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四章 在天津的活动 七 “行在”生活

我在张园里住了一段时间以后,就觉得这个环境远比北京的紫禁城舒服。我有了这样的想法:除非复辟的时机已经成熟,或者发生了不可抗拒的外力,我还是住在这里的好。这也是出洋念头渐渐冲淡的一个原因。

张园(和后来的静园)对我说来,没有紫禁城里我所不喜欢的东西,又保留了似乎必要的东西。在紫禁城里我最不喜欢的,首先是连坐车、上街都不自由的那套规矩,其次是令我生气的内务府那一批人。如今我有了任意行事的自由,别人只能进谏而无法干涉。在紫禁城里,我认为必要的东西,是我的威严,在这里也依然存在。虽然我已不穿笨拙的皇帝龙袍,经常穿的是普通的袍子马褂,更多的是穿西装,但是这并不影响别人来给我叩拜。我住的地方从前做过游艺场,没有琉璃瓦,也没有雕梁画栋,但还有人把它称做“行在”(我也觉得抽水马桶和暖气设备的洋楼远比养心殿舒服),北京的宗族人等还要轮流来这里给我“值班”,从前张园游艺场售票处的那间屋子,犹如从前的“乾清门侍卫处”。虽然这里已没有了南书房、懋勤殿、内务府这些名堂,但在人们的心目中,张园那块“清室驻津办事处”的牌子就是它们的化身。至于人们对我的称呼,园子里使用的宣统年号,更是一丝不苟地保留着,这对我说来,都是自然而必要的。

在张园时代,内务府大臣们只剩下荣源一个人,其余的或留京照料,或告老退休。我到天津后最初发出的谕旨有这两道:“郑孝胥、胡嗣瑗、杨锺羲、温肃、景方昶、萧丙炎、陈曾寿、万绳木式、刘骧业皆驻津备顾问。”“设总务处,著郑孝胥、胡嗣瑗任事,庶务处著佟济煦任事,收支处著景方昶任事,交涉处著刘骧业任事。”陈宝琛、罗振玉、郑孝胥是每天必见的“近臣”,他们和那些顾问每天上午都要来一次,坐在楼外西边的一排平房里等着“召见”。在大门附近有一间屋子,是请求“觐见”者坐候传唤的地方,曾经坐过的人,有武人、政客、遗老、各式“时新”人物、一騷一人墨客以及医卜星相。像青年党党魁曾传,网球名手林宝华,《新天津报》主笔刘冉公,国民党监察委员高友唐,……都曾加入张宗昌、刘凤池的行列,在这里恭候过“奏事官”的“引见”。驻园的日警,天津人称之为“白帽”的,驻在对面平房里,每日登记着这些往来的人物。每逢我外出,便有一个日警便衣跟随。

张园里的经济情况,和紫禁城比起来,自然差的多了,但是我还拥有一笔可观的财产。我从宫里弄出来的一大批财物,一部分换了钱,存在外国银行里生息,一部分变为房产,按月收租金。在关内外我还有大量的土地,即清朝入关后“跑马圈地”弄来的所谓“皇产”,数字我不知道,据我从一种历史刊物上看到的材料说,仅直隶省的皇产,不算八旗的,约有十二万饷。即使把这数字打几个折扣,也还可观。为了处理这些土地的租赁与出售,民国政府直隶督办和清室专设了一个“私产管理处”,两家坐地分赃,卖一块分一笔钱,也是一项收入。此外,前面我已说过,我和溥杰费了半年多功夫运出来的大批珍贵字画古籍,都在我手里。

我到天津之后,京、奉、津等地还有许多地方须继续开支月费,为此设立了“留京办事处”、“陵庙承办事务处”、“驻辽宁办事处”、“宗人府”、“私产管理处(与民国当局合组的)”、“东陵守护大臣”和“西陵守护大臣”等去分别管理。我找到了一份材料,这上面只算北京和东西陵这几处的固定月费、薪俸、饭食,就要开支一万五千八百三十七元八角四分①,至于天津一地的开支,每月大约需一万多元②,最大宗的开支即收买和运动军阀的钱,尚不在此数。每月平均开支中的购买一项,约占全月开支三分之二,也没有包括汽车、钻石之类项目。天津时期的购买用品的开支比在北京时大得多,而且月月增加,像钢琴、钟表、收音机、西装、皮鞋、眼镜,买了又买,不厌其多。婉容本是一位天津大小姐,花钱买废物的门道比我多。她买了什么东西,文绣也一定要。我给文绣买了,婉容一定又要买,而且花的钱更多,好像不如此不足以显示皇后的身份。文绣看她买了,自然又叽咕着要。这种竞赛式的购买,弄得我后来不得不规定她们的月费定额,自然,给婉容定的数目要比文绣的大一些,记得起初是婉容一千,文绣八百,后来有了困难,减到三百与二百。至于我自己花钱,当然没有限制。

①这个数字包括以下各项:

敬懿、荣惠两太妃8000元 醇亲王2800元

寿皇殿总管太监等饭食72元 太庙首领太监等钱粮19.44元

东陵奉祀960元 西陵奉祀832元

东西陵守护大臣200元 醇贤亲王国寝祭品每季266.4元

园寝翼领官兵口分144元 太妃邸内管领值班饭食80元

太妃邸内护军住班饭食32元 留京办事处长官及留用司员薪水1932元

宗人府办公经费500元

以上共15837.84元

②员工薪资约为4000元,婉容、文绣月银1800元,房租约200元,其他开支,据“驻津办事处”的司房写的一份“谨将各项用项缮呈御览”的表格,其中核计出的每月平均开支如下:

膳房536.511元 电灯234.947元 番菜膳房215.115元

邮费1.877元 茶房168.782元 自来水61.341元

办事人员饭食236.194元 车费110.642元 电话113.947元

旅费38.364元 奖赏142.902元 购物4128.754元

马乾85元 杂费236.825元

合计6311.201元

由于这种昏天黑地的挥霍,张园又出现了紫禁城时代的窘状,有时竟弄得过不了节,付不出房租,后来连近臣和“顾问”们的俸银都开支不出来了。

我花了无数的钱,买了无数用不着的东西,也同时买来了一个比庄士敦给我的更强烈的观念:外国人的东西,一切都是好的,而对照之下,我觉得在中国,除了帝制之外,什么都是不好的。

一块留兰香牌口香糖,或者一片拜耳的阿司匹灵,这几分钱的东西就足够使我发出喟叹,认为中国人最愚蠢,外国人最聪明。当然,我想到的中国人,并没有包括我自己,因为我自认自己是凌驾于一切臣民之上的。我认为就连那些聪明的外国人也是这样看我的。

那时我在外国租界里,受到的是一般中国人绝对得不到的待遇。除了日本人,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各国的总领事。驻军长官、洋行老板,对我也极为恭敬,称我“皇帝陛下”,在他们的国庆日请我去阅兵,参观兵营,参观新到的飞机、兵舰,在新年和我的生日都来向我祝贺……

庄士敦没走以前,给我介绍了英国总领事和英国驻军司令,以后他们辗转介绍,历任的司令官都和我酬酢往还不断。英王乔治五世的第三子过津时访问过我,带去了我送他父亲的照片,后来英王来信向我致谢,并把他的照片交英国总领事送给我。通过意大利总领事,我还和意大利国王互赠过照片。

我看过不少兵营,参加过多次外国军队的检阅。这些根据我的祖先——西太后承认的“庚子条约”而驻在中国土地上的外国军队,耀武扬威地从我面前走过的时候,我却觉得颇为得意,认为外国人是如此的待我,可见他们还把我看做皇帝。

天津有一个英国人办的名叫“乡艺会”(Country Club)的俱乐部,是只准许外国大老板进出的豪华游乐场所,中国人是根本走不进那个大门的,只有对我是个例外①。我可以自由出入,而且可以带着我的家人们,一起享受当“特殊华人”的滋味。

①在后期也准许中国人去,但仅限买办资本家之流,由外国会员带去。这个地方在解放后被人民政府接收,改为人民俱乐部了。——作者

为了把我自己打扮得像个西洋人,我尽量利用惠罗公司、隆茂洋行等等外国商店里的衣饰、钻石,把自己装点成《老爷杂志》上的外国贵族模样。我每逢外出,穿着最讲究的英国料子西服,领带上插着钻石别针,袖上是钻石袖扣,手上是钻石戒指,手提“文明棍”,戴着德国蔡司厂出品的眼镜,浑身发着密丝佛陀、古龙香水和樟脑一精一的混合气味,身边还跟着两条或三条德国猎犬和奇装异服的一妻一妾……

我在天津的这种生活,曾引起过陈宝琛、胡嗣瑗这派遗老不少的议论。

他们从来没反对我花钱去买东西,也不反对我和外国人来往,但是当我到中原公司去理发,或者偶尔去看一次戏,或者穿着西服到外面电影院看电影,他们就认为大失帝王威仪,非来一番苦谏不可了。有一次,胡嗣瑗竟因我屡谏不改,上了自劾的请求告退的奏折(原文抬头处,我都改成了空一格):

奏为微臣积年溺职,致圣德不彰,恐惧自陈,仰恳恩准即予罢斥事。窃臣粗知廉耻,本乏才能,国变以还,宦情都尽,只以我朝三百年赫赫宗社,功德深入人心,又伏闻皇上天禀聪明,,同符圣祖,虽贼臣幸窃成柄,必当有兴复之一时。辄谬与诸遗臣密围大计,丁巳垂成旋败,良由策划多歧。

十年来事势日非,臣等不能不尸其咎。而此心耿耿,百折莫回者,所恃我皇上圣不虚生,龙潜成德也。泊乘舆出狩,奔向北来,狠荷录其狂愚,置之密勿,时遭多难,义不敢辞。受事迄今,愆尤山积,或劾其才力竭蹶矣,或斥其妒贤嫉能矣,或病其性情褊急矣,或低其贪糜厚禄矣。经臣再三求退,用恤人言,乃承陛下屡予优容,不允所请。臣即万分不肖,具有天良,清夜扪心,能勿感惊?……前者臣以翠华俯临剧场,外议颇形轻侮,言之不觉垂涕。曾蒙褒责有加,奉谕嗣后事无大小,均望随时规益,等因,钦此!仰见皇上如天之度,葑菲不遗,宜如何披露腹心,力图匡护。记近来商场酒肆又传不时游幸,罗振玉且扬言众中,谓有人亲见上至中原公司理发,并购求玩具,动费千数百金等语。道路流传,颇乖物听。论者因疑左右但知容悦,竟无一效忠骨鲠之臣。里既未能执奏于事前,更不获弁明于事后,则臣之溺职者又一也。……是臣溺职辜恩,已属百喙难解,诚如亮言,宜责之以彰其慢者也,若复靦颜不去,伴食浮沉,上何以弼圣功,下何以开贤路?长此因循坐误,更何以偷息于人间?茹鲠在喉,彷徨无已,惟有披沥愚悃,恳恩开去管理驻津办事处一差,即行简用勤能知大体人员,克日接管其事,则宗社幸甚!微臣幸甚!……

胡嗣瑗说的“俯临剧场”,是指我和婉容到开明戏院看梅兰芳先生演《西施》的那一次。他老先生在戏园里看见了我,认为我失了尊严,回来之后就向我辞职。经我再三慰留,以至拿出了两件狐皮筒子赏他,再次表示我从谏的决心,他才转嗔为喜,称赞我是从谏如流的“英主”,结果双方满意,了事大吉。这次由中原公司理发引起的辞职,也是叫我用类似办法解决的。我初到天津那年,婉容过二十整寿生日的时候,我岳父荣源要请一洋乐队来演奏,遗老丁仁长闻讯赶忙进谏,说“洋乐之声,内有哀音”,万不可在“皇后千秋之日”去听。结果是罢用洋乐,丁仁长得到二百块大洋的赏赐。以物质奖赏谏臣,大概就是由这次开的头。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六十六 隐逸下·李延寿
  卷六十九·志第二十二·律历二·脱脱
  卷三十四·朱熹
  两汉刊误补遗卷十·吴仁杰
  卷四十七·杨士奇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二·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六十·佚名
  ●大鹤山人郑文焯校记·陈思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六十 列传六十·纪昀
  一四五九 闽浙总督伍拉纳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折·佚名
  卷六·佚名
  一二 厨房的大事件·周作人
  杨佶传·脱脱
  楚宣王问群臣曰·佚名
  卷三十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九十·彭定求

        卷790_1 【春池泛舟联句】裴度   凤池新雨后,池上好风光。--刘禹锡   取酒愁春尽,留宾喜日长。--裴度   柳丝迎画舸,水镜写雕梁,--崔群   潭洞迷仙府,烟霞认醉乡。--贾餗   莺声随笑语,竹色入壶觞。--张

  • 卑叔文·唐圭璋

      据词中“复恢舆地”云云,叔文盖南宋人。“卑”原作“”。永乐大典卷二千八百零六卑字韵(见中华书局影印本第三十五册),“卑”即作“”。今从。以大典、诗渊成书年代相近之故。   喜迁莺   寿邵太尉   春回天际,

  • 第三十四出 思忆·梁辰鱼

    〔末扮内臣上〕龙槛沉沉水殿淸。禁门深锁寂无声。君王去后舞衣冷。日暮水漂花出城。自家掌管馆娃宫一个内监是也。昨俺大王爷伐齐。要与娘娘同去。娘娘身子不好。独居宫中。怎么这时候还不见梳洗。只得在此俟候。〔

  • 第二折·康进之

    (宋江同吴学究、鲁智深领卒子上)(宋江诗云)旗帜无非人血染,灯油尽是脑浆熬。鸦嗛肝肺扎煞尾,狗咽骷髅拌搜毛。某乃宋江是也。因清明节令,放众头领下山踏青赏玩去了,今日可早三日光景也。在那聚义堂上,三通鼓罢,都要来齐。小

  • 卷三十·表第四·柯劭忞

      ○三公表   (表略)

  • 元朝征缅录·佚名

      朝廷以至元十年始遣使招缅,不至。  十四年春,缅人犯边,偏将忽都、土官信苴曰辈大败之。十月,行省遣纳速剌丁破其三百余砦,然皆方面疆场之事。  二十年,始诏宗王相吾答儿往征,破其江头城。  二十二年,乃议纳款,贡方物

  • 卷二十·黄以周

      徽宗   △崇宁元年(壬午,一一○二)   1、七月(案:《十朝纲要》:是月甲申朔。) 乙酉,臣僚上言:“准尚书省劄子,三省同奉圣旨,昨行遣裁削责降元祐人数内轻重失当或漏落之人,令御史谏职弹劾以闻;馀依诏旨施行。除先次弹劾外,缘

  • ●靖康稗史之四·确庵耐庵

      南征录汇笺证   ▲天会四年 【 宋靖康元年】 十一月二十五日 【 宋闰十一月】 ,固伦尼伊勒齐孛堇左副元帅宗翰、二皇子右副元帅宗望克宋大兵,自南壁登城,禁军士下城纵掠。夜,宋遣景王杞、谢克家至刘家寺皇子寨求和,

  • 第九十二回 巡塞北厚抚启民汗 幸河西穷讨吐谷浑·蔡东藩

      却说炀帝南幸江都,在途约历数旬,所有四十余所的杂宫,统是赶紧筑造,大致粗就,炀帝到一处,留一二日,尚嫌它未尽完善,所以不愿稽延,便扬帆直下,竟达江都。江都为南中胜地,山水文秀,扬名海内,炀帝与后妃人等,朝赏夕宴,不暇细表,好容

  • 二百八十九 江宁织造隋赫德奏查织造衙门左侧庙内寄顿镀金狮子情形摺·佚名

    雍正六年七月初三日 江宁织造.郎中奴才隋赫德跪奏:为查明藏贮遗迹,奏闻请旨事。 切奴才查得江宁织造衙门左侧万寿庵内,有藏贮镀金狮子一对,本身连座共高五尺六寸。奴才细查原因,系塞思黑〔注〕于康熙五十五年遣护卫护卫常德

  • 魏收传·李延寿

    魏收,字伯起,小字佛助,钜鹿下曲阳人。他自叙家史说:汉初魏无知被封为高良侯,他的儿子叫魏均。魏均的儿子魏恢。魏恢的儿子魏彦。魏彦的儿子魏歆,字子胡,幼小丧父,很有志气,精通经书和历史,官至本郡太守。魏歆的儿子魏悦,字处德,性

  • 卷三百九·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九明 杨士奇等 撰灾祥宋宁宗嘉泰中着作佐郎知徽州事袁甫上奏曰臣将指外服不当出位言朝廷事传闻今月三日京城火灾延及宗庙三省台部百司庶府

  • 卷十一·乾隆

    大清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寛仁信毅大孝至诚宪皇帝圣训卷十一武功附武备雍正元年癸卯正月丙午策妄阿喇布坦使臣垂纳木喀等朝见上命都统拉锡理藩院尚书特古忒传谕曰尔国台吉在我圣祖皇考时虽有微劳亦多罪戾乃无

  • 卷十四·刘因

    <经部,四书类,四书集义精要钦定四库全书四书集义精要卷十四   元 刘因 撰论语十述而下二十章【子不语】或问孔子于春秋纪灾变战伐簒杀之事于易礼论鬼神者尤详今曰不语四者何也曰圣人平日之常言盖不及是其不得已

  • 衡岳泉禅师·惠洪

    禅师名谷泉。泉南人也。少聪敏。性耐垢污。大言不逊。流俗憎之。去为沙门。拨置戒律。任心而行。眼盖衲子。所至丛林。辄删去。泉不以介意。造汾阳。谒昭禅师。昭奇之。密受记莂。南归放浪湘中。闻慈明住道吾。往省觐

  • 十住毗婆沙論卷第二·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地相品第三   問曰.得初地菩薩有何相貌。答曰.   菩薩在初地  多所能堪受. 不好於諍訟.  其心多喜.悅.   常樂於清淨.  悲心愍眾生. 無有瞋恚心.  多

  • 地神护法·佚名

      尔时坚牢地神白佛言:世尊,我从昔来瞻视顶礼无量菩萨摩诃萨,皆是大不可思议神通智慧,广度众生。是地藏菩萨摩诃萨,于诸菩萨誓愿深重,世尊,是地藏菩萨于阎浮提有大因缘。如文殊、普贤、观音、弥勒,亦化百千身形,度于六道,其愿

  • 卷之十二·牧云通门

    嘉兴大藏经 牧云和尚懒斋别集牧云和尚懒斋别集卷之十二东吴 毛晋子晋 编阅鄂州 记室智时 较订诗(丁之一)栖真时之一登雪窦山兹山登历已多年极目峰峦尚宛然记得路从亭子入仍看塔向岭头悬寒崖瀑布晴飞雪古涧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