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

熙宁八年,吕惠卿为参知政事,权倾天下。时元参政绛为翰林学士、判群牧,

常问三命僧化成曰:“吕参政早晚为相?”化成曰:“吕给事为参政,譬如草屋上置鸱吻耳。”元曰:“然则其不安乎?”成曰:“其黜免可立而待也。”是时春方半,元曰:“事应在何时?”成又消息曰:“在今年五月十七日。”元怃然不测,亦潜记之。既而吕权日盛,台谏禁口,无敢指议之者。会五月十七日,元退朝,因语府界提举蔡确曰:“化成言吕参政祸在今日,真漫浪之语也。”二公相视而笑,遂同还群牧,促召成而诮之。成曰:“言必无失,姑且俟之。”二公愈笑其术之非,既而化成告去,蔡亦上马。是时,曾待制孝宽同判群牧,薄晚来过厅,方即坐,元因访今日有何事。曾曰:“但闻御史蔡承禧入札子,不知言何等事也。”语未已,内探报,今日蔡察院言吕参政兄弟。元闻之,大骇,乃以化成之言告曾公,既而吕罢政事,实始此日也。

熙河之役,高遵裕为总管,有高学究者,以宗人谒遵裕,因隶名军中。会王观文韶以兵攻香子城,学究从行,是日合战大胜,至晚旋师,寨中官吏及召募人等皆贺,独不见高学究。遵裕叹曰:“高生且死于敌矣。”巳而士卒献俘馘于庭,

以烛视之,则学究之首在焉。遵裕大骇,即推究所斩之人,有军士遽伏罪曰:“是军回日暮,见高生独骑,遂斩以冒赏。”韶大怒,磔军士于辕门。

王荆公之次子名,为太常寺太祝,素有心疾,娶同郡庞氏女为妻,逾年生一子,以貌不类己,百计欲杀之,竟以悸死,又与其妻日相斗哄。荆公知其子失心,念其妇无罪,欲离异之,则恐其误被恶声,遂与择婿而嫁之。是时有工部员外郎侯叔献者,荆公之门人也,娶魏氏女为妻,少悍,叔献死而帏箔不肃,荆公奏逐魏氏妇归本家。京师有谚语曰:“王太祝生前嫁妇,侯工部死后休妻。”

汴渠旧例,十月关口,则舟楫不行。王荆公当国,欲通冬运,遂不令闭口,水既浅涩,舟不可行,而流冰颇损舟楫。于是以船脚数千,前设巨碓,以捣流冰,

而役夫苦寒,死者甚众。京师有谚语曰:“昔有磨法磨浆水,今见巨碓捣冬凌。”

有王永年者,娶宗室女,得右班殿直,监汝州税。时窦卞通判汝州,与之接熟,尔后,卞知深州,永年复为州监押,益相亲昵,遂至通家。既而卞在京师,永年求监金曜门书库,卞为干提举监司杨绘,绘遂荐之。永年置酒延卞、绘于私室,出其妻间坐,妻以左右手掬酒以饮卞、绘,谓之“白玉莲花杯”,其亵狎至是。后永年盗卖库书,事发下狱,永年引卞、绘尝受其馈送,及尝纳玑贝于两家,

方穷治未竟,而永年死狱中。朝议以两制交通匪人,至为奸利,落绘翰林学士知制诰,降为荆南副使;落卞待制,降监舒州灵仙观。明年,卞卒于贬所。绘性少慎,无检操,居荆南,日事游宴,往往与小人接。一日,出家妓筵客夜饮,有选人胡师文预会,师文本鄂州豪民子,及第为荆南府学教授,尤少士检。半醉,狎侮绘之家妓,无所不至。绘妻自屏后窥之,大以为耻,叱妓入,挞于屏后。师文离席排绘,使呼妓出,绘愧于其妻,遽欲彻席。师文狂怒,奋拳殴绘,赖众客救之,几至委顿。近臣不自重,至为小人凌暴,士论尤鄙之。

寿州张侍中、抚州晏丞相俱葬阳翟地,相去数里,有发冢盗,先筑室于二冢之间,自其家窍穴以通其隧道,始发张墓,得金宝珠玉甚多,遂完其棺榇,以掩覆其穴。次发晏公墓,若有猛兽嗥吼,盗其惧,遽出,呼其徒一人同入,又闻兵甲鼓噪之声,盗亦惧,又呼一人同之,则寂然无响,三盗笑曰:“丞相之神尽于是矣。”及穿衬椁,殊无所有,供设之器,皆陶甓为之,又破其棺,棺中惟木胎金裹带一条,金无数两,余皆衣服,腐朽如尘矣。盗失望而恚,遂以刀斧劈碎其骨而出。既而货张墓金盂于市,为人擒之,遂伏罪,及言其事。世谓均破冢而张以厚葬完躯,晏以薄葬碎骨,事有不可知如此者。

王介性轻率,语言无伦,时人以为心风,与王荆公旧交,公作诗曰:“吴兴太守美如何?柳浑诗才未足多。遥想郡人临下担,白苹洲上起风波。”其意以水值风即起波也。介谕其意,遂和十篇,盛气而诵于荆公,其一曰:“吴兴太守美如何?太守从来恶祝它。正直聪明神鬼畏,死时应合作阎罗。”荆公笑曰:“阎罗见阙,可速赴任也。”

张尧佐以进士擢第,累官至屯田员外郎、知开州。会其侄女有宠于仁宗,册为修媛,尧佐遂骤迁擢,一日中除宣徽、节度、景灵、群牧四使。是时御史唐介上疏,引天宝杨国忠为戒,不报。又与谏官包拯、吴奎等七人论列殿上,既而御史中丞留百官班,欲以庭争。卒夺尧佐宣徽、景灵两使,特加介一品,以旌敢言。

未几,尧佐复除宣徽使,知河阳。唐谓同列曰:“是欲与宣徽,而假河阳为名耳。

我曹岂可中已耶?”同列依违不前,唐遂独争之,不能夺。仁宗谕曰:“差除自是中书。”介遂极言宰相文彦博以灯笼锦媚贵妃,而致位宰相,今又以宣徽使结尧佐,请逐彦博而相富弼。又言谏官观望挟奸,而言涉宫掖,语甚切直。仁宗怒,

召两府,以疏示之。介犹诤不已,枢密副使梁适叱介,使下殿,介诤愈切。仁宗大怒,玉音甚厉,众恐祸出不测。是时,蔡襄修起居注,立殿陛,即进曰:“介诚狂直,然纳谏容言,人主之美德,必望全贷。”遂贬春州别驾。翌日,御史中丞王举正救解之,改为英州别驾。始,大怒未已,两府窃议曰:“必重贬介,

则彦博不安。彦博去,则吾属递迁矣。”既而果如其料。当是时,梅尧臣作《书窜诗》曰:“皇辛卯冬,十月十九日。御史唐子方,危言初造膝。曰朝有巨奸,

臣介所愤疾。愿条一二事,臣职敢妄率。臣奸宰相博,邪行世莫匹。曩时守成都,

委曲媚贵昵。银铛插左貂,穷腊使驰驿。邦媛将夸侈,中金赍十镒。为我寄使君,

奇纹织纤密。遂倾西蜀巧,日夜急鞭扶。红经纬金缕,排科斗八七。比比双莲花,

篝灯戴心出。几日成一端,持行如鬼疾。明年观上元,被服稳称质。璨然惊上目,

遽尔有薄诘。既闻所从来,佞对似未失。且云奉至尊,于妾岂能必。遂回天子颜,

百事容丐乞。臣今得粗陈,狡猾彼非一。偷威与卖利,次第推甲乙。是惟阴猾雄,

仁断宜勇黜。必欲致太平,在列无如弼。弼亦昧平生,亲臣不阿屈!臣言天下公,

奚以身自恤?君傍有侧媚,喑哑横诋叱。指言为罔上,废汝还蓬荜。是时白此心,

尚不避斧。虽令御魑魅,甘且同饴蜜。既知弗可惧,复以强词窒。帝声亦大厉,

论奏不容毕。介也容甚闲,猛士胆为栗。立贬岭外春,速欲为异物。内外官忄凶々陛下何未悉?即敢扌求者谁?襄执左史笔。谓此傥不容,盛美有所弗。平明中执法,怀疏又坚述。介言或似狂,百岂无一实。恐伤四海和,幸勿苦仓卒。亟许迁英州,衢路犹嗟咄。翌日宣白麻,称快口盈溢。阿附连谏官,去若怀絮虱。其间阴获利,窃笑等蚌。英州五千里,瘦马行失々。毒蛇喷晓雾,昼与岚气没。妻孥不同涂,风浪过蛟窟。存亡未可知,旅馆愁伤骨。饥仆时后先,随猿拾橡栗。越林多蔽天,黄甘杂丹橘。万室通酿酤,抚远无禁律。醉去不须钱,醒来弄鸣瑟。山水仍奇怪,已可消忧郁。莫作楚大夫,怀沙自沉汨。西汉梅子真,出为吴市卒。市卒且不惭,况兹别秉秩。”始尧臣作此诗,不敢示人。及欧阳文忠公为编其集,时有嫌避,又削去此诗,是以人少知者,故今尽录焉。

唐子方始弹张尧佐,与谏官皆上疏。及弹文公,则吴奎畏缩不前,当时谓拽动阵脚。及唐争论于上前,遂并及奎之背约,执政又黜奎,而文公益不安,遂罢政事。时李师中作诗送唐,略曰:“并游英俊颜何厚,未死奸谀骨已寒。”厚颜之句,为奎发也。

苗振以第四人及第,既而召试馆职。一日,谒晏丞相,晏语之曰:“君久从吏事,必疏笔砚,今将就试,宜稍温习也。”振率然答曰:“岂有三十年为老娘,

而倒绷孩儿者乎?”晏公俯而哂之。既而试《泽宫选士赋》,韵押有王字,振押之曰:“率土之滨莫非王。”由是不中选。晏公闻而笑曰:“苗君竟倒绷孩儿矣。”

越州僧愿成客京师,能为符禁咒,时王幼子夜啼,用神咒而止,虽德之,然性靳啬。会章察访荆湖南、北二路,朝廷有意经略溪洞,或云蛮人多行南法,畏符,即荐成於章。章至辰州,先遣张裕、李资、明夷中及成等,入南江受降,裕等至洞而秽乱蛮妇,酋田元猛不胜其愤,尽缚来使,刳斩于柱。”次至成,成搏颊求哀,元猛素事佛,乃不杀,押而遣之。愿成不以为耻,乃更乘大马拥挝斧以自从,称察访大师,犹以入洞之劳,得紫衣、师号。时又有随州僧智缘,尝以医术供奉仁宗、英宗。熙宁中,朝廷取青唐武胜,缘遂因执政上言:“乞往鄯、廓,见董毡,说令纳地。”上召见后苑,赐白金以遣行,遂自称经略大师,深为王韶所恶,罢归。朝廷怜其意,犹得左街首座,卒。

仁宗时,西戎方炽,韩魏公琦为经略招讨副使,欲五路进兵,以袭平夏,时范文正公仲淹守庆州,坚持不可。是时尹洙为秦州通判兼经略判官,一日将魏公命至庆州,约范公以进兵。范公曰:“我师新败,士卒气沮,当自谨守,以观其变,岂可轻兵深入耶?以今观之,但见败形,未见胜势也。”洙叹曰:“公于此乃不及韩公也,韩公尝云:‘大凡用兵,当先置胜负于度外’,今公乃区区过慎,

此所以不及韩公也。”范公曰:“大军一动,万命所悬,而乃置于度外,仲淹未见其可。”洙议不合,遽还。魏公遂举兵入界,既而师好次水川,元昊设覆,全师陷没,大将任福死之。魏公遽还,至半途,而亡卒之父兄妻子号于马首者几千人,皆持故衣纸钱招魂而哭曰:“汝昔从招讨出征,今招讨归而汝死矣,汝之魂不识亦能从招讨以归乎?”既而哀恸声震天地,魏公不胜悲愤,掩泣驻马,不能前者数刻。范公闻而叹曰:“当是时,难置胜负于度外也。”

王韶罢枢密副使,以礼部侍郎知鄂州,一日宴客,出家妓奏乐,入夜席,客张绩沉醉,挽家妓不前,遽将拥之。家妓泣诉于韶,坐客皆失色。韶徐曰:“此出尔曹以娱宾,而乃令宾客失欢。”命取大杯罚家妓,既而容色不动,谈笑如故,

人亦伏其量也。

王沂公曾当国,屡荐吕许公夷简,是时明肃太后听政,沂公奏曰:“臣屡言吕夷简才望可当政柄,而两宫终未用,以臣度太后之意,不欲其班在枢密使张之上耳。且一赤脚健儿,岂容妨贤如此?”太后曰:“固无此意,行且用夷简矣。”沂公曰:“两宫既已许臣,臣请即今宣召学士草麻。”太后从之。及许公大拜,渐与沂公不协。晚年睽异,势同水火,当时士大夫各有附丽,故庆历中朝廷有党人之论矣。

猜你喜欢
  卷第二百七十八 後唐紀七·司马光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三·佚名
  卷之三百八十四·佚名
  一三一三 军机大臣奏查各馆纂办书籍完竣情形片·佚名
  九六五 军机大臣奏查明《四库全书总目》于上年七月进呈尚未缮竣陈设片·佚名
  卷一百一·司马迁
  张其·陶菊隐
  宣武灵皇后胡氏传·魏收
  王世充传·刘昫
  李侗传·脱脱
  二二、孔子在陈绝粮考·钱穆
  张仪为秦连横说韩王·佚名
  十四年·佚名
  七年·佚名
  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必王象·唐圭璋

      必王象字玉渊,号秋晓,商王元份九世孙,家东莞。淳祐五年(1245)生。咸淳元年(1265),与父同登进士,任南康县丞。文天祥开府潮惠,辟摄军事判官。入元,隐温塘。至元三十一年(1294)卒。有覆瓿集。   绮罗香   和百里春暮游南山

  • 卷313 ·佚名

    释正觉 颂古二十一首 翡翠帘垂,丝纶未济。 紫罗帐合,视听难通。 犯动毛头,月升夜扃。 密移一步,鹤出银笼。 脱身一色无遗影,不坐同风落大功。 释正觉 颂古二十一首 大众退后,衲僧去就。

  • 卷六十·志第十三·天文十三·脱脱

        ◎天文十三   ○流陨四   建中靖国元年正月癸亥,星出西南,如盂,东北急流,入尾距星没,青黑,无尾迹,明烛地。   崇宁元年三月庚辰,星出张,如金星,西南急流,至浊没,赤黄,有尾迹,明烛地。五月丁卯,星出尾,如杯,西南慢

  • 卷五十七·志第二十六·仪卫志三(符印)·脱脱

        ◎仪卫志三(符印)   遥辇氏之世,受印于回鹘。至耶澜可汗请印于唐,武宗始赐“奉国契丹印”。太祖神册元年,梁幽州刺史来归,诏赐印绶。是时,太祖受位遥辇十年矣。会同九年,太宗伐晋,末帝表上传国宝一、金印三

  • 卷十五·舒赫德

    辛丑舒赫徳阿思哈杨景素奏言山东抚标中军防将海明人虽谨慎而才识短浅不能振作有为难胜外省营伍之任应请补用旗员以免贻悮其所遗抚标中军防将员缺查有新补徳州营防将武灵阿由健鋭营委署前锋防领厯陞直督标游击因在临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七十七·徐乾学

    元纪二十五【起柔兆涒滩正月尽彊圉作噩六月凡一年有竒】顺帝至正十六年春正月壬午朔改福建宣慰使司都元帅府为福建行中书省 是日张士诚弟士徳陷常熟州时江隂羣盗互相吞啖江宗三朱英分党戕杀宗三将入城杀英时英就招安

  • 二十五年·佚名

    (癸亥)二十五年大明正統八年春正月1月1日○丁巳朔,上率世子及群臣,遙賀帝正,御勤政殿,受世子及群臣朝,諸道進箋進方物。倭人早田、光軌、藤九郞等、斡朶里馬仇音波等隨班獻土物,又御勤政殿,設會禮宴。1月2日○戊午,知機長縣事李

  • 卷二十二·李明复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集義卷二十二宋 李明復 撰僖公十有八年春王正月宋公曹伯衛人邾人伐齊謝湜曰桓公卒國嗣未正公子無虧長孝公幼宋襄伐齊立孝公非正也伐人之喪立非其正非義也呂祖謙曰管仲卒桓公一死五公子便争立蓋緣管

  • 卷一·鄂尔泰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钦定仪礼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仪礼义疏卷一正义贾氏公彦曰仪礼周公所制 班氏固曰周监于二代礼文尤具事为之制曲为之防故称礼经三百威仪三千 朱子曰礼经即今之仪礼其存者十七篇 张氏淳曰汉初未

  • 卷三十六·佚名

    宝王如来性起品第三十二之四佛子。云何菩萨摩诃萨。知见如来应供等正觉大般涅槃。此菩萨摩诃萨。欲知见如来应供等正觉大般涅槃者,当如是知如如般涅槃。如来大般涅槃。亦复如是,如实际。如法界。如虚空界。如实性。如离

  • 顯揚聖教論卷第二·欧阳竟无

      無著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攝事品第一之二   [一]如是已說雜染.諦今當說。頌曰.   諸諦有六種。   論曰.諦有六種.一世俗諦.二勝義諦.三苦諦.四集諦.五滅諦.六道諦。   世俗諦者.謂名句文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玄义·智旭

    自觉圣智。第一义心。非名相之所诠。奚思议之能入。依染净而分五法。法法本真。由迷悟而辨三性。性性无性。因迷中体用差别。立八种识。识若空华。约悟时显理偏圆。称二无我。我同兔角。是以一切佛语。唯传此心。一切

  • 缅甸青年之佛学方针·太虚

    ──二十八年十二月在仰光大学讲──仰光大学为缅甸唯一最高学府,得来参观,聚谈,觉得非常的荣幸。  这次我到缅甸,所接触的都是佛教的,故我感觉到缅甸佛教有许多优点:第一、是单纯精粹:因中国佛教是很繁复的,先有儒、道家等

  • 复赵慧燮李晴峰居士书·太虚

    赵调甫、李晴峰居士转监利正信会诸会员公鉴:承惠书请邀说法,病朽难应命。且半月间飞汉或京亦无定,希原谅!并祝会众精进!太虚启。二、二五。(赵居士存稿)

  • 大吉义神咒经卷第三·佚名

    元魏昭玄统沙门释昙曜译  尔时焰摩天王及其眷属。往至佛所顶礼佛足。在一面坐合掌向佛即说偈言。  归命于大智  坚实功德聚  牟尼天人尊  无上法中王  瞿昙世大师  故我今敬礼   三佛陀说。能与持咒

  • 名贤集·佚名

    蒙学读本。一卷。作者不详。从内容上分析,为南宋以后儒家学者撰辑。全书共一千八百八十二字。分为四段:第一段为四字句,第二段为五字句,第三段为六字句,第四段为七字句。均以韵文编成。全书汇辑孔、孟以来历代名人贤

  • 续医说·俞弁

    医史著作。明俞弁撰。十卷。弁字子容,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平时癖于论医,时录心得收藏之。后仿《医说》体例辑成是书。约四万言。初刊于嘉靖元年(1522)。卷一原医,论述明朝医学、古之良医、医儒同道等,并介绍十部宋元

  • 幽明录·刘义庆

    又称《幽冥录》或《幽冥记》。志怪小说。原书二十卷,今本作六卷。六朝(宋)刘义庆撰。义庆有《世说新语》已著录。原书久佚,鲁迅《古小说钩沉》辑有二百六十余条。所记皆山精物魅、鬼神祸福、占卜梦兆、吉凶果因之类,与《