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五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五十九

经籍考

经【仪注 ?纬】

宋史艺文志仪注类一百七十一部三千四百三十八卷辽金元三史不立艺文志散见各纪传中

明史艺文志仪注类五十七部四百二十四卷

郑泳郑氏家仪【无卷数】

泳字仲潜浦江人官温州路总管府经历义门八世孙涛之弟

邱濬家礼仪节八卷

濬字仲深琼山人景泰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諡文庄

【臣】等谨案濬是书本之世所传文公家礼而稍参以当时之制然家礼出于後人附会实非朱子所作濬殆未之深考也

吕柟礼问二卷

柟见易类

宋纁四礼初稿四卷

纁字伯敬号栗庵商邱人嘉靖进士官至吏部尚书諡庄敏

纁自序略曰礼之卫人甚于城郭顾仪文周详人苦其难因其难而废之岂独齐民哉然则指途导轨莫若就简删繁余因彚诸家礼书参互考订先求制作之源次及条目之详其间窒碍难行及有不安於心者则斟酌变通谬加损益期不失乎礼之本义简要易从焉而已然皆据一时之见未敢遽以为是也故以初稿名焉

吕坤四礼翼四卷 四礼疑五卷

坤字叔简宁陵人万历进士累官刑部侍郎

坤四礼翼自序略曰四礼者何人道之终始也翼四礼者何济四礼之所未备也冠翼二前蒙养後成人昏翼二前女子後妇人丧翼二前侍疾後修墓祭翼二前事生後睦族凡六经之微言奥义讲解难明不敢采辑惟以民间之日用常行可以家喻而户晓者析为条目俾皆童而习之

朱轼日宁陵吕叔简先生论定四礼编辑蒙养至睦族凡八篇深情至理虽愚夫妇亦当悚然动目此人心世道赖以维持岂特翼四礼已哉是书虽与六经并存可也

杨慎家礼仪节八卷

慎见礼记类

马从聘四礼辑宜一卷

从聘字起莘灵夀人万历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崇祯时城破从聘与其三子俱殉节

【臣】等谨案从聘于乾隆四十年

赐諡忠节

韩承祚明四礼集说八卷

承祚万历时人卷首自署曰东鲁仕履无考

吕维祺四礼约言四卷

维祺字介孺号豫石河南新安人万历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尚书流贼李自成陷开封抗节死

以上通礼

车垓内外服制通释七卷

垓字经臣天台人咸淳中由特奏召授迪功郎浦城县尉以年不赴学者称为双峰先生德佑二年卒牟楷序略曰礼有冠昏丧祭而此独取於丧者良以俗之厚由於丧之重民俗厚而後冠昏之礼可行噫亲丧固所自尽也世降俗浇斩齐且莫之尽况期功乎期功之正者且莫之尽况若义若降若加者乎安得如先生者出而司风俗之柄即是书而躬行之则变浇为淳不难矣

张复跋日双峰先生内外服制通释发明朱子家礼殆无遗藴读是书者孝弟之心可以油然而生矣

【臣】等谨案垓男瑢次其书凡六类一五服诸图二五服丧制名义三五服提要四五服图说五三殇以次降服六深衣疑义共为九卷其第八第九两卷已佚

徐骏五服集证六卷

骏常熟人

骏自序略曰圣人制五服别亲踈之等俾不相凟也冯鼎元有曰礼莫严於五服而五服莫严於父母终丧之制可不慎乎骏每按家礼及御制孝慈録采儒先至当之论附以臆见为五服问答凡三脱稿名曰集证

以上附録

右仪注

孙瑴古微书三十六卷

瑴字子双华容人

瑴自序略曰纬有七俪经而行顾其文皆删余也相传孔子既述六经知後世不能稽同其意别立纬及?八十一首以遗来世故东汉谓之古学魏晋以降倚为符图图令人讳讳令人惮至隋而毁遂禁不传自昔为之说者有郄有袁为之注者有郑有宋一以为起於中兴之前终张之徒皆借仲尼杂以已说一以为盛于建武之代俗儒趋时篇卷第目转加增广惟刘彦和以为事幽辞富有助文章故羲皥之源钟律之要瑞孽之符鬼神之状读者皆有取焉尝读历代史经籍艺文志空标其目间有存者亦复如裂锦碎璧声味不聨余于是考其班部推其宗旨核其譌阙盖句累而章章累而篇篇累而帙既成名之曰古微书虽非本文之後先要亦可以大义徵以文律凖也

右?纬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五十九

猜你喜欢
  卷四百九十·列传第二百四十九·外国六·脱脱
  五帝第二十四·王肃
  ●卷七·魏泰
  卷之七百三十六·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九·佚名
  提要·袁韶
  第四章 在天津的活动 七 “行在”生活·溥仪
  杨朴传·宋濂
  卷一百七十五·杨士奇
  卷一百四十八·佚名
  卷98·陈邦瞻
  卷三·佚名
  咸丰十年七月廿九日·曾国藩
  卷第廿八·佚名
  三十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王翰

    <集部,别集类,明洪武至崇祯,梁园寓稿  钦定四库全书梁园寓稿卷六明 王翰 撰七律闻呼鹰九月清霜杀草莱谁人出猎傍山隈一声高向林边起大翮飜从云外来秪为恋恩飞不去岂因求食唤将回当年亦有荆州牧曾筑秋风百尺台和成

  • 卷九十七·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九十七黄滔滔字文江莆田人干宁二年擢进士第光化中守四门博士王审知据闽充武威军节度推官监察御史里行幕府应用文及塔庙碑碣半出其手中州人士避地者亦多主于滔云洪迈云滔诗清淳丰润若与人对

  • 志第二十一 郡国三·范晔

    陈留 东郡 东平 任城 泰山 济北 山阳 济阴-- 兖州东海 琅邪 彭城 广陵 下邳-- 徐州◎ 陈留郡武帝置。雒阳东五百三十里。十七城,户十七万七千五百二十九,口八十六万九千四百三十三。〖陈留〗有鸣雁亭。〖

  • 僭伪列传二·薛居正

    刘守光,深州乐寿人也。其父仁恭,初随父晟客于范阳,晟以军吏补新兴镇将,事节度使李可举。仁恭幼多智机,数陈力于军中。李全忠之攻易、定也,别将于晏围易州,累月不能拔,仁恭穴地道以陷之,军中号曰“刘窟头”,稍迁裨校。仁恭志大气

  • 卷一百九十二 嘉祐五年(庚子,1060)·李焘

      起仁宗嘉祐五年七月盡是年十二月   秋七月戊子,美人周氏為婕妤。皇第十二女,婕妤所生也。   庚寅,詔河北兩地供輸人輒過黃河南者,以違制論。初,邊臣言,兩地供輸人,舊條私出本州界,並坐徒,後乃更從杖,恐漸入近南州軍刺事

  • 历代名贤确论卷五十五·佚名

    先主 后主攻刘璋【子西 东坡 子由】荆州闗侯【子西 少游 子由】孙权称尊孔明不与之絶【子西】庞统中流矢卒【子西】张温败【子西】汉业【刘禹锡 温公】后主即位改年【子西】陈寿谓蜀不置史注记无官【子西】法正

  • 曹芳芸女士·周诒春

    曹芳芸女士 年四十六岁。生于江苏苏州。弟锡庚。上海靑年会干事。永久通信处。上海狄思威路五十一号。初学于苏州教会女学校。及上海中西女塾。光緖二十三年。自费游美。入哥特学校。光緖二十八年回国。任上海中西女

  • 张廷金·周诒春

    张廷金 字贡九。年三十岁。生于江苏无锡。已婚。永久通信处。上海寰球中国学生会收转。初毕业于上海南洋公学。宣统元年。以官费游美。入威斯康心大学。习电气工程。宣统三年。入鄂海阿省立大学。民国二年。得电气工

  • 卷十二·熊过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明志録卷十二    明 熊过 撰哀公名蒋定公妾姒氏子在位二十七年其十四年春秋絶笔諡法恭仁短折曰哀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围蔡楚君自将也左氏曰报柏举也杜元凯曰定六年郑灭许此复见

  • 夏聲說·欧阳竟无

    人必有所以為人,然後能人,然後謂之曰人。人之所以為人者,惻隱、羞惡、是非之心是也。堂下觳觫,堂上不忍,況乎國將亡、族將滅、種將絕?痛之所不勝,不得不大聲疾呼,奔走號 。大聲疾呼,奔走號 ,而後舉國震悚,萬眾一心,出其才力智能

  • 评徐庆誉君之心是脑的产物吗·太虚

    徐君此论,是很有心理学上哲学之价值的;但未能穷原竟委,轻轻将偏于唯心一边的罪名,加之佛法,亦有误会。依进化的现实,乃现实的进化,言现实之本来真相,是非心非物的。但在无机物,则但有物体的发现;在生物的植物,渐有生理、心理的发

  • 俱舍论疏 第十卷·法宝

    俱舍论疏 第十卷沙门法宝撰分别世品第三之三论。无明何义。自此已下大门第二释十二支名义就中有四。一释无明。二释名色。三释触支。四释受支。自余八支指余文释就初有二。一正释其名。二别证有体。就前文中先

  • 卷第二十·佚名

    舍利弗阿毗昙论卷第二十姚秦罽宾三藏昙摩耶舍共昙摩崛多等译非问分烦恼品第十一之三何谓十烦恼使。见烦恼使。疑烦恼使。戒道烦恼使。爱烦恼使。嗔恚烦恼使。嫉妒烦恼使。悭惜烦恼使。无明烦恼使。憍慢烦恼使。掉烦恼

  • 藏山阁集选辑·钱澄之

    本书(二册一九四面一一六、四○○字)分「藏山阁文存」与「藏山阁诗选」两部,钱秉镫撰。秉镫尝改名澄之,里居、阅历见第八六种「所知录」篇。其所著「藏山阁集」,晚年曾一再致意刊行而未果;迄至清光绪末年,始由龙潭室主、璱楼

  • 中朝故事·尉迟偓

    笔记。五代尉迟偓撰。二卷。共二十九条,七千多字。偓官南唐朝议郎,给事中。参修国史。李昇得国,自以为出唐太宗之后,袭承唐统,故称长安为中朝,因以名书。上卷记朝廷典章制度及君臣间事,下卷多记神仙志怪、掌故遗闻、轶事杂

  • 太虚集录·闵一得

    古哲有言曰:修炼有三乘,(天仙地仙水仙也。)而炼法惟三则。三则惟何?端直其体,空洞其心,真实其念。(念即志,志乃主宰内外者,故又名曰主人翁。)此三句是双修家(性命双修之家也)彻终彻始、片时片刻,莫可或遗者,(遗忘也)其功法增减,第可自审

  • 锦衣志·王世贞

    客有徵錦衣事者不能詳余以所聞荅之退而詮其語曰錦衣志

  • 萍沙王五愿经·佚名

    吴月支国优婆塞支谦译,先叙萍沙王五愿,后叙弗迦沙王出家,宿窑家,佛夜为说法,证三果,次日命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