乎朕令尔等俱出、不留氊帷内者、欲使丹济拉之不疑也。

  ○乙酉上驻跸鄂尔和苏台。

  ○丙戌。上驻跸博洛河屯。

  ○丁亥。上驻跸喇门噶山。

  ○戊子。上驻跸捕塔海噶山。

  ○己丑。上驻跸恩格木噶山。

  ○琉球国中山王尚贞、遣陪臣毛天相进贡。宴赉如例。

  ○庚寅。上驻跸三岔口。

  ○以刑部尚书吴琠为武会试正考官侍讲学士王九龄、为副考官。

  ○辛卯上驻跸遥亭。

  ○喀尔喀车臣汗遣使进九白年贡宴赉如例

  ○壬辰。上驻跸密云县。

  ○上谕内务府总管海喇孙等膳房人花喇、额楚哈哈珠子德住茶房人雅头、伊等私在皇太子处行走甚属悖乱。着将花喇德住雅头处死。额楚交与伊父英赫紫、圈禁家中

  ○癸巳上驻跸三家店。

  ○甲午上回宫诣皇太后宫、问安。

  ○戊戌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以户部尚书陈廷敬、户部右侍郎王掞、俱充经筵讲官

  ○己亥。升詹事府少詹事李录予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转提督顺天学政工部右侍郎李光地、为左侍郎仍提督顺天学政升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熊一潇、为工部右侍郎。

  ○庚子。以兵部尚书兼步军统领开音布为镶白旗满洲都统、仍兼管步军统领事。调镶白旗蒙古副都统鲁伯赫、为镶黄旗满洲副都统正蓝旗汉军副都统勒奇为正白旗满洲副都统。升前锋参领宗室塞伯理、为镶白旗蒙古副都统护军参领张库、为正蓝旗汉军副都统

  ○壬寅。上御经筵讲毕赐大学士九卿詹事及讲官等宴

  ○癸卯上御太和殿视朝文武升转各官谢恩

  ○甲辰。孝慈高皇后忌辰。遣官祭福陵

  ○乙巳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疏言沿河被水之十八庄请计其人数将旧贮米粮散给上谕户部、理藩院曰朕前至宁夏黑龙江将军萨布素曾奏伊处收贮粮米三万余石、年久渐朽与其积之腐烂何若散之为有益乎且出陈可济军粮。易新便于收贮宜如所请行

  ○升左都御史席尔达为兵部尚书兵部右侍郎哈雅尔图为都察院左都御史

  ○授和硕安亲王岳乐女为郡主壻福宁、为和硕额驸

  ○赠镇平将军湖广提督徐治都、太子少保。予祭葬。谥襄毅

  ○丙午。升宗人府府丞钱三锡、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丁未。理藩院题、请将巴图尔额尔克济农所有壮丁编为佐领、另为一扎萨克铸给印信。明年令移至乌喇忒附近之地居住。上曰、若将巴图尔额尔克济农移住近地、则沿边别部蒙古甚多、岂可尽移乎。蒙古事在治之得其道、不在地之远近。着停其迁移。其编佐领为扎萨克给印信、俱依议。

  ○授原固山贝子章泰女为县君、壻福尔布、为固山额驸。

  ○以礼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阿山、教习庶吉士。

  冬。十月戊申朔。享太庙。遣皇太子允礽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暂安奉殿、孝陵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陵。

  ○颁康熙三十七年时宪历

  ○己酉上谕宗人府礼部国家乐育人材振兴文教、将使海内英隽之士靡不蒸蒸蔚起、矧宗室子弟系托天潢岂无卓越之姿足称令器允宜甄陶奖励、俾克有成。考诸前史、以公族应制举入仕者、代不乏人今属籍所载、日益繁衍、除已授爵秩人员外、闲散子姓、素无职业、诚恐进取之途未辟、致向学之意渐隳。嗣后八旗宗室子弟、有能力学属文、奋志科目、应令与满洲诸生、一体应试、编号取中。如此则赋质英异者咸服习于诗书。而学业成就者、不阻抑于仕进。凡属宗支人人得以自效、而于朕兴贤睦族之至意、亦用是以允惬焉。尔等衙门、即遵谕行。

  ○谕兵部军政大典、五年一举、所以黜陟将弁砥砺官方、使贤者知劝而不肖者知儆、关系甚重每见督抚提镇、不能实心奉行辄向所属需索部费、恣意诛求因而将弁以下节次侵削、重为兵害。至于所举所劾、或瞻徇情面或庇护私交将克扣额饷、虚冒兵粮滥受馈遗虐取规例、实系贪酷及衰懦阘冗、不能骑射之员不行参劾、止将微员细事草率塞责、以致贪酷庸劣之辈、无所戒惩、而守法奉公、宣劳尽职者遏抑不彰。无所激劝殊负朝廷。旌别淑慝之至意尔部可即通行各督抚提镇此次举行军政务矢公慎力破积弊俾举一人众皆以为贤劾一人众皆以为不肖庶激扬咸当而国家允收得人之效。倘因仍陋习、不加悛改后有发觉定将督抚提镇等官、一并从重治罪。

  ○哈密额贝杜拉达尔汉白克疏言、臣既擒塞卜腾巴尔珠尔、并噶尔丹属下诸人厄鲁特必不悦臣、而哈密又素弱用是危惧伏乞庇而安之。且臣所畏者、策妄阿喇布坦也。祈皇上降敕、使勿害臣、给臣敕印俾有恃以无恐、以保我疆土、且使叶尔钦吐鲁番等闻之、必共欣羡各思向往。更恳移回子屯于肃州、凡朝觐往来俱自肃州乘驿使臣地声息得时至圣上之前。下议政大臣等议。寻议覆额贝杜拉诚心向化擒噶尔丹之子及属下人来献殊为可嘉。应议叙以示鼓励。额贝杜拉、授为一等部长。伊子郭帕白克白奇白克授二等部长。分编旗队并令伊子郭帕白克率一百人住扎肃州应给额贝杜拉管辖哈密国印遣理藩院郎中布尔赛奔玺前往分、编旗队又请给纛及请安进贡使人俱自肃州乘驿。应如所请。得上□日、依议纛用红有应报闻之事准十五人乘驿。

  ○庚戌。皇太后圣寿节上率王以下文武大臣侍卫等诣皇太后宫行礼遵懿上□日停止筵宴

  ○辛亥策试天下武举于太和殿前

  ○壬子上御瀛台紫光阁。阅天下武举。骑步射技通毕。上亲射二次发矢皆中

  ○兵部理藩院、会同三法司奏言思格色赵山前奉上□日差一人于丹津鄂木布差一人于丹津阿拉布坦告以噶尔丹之死、且招与俱来。乃思格色、竟不到丹津鄂木布所、但同赵山至丹津阿喇布坦处前行七日即借称粮骑告乏而归。明系违上□日。应立斩示众。得上□日、赵山、至所指之地其事已竣、着令归家思格色、竟不到所指之地着立斩。

  ○癸丑。上御瀛台紫光阁阅武举骑步射技勇择缴熅章等十一人复令步射四次骑射二次。上又率善射侍卫等射。上发五矢皆中。谕大学士等曰今科落卷武举人内、安知无骑射俱佳而被遗斥者乎。如其回籍则已。若有留此者令兵部察明复试

  ○调镶白旗汉军副都统公孙徵灏正白旗汉军副都统冯国相俱为镶黄旗汉军副都统以原任镶黄旗副都统兴永朝、为镶白旗汉军副都统升陕西兴汉总兵官万永祺、为正白旗汉军副都统。

  ○甲寅。传胪。赐中式武举缴熅章等、一百一人武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乙卯。理藩院题厄鲁特丹津鄂木布使彭楚克车陈白克阿儿达尔鄂木布奏称欲往策妄阿喇布坦处但丹津鄂木布向与策妄阿喇布坦不合应遣人招之使来。此奏未可凭信。上允之。差罗卜臧丹巴赍敕前往。敕曰、朕前闻尔与噶尔丹分拆游行、故差合色、马尼图、捧敕谕以来降、必使富贵、优加恩养。尔如同丹津阿拉布坦、往归策妄阿喇布坦、朕亦不究。着明白覆奏。如两无所归、欲于额黑阿喇尔洪郭罗等处据险窜伏、朕断不容、必刻期破之。尔使人诺颜格隆臧布、额尔克俄木布、阿旺达什等、来奏云、倘噶尔丹至我近地、我必擒而杀之归降圣朝。又以敕书使诺颜格隆臧布赍去、谕尔虽不能擒杀噶尔丹而身率属下来降亦必使之富贵而优养之、毋疑毋阻。今尔竟不往归策妄阿喇布坦、仍另自游行岂因尔向与策妄阿喇布坦不睦有归噶尔丹之事故不便复归策妄阿喇布坦乎。今噶尔丹身死国亡、生擒其子塞卜腾巴尔珠尔又擒伊拉古克三胡土克图今尔不速来、渐至日久则尔生计亦渐迫。若尔率属下星速来降、朕必加以厚恩优待爱养。目下丹济拉、车陵等来降俱使得所而爱养之、尔亦当闻之详矣今轸念尔无所归、生计窘迫欲使得所之意、尔当筹之、速来归降、毋贻后悔。为此特遣尔幼时服役识认之人罗卜臧丹巴赍敕往谕。

  ○升光禄寺卿金玺为宗人府府丞

  ○丙辰。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谕大学士等曰前回子奸细一事已正法二人、释放二人余尚有监候者、今问彼处来降头目及丹济拉等、奏云并无回子为奸细之事、前原系敌人而潜住内地、故以奸细执之今噶尔丹已灭、部落俱降、其监候回子应从宽免死释放

  ○调镶蓝旗汉军副都统巴赛为正黄旗蒙古副都统。

  ○丁巳。以故三等阿思哈尼哈番鲍敬长孙鲍铎袭职。

  ○予故都统郭布、祭葬如例。

  ○理藩院题、厄鲁特巴图尔额尔克济农、应授何职于何处住牧。得上□日、巴图尔额尔克济农授以贝勒、另为一扎萨克给与印信。约其属下人丁、分编佐领、住贺兰山。

  ○戊午。理藩院奏丹津阿拉布坦疏言合色等奉差赍到敕书内、令臣当兄弟同居、臣原欲即往与之游牧因臣妻大病、今年不能亲身往觐不论所居何地总之请

  ○圣安进贡者也。查丹津阿拉布坦、原与策妄阿喇布坦不睦下人无食穷无所归、应遣使招来上允行仍命其使人诺颜格隆臧布、达什俄木布赍敕而往敕曰、朕前降敕谕尔来降今观尔疏言、尚在首鼠两端凡来降人员。尽皆恩养使得其所、尔当深思之、作速来降。为此即遣尔使人诺颜格隆臧布、达什俄木布、赍敕往谕

  ○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札赖、以疾乞休。命解任调理病痊起用

  ○己未。一等伯额参、以庸劣革退。命其亲兄四格、袭爵。

  ○礼部尚书张英、疏辞兼管翰林院掌院、詹事府詹事事。允之。

  ○庚申。调刑部右侍郎觉罗三宝、为兵部右侍郎升右春坊右庶子孟额、为刑部右侍郎大理寺少卿高裔、为光禄寺卿。

  ○辛酉。谕大学士等曰、翰林院詹事府内满洲官、有自各部院以才能升授者。自后凡有差遣、及审谳之事、亦宜遣往。朕观翰林院满洲汉军进士出身者、所学俱优。若有差遣时、可除正差之外、于伊等内、着一员同往练习。

  ○壬戌。升通政使额伦特、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谕户部比年出师讨寇、总为中外生民、永图休息、故不惮劳苦、远历边塞。其一切飞刍挽粟、皆动支正供额赋、不使累及闾阎。独是大兵牧养马匹、及三次师行出入、皆经山西地方。缘边州县卫所、固属勉力急公其余郡县虽非师旅所经、就有协办转输、行赍居送之事。且该省□山戊不□屡不登、谷价翔贵民间生计甚属艰难朕乘舆频临、目所亲睹。轸念殷切、未尝一日释怀。昨岁曾有谕上□日俟噶尔丹殄灭之后诞敷德泽。今寇氛荡涤、边境敉宁是宜格外加恩用绥黎庶。康熙三十七年山西通省地丁银米、一概蠲免尔部移文该抚、令遍饬所属实心奉行、务俾深山穷谷、均沾德惠。倘借端徵派、泽不下究、事觉、定行从重治罪。

  ○谕大学士等从军三次大小臣工、着各加一级。镇国公苏努着授为固山贝子。仍留都统任。

  ○癸亥。先是、差工部侍郎常绶等赍敕往谕策妄阿喇布坦。至是还。疏言、六月十五日、臣等至策妄阿喇布坦所、授以敕书赐物。谓之曰、尔昔有擒斩噶尔丹之奏、今噶尔丹虽死而丹济拉、乃同逆之人、近至尔地、尔当擒之、并噶尔丹男女、及其骸骨畀我。伊拉古克三胡土克图、乃本朝人。得罪逃归噶尔丹、凡百祸端、皆此人兴之、亦当执之与我。策妄阿喇布坦言、丹济拉、已遁至中国、不必言矣。钟齐海、无知之女、噶尔丹已灰之骨、不便相付。臣等再三索取、竟不之与。续执伊拉古克三胡土克图、其弟托博克孟克里噶尔丹之子车陵三鲁卜、其母布林、乳母察罕及程贝臧布等、交付臣等。又达尔札纳亲哈什哈之妻色棱达什、诉于臣等曰、圣上使我与丈夫完聚、故与吴尔占札卜之母、一齐发放今闻丈夫、自哈密擒解御前乞带我去、与我丈夫完聚。臣等亦携之而来。车陵三鲁卜在途出痘而死。问伊拉古克三胡土克图。供曰、仰负皇恩、罹此大罪我复何辞等语。谨此奏明上命议政大臣会议寻议覆、伊拉古克三胡土克图孟克里、托博克、应凌迟处死。程贝臧布、伊拉古克三胡土克图之徒罗卜臧多尔济应斩妇人布林、察罕交该部安置。得上□日、伊拉古克三胡土克图、孟克里托博克俱凌迟处死程贝臧布、暂缓决有要言问之、令取来罗卜臧多尔济、随其师行与彼无涉。着免死余如议。议政大臣又奏曰、先是侍卫巴布希、津木巴、遇伊拉古克三胡土克图劫掠之时、托博克与皮裘马匹、使巴布希等归。得上□日、问托博克果实、则宥之。寻解伊拉古克三胡土克图等到京。集诸王以下、蒙古王、文武大臣官员、喇嘛等于黄寺、磔诛伊拉古克三胡土克图、孟克里。问托博克、给巴布希等裘马是实。免其死。

  ○升广东右翼总兵官高登科、为镶蓝旗汉军副都统。

  ○免江南海州等一十八州县三卫、本年分水灾额赋。

  ○兵部题、出征厄鲁特阵亡护军等应各给一子七品官食俸。马兵等、应各给一子八品官食俸。无子者、照本身钱粮米石给其母妻终身赡养。母妻子俱无者、给银祭葬。从之。

  ○喀尔喀泽卜尊丹巴胡土克图、遣使进九白年贡。宴赉如例。

  ○甲子。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乙丑。升少詹事顾祖荣、为詹事府詹事

  ○以礼部右侍郎韩菼、兼管翰林院掌院学士事

  ○兵部题、随抚远大将军公费扬古于昭莫多地方临阵之京城右卫西安众官兵、应叙为上上等军功。从之

  ○丙寅。以礼部右侍郎兼管翰林院掌院学士韩菼、侍讲学士王顼龄侍讲张廷枢俱充日讲起居注官。

  ○升翰林院侍讲学士达尔汉为通政使司通政使。

  ○旌表山西烈女王氏拒奸自尽、给银建坊如例

  ○戊辰。上谒孝陵。命皇长子允禔、皇七子允祜、随驾。是日启行。驻跸夏店

  ○己巳。上驻跸蓟州。

  ○庚午。上诣暂安奉殿、孝陵、行礼。奠酒举哀毕。至皇后陵、奠酒举哀。是日、驻跸汤泉。

  ○谕内大臣等、汤泉以东之山照常禁止。汤泉以西之山、及遵化州至马兰峪旷野处不必禁止。着守陵人等演习射猎。

  ○辛未。上诣暂安奉殿、致祭行礼。遣和硕裕亲王福全、祭孝陵。皇长子允禔、祭皇后陵。是日上驻跸遵化州

  ○壬申。上驻跸三屯营

  ○癸酉上登景忠山行围殪二虎是日、驻跸米峪口

  ○安南国王黎维正遣使进贡。宴赉如例

  ○甲戌。刑部以太监刘进朝、逃出讹诈、议罪奏闻。上曰、刘进朝乃禁中役使之人逃出已属可恶、况又于所逃处吓诈有司宜照光棍例议罪。嗣后太监、有与同罪者、以此为例

  ○予昭莫多阵亡镶黄旗护军参领常武、祭葬如例。

  ○乙亥。上驻跸阎家屯。

  ○以散秩大臣一等公阿灵阿、掌銮仪卫事务。

  ○理藩院题、喀尔喀故贝子阿南大之妻、虽欲将贝子与其第三子丹金承袭但其长子滚楮克又经具呈。相应请上□日上曰、蒙古人欲各为札萨克不相统属。朕意伊等若各自管辖愈善。昔太祖太宗时、招徕蒙古随得随即分旗、分佐领封为扎萨克各有所统是以至今安辑。宜如何南大之妻所请令其第三子承袭贝子其长子滚楮克倘欲另为札萨克、亦可封之

  ○丙子。上驻跸汤泉

  ○以和托挥特故辅国公根敦戴青子松津僧额袭爵

  ○旌表直隶烈妇张鸣凤妻郝氏拒奸身死给银建坊如例

猜你喜欢
  卷十七·楚四·佚名
  卷二O八 唐紀二十四·司马光
  ●戊编·姜侠魂
  卷之一百八十六·佚名
  ◎均是贼也·李定夷
  一二五五 谕内阁将四库馆纂校议叙各员着该部核议具奏·佚名
  卷四十一·朱轼
  卷三十四 蜀书四 二主妃子传第四·陈寿
  杜瑛传·宋濂
  谕旨·佚名
  卷一百八十八·杨士奇
  永宪录卷二(下)·萧奭龄
  渚宫旧事卷五·余知古
  卷第九十九·佚名
  十五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九十四·彭定求

        卷294_1 【扬州选蒙相公赏判雪后呈上】崔峒   自得山公许,休耕海上田。惭看长史传,欲弃钓鱼船。   穷巷殷忧日,芜城雨雪天。此时瞻相府,心事比旌悬。   卷294_2 【客舍书情寄赵中丞】崔峒   东楚复西秦

  • 四集卷五十八·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五十八古今体三十五首【己亥四】题旧玉圭璧一圭着璧未前闻应为【去声】春官误会文【此圭璧中为璧形上下露圭末圭本向未见有此制盖因眷官四圭有邸之注谓圭末四出而

  • 古乐府卷七·左克明

    元 左克明 撰淸商曲歌辞下西曲歌石城乐 古辞【唐书乐志曰石城乐者宋臧质所作也石城在竟陵质尝爲竟陵郡于城上眺瞩见羣少年歌謡通畅因作此曲】生长石城下开窓对城楼城中诸少年出入见衣投阳春百花生摘挿环髻前捥指蹋

  • 山谷内集诗注卷三·黄庭坚

    钦定四库全书 山谷内集诗注卷三   宋 黄庭坚 撰 任 渊 注 有惠江南帐中香者戏答六言二首【洪驹父香谱有江南李王帐中香法以鵞利汁蒸沈香用之】 百链香螺沉水宝薰近出江南一穟黄云绕几深禅想对同参【选诗岂意

  • 84.郑鹧鸪诗·施蜇存

    郑谷,字守愚,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应进士试十六年,至光启三年(公元八八七年)方才及第。授官京兆鄠县尉,迁右拾遗、补阙。乾宁四年(公元八九七年)为都官郎中。这是他最后一任官职,诗家称之为郑都官。不久就告老归隐而卒

  • 卷之九·佚名

      顺治元年。甲申。冬十月。乙卯朔。上以定鼎燕京。亲诣南郊。告祭天地。即皇帝位。是日黎明。内院官奏请诣坛。上出宫升辇。亲王以下文武各官皆从。卤簿前导。出大清门。不奏乐。至圜丘、于昭亨门西降辇入左门御

  • 卷之四百三十五·佚名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十二月。庚辰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戊申皆如之。外记注○谕军机大臣等、前因天津上海江甯湖北所设之制造枪石滟驳各局厂。谕令裕禄、刘坤一、张之洞确查

  • 第一卷 前汉、后汉、吴、魏、晋·缪荃孙

    前 汉相 刺 史 吴 相袁 盎 《史记》。 江都相程 嘉 《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建平敬侯程嘉以将军击吴楚,用江都相侯,孝景四月丁卯封。董仲舒 《本传》:武帝即位,仲舒以贤良对策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 张士衡传·刘昫

    张士衡,瀛州乐寿县人。父亲张之庆,为齐朝国子助教。士衡九岁时母亲去世,他哀悼思慕超过礼仪,父亲的朋友齐朝国子博士刘轨思见到他,常常掩面而泣,对他父亲说:“从前伯饶号‘张曾子’,又岂能远过于此!我听说君子不亲自持教,我当为

  • 高祖本纪·薛居正

    (上)汉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姓刘,讳名詗,本名知远,到登皇帝位时改为现在的讳名。他的祖先本是西突厥的沙陀部族人。四代祖讳名湍,当高祖拥有天下时,被追尊为明元皇帝,庙号叫文祖,陵墓叫懿陵;高祖母陇西李氏,追封以明贞皇后的

  • 杨黼传·张廷玉

    杨黼,云南太和人。好学,《五经》读了百遍。工于篆文,好佛典。有人劝他参加科举考试,他笑笑而已。庭前有棵大桂树,他在树上绑一块板子,题名“桂楼”,躺在上面,做诗咏歌,怡然自乐。注《孝经》数万言,旁征博引,字皆小篆。所用砚池干

  • 第一章通论·佚名

    第一节垦照第二节大租之沿革第一节垦照(一)具禀人沈绍宏,为恳恩禀请发给告示开垦事。缘北路鹿野草荒埔原为郑时左武骧将军旧荒营地一所,甚为广阔,并无人请耕,伏祈天台批准宏着李婴为管事,招佃开垦,三年后输纳国课;并乞天台批发

  • ●自序·高宇泰

    (以上原阙)起兵。夫大臣世戚,义与位副,复何庸言!予正取夫可规避就而不规□□□而不计者,于冥顽域中,孤行一意。百人愚之,能无一人怜之乎!十人怜之,能无一人愧之乎!得怜且愧者十百于亿万人之中,人心所由而不泯。故曰「一脉张,不可谓

  • 卷第六十三·佚名

    宰相十三 进官加恩别使五吕大防加恩制元祐四年明堂门下。昔吾祖宗革五代之遗。复三王之旧。皇祐之盛。始寓总章于外朝。元丰之隆。乃严上帝之定位。厥有成宪。敷遗后人。朕因而循之。罔有失坠。乃辛巳之吉。躬被冕服

  • 深察名號第三十五·苏舆

      治天下之端,在審辨大。辨大之端,在深察名號。錄其首章之意,以窺其中之事,則是非可知,逆順自著,其幾通於天地矣。是非之正,取之逆順,逆順之正,取之名號,名號之正,取之天地,天地為名號之大義也。古之聖人, 而效天地謂之號,鳴而施

  • 卷一百三十七 战国汉唐诸子·黎靖德

      家语虽记得不纯,却是当时书。孔丛子是后来白撰出。〔道夫〕   家语只是王肃编古录杂记。其书虽多疵,然非肃所作。孔丛子乃其所注之人伪作。读其首几章,皆法左传句,已疑之。及读其后序,乃谓渠好左传,便可见。   孔丛

  • 辩言·员兴宗

    (宋)员兴宗 撰 余观歴世经解传注之言有出入于道者退且惧其不纯也约众万之指示精一之义随意而订正之余非以侈吾辩也求以辩道云耳训诸理作辩言 昭二十五年公逊于阳州齐侯唁公于野井请飨从者公羊子曰两君以遇礼相见也孔子

  • 卷一百四十一·佚名

    △初分挍量功德品第三十之三十九时天帝释复白佛言:世尊,云何诸善男子。善女人等。说有所得安忍波罗蜜多。名说相似安忍波罗蜜多。佛言: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说色若常若无常。说受想行识若常若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